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度、效:乡村建设的“定海神针”

0

刘奇,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主要著作:《刘奇文丛六卷》《中国三农危与机》《贫困不是穷人的错》《大国三农 清华八讲》《乡村振兴:三农走进新时代》等十余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国情、世情、时情作出的战略部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衔接、国家愿景与农民需求的上下对接、城市发展与乡村建设的融合联接,以及各类要素资源因时、因地的合理、协调、均衡配置。

当前, 一些地方对中央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意图领会得不够深透,在战术战法上或操之过急,盲目冒进;或不切实际,超越现实; 或方法简单、行为失当,引起一些社会反响。乡村振兴是全面的、全局的、全新的战略,建设乡村,慢不得,也急不得,需要以“时”的把握、“度”的掌控和“效”的求取这一创新思维方式,平稳健康有序推进。

所谓“时”,即乡村建设应把握住时机、时间和时代三要素。一应把握时机,抢抓稍纵即逝的机遇。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宏观政策大多分阶段突出重点,应在重点阶段用足用好用活政策,一旦时过境迁,势必难度加大。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用一个章节阐述“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政策含金量大,应深入研究对本地的影响效应,充分发掘政策红利。一县一乡一村,随着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变,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应敏感观察本地这些经济社会变化,随时发现机遇。在一段时间内,群众对某个问题反应强烈,越是农民群众反应强烈的事情,越好趁热打铁、及时发动,解决起来就没有阻力,比较容易。二应把控时间,有条不紊地推进。到2050年,还有六个五年计划,各个阶段都应突出不同主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各项工作一刀切地齐头并进。人居环境差的,应先美化环境;社会风气不好的,应先整治社会风气;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应先加强队伍建设等。中国目前有200多万个自然村落,情况千差万别,应因村施策,遵循发展规律,分出轻重缓急,控制好节奏。三应把准时代,让乡村在“蝶变”中留住乡愁。中国村落格局的形成有着历史的积淀、文化的记忆、情感的认同。尽管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驱使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从村庄走出,但他们所保留的深刻的村庄记忆却是极速城镇化所无法消解的。中国乡村社会的熟人伦理其实质是根亲文化,这是维系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血脉,不可能一下子被根除。对乡村的改造不能搞彻底地推倒重来、大拆大建,这样不仅耗时耗力耗财,还将摧残乡村文化,摧残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乡村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化的载体,推倒一座村庄就是灭失一种文化。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时代的村庄蜕变是“迭代”而不是“换代”,只能是原生态改造,原风貌建设。

所谓“度”,即乡村建设应把握好尺度、向度和进度三方面。一应掌控尺度。乡村建设应拿捏好火候,掌握好尺度,不能统统用顶格管理的方式推进。顶格管理指的是以“最全事项、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快速度”实施管理。顶格管理需要具备最优条件、能够承受最大代价。乡村建设起步阶段旨在从根本上扭转农业农村发展的颓势和落后,不是为了打造形象工程, 不能脱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如果一开始就用最高标准去要求, 远超农村实际需求进行投入、建设, 不现实、不可能、更没有必要,极有可能欲速则不达,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一些地方推倒一个破败的空心村,建起一个豪华的空心村,社会反响强烈。二应测控向度。乡村建设应具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向度思维, 科学把握整体与个体、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表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一些地方在村庄整治中,不顾实际搞合村并居,农民居住条件虽然有了改善,但远离生产场所,造成了生产上的不便,使农民生产与生活脱节,没有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一些地方在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时县搞县的、乡搞乡的、村搞村的、部门搞部门的,多头指挥, 点多面散, 统筹谋划不足,布局谋篇凌乱,没有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有的地方只顾眼前、不管长远,项目一轰而上,指标一次性用完,没有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把现实与长远割裂开来。一些地方热衷于堆盆景、造景观,做表面文章,村一级广场甚至搞“曲水流觞”,超越村民生活的实际需求,见物不见人,没有处理好表象与本质的关系。三应调控进度。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战略,过去那种“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思维必须克服。从现在起到2050年要划出清晰的时段。“ 十四五” 时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个五年,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乡村建设必须每一阶段与国家总体发展的进程相一致。总体谋划,分步推进,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老牛拉破车、半天迈一步,更不能在起步阶段就用一套模式、一个标准、一把尺子衡量,只有因地因时制宜,循序循规渐进,才能事半功倍。

所谓“效”,即乡村建设应重视效率、效益和效果三因子。一应注重效率。“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当年深圳的口号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个项目从申报到落地要过无数关口,耗时数月甚至数年,开建后又形成半拉子工程,这样的现象屡有发生。在社会大变革、信息大爆炸、科技大飞跃的当今时代,容不得效率低下。在乡村建设中,一件事情一个项目的拖沓,很可能拖垮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地方的发展。“放管服”改革在路上,思想观念的变革也永远在路上。快节奏的时代,没有效率, 死路一条。二应讲究效益。农村产业发展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 不能由政府包办替代,只有产生效益才能可持续发展。近些年各地在脱贫攻坚中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一些帮扶措施具有很强的突击性,这些政府主导的项目一旦失去扶持,扶贫成果可能难以稳固, 由此还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对种什么、养什么大包大揽,免费送苗、高额补贴,不考虑市场需求,漠视农业风险,结果造成农产品同质化严重,收购、加工、冷链、仓储、销售等环节又跟不上去,以至农民辛苦种养的农产品卖不掉,谷贱伤农, 不仅伤了农民的钱和心,也伤了政府的信誉和威望。三应务求效果。乡村建设的措施和方法要经得起实践检验、经得起社会评判、经得起历史考验。经得起实践检验,即在当前这个历史交汇期和改革深化期,须把握各种社会矛盾交错交织背后的本质,推行改革举措或创新项目之前,应全面考虑利弊得失,对拿不准的,可先试再推,切不可不经实践检验就盲目上马。经得起社会评判,即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把听取百姓心声和反映百姓意愿作为处理农业农村问题的基本准则,乡村建设的每一件事都应征得广大村民同意、吸引村民参与并得到村民拥护和支持。经得起历史考验,即每一位乡村建设者须具备洞察、研判、分析和行动等多种能力,放长眼光, 放宽视野,所谋之事应具有可持续性,所上项目都不是花架子摆设,以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和农民增收的工作实效为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作出完美答卷。

“ 时、度、效” 思维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化地为乡村建设行为建构起新的坐标体系,是移动性背景下乡村建设实践者价值认知、行为设计、目标追求的评判标准和行动参照。运用“时、度、效”思维是防止乡村建设这一探索性实践出现跑偏变形、脱离现实、低效空转的校正仪,是乡村建设实践者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务求实效,始终保持行为理性的检测仪,是乡村建设得以扬帆远航的“定海神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