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猛:以绽放的乡村文化助力蒲庄脱贫攻坚

0

 

本刊记者 刘长杰

“我希望2020年的第一场雪, 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谷猛说,小时候他怕下雪,因为皖北平原的冬天,冷入骨髓;驻村三年后,他开始盼下雪, 因为蒲庄地里的红梅,冬雪中绽放最美。

在蒲庄,以前村民过冬, 晴天屋外晒太阳,雪天出门两脚泥。现在村民过冬,晴天有热闹的蒲庄夜市,雪天有浪漫的踏雪寻梅。“春天草莓香,夏天稻花香,秋天芝麻香,冬天梅花香”——四季飘香的乡村生活, 让蒲庄的冬夜不再寒冷漫长;满怀希望的事业图景,让洪河左岸的冬天变得温暖向上。

一切变化,始于2017年。

融入乡村,像禾苗一样扎根泥土

“我是蒲庄村村民,美丽蒲庄欢迎您。”这是谷猛现在的自我介绍。

“欢迎大家来村里谈项目, 谈不了项目就来游玩。”这是谷猛常在朋友圈发的营销广告。

“蒲庄美不美?美!草莓香不香?香!”这是谷猛和村“两委”成员拍照时齐声喊出的约定口号。

“驻村这四年,谷猛早已把自己变成蒲庄人。”阜南县委副书记韩笑说,从城市重回乡村, 从干部变身村民,他放弃省城舒适的环境和生活,离开年迈多病的父母和正在读高中的孩子,将一份责任、一颗真心和大好年华留给这一片他挚爱的土地。

1975年出生的谷猛,是安徽利辛人,现任阜阳市阜南县段郢乡蒲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此前,他的身份是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三处处长。2017年,为响应党中央和省委号召,他主动请缨到沿淮深度贫困地区工作;同年428 日,他被派到蒲庄驻村扶贫。

地处淮河支流洪河分洪道沿岸的蒲庄村,是洪洼水旱灾害最频繁、基础设施最薄弱、贫困群众最集中的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安徽省脱贫攻坚名副其实的“硬骨头”之一。蒲庄位于两省(皖、豫)三县(阜南、临泉、淮滨)交界处,辖自然村14个,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54亩, 共有1154户、5132人。该村曾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捣蛋村”, 还是全县1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24户、868人,贫困发生率16.9%

尽管带着组织的重托,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脱贫攻坚的汹涌大潮中,但谷猛在村里工作还没几天,怀疑和否定的声音就已传开:“戴个眼镜,瘦弱斯文,哪像是来扶贫的,我看干不长……”一些群众认为他和以往上面派来的干部一样——家住省城机关大院,哪能吃得了农村的苦,心思又哪能放在村里。

面对百姓的质疑,谷猛没有解释。为尽快熟悉村情户情,找准工作的突破口,他和工作队员们带着自己设计的“民需账本”,脱下皮鞋换布鞋,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与贫困户、老党员、产业大户、致富能人等座谈交流,全面熟悉村情户情,精准摸清贫困底子,很快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走访中,谷猛了解到蒲庄村的穷不是一时造成的,老百姓的怨也不是一天累积的,究其原因,既有深度贫困地区普遍面临的“边远穷、脏乱差、治理难”等常态化难题,也有老百姓面临的“三无”发展窘境。

翻开扶贫工作队的“民需账本”,里面详细记录着村民反映的一应问题。通过走访,谷猛逐步摸清群众所思、所想、所需:群众最急的是出门无路, 最难的是发展无门,最怨的是领头无人,最盼的是村强民富。当时蒲庄脱贫攻坚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穷,村里部分老人还“吃着压井水,住着土坯房,饭菜热了又热,日子紧紧巴巴”, “打光棍儿”“换亲”“残疾搭伙”等现象还存在,生产生活艰难困苦;二是乱,村组间家族势力错综复杂,每逢村“两委”换届,村民都想把“自己人”推上台,台上台下互相争斗、拆台, 连续五年选不出村书记、村主任;三是难,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24户,因病、因残致贫近70%,脱贫难度大。

