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服务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在线教育的兴起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途径。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全球健康危机加速了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潜力正在被逐渐发掘。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
  • 全球健康危机加速了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企业必须适应这一变化以保持竞争力。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数字健康应用在健康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交通系统的变革指日可待。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电子竞技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城市规划成为热点议题。
  • 数字化转型加速了企业对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依赖。
  •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新的社会需求。
  • 电子竞技的崛起为体育娱乐领域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在线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回望百年,开启未来

    回望百年,开启未来

    0

     

    车海刚

    时间是永远的变量,也是永恒的常量。

    岁末年初,就时间的本质而言,与平日并无什么不同。但时序更迭、辞旧迎新,总会被赋予特别的意义,媒体发表献词、亲朋互赠寄语,赞美再度开启的时间,表达对新年的期许和憧憬。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波诡云谲、难以名状的一年。这一年,洪流滚滚而来,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身处历史之中,具体而微地见证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于是,在跨进新年之际,我们从报章杂志上,从微信群或朋友圈中,读到了更多意蕴深长的文字,看到了更多五味杂陈的感怀。

    新年是前瞻的时刻。而在变动不居的时代,展望和预测是件困难的事,正像电影台词里说的,往往猜得中故事的开头,却猜不中故事的结局,甚至连开头也很难猜中。本刊去年第一期的卷首语,梳理了2020年8个可能的“热词”。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热词的确被主流媒体和公众舆论高频提及;但是,也有一些热词的出现超乎意料——比如“新冠”,在不经意间成为2020年搅动世界的最大一只“黑天鹅”。

    过去一年新产生的热词还有不少,包括“双循环”“内卷”“逆行者”“打工人”等等。这些热词耐人寻味,有的展现了决策层审视国内外大势做出的高屋建瓴的谋划,有的勾画了奉献者迎着困难与危险无私无畏勇往直前的身影,有的则反映了民间社会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的世界面前怀揣的焦虑与不安。

    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时间的河流其实是由语词的涓滴汇成的。如果让我总结2020年的中国,或许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概括——“战贫”和“战疫”。前者一场是精心部署的攻坚战,后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所幸的是,这两场战役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举国“战贫”,我们成功消除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兑现了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全民“战疫”,我们率先走出新冠肺炎疫情阴影,复工复产和经济回升领跑全球,为各国抗击疫情提供了中国经验,为世界经济稳定贡献了中国力量。

    穿越风雨向我们走来的2021年,对于中国来说是特殊而重要的一年:“十四五”规划开局,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不妨沿着时间轴上溯,以十年为单元,简要回顾过往一个世纪的中国,以期“让历史告诉未来”——

    2011年,京沪高铁建成通车,“中国速度”惊艳亮相;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二次开放”深度融入全球经济;

    1991年,浦东开发开放一年,小平同志在上海提出“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希望;

    1981年,改革开放三周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进入最后一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1951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着手编制;

    1941年,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开始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

    1921年,一个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的政党诞生于东方,中国历史自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回望百年来路,中国在艰辛曲折中勇毅前行,在闯关克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突破超越。人民至上、实事求是、自立自强、改革创新、开放包容……这些由历史实践积淀下来的珍贵经验,仍将是我们走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法宝。

    大变局的时代,理性研判尤其重要,智库作用更加彰显。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智库型期刊,《中国发展观察》在过去一年中恪守国研中心“唯实求真、守正出新”的价值理念,践行中心“为党咨政、为国建言、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传播智库声音,传递智库成果,记录、见证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建设一流智库媒体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各界读者的关爱与支持,对此我们心怀感激,并视其为继续砥砺奋进的动力之源。

    这里还要给大家报告的是,自2021年1月起,《中国发展观察》同《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经济报告》《新经济导刊》《经济要参》等兄弟刊物一起,组成了中国发展出版社旗下新的期刊业务板块,一个涵盖不同出版周期、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智库期刊矩阵已现雏形。今后,我们将努力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高品位的精神食粮。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新岁肇始,万物更新,谨以加缪的这句哲言,与亲爱的读者们共勉。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