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刚:走进深山大峡谷,踏出脱贫致富路

0

 

本刊记者 张菀航

祖国版图的西南边陲,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绵亘起伏, 夹峙怒江一泻千里,由北向南纵贯全境,怒江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因此得名。这里是全国深度贫困“三区三州” 之一, 堪称脱贫攻坚的“上甘岭”。 

隐匿于山麓深处,世代扎根于此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直过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告别与新生,一跃千年。

脱贫攻坚的家国叙事纵横田野天堑,另一个特殊的群体走进这山麓深处,他们是这股新生持续不断的助力者。驻村第一书记王永刚,正是其中一员。

决战攻坚:从“深度贫困”到“整村出列” 

在党的扶持下一路走来,怒江的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决胜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吹响,怒江州所面对的这场战役,却尤为紧迫与艰巨。

“看天一条线、看地一道沟、种地像攀岩”,广为流传的民谚道出了这里极端的人居环境。

怒江州地处横断山区,数列山脉并行迤南,阻隔东西。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河并肩奔涌。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这里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可耕地面积少,垦殖系数不足5%,其中有不少耕地的坡度达60度以上。域内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738米, 高原气候复杂多变。天堑横亘更是导致这里至今仍是罕见的“四无”州,无机场、无铁路、无高速公路、无航运,县乡公路等级低,农村路网不完善,传统的“人背马驮”依旧是部分山区百姓主流的运输方式。

全州下辖4 个县( ) , 即泸水市、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均为深度贫困县。有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29 个乡镇中有24个为深度贫困乡镇,255个行政村中有贫困村249个(深度贫困村218个), 总计4.87万户17.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41.6%,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

20184月,怒江州在全力推进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如此总结彼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困境, “怒江州仍然是云南省乃至全国经济实力最弱、人民生活最贫困、基础设施最差的民族自治州。” 

这一年,王永刚以一名扶贫干部的身份从北京赶赴怒江州扶贫办挂职,此前他曾担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三公局建筑工程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半年后,他正式调任泸水市大兴地镇自扁王基村第一书记。当这样“三最”的困难场景真切地在眼前展开时,王永刚陷入了沉思。用他的话说,尽管此前做好了心理铺垫与预设,但当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深入挂联的乡镇和村寨时,还是感觉到了想象与现实的差距。

自扁王基村,是这里有名的贫困村。辖有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经过动态管理,现在全村总人口为652199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总计266851 人。主体民族傈僳族是直过民族,占总人口的99%,社会发育程度低,村民受教育年限不足5 年,劳动技能欠缺,导致农户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增收瓶颈难突破。全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人均耕地面积1.44亩。由于自然禀赋差、交通不便、发展基础薄弱,脱贫任务艰巨。

开局即决战,王永刚毅然决然地握紧了扶贫工作的接力棒。

两年间,700多日夜,16000 余小时;走访贫困户600余家, 共计千余人,日均行走2万多步。山路狭窄泥泞,而这山路的尽头还是山。举步维艰,却又步履不停,他用双脚丈量责任,更深知责任的分量。

两年间,修路架桥、移民搬迁、产业扶持、智慧凝聚、稳定增收,这座山间村落每日见证着变化与新生。经过动态管理,截至20209月,自扁王基村累计脱贫退出2721966人, 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019年度的2.37%下降到零,实现了全村出列脱贫摘帽。

产业兴农:从“输血” 帮扶到“造血”发展

在怒江西岸,陡峻的峡谷地带有着一片难得的坡地——灯笼坝,正如其名,形似一盏灯笼。天色渐暗,百亩火龙果花开,它们只在深夜绽放,点亮了山坳中的这盏“灯”,也照亮了村民的致富路。

关于灯笼坝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 在傣语中, 灯为“平”地,笼为“大”,意即“大平地”。深谷山涧中,这里的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吸引了周边种养业的聚集。自扁王基村正是于此建成了怒江州最大的火龙果基地。