特别是村基础设施,“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 的现状,被群众调侃、抱怨了几十年。老党员刘士坤回忆,蒲庄村的14个自然村,除了几条“村村通”主干道以外,几乎所有自然村内的道路都不通,断桥、深坑、断头路、路面损毁比比皆是,一下雨村民根本出不去,一不小心就会翻车。工作队来了没多久,谷猛就摔进泥坑伤了胳膊,而其他工作人员在路上蹭破手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当时全村没有一个垃圾桶,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村民就往路边、沟渠、田间地头随处倾倒,村里村外到处都是臭水沟塘…… 

村民迫切希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而工作队也找到了突围方向,很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村“双基建设”上。从2018年开始,工作队积极帮助村里申报省级“美丽乡村”项目, 并以此为目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村级路网方面,争取并整合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陆续新建道路16.59 公里,桥涵84座,基本实现了大框架的道路联通,水泥路、柏油路修到自然村组;在农田水利方面,建设1000亩高标准农田, 解决群众种植业“进不去、出不来”的问题;在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加强对沟渠、河道内丢弃垃圾和污水的治理,实施沟塘清淤64000米,臭水沟塘的历史就此终结;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新建村卫生室、村民文化广场、公厕、村民公园,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个省级美丽乡村在曾经脏乱差的洪河左岸终于破茧成蝶。

在做好双基建设“大事” 的同时,工作队把群众身边的小事也当大事来抓,帮助群众解决那些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赖不能住危房”。村里部分贫困户家庭负担较重,孩子上学难, 家庭住房差。为解决这些问题, 在省委政研室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队连续两年帮助贫困家庭学子申报希望工程助学金,共有119 名学生获得8万多元的资助。谷猛还邀请中科大芳草社社团、合肥映山红公益组织等来村里举办“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情寄留守、爱暖童心”等活动,对村里40余名留守儿童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给孩子们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并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工作队还联系一些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献爱心, 帮助发展村级产业,慰问困难老人、儿童,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帮助贫困户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脱贫攻坚最难的是唤醒村民的精气神。有了精气神,具体工作就好做得多。”段郢乡乡长刘军说,谷猛在“扶志”上的突出能力,为蒲庄从“捣蛋村”变身小康村提供了精神动能。

驻村八个月后,因为成绩突出,谷猛以阜阳市脱贫攻坚战线先进工作者的身份参加了2018阜阳电视台春晚的录制; 随后,又以全省驻村扶贫战线唯一代表的身份参加了2018安徽卫视春晚的录制,并在现场接受采访。201810月,谷猛被阜南县委县政府评为“最美选派帮扶干部”。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工作队用真心、真情换来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乡亲们重情义,你对他们好, 他们都记在心里。”谷猛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每次下村,当大娘拉着他的手亲切地喊“谷书记”,当村里贫困户老远就叫他一声“大哥”,当他看到村民们信任的眼神和真诚的笑容,都会让他满怀欣慰和感激。

内引外联,依托产业摆脱贫困、富民兴村

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产业发展也要齐头并进。过去村民一直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旱涝靠天收,基于此,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很难实现。通过驻村工作实践, 谷猛深刻地认识到,蒲庄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兴业无路、就业无门、创业无望。要让老百姓有一个挣钱的门路、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才是稳脱贫、防返贫、能致富的治本之策。为破瓶颈、找门路、寻突破,他积极协调联系省市县相关部门驻村考察调研,用两个月时间对14 个自然村进行走访,拜访当地企业、能人和种养殖大户,分析水土、气候、资源等实际情况,带领大家到外地参观学习,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下决心走产业富民兴村之路,实现村级产业从零到“N”的历史性突破。

首先是精心布点做规划。蒲庄北部地势平坦,水利配套完善,具备发展苗木花卉等产业的条件;南部依托美丽乡村环境美、人气旺的优势,利于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东部紧邻县道,适宜建设创业园区。依托这些利好,谷猛和他的团队碰撞出了一个以特色产业发展区、返乡创业区、美丽乡村休闲区三大产业发展区为核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

