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创新绿色技术供求机制

0

 

韦结余 吴 滨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不仅是“十四五”期间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发展矛盾的主要动力,也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举措。从创新机制来看,绿色技术的供求机制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也是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所在。由于绿色技术存在“双重外部性”的特点,导致绿色技术市场需求和技术供给不足, 所以,“十四五”期间,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创新绿色技术的供求机制,扩大企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供给和需求,提升绿色技术的市场价值,才能促进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健康持续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是“十四

五” 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由1978年的6亿吨标准煤上升至2019年的48.6亿吨标准煤,我国碳排放总量也由1980年的14.5亿吨上升至2018年的100亿吨。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已经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这种局面迫切需要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技术的概念开始提出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这种改变成为可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 绿色技术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变化,总体上来看,绿色技术经历了末端治理技术、无废工艺、清洁技术、污染预防技术等发展阶段。一般来看,绿色技术是指减少污染、减少消耗、治理污染和改善生态的技术系统,体现了较高的技术含量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从广义上讲,所有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都可称为绿色技术。就现阶段而言,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领域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统称为绿色技术。所以, 绿色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它强调绿色理念要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同时,绿色技术与一般技术有着显著不同,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更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绿色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绿色技术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绿色技术不是只指某一单项技术,而是一个技术群,包括环境技术、清洁生产等一系列技术,绿色技术的内涵与外延也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二是绿色技术具有“双重外部性”的特点。绿色技术创新除了技术溢出效应外,还会通过降低环境成本产生环境外部性。三是绿色技术具有技术供给和需求不足的特点。由于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大,风险高,并且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企业很少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投入,造成了绿色技术的供给不足, 同时使用绿色技术往往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成本,造成了绿色技术的市场需求不足。

但是,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出发,绿色技术创新将成为“十四五”时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前景广阔。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就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从创新链条来看,绿色技术创新链是以绿色技术企业为核心,由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以及公众等主体共同构成,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完成绿色技术的研发、扩散和转化的整个过程。绿色技术创新涉及“技术需求、技术转化和技术供给”三个环节(如图1 所示)。

综合来看,我国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要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其核心就是要发挥市场机制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市场主体地位,使绿色技术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达到平衡,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将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内部化,扩大绿色创新的市场需求,提升绿色技术的市场价值。

从各个创新主体来看,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中起到了关键核心作用。企业既是绿色技术的需求者,也是绿色技术的提供者,兼具双重身份。企业可以选择绿色技术自主研发,也可以选择和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然后进行绿色技术应用或产品创新,这样就完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整个市场化过程。但是由于绿色技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企业面临绿色技术市场需求不足和绿色技术研发的激励不足的双重挤压,造成了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的动力不足的特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政府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着绿色发展指标的考核压力,不得不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资金、税收、示范、标准、法律等手段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应用,通过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引导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同时政府可以倡导绿色观念,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应用。科研机构在绿色技术的研发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绿色技术的研发主体。科研机构可以根据国家需要和绿色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技术研发,也可以通过与企业进行联合研发,从而实现技术创新。公众的生态需求是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最直接的动力,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公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近些年绿色食品、绿色建筑、绿色家电、绿色旅游等越来越受欢迎。中介机构、科技服务平台和应用示范基地在绿色技术转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可以通过弥补绿色技术供给和需求的信息不对称,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转化效率。

供需动力不足成为绿色技术创新链形成的现实制约

从创新机制来看,绿色技术的创新机制主要包括绿色技术的供给—需求机制、科研转化机制和技术的激励—约束机制(如图2所示)。其中供求机制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更是我国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所在。绿色技术的激励约束机制主要和政府相关,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政府研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绿色技术的创新应用带来的经济利益,约束机制主要体现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一些惩罚措施。绿色技术转化机制主要表现为绿色技术的市场供给和对接的过程,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技术和绿色创新产品。总体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创新成果转化机制衔接不畅等问题,导致了绿色技术创新滞后于实际需要,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也相对较低,没有形成完整的绿色技术创新链。