灯笼坝火龙果基地,是中交集团初期投资196万元建起来的产业精准扶贫样板。20173月,泸水荣新火龙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早期示范种植火龙果603万余株。项目创新施行“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 建挡立卡户+致富带头人”3+1 的经营模式,合作社的资金由中交集团捐资80%,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出资20%,所获利润按股份分配。

王永刚上任后,经过多次调研考察,认为火龙果基地还有扩容发展的空间,他积极向中交集团总部报告,与大兴地镇党委政府协商,鼓励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其中。深入一线,他挨家挨户走访,向村民释疑解惑,打消村民入社入股的顾虑。实际上,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零成本”加入合作社,只需在社里参与劳作。由此一来, 建档立卡户能够拿到两份收入, 即作为劳动报酬的“工资”以及合作社的“分红”。

从农民变股民,既是股东又是劳动者,社员可参与火龙果种植基地的建设、管理、产品运输等,每人每日即可获取最低100元的工资,提高了当地农户种植火龙果的积极性,实现了利益联结机制的全覆盖。由此,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被进一步激活。“村民们从过去只想着拔一天草能挣100元,到现在争着学技术,等技术学好了, 就跟合作社租苗自己种,争当致富带头人。”村支部书记祝荣新说道。他正是在外来人才帮扶政策下第一批成长起来的致富带头人。

从不被看好到村民争相入股,现如今,基地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实现从最初的30户到全村267户全覆盖。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已实现规模种植红皮红肉火龙果151.6亩, 7.58万余株。截至目前,项目进行了两次分红,合作社净收入从2018年的3.3万元提高到30余万元,预计2020年净收益将翻一番。火龙果产业已发展成为怒江州村级乡镇种植业示范点。

20204月,王永刚请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罗为群博士团队,打算培育火龙果新品种并改良嫁接技术。如今,一个占地8亩的育苗基地种上了新苗。罗博士团队还帮助合作社一举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火龙果溃腐病问题。村民们反映说, 新技术改变了以往单纯靠人工授粉的方式,节省了不少的劳作时间,新品种味道好、产量高,储藏的时间也更长了。

以“销”带“扶”,新一批果树还未挂果,王永刚便早早着手拓展销售平台和渠道, 推广农产品进高校、进企业, 并开设怒江州超市扶贫柜台。“销路不要愁,一听是扶贫项目,中交集团各子分公司纷纷踊跃采购, 还有秦皇岛、武汉、上海的销售商也已提前联系对接好了。”王永刚说。近期,他还在积极筹备,计划搭上“直播带货”的快车,亲自为火龙果代言,让山区特产更好地走出大山、走向市场。

村里的火龙果事业红红火火,王永刚欣慰的同时也丝毫不敢懈怠,着力解决“后脱贫时期”的问题早已写进了他的工作计划中。

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效应的路子, 逐渐铺陈并清晰。王永刚说,利用灯笼坝得天独厚的条件,致力发展千亩连片的火龙果示范种植园区, 把沿江两岸打造成“江岸一条红” , 探索文旅融合的新模式,同时,推进怒江州花谷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带动周边村寨的更多百姓积极加入其中, 着力培育与扶植大兴地镇新的富民支柱产业,力争实现全村以及全镇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据了解,由中交集团援建的火龙果加工厂和两个冷库现已基本建成,从火龙果花到火龙果花心茶,再到火龙果干片, 致力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探索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由此,围绕火龙果打造的产业链将得以不断丰富、延伸。