规划有了,紧接着就是落实。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村“两委”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因地制宜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工作队走访省市县各个相关部门, 从发改、财政、林业、科技到企业、高校、社会组织,拉项目、争资金,打造创业服务平台,完善产业发展需要配套的路桥、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解决回乡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在内引外联、富民兴村过程中,谷猛充分挖掘和引导“新乡贤”这一群体,为蒲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谷猛认为新乡贤主要有四类群体,一是离退休人员叶落归根,二是大学生村官,三是城市返乡农民工,四是具有新思想、能带头致富的贤能者。新乡贤对家乡充满感情,时刻关注着家乡发展,但需要有人去点燃他们的热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青壮劳动力伴随着全国的民工潮纷纷外出到浙江、江苏、云南等地打工创业,经过二十年的拼搏,很大一部分人在他们所深耕的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四年来,工作队先后联系拜访了30余名在外发展成功的乡贤,向他们介绍近年来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积极推介重点发展项目, 并邀请他们回乡创业。

2018年,远在浙江温州办厂的赵玉龙、赵玉金两兄弟,主动和村里联系,咨询回乡办厂事宜。兄弟俩一心想回乡创一番事业,但对家乡的发展环境充满担忧。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工作队立即把村庄发展规划、返乡创业政策发给他们,向他们详细介绍村里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并邀请他们回村参加创客座谈会,实地考察调研。在多方努力下,同年8月,两兄弟返乡投资创办的阜南县金瑞五金冲压件厂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带动40多户农户(其中包括10户贫困户)就业增收。

同年,在安徽省委政研室领导的支持下,蒲庄引进民营企业家都运成立阜南博林众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与村里合作共建精品苗木基地。按照打造“红梅花开、蒲庄小镇”的思路,短短两年流转土地1000多亩,栽植红梅、绿萼梅、龙游梅等各类梅花50多万株,种植规模居皖西第一、全省领先;带动100多户群众就业,实现30多户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

与此同时,蒲庄还鼓励村民发展草莓种植业,基地现已发展到100多亩,带动30多户贫困户就业。他们种植的“红颜”“天仙醉”等品种,畅销周边。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间,其他农产品受影响很大, 但草莓价格却比往年还高,市场销售较好。

企业在村里扎根落户,既带动了经济增长,又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专业的运营模式。以博林众彩公司为例,该项目自2018年底入驻蒲庄以来,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标准。他们的工人用激光笔打线种树,用微喷带自动浇水, 精品苗木规模迅速扩大,集中连片的精品苗木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企业还积极参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2019年,村里举办中秋国庆系列文化活动,他们纷纷主动捐款,带动了全村40多户群众捐款近2万元,连续举办了七天文化活动,每天晚上都吸引逾万人参与。今年应村民要求,村里继续举办中秋国庆系列文化活动,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带头捐款,企业和村民也踊跃捐款,支持文化建设在蒲庄已蔚然成风。

产业兴旺天地宽,20198 月,蒲庄精品苗木产业获阜阳市“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称号。经过三年的滚动式发展,蒲庄已从一麦一玉米、种地靠天收的传统农业贫困村,变成市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以产业支撑乡村振兴的文明小康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零”增加到2019 年底的40.59万元,2020年则有望达到50万元。

文化搭台,夜市经济照进脱贫攻坚之路

“过去的蒲庄,发展贫穷落后,干群关系紧张,文化生活匮乏。”村委会副主任杨强说,那时候村“两委”班子缺乏号召力,群众缺向心力,全村缺发展活力,是一个连自己都嫌弃的落后村。

如何集聚乡村人气、增强发展凝聚力、提升乡村吸引力, 一直是萦绕在干部群众心头的难题。2017年,在省委政研室的帮扶下,谷猛决定把培育夜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作为突破口,通过“政府搭台、文化推动、企业唱戏、全民参与”四步走,逐步搭建起“蒲庄夜市”这个脱贫攻坚平台,同时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乡村振兴平台。

