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优秀第一书记的六个必要条件

0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特别报道组

我们团队一直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给驻村第一书记这个群体画一幅像。

事实上,一幅好的群像画虽然不能展现一个时代或者一个主题的全部,但是通过描绘一些典型场景——就像20世纪大放异彩的摄影图片一样,还是会让我们清楚地看见往日时光里的生命,并记住那些时代、那些场景和那些鲜活的人。

德国画家门采尔就是群像画的高手,透过他创作的轧钢厂、舞会晚宴、腓特烈大帝在无忧宫的长笛演奏会、在动物园里发现瓦格纳纪念碑等一系列油画作品,我们可以看到19 世纪后半段欧洲大地上多个层面群体的人生场景。

异曲同工,本刊采访报道的10位优秀第一书记, 就像一副拼图群像画。他们分别来自7个省、3个自治区的10个重点贫困村,在他们的扎实工作下, 所驻村屯均已脱贫出列并踏上乡村振兴之路。在他们当中,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有已近退休年龄的老同志;有工作多年的专科生,有毕业不久的博士生;有的性格外向、爱说爱笑,有的个性沉稳、话不多说……我们记录他们的驻村工作,是希望通过这十人一组的群像画, 去观察7 年来全国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派出的300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扎根基层扶贫攻坚的实践历程,进而归纳出成为优秀第一书记的六个必要条件。

所谓必要条件,在形式逻辑中,是指这个条件对于推导这个结论而言是必须的、不可或缺的。即将讨论的这六个必要条件,对于那些优秀的第一书记来说,同样是必须的、不可或缺的。

要件一: 必须以村为家,扎根扶贫一线,一心扑在工作上

在驻村工作中,第一书记只有以村为家、心系群众、不辞辛苦,积极扎根驻村帮扶第一线,各项工作才能取得明显成效。很多人对以村为家这个必要条件不以为然,因为按着组织要求,在工作期间,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必须24小时工作生活在村里。既然上级有明确要求,那么执行起来还有什么疑问呢? 

事实上,以村为家和一心扑在工作上并不必然正相关。和我们在其他工作中看到的情况类似,以村为家也有“出工不出力”的情况存在,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修正,那么其结果往往是工作起来蜻蜓点水,工作过后成效平平。

我们采访的十位第一书记,在这一要件的表现上十分突出。他们有的离家远,比如王永刚,驻村工作在云南怒江大峡谷,与北京的家直线距离3000公里;还有彭季,尽管工作没有跨省域,但从驻村工作地莎车县到乌鲁木齐的家,也有1500公里远。有的离家近, 比如马兴文和赵瑜,离家只有3 0 公里。但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无论离家远近,都不影响他们以村为家、扎根基层、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信念。离家远的自不待言,他们有的连续几个月甚至一年都常驻村里工作而难以回家。就算离家近的, 比如马兴文,8年驻村工作,爱人说他是“长在村里的甩手掌柜”;而赵瑜也是一进驻地, 睡农家土炕,自己烧饭,全力以赴工作。孟洋在河北省巨鹿县驻村,离北京的家只有四十分钟高铁路程,但自从驻村以来,他一次家都没回,即便是回京汇报工作,办完公事也即刻返回驻村。他的父母为支持他的工作,干脆带着年货来村里和儿子一家一起过年。

摘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想做出卓越的成绩,第一书记必须真正扎下根来、扑下身去、蹲到村里,才能摸清底子、找准路子、迈开步子。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它会铭记你所有的付出和坚守,然后在某个不期而遇的日子里,回馈你曾经的不忘初心。

要件二: 必须敢于担当,建强基层组织,筑牢战斗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采访越深入, 采访的贫困村越多,我们越能深切地感受到, 贫困村“穷根子”久拔不掉, 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们调研的10个村,有3 个村的党支部曾经“半路撂了挑子”;其他的村,党支部曾经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纪律涣散、作风慵懒、工作推诿、拉帮结派等现象。一位地方领导不无感慨地说:“哪个地方的工作业绩差、局面固化、人心涣散,不用问,一定是那里的党组织出现了问题。”群众觉悟差,只差他一家;而党组织如果觉悟差,那么整个村的发展就会迟缓。在脱贫攻坚战中, 我们常说“扶贫先要扶志”, 事实上,扶基层党组织之志, 当置于各项工作之首。

脱贫攻坚,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抓实一把手责任是打赢此战的政治保证。第一书记作为强基固本的第一责任人, 如何激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其首要任务。脱贫奔小康,支部是核心,班子是基础,党员是关键。如何提高党支部的影响力,同样是第一书记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不提高,脱贫攻坚难抓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实基础,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支撑,在必须具备的上述要件上,十位第一书记都是高分,他们不仅以身作则、敢于担当第一责任人,而且坚持党建引领,提振村“两委”斗志,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建强基层组织,筑牢战斗堡垒。

要件三: 必须牢记使命,坚持精准扶贫,引领群众致富

《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一文指出,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要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把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作为基层一线的扶贫尖兵, 第一书记必须牢记在精准扶贫的要求下,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于精准。各地都要求在“六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在具体实践中,本刊采访的第一书记均能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在区分不同情况的基础上,做到精准滴灌、对症下药,不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