从“ 输血” 帮扶到“ 造血”致富,在自扁王基村培育的特色产业不只有火龙果。四周云雾袅绕的高黎贡山上,肉牛养殖实现了规模化发展,由这里出品的“云端肉牛”远销多地,供不应求。据王永刚介绍,中交集团投资200万元建设的黄牛养殖场二期已于20198月底投产使用,此前第一期经由两年发展所获收益达11.9万元。该项目由自扁王基村与鲁奎地村村委会联合,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肉牛养殖、饲草种植项目,隆阳区伟农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整个牛场运营工作。所得收益由自扁王基村与鲁奎地村进行1:1分配,将资金资源实现最优化的配置和转化,实现项目运营收益的最大化。该项目以基础母牛寄养“712”模式进行,由各行政村统计出有条件养殖的户数和需要的基础母牛的数量,合作社选取体重达550600/头、性成熟的青年母牛按数量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饲养,所产生的收益70%归养殖户所有,10%归村集体,20%归伟农合作社。其中,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产品回收,村集体合作社选取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农户负责日常养殖,三方有机结合起来,统一标准进行合作养殖,达到抱团取暖的目的。

产业发展,道路交通须先行。近年来,当地内联不通、外联不畅的困局正不断改善。怒江美丽公路泸水段及怒江大道的建成通车,成为引爆旅游、推动发展的振兴之路。保泸高速公路也即将建成通车,结束这里无高速路的历史,同时怒江机场连接线也在加快施工中。据了解,整个泸水市已完成5座跨江桥梁和1023.56公里的乡村公路硬化建设,通边达省、内联外畅的大交通网络,将成为激活乡村的强大“引擎”。

曾几何时,“春种一片坡, 秋收一箩筐”是常态,村民们只能在陡坡山崖上种一些苞谷、洋芋谋生。而现如今,特色现代产业遍地开花,畜牧业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在自扁王基村,广种薄收的农耕经济逐步退出并构建起了现代经济体系。

志智双扶:从“我要脱贫”到“我能致富” 

脱贫摘帽并非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扶志+扶智”是脱贫攻坚更长远的考量。

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作为第一书记,王永刚深知,巩固脱贫成果,要真正做到“精神、物资”双向脱贫。为掌握一手扶贫资料,了解村民所想所难,他克服习俗不同、语言不通的障碍,每天吃住行都在村里,和村镇干部一起深入一线贫困户家中, 通过日常走访,悉心交流了解致贫致困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措施,倾囊相授、答疑解惑。以真心换真情,王永刚很快与村民们成为了“一家人”,他积极向大家传导“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理念,摒弃过往因循守旧、安贫守贫的僵化观念,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村子发展的内生动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激发。

“一户一策”,在王永刚以及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的努力下,自扁王基村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收到了量身定制的扶持方案。如在改善住房条件方面,王永刚对照贫困村出列指标中的稳定住房标准,统计出了22户亟待改善的困难家庭,并将具体情况汇报至挂联单位中交房地产集团。在得到来自集团总计88万元资金助力后,王永刚便开始着手危房改造的动员工作。

这其中,他提到了一个令人触动的案例。蔡南文一家是自扁王基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属于因残致贫的典型(蔡南文, 41岁,肢体二级残疾;妻子文又凤,51岁,肢体一级残疾;儿子麻臣兴14岁,肢体一级残疾)。一家三口在父辈留下的“一面空心砖、一面木头柱、石棉瓦顶棚”的危房里住了15年有余, 无处逃离,更无力改变。王永刚在得知情况后,随即带领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共9人,先后至少6次来到蔡南文家中进行思想动员工作。起初,蔡南文对拆除重建危房有顾虑,主要原因就是没钱。王永刚耐心开导,讲解国家相关脱贫政策以及中交集团的帮扶举措, 终于说服了一家人, 也帮助他们重拾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有思路才有出路。考虑到蔡南文一家的特殊情况,如何以危房改造为契机, 为一家人谋划一份长期生计,以解决未来生活的后顾之忧?王永刚与村干部们多次讨论分析,规划出了这样一份建议:蔡南文一家新房位于镇政府所在地灯笼坝临街处,交通较为便利, 地理位置优越,基于上述优势条件,可将房屋改造为“商铺+ 住宅” 的双层建筑,二层自住,一层开商铺,用于出租或自己经营,以补贴家用。对于户均4万元改造资金以外的费用缺口,王永刚积极帮助他们向政府项目办以及怒江州残联等多个单位申请筹齐。