第一步,政府搭台。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耕种管收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农民的生活需求日益多元,夜间休闲消费的需求逐步释放, 乡村发展夜市的条件基本具备,时机渐趋成熟。蒲庄虽地处偏僻,没有发展夜市的先天基础,但周围方圆30里左右缺乏夜市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为了破解夜市发展阻碍,谷猛带领村“两委”班子,扑下身子搭平台、建机制、提供普惠性公共服务,全力发挥好驻村工作队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加强科学规划, 围绕“吃、住、购、娱”等要素,在废弃的砖窑厂原址及其周边打造村民文化广场、村民公园、广场一条街、农家乐等空间场所,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夜市休闲消费集聚区;另一方面,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规划建设停车场、摊位,划定各个功能区,设立专项夜市发展基金,推动重点项目和日常运维的发展,打造规范化、整洁化的文明夜市。

第二步,文化推动。为了让乡村文化活起来,一方面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工作队从乡村春晚、广场舞、徒步走等简单易行的方式抓起,从2017年开始, 连续举办3届“蒲庄村晚”;又成立了广场舞队、徒步走队以及乡村艺术团等各类民间组织,夜市人气慢慢旺了起来。特别是2020年中秋、国庆系列活动期间,来自周边乡镇的10余个表演团体为村民们献上了20余场文艺演出,广场舞汇演、篮球比赛、古装戏曲和杂技戏耍表演等纷纷上演,每晚有近5000名群众共享文化盛宴,夜市人气越来越旺。另一方面,工作队注重挖掘特色文化资源。蒲庄不缺文化资源,村里有卧龙寨、状元井等遗址,有张大善人典故,有淮河琴书、嗨子戏、花挑、旱船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有各色各类地方小吃、民俗文化……只是缺乏挖掘。为唤醒乡村特色文化,村“两委”逐庄逐户摸排散落在民间的各种文化符号,建立文化资源清单,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本土文化。主要包括: 饮食文化,像豆腐脑、水煎包、毛鸡蛋等既有本地特色又有网红特质的夜市小吃;民俗文化,类似制作糖人、纳鞋垫、柳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业文化,像鼓励草根群体加入直播队伍, 利用直播缩小电商发展的差距。通过大力扶持和推广这些文化产品进入夜市,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推动了经济增长。

第三步,企业唱戏。近年来,随着村企合作的加强,蒲庄已引进企业5家,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5家,多种特色产业齐头并进。如何把这些企业力量引入夜市,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村“两委”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多次组织干部和群众外出学习,召开创客座谈会,引进文旅企业,创新夜游、夜娱、夜秀、夜市、夜购等多元业态,扶持企业打造更多常态化、品质化、特色化的夜市消费产品。2018年,与博林众彩园林公司合作,把地方人文底蕴与旅游资源叠加优势转化为夜间经济发展优势,打造了采摘园、红梅林等景观;2019年,与企业联合打造3D灯光秀等视听项目,组织街头艺术表演等活动,用有特色的场景和产品吸引人们的眼球;今年,结合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的创建,再引进3家乡村旅游企业投资,蒲庄的夜市经济已经处在进一步升级的十字路口。