从绿色技术需求来看,由于绿色技术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导致公众、政府、企业对绿色技术呈现需求不足的特点。首先,虽然公众对绿色生态环境有很强烈的需求,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绿色技术创新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人们不愿意为绿色技术支付额外的成本,导致公众购买动力不足。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近年来生态环境指标成为政府的考核标准,治理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了各级政府的“硬任务”,这为政府改善环境提供了动力来源。但是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长期,短期内很难显现,并且生态环境的效益往往很难衡量,导致政府在改善生态环境指标方面存在短期化倾向。其三,采用绿色技术往往需要很高的经济成本,因此,在没有强制约束的条件下,企业一般不倾向于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一般来讲,绿色技术在环境要求方面比原来的技术先进,技术标准也相对较高,这样无形中会提高企业的平均使用成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往往需要很大的资金成本,然而绿色生产并不能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 这就造成了企业购买绿色技术的意愿不强,企业对于绿色技术的需求普遍不足。

从绿色技术的供给来看,研发投入不足和基础力量薄弱制约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首先,研发投入不足是绿色技术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从绿色技术研发来看,由于绿色技术的“双重外部性”导致了严重的“市场失灵”, 导致了企业追求经济利益与追求生态利益的冲突。同时,由于绿色技术研发存在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等因素,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在绿色技术研发上进行投入,造成了我国目前绿色技术供给不足的情况。其二,企业的技术基础薄弱制约了绿色技术的研发。目前,我国一些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绿色技术创新人才和技术力量,特别是我国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技术含量普遍较低, 污染相对较高,没有能力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绿色技术的使用率很低,即使是少数采用绿色技术的大型企业,由于高昂的绿色技术投资和运行费用,通常也只是采用末端处理技术,制约了绿色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因此,如果政府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不到位,企业就会得不到应有的市场回报,这就导致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很难建立。

从科研转化机制来看,目前我国绿色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体制机制没有打通,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存在衔接不顺畅的问题。目前,我国绿色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造成了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动力不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科研机构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目标不一致,这是造成合作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科研机构主要以论文发表为导向,不重视绿色技术的市场化应用,而企业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要实现技术的市场化应用,这也是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二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技术研发成果所有权的归属问题不好界定, 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的成果归属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很大难题,这也制约了科研人员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同时,绿色技术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往往关注短期的经济利益,没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和长期的经济价值,导致了企业对绿色技术需求认识不足,绿色技术创新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同时,企业对绿色技术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平台,导致了企业不能及时掌握绿色技术的供需信息,影响了绿色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效率。

积极发挥政府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引导作用

新时代下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要针对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破除绿色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社会公众等主体的积极性,特别是需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将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内部化,扩大绿色技术的供给和需求,让企业真正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主体。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供更多的绿色技术供给。“十四五”期间,政府需要加大对绿色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特别是要对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研发支持,打造一批国家绿色创新基地,对绿色技术创新实施有效的激励,提升绿色技术的市场价值。创新绿色技术的财政金融支持方式,在环境税和碳税等方面进行税收倾斜,促进更多的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同时,从市场需求出发,鼓励企业更多地进行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培育更多的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积极构建绿色产业链,促进绿色技术的应用。

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制政策,创造更多绿色技术市场需求。“十四五”期间,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制政策,通过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排污许可等方式促进绿色技术的应用。一是通过制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确立市场交易规则,保护企业绿色创新活动,推进绿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竞争力。二是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通过提高技术和排放标准,激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同时要保证标准合理,不要超过企业的承载力, 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三是充分发挥以市场手段为主的环境规制政策,合理利用排污税、排污许可等政策的作用,结合信息披露等沟通手段,以更好地实现规制目标。

第三,转变传统的科研支撑体系,促进绿色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一是转变绿色技术研发目标,转变以传统的论文导向,更加重视绿色技术的市场化应用,重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一体化过程,促进科研目标的转变。二是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激励,合理界定技术研发成果的所有权问题, 提高科研人员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三是培育更多的绿色技术人才。由于绿色技术创新涉及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等学科,需要跨学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建议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人才供给。

第四,健全绿色技术服务体系,提升绿色技术服务效率。一是建立绿色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和绿色技术交易平台,降低企业的信息成本,实现绿色技术供给和需求的对接,促进绿色技术转化。二是重视绿色知识产权的保护,使更多的企业从绿色技术的研发中获益,促进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加速绿色技术进步,使绿色技术的需求和供给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开发成果的交易及转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