据了解,泸水市现已将完全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100%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 统计显示, 全市对 19042424人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家庭实行了兜底保障。越来越多的福利政策正向同蔡南文一家情况相似的残疾人群体倾斜,例如通过开展残疾人筛查和集中鉴定办证工作,已有5419人享受到了残疾人“两项补贴”,3144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全市的社会保障网正不断织密扎牢。 

如今,蔡南文家已搬进崭新的“小二楼”,开启了全新生活。“蔡南文变得爱笑了,皱纹也随之舒展开来。参与危房改造只是扶贫工作走进寻常百姓心里的小小一步,还有更多工作等着我去做。”王永刚说。

从扶志到扶智,把村民从“我要脱贫”引导到“我能致富”的道路上,是实现内生脱贫的重要一环。

2019年一年,自扁王基村党支部先后派出5名基层党员干部到中交集团参加基层党建培训,5名村民有机会在中交集团接受了专项技能的学习。

按照“干什么、培训什么” 的原则,泸水市开展了烹任、保安、缝纫、建筑、种养殖技术等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11.09 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7.66万人次),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03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6.97万人次)。建成扶贫车间22个,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645人。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开发地质监测员、护边员、辅警、护路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14629人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目前,全市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共计1727829617人,转移就业率达72.66%

2017年起,中交集团捐资1000万元,在怒江各定点扶贫地区创办了5级共1920个农民讲习所,讲师库涵盖机关干部、致富能手、行业名家和乡土人才,面向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缺乏、思想意识封闭保守的少数民族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扶贫政策宣讲,以拓宽群众视野,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致力实现“培训一人、学成一人、就业一人、带动脱贫一户”的目标。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各级讲习所累计开展讲习活动8000余场,受众接近60万人次。

泸水市驻村办主任杨志向本刊记者介绍,全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6369名,其中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11742名,无因贫失学辍学,义务教育得到全面保障。

据了解,2016年,怒江率先实施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14年免费教育,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上学基本不产生任何费用。

教育扶贫的新模式持续探索,开辟出阻隔贫困代际传递的新思路。近年来,由教育部牵头组织40余所部属高校和10个东部职教集团对口帮扶,在招生、师资队伍培训以及产教实训基地建设、学科建设、智力扶贫等方面均给予了直过民族区域大力的支持。2016年以来,泸水市共投入9.16亿元,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改建新建学校15所, 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学前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一村一幼”全覆盖,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采取“千师进万户”“四步法”等措施全面推进控辍保学,实现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无因贫失辍学;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累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40161.51万元, 惠及147640人次;同时,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学校“1+N”模式和智慧校园教育模式全覆盖。

党建引领:“扶上马” 还要“送一程” 

“在脱贫攻坚的实际工作中, 第一书记要发挥‘ 当家人’的作用,领悟与践行‘扶上马送一程’背后的责任与担当。”王永刚说。

201511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 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前进。

“驻村工作将力量注入到贫困村的神经末梢,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靶向治疗的最佳载体。”杨志表示,作为基层党建“指导员”,驻村办协助第一书记指导村级党组织按照基层党建的工作要求,加强村级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帮助完善村规民约,并指导规范“四议两公开”等议事程序。

杨志说,要将压实责任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保障,以最强的组织引领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泸水市已累计选派242 名能力强、有担当的科级以上优秀干部担任71个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将熟悉党群工作的干部派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将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派到产业基础薄弱村,将熟悉社会工作的干部派到矛盾纠纷突出村, 将熟悉管理工作的干部派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确保力量选得精、用得准;累计选派2191名科级后备、涉农部门、有基层经历、有驻村经验、懂民族语言的“五类干部”下沉脱贫一线驻村、驻点实战历练,稳定保障每个村、每个安置点工作队员3 5名,确保驻村力量派得强。

