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新格局点亮“第四极”

0

吴景双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古往今来,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成渝地区,一直是重要的战略大后方。重大战略的反复“圈点”,不断凸显成渝地区的战略地位。从2011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到2020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宏图再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应时而生。两省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联席会议机制, 常务副省()长牵头的协调会议机制,以及组建联合办公室、专项工作组,构建起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上下贯通的四级运作机制。

新定位——绕过产业雷同这道坎

产业之争。回望十年,产业雷同是成渝地区绕不过的一道坎。虽然2011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55月重庆和四川签署《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 2016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20186月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市学习考察并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和12个专项合作协议;20197月重庆市党政代表团来川考察,双方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方案》。但是长期以来, 两地都按照各自的行政区域进行生产资料布局。民间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文化、饮食、方言等方面。产业之争,远比味蕾之争和性格之争还要激烈。多年来,成渝双城“口水战”不断,在交通枢纽、西部金融中心、总部经济、IT产业、汽车产业发展,甚至外国领事机构落户等等方面,一直互相竞争。

定位升级。202013日,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 “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继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之后,中国再造“第四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定位还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就是说, 成渝地区产业之争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有人担心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阻碍或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步伐。对此,党中央给出明确回答。202010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定位顺势升级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不只为成渝,更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新机遇。

合作频繁。盘点过去一年,合作成为最重要的关键词。川渝两地已签署236个合作协议,平均1.5天就“握手”一次。四川700个重点项目中,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的项目有650多个,总投资近3.7万亿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一体化发展“1+N”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平台等接踵而来。10 12日,重庆市、四川省经信部门共同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创建管理办法》, 启动了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创建工作;1016日,渝西川东网信协作联席会议暨“十四五”信息化规划业务培训会在重庆荣昌举行, 川渝两地的16个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十四五”信息化规划为契机,推动渝西川东网信协作持续走深;1019日,四川省、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泸州市共同签署了川渝地区协同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川渝两地房地产展示平台正式上线;1021日,川渝两省市政协首次开展远程联合协商,助力两省市共建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宜居地——相互追捧的新名词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中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的要求之一。什么是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人们千百年来心向往之的“桃花源”、梭罗的“瓦尔登湖”以及各种各样的田园风光,不是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由各种高效的网络联结起来的生产生活方式, 是优质的自然环境与优质的人文环境和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前景的和谐统一。

热词一:公交化。虽然,多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在成渝地区形成联结点——向东,中欧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无缝衔接;向西,中欧班列可从成渝直达欧洲各国;向南,成渝直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陆海新通道”已常态化运行,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成渝地区的有机衔接;向北, 成渝均已开通直达俄罗斯的国际班列。但是,要想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增强成渝地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在西部形成支撑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与新的动力源;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助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形成强大战略后方,发挥成渝地区比较优势,经略西部广袤腹地、拓展战略回旋空间,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交通依旧必须先行。62分钟——这是成渝之间新的时空距离,也是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贴近现实的写照。这样的运行时间,在成渝历史上是首次。遥想20多年前川渝分治之时,尽管已有高速公路相连, 但两地之间的通行时间仍需4 小时左右。2020126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校飞成功。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 0 2 0 — 2 0 2 2 年)》,到2022年,建成16条川渝间高速公路,出渝出川高速公路将达24条; 川渝间9 条普通国道达到二级、11条普通省道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 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3 1 0 0 公里, 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760万标箱; 开通13条以上川渝毗邻地区跨省城际公交。

热词二:实验室。巴蜀文化走廊,古往今来都是人文荟萃之地, 也是科技发展,技术创新的高地。“三线建设”以来的国家科技资源布局,使得成都成为全国排名第五的科教资源密集区,高校院所、优势学科、人才规模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十和中西部地区前列。这些年,成都先后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114个,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69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排名全球第52 位,在2019年《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中综合创新指数排名全国第5位。同样,20193月,中国第四个科学城就已落子重庆。20203 16日,重庆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开建(依托重庆医科大学建设的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依托重庆交通大学建设的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重庆市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依托重庆师范大学牵头建设的重庆应用数学中心,也获批成为科技部支持建设的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

热词三:独角兽。人往教育质量高的地方走,往科研人才聚集的地方走。也是在2020年,四川省科技厅与重庆市科技局签订了“1+3” 协议。双方约定,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在3个子协议中,双方约定将通过打造“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形成以成都基地和重庆基地为主的“一平台、两基地”格局, 实现两地3万多名科技专家库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为此,四川在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的同时,支持绵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和国家重要国防科研生产基地,支持德阳加快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构建支撑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板块, 支持乐山参与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等,都在做高层次人才聚集这篇大文章。与新经济伴生的经营管理者、战略投资者、开拓创新者、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显露出来,队伍正在壮大,必将势不可挡。据新华社报道,四川拥有132所高等院校、50所央属科研机构、17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60 多名两院院士,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尤其在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领域优势突出。四川具备了落实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任务的基础和条件。另据人民资讯报道,重庆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0全球创新指数”全球城市创新集群100强中排名第77位;在《自然》杂志全球科研指数中排名第79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3件,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8.6%。截至2020年底,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26371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22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10家,新型研发机构达到142 家,已建设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8家,在孵企业4164家,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入孵企业团队超过3000个。