第四步,全民参与。摸索发展中的蒲庄夜市,吸引了周边乡镇乃至临泉县、河南淮滨县等多地的群众前来休闲消费, 平时人流量保持在千人以上, 每逢文艺演出时人流量在3000人左右。夜市带动村民在家门口摆起了地摊,办起了小卖部,开起了农家乐。目前,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引导下,群众组建了管理委员会,推选出了夜市执行官以及文体活动、经营管理、安全维护等相关负责人,逐步实现“党领民办,群众自治”。工作队结合群众实际需求,整合规划现有夜市资源,组织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把消费和趣味性的体验结合在一起,夜市发展环境不断变好。现在,夜市有管理人员7人,治安维护及志愿者6人,经营摊贩有100多个,不但聚集了小吃、服饰、游乐等摊位,还有广场舞、徒步走队伍以及民间艺术团表演,定期还会举办各种公益展示活动。夜市已逐步发展成为群众家门口就业创业的平台、精神文化乐园以及阜南西部乡镇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王敬武是村里少数留在家乡创业的年轻人,夫妻俩做周边门窗生意,过去受建房政策及淡旺季影响,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夜市发展起来后,靠着离广场近的优势,他率先开起了夜市第一家烧烤摊。现在,他白天制作门窗,晚上经营烧烤,生意好时, 单烧烤一晚的收入就达3000多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蒲庄夜市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得到了各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奇调研后指出,自古以来,夜市都是一个地方繁荣与活力的象征,它帮助农民构建了亦张亦弛的生活节奏,营造了精神需求的释放空间,创设了社会交往的环境,繁荣了乡村传统文化,消除了留守人员月光下的孤独,延伸了乡村的经济活动,搭建起实现自我的平台, 进一步拓展了乡村旅游的时空, 推动了城乡互动融合。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村庄夜市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拉动经济增长、完善乡村治理和繁荣乡村文化提供了创新的路径。夜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规划先行、群众为主体、创新推动、全社会参与等经验和做法,对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夜市经济点亮了蒲庄群众的新生活,实现了文化复兴、产业振兴、百姓高兴的“三兴”目标,并把一个原来一提都摇头的旧村变成了大家都点赞的新村, 把一个无人问津的落后村、“捣蛋村”打造成每天晚上灯火通明、生机盎然的热闹村、小康村。

20199月,蒲庄乡村春节联欢晚会获“全省优秀乡村春晚”称号。

扶志扶智,锻造一支队伍,树立一方正气

“谷猛在省委工作多年,从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一名优秀干部具备的党性强、作风正、工作实、业务精等多项品质。”韩笑认为,打好脱贫攻坚战,重要的是合民意、聚民心、固堡垒,引导百姓和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这一点上,谷猛做得很好。

刚到蒲庄,一看到贫穷的面貌,谷猛就陷入深深的思考。调研之后,他决定从抓党建、强队伍、正风气来破局,夯实党建基础,提升管理水平,锻造一支队伍。一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学习,提升班子整体能力。吸引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凤还巢”,积极从中培养村干部后备力量。换届后的村“两委”成员,大专以上学历干部3人,占比由16%提高到43%;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4岁,比换届前下降10岁,成员的年龄、学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紧密结合村级工作实际,把“三会一课”开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项目现场,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把主题教育的开展成效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动力。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参与评比,引导他们勇于争先创优;鼓励他们参与发展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四是完善组织体系。以特色产业为纽带,探索党组织延伸到产业链的新模式, 推行“ 支部+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模式,不断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针对农村这个变化中的“熟人社会”,谷猛要求村“两委” 成员做到对话不对抗、团结不分裂、互谅不互攻、补台不拆台。这些要求得到班子成员的一致认可。他注重与班子成员沟通, 遇事多征求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和看法,对村重大事项决策和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增加透明度,赢得干部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支持。

2019年,是蒲庄的丰收之年。4月,蒲庄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全村贫困发生率由16.9%下降到0.54%,顺利实现贫困村出列目标;5月,谷猛因连续3年驻村考核成绩优秀,获记三等功;7月,村党支部引领党建工作荣获阜阳市“五星级规范化标准化基层党组织”称号。

“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成绩,凝结着驻村工作队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乡长刘军说,2014年,段郢乡共认定贫困村5个,其中省级深度贫困村2个,即蒲庄村、汪寺庙村。2018年,包括汪寺庙村在内的4个贫困村出列;经过艰苦的努力,“最难啃的骨头”蒲庄村也于2019年出列。

段郢乡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效,是阜南县整体摘帽的一个缩影。阜南是集皖北贫困区、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三区叠加”的脱贫攻坚主战场,2013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6.38万户19.78万人、贫困村90个,贫困发生率12.45%。历经连续六年攻坚,累计实现6.08万户19.25万人脱贫,9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34%,年均脱贫3.2万人以上,剩余未脱贫人口21895330 人。2019429日,阜南县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