做好“当家人”,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之一,便是要建强班子、培强队伍。王永刚深知,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落地生根,必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由此扶贫工作才能真正务实见效。到任第一天, 他便开始着手规范基层党支部建设,将党建与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规范开展“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特色党日活动等,认真组织干部进行学习研讨,深刻领会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强化使命担当,织密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与此同时,通过开展群众运动会、谈心谈话、“三讲三评”等活动,拉近党群距离, 积极探索农村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治理方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以网格化党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王永刚将14个村民小组统筹交由村“两委”班子、驻村干部队员分区、分组、分户进行管理,有效整合了各项服务管理资源以及基层各方力量,将党组织各个目标责任层层分解细化,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力求将脱贫攻坚的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措施落实到户到人。

干部“沉下去”,群众“稳得住”,支部“强”起来,党员“动”起来。据了解,2018年以来,泸水市委组织部推进实行了“四个一”帮扶机制,即1名处级领导联系、1名乡()领导包保、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市直单位结对,做到人员下沉、指导下沉。泸水市还率先探索党员任职村小组组长,开展实施双向培养模式,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将党员自身成长与基层党组织发展有机融入乡村治理中。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怒江独龙族群众回信中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怒江干部群众协力向前的精神动力。

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 根本目标,立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既要着眼当前,从群众当下最迫切、最亟需的问题入手, 也要巩固提升扶贫成果,并拓展出一条因村制宜脱贫致富的长远路径。

王永刚认真分析村中贫困原因和现状,俯下身子、贴近群众、积极谋划、推动落实,配合市镇领导、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真抓实干。下一步,还将继续通过着力强化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加强对不稳定户、边缘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的动态监测,实施产业就业增收、“治伤疤、保生态、防返贫”生态建设以及“两类人员”帮扶专项行动。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不断探索创新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的路径方法,增强群众增收稳定性。与此同时,积极谋划产业、就业和素质提升的项目和措施,聚焦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从“党建+产业”的造血式帮扶,到“党建+教育”的斩断穷根、挖掘富源,再到当前不容忽视的“党建+防控”,筑牢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坚固防线……在自扁王基村,以党建为引领,“党建+”模式仍将切实推进精准扶贫迈向长久、可持续。

“两年来,我见证了村里的变化,也见证了怒江的变化。我只怕每天的时间不够用,我只怕自己做的努力还不够多。帮他们全面实现致富奔小康,我只盼着早一天!再早一天!” 

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告别苦难深重,这片土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如此迫切。蓄势蜕变,朴实且坚毅的力量, 生生不息。正如脚下奔腾的怒江,不舍昼夜。

【记者手记】

高山峡谷扶真贫

王永刚与云南怒江的不解之缘,始于2009年的五四青年节,那时他曾参与过泸水一中“中交集团捐建多媒体网络教室”团日主题活动。

一别十年, 从北京到怒江,横跨千里的惦念不曾消解。

当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王永刚深感重任在肩。他立誓要带领村子撕掉深度贫困的标签,更要为村民们实现长久脱贫引路铺路。

翻看着王书记的扶贫日记, 日期是2 0 2 0 年3 月的某天,他在那篇日记的结尾处这样写道:“嗯,该睡了(此时已过午夜),明天早上起床后先去一趟养牛场,看看小牛的疫苗接种情况;中午前赶到火龙果基地谈一谈流转土地事宜; 下午再去一趟山上背堵组村民东月华家,解决一下他们的饮水问题;晚上去维拉坝问问易地搬迁的16户入住情况……” 

我忽然被这段朴实的文字所触动。平凡琐碎、行程满档的一天,脚踏泥泞、头顶蓝天,日复一日的风雨兼程。

就在那一刻,王永刚以及全国几百万扶贫工作者的群像,即刻变得具象、鲜活起来。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那些扶贫成绩单背后不断消减的每一个数字,都值得珍视,因其承载着太多坚守的故事,厚重且有温度。

“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我们向坚守致敬,向勤恳质朴的农民致敬,向不辱使命的扶贫工作者致敬,向脱贫攻坚的宏伟征程致敬!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