热词四:一地办。2020年,川渝两地首批遴选101名干部互派到重要部门和岗位挂职,干部专题培训超过6000人,科技专家信息资源共享超过3万人。针对市民在川渝两地间办事“往返跑”难题,两地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若干重大改革举措》,开通两地事项“跨省通办”和川渝两地跨省市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试点工作。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信息共享平台, 初步实现川渝两地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等信息共享,职工办理异地贷款由“两地跑”变为“一地办”。就在成渝高铁提质改造后正式运营的当天,全国首张高铁月票在川渝两地推出。这意味着,两地人民今后往返将更加方便。“在四川接活,能在重庆的电子税务局开票,不用多跑路。”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给老会计袁春来的实惠。前不久,川渝两地合作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开始征求意见。方案提出,2021 年底前,以川渝两地为重点,推动实施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便捷生活行动,同步建立便捷生活事项清单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机制,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需求。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川渝标准统一、相互衔接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使优质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效能不断提升,便民事项不断拓展,供需对接更加精准,人民群众获得的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大循环——密切协同的新篇章

内需与内陆——刚好对应成渝所代表的西部地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使得成渝地区当仁不让地能成为经济内循环的中心之一。同时,成渝地区已经具备发展泛亚泛欧供应链配置中心的基础,有望成为新一轮外循环的新起点。四川为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不足等问题,2018年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新格局。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谋而合,绽放无数新机遇。

新机遇一:数字经济新蓝海。今年1月,四川5G生态发展大会举行。过去一年,四川在5G、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领域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5G与各领域加速深度融合, 催生出一大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疫情期间,重庆出台了促进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快速发展的25条意见,这是全国首份从省级层面支持产业、服务、管理的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文件。2020年,四川省内建成5G基站数量居全国第六,在用数据中心近90个。到2025年,重庆将在全市范围内建成15万个5G基站。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是新经济发展的土壤,成都的“菁蓉汇”“创交会”和重庆的“智博会”“英才大会”,在全国都有一席之地。2015 2月,成都市启动“创业天府” 行动计划,“菁蓉汇”已成为成都“双创”的名片之一。许多潜在独角兽从这里脱颖而出。简称“创交会”的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 从2016年开始举办,如今规模一年比一年大。2018年,重庆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也是在这个会上,提出实施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战略。重庆英才大会的前身是重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 自2015年至今每年举办一届,旨在为重庆高质量发展聚智汇力、聚势赋能。

新机遇二:川渝共建工业园区。坐落在四川邻水县的高竹新区,是四川省和重庆市共建的第一个工业园区。“在川渝高竹新区, 如果这个企业觉得重庆的政策好, 可以选重庆的;觉得四川的政策好,可以选择四川的。”包括高竹新区在内,川渝毗邻地区按照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逐步打破两地的行政区划,推进建设9个区域合作功能平台。为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川渝两地正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科学城不是普通的科技园、工业园,而是科学与城市的融合体,是产、学、研、商、居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新城。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川渝两地正携手推进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的建设。重庆港务物流集团与四川省港集团合资成立物流公司,在深化港口运营、多式联运、全程物流等方面开展合作。重庆果园港与宜宾港、泸州港及支线船公司合作开行集装箱水水中转公共支线,已实现天天班的常态化稳定运行。重庆保税港区正推动在四川省广安市相关园区挂牌“加工贸易产业拓展(配套)区”,完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在四川省达州市设立“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分中心, 拓宽保税进口商品交易链。

新机遇三:打通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渝双城经济圈内,共有8 处世界遗产,而且古镇文化资源丰富。2009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四川古镇》,展现了四川大地37个比较典型的古镇风貌。2002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重庆古镇》, 详细介绍了重庆各地35个具有特色的古镇历史和建筑。一方面, 在无接触产业的影响和带动下, 人们的居住理念和居住方式将发生根本变化,原本沉寂的古镇将持续复兴,变成城市群相互作用下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当传统古镇连接起了各种各样的网,加入了各种各样的网,就从田园古风的周末打卡地变成了创客乐意安居的高品质聚居地,成为人们追求的“诗和远方”。另一方面,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特点,与旅游业相关联的行业和部门有109个之多, 而且旅游业的外延还在不断扩展。首先,成渝协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有利于两地优势互补、创新发展,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其次, 有利于两地文化展现更为完整,体验更为完美,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过程中推动巴蜀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 再次,有利于推动成渝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通过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带动走廊内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新机遇四: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布局未来,首先是大健康产业。疫情背景下,大健康产业的内涵已不再局限于保健品、医疗物资等传统意义上的健康领域,科技与创新为健康产业赋能,借助技术呈现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形式,并不断与旅游业、家电家居等领域跨界融合,形成大健康产业链。二是在线平台及相关产业。后疫情时代,虽然部分在线活动会转为线下,但随着线上消费、线上办公等习惯的养成和智能化技术、商业模式的涌现,“无接触”活动依然会是众多消费者和企业的重要选项。平台产业所具有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长尾效应等优势,会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在线智能社区和智能城市在未来也将快速发展。三是信息及智能产业。当前人工智能主要在2B端,主要用于制造业领域,而未来的人工智能将全面走向2C端、服务业和家庭,大量的基础服务工作可能会由机器人来完成,结合中国巨大的产业基础, 将释放数字化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少人”或者是“无人”已经进入企业视野,智能化、机器人化正在加速形成。除传统手工业制作和部分服务业外,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的数量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无人工厂”、无接触经济等众多新商机接踵而来。20201218日,成都首条无人驾驶地铁开通初期运营。就在今年的113日,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成都下线启用,标志着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有“第六产业”之称的现代农业, 也已露出了新气象。农业生产早已不再是“一锤子买卖”。四川井研“百里柑橘产业环线”,一年12个月,只有1个月没有柑橘出产。四川沙湾佛手柑基地,除了出产三季佛手柑外,还有一季出产佛手柑花,连修剪下来的枝条(),都要用来提炼精油。那种“见人眼红”——跟风卖难的种养加方式,正被个性化、特色化的种养加模式替代。

作者单位:四川乐山市委宣传部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