《明史》有言:“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谷猛认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灵魂工程,正因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才导致村民凝聚力普遍不强,对村庄发展缺乏认同感、归属感;而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造成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存在不足,进而直接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和乡村有效治理。

过去的蒲庄,人多田少, 凝聚力不强,是全县出了名的穷村。群众经常因为建房、争地闹得不可开交,不赡养老人、打骂老人的现象时常发生。工作队驻村后,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开展乡风评议、清洁户评选等活动, 以好的风气凝心,以正的风气聚力。在连续三届的蒲庄“村晚”上,共评选年度“蒲庄好人”“好婆婆”“好媳妇”“清洁文明户”等40多人次。村民王会昌被大家称为“草莓大王”, 他是第一个跟着村集体发展产业的贫困户, 获评“ 创业之星”。50多岁的刘祥涛是村里的志愿者,他常年在村文化广场周边执勤,热心于调解邻里矛盾,路堵了、水堵了、心堵了, 大家都爱找他,获评“好人之星”。文明乡风的持续引导, 凝聚了人心,改善了风气,营造了和谐的发展氛围。

“进门一盏灯,出门一孤影。” 随着劳务输出和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农村留守老人的晚年精神生活问题越来越突出。除了看电视, 就是听狗叫,大部分老人晚年生活孤单,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为了让乡村活起来,谷猛拉资源、跑赞助,积极寻找外部支持力量。2017年底,蒲庄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安徽省影像家摄影俱乐部,他们一口气举办了“送您一张全家福”“首届蒲庄春晚”“影像家摄影俱乐部蒲庄基地挂牌仪式”等活动, 给蒲庄平淡的传统春节增加了新的元素。截至2020年,俱乐部共计来蒲庄公益拍摄6次, 就全家福、乡村蝶变、乡村春晚、产业扶贫、脱贫典范等主题拍摄了系列公益作品。

乡村文化的振兴,给村民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收益,也带来了丰富的精神生活,这让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越来越强。三年来,谷猛满腔热忱打造的中秋夜会、新春灯光展、农民丰收节、草莓采摘节等文化活动, 极大地丰富了蒲庄百姓的精神生活,提振了脱贫攻坚的动力。他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体克服“等靠要”思想,群众的内生动力逐渐强大,萦绕已久的“精神贫困”也从蒲庄的空气中逐渐散去。昔日的落后村,已经变成今日热闹繁华的文明村。

20205月,成了蒲庄的“红五月”。谷猛带领的驻村扶贫工作队,获得阜阳市“先进驻村扶贫工作队”称号,而他本人,也因为成绩卓著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先锋个人和五一劳动奖章。

“虽然我获得了很多荣誉, 也代表过全省的驻村干部领奖、发言、上电视,但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谷猛说,“我和他们一样,都是努力工作的驻村干部。” 

【记者手记】

用乡村“软文化”啃下扶贫“硬骨头”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传统文化起源于乡村。乡村文化积累逾五千年,然而今天在乡村却很少有人懂“文化有温度,也有效益”这个道理。蒲庄村民也不懂,他们普遍认为“文化可以看,可以听,可以感受, 但不能当饭吃”,因此对“靠文化脱贫,靠文化发展”,自然也是一头雾水。

蒲庄村的“外人”谷猛却认为,以文化振兴来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灵魂工程;只有培育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做到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才能激发广大群众的创造力,提高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和能力。换句话说,贫困地区的群众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只有这样,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文化有温度,也有效益” 这句话,换一种表述也可以是: 文化,既能产生社会效益,也能产出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已发生深刻而剧烈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衣食无忧,二是轻松劳作,三是时间宽松,四是出行便捷。谷猛认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习惯已经改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有效的供给之间出现的矛盾,造成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存在不足,直接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和乡村有效治理。蒲庄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捣蛋村”,是典型的无集体经济、无村带头人、无发展活力的“三无”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凝聚力不强,对村庄发展缺乏认同感、归属感。那么,该如何补上文化短板,培育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在安徽省委办公厅和政研室的大力支持下,谷猛将工作重心放在激活三支力量上,迎难而上,渐次推进,逐步让乡村文化在蒲庄繁荣兴盛起来。