中央明确要求,脱贫攻坚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 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 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在具体实践中,受访的第一书记精准识别、据实判断,进而常常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全村仅存的一两户贫困户成功脱贫而努力。在他们的心中,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第一书记就不能安之若素。

要件四: 必须选对方向,引进适宜产业,并谋划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央把贫困村最需要的优秀干部派下去,就是想让他们打通精准扶贫的“ 最后一公里”,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一条脱贫增收的新路子。

产业找对头,脱贫有奔头。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贫困人口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有效脱贫。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抓手,走产业扶贫之路,以产业带动生产,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主动参与脱贫致富进程,可以更快地创造财富、分享财富,让更多的贫困户实现就业。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拔掉穷根,防止返贫, 没有当家产业不成。第一书记只有从实际出发,选准发展路子,引进适宜产业,才能提高精准扶贫的含金量。在采访调研中,高家梁村的创新驱动、克什拉克村的集团化做大产业、蒲庄村的文化夜市、大留庄村的网络众筹、张庄村的金融下乡、王坪村的牡丹产业、上山庄村的花海旅游、尔吉村的花椒种植、高武村的特色种养、自扁王基村的火龙果种植等脱贫产业发展模式,均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的脱贫方案,引导和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由“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的前提条件, 也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而打造可持续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与此同时,要让产业扶贫行稳致远,就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就必须想办法拓展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构建产供销一体化合作机制,实现更稳定、更长远的发展模式。在这一点上,十位受访的第一书记均能紧密地围绕本地特色农产品,从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着手,努力打造全产业链,推动专业化合作组织的发展,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道路, 进而推动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形成;加大农产品电商渠道建设,建立云上销售长效机制, 更好地支撑扶贫产业发展。

村级产业发展慢,关键是缺人才。调研中发现,建班子, 带队伍,发展新党员,特别是年轻新党员,是第一书记的重要责任;引进企业家,延揽乡贤,培养产业接续人才,助力村级产业大发展,更是第一书记的重要责任。十位第一书记从驻村的第一天开始,就把心思用在了帮助村里理思路、引资金、上项目、推动产业持续发展、惠及更多百姓民生上。在他们看来,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 第一书记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要件五:必须凝聚多方力量,形成社会合力,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涉及社会救助、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多个民生领域,又涉及党组织、政府、社会、市场等多个行为主体。脱贫攻坚进行到最后阶段,只有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发挥党的战略谋划能力、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才能克服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根本保证。

在始终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不断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总体框架下,优秀的第一书记必须在鼓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方面,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内引外联,全力以赴。

在第一书记的脑海中,必须时刻绷紧这样“一根弦”: 对于脱贫攻坚这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零敲碎打、单兵突进都不行,唯有上下齐心、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优秀的第一书记必须积极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根据驻村的资源特点,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 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在提升自身“硬条件”的同时,下好“软功夫”, 创造守法、诚信、公正的良好营商环境,让投资既“引得进” 又“留得住”,让发展既 “有面子”又“有里子”。

要件六: 扶贫先要扶志,“驻”进群众心里,激发内生动力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扶贫对象,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力量。然而一些地区贫困群众“等要靠”的思想根深蒂固, 群众发展生产不积极、争当贫困户很积极的现象也由来已久。调研发现,现在党的扶贫政策好,但部分贫困群众却不思进取,仍然希望国家继续多拨资金、多给政策,“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顶层设计,离不开政策的引领、外部帮扶的助推,更离不开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提升。对于这一点,十位第一书记的认识非常明晰,他们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对“志短”和“失德”人员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而是有针对性地通过扶志使其摆脱“意识贫困” 、通过扶智使其摆脱“能力贫困”、通过就业使其摆脱“机会贫困”,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同时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多种机制,教育和引导贫困户、边缘户不断释放努力奋斗的潜在能量,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舆论监督、道德约束能在第一时间对村民的行为产生影响和规范。在扶志过程中,第一书记如何走进群众的内心,实现良好而有效的沟通, 是一门学问。因此,“驻”进群众心里, 和群众打成一片,是第一书记从平凡到优秀的必修课。

干部脚上有土,群众心中不堵;干部重视民生,才能赢得掌声。扶贫工作归根结底是群众工作,第一书记必须坚持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视群众为亲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才能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激活他们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才能实现党群融合、凝心聚力,携手告别贫困、走向共同富裕。

历史是最优秀的见证者。《中国发展观察》杂志遴选报道的这十位驻村第一书记,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极不平凡的业绩。然而,无论他们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于300 多万人这个庞大的驻村干部群体来说,都难免挂一漏万。如果读者通过我们的采访报道, 能体味到成为优秀的第一书记可资借鉴的六个必要条件,也算打开锦囊、见微知著了。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特别报道组

成员:杨良敏 刘长杰 马玉荣 

张菀航 高妍蕊 张 倪

执笔:刘长杰

资料链接: 

第一书记是指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和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选派到软弱涣散村或贫困村担任党组织负责人的党员。

从2013年开始,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每年保持近100万人在岗开展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在落实扶贫政策、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通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