首先是点燃群众的参与热情,激活本土力量。

一是挖掘优秀的乡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重点提炼弘扬三种文化:其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摸排,工作队挖掘出清朝乾隆年间蒲庄善人张凯的故事。张凯一生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捐款献物,尤其是大灾之年,把家里的钱、粮拿出来救济灾民;他还乐于修路架桥,方圆百里之内,凡是红石头桥,均是他捐资修建,受到百姓的称赞和景仰。通过挖掘善人好事,让向善向好成为村里文化的主流。其二是革命奉献文化。学习大别山革命老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还有王家坝精神等。其三是改革创新文化。安徽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人民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可以从中汲取创新的勇气。

二是讲好身边的好人故事。蒲庄村每年春晚的一个重头戏, 就是评选和表彰。在“村晚”的舞台上,谷猛会邀请县乡的领导为获奖者披上绶带,颁发证书, 发放企业赞助的奖品,把他们的好人好事做成大幅宣传画,张贴在村里最显眼的位置。三年来, 共评选“蒲庄好人”40多人次。这些身边的好人好事,发挥了十分强大的引领示范效用,让群众树立起良好的文明新风。

三是搭好文化活动的载体。主要分三步进行搭建: 第一步,政府搭台。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在废弃的砖窑厂上建设了村民文化广场,打造了村民文化活动场所。第二步,文化唱戏。平台搭好了,村委会就在吸引人气上想办法、做文章。在短短1年多时间内,广场舞队员从一两个发展到100多个,广场舞队从1支发展到3支,跳广场舞也从羞羞答答变成全村的时尚运动;村委会还组建了民间艺术队,定期在大舞台上公益演出,不少群众既是演员又是观众。通过各种方式,让各类人群在文化广场上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从而在短短时间内为蒲庄夜市快速积聚了人气。第三步,引进商业。村委会在文化广场附近规划了经营摊位,免费给村内外农户经营,逐步形成了“蒲庄夜市一条街”。现在,每到夜晚,村民广场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既有健身跳舞的人群,也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活动,不仅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村民就业的平台,还成为周边群众精神文化的乐园。

其次是激活新乡贤的力量。乡贤作为乡村的重要建设力量,是文明乡风的引领者、乡村治理的参与者,也是乡土文化的牵引器和动力源。除了吸引村民返乡投资办企业、培养大学生村官、支持文化振兴,村委会还鼓励有专长的乡贤带头组建舞蹈队、艺术团等团体,推动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蒲庄,新乡贤的回归和参与乡村治理, 已经逐步成为一种趋势。无论是返乡创业人员,还是外来创业者, 都能积极融入蒲庄的发展,并且成为文化繁荣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三是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在谷猛的带领下,工作队和村委会成员群策群力,一是持续壮大单位帮扶力量,争取省委办公厅、政研室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调动合肥市包河区万年埠街道、团省委等多个单位、多方资源支持村里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拓展公益组织的力量,除了邀请省影像家摄影俱乐部到村里开展“送您一张全家福”等公益拍摄活动,还邀请中科大芳草社、合肥映山红公益组织等爱心社团到村里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让村民感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三是充分运用市场力量,在乡村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经营等环节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农企双赢。像蒲庄新春灯光节、草莓采摘节、中秋灯会、农民丰收节等都是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企业围绕村民文化广场,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开发出多样的特色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逐步聚集阜南西部乡镇的人气,将蒲庄文化广场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夜市活动中心。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谷猛主导的乡村文化建设“蒲庄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群众的精神面貌,并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产生了显著影响。“美丽乡村”因此诞生,乡村振兴重装起航。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