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经济形势平稳向好,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0

 

本刊记者 高妍蕊

过去的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疫情肆虐、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国经济的发展走向备受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

当前我国面临怎样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一步宏观政策的发力点主要在哪些方面?如何迈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对此,《中国发展观察》杂志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度探讨。

宏观经济形势平稳向好

从近期地方两会来看,31个省(市、区)均确立了经济增长目标,但由于疫情影响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以往各省市多采用某一值左右的目标有所不同,今年更多地区将目标定为某一值以上。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回归常态, 宏观形势一片向好?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说,“ 整体来看, 2 0 2 0 年中国经济的实际表现超出了预期。具体体现在四季度GDP实际增速为6.5%,外贸进出口更是超出了预期。2020年,中国抓住市场机会扩大出口,全年实现贸易顺差5350.3亿美元,创下了最近几年的新高。显然,外贸对中国经济恢复功不可没。另外,投资在全年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而三大产业发展保持基本平稳,实体经济稳步恢复,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体现出了巨大韧性。”

他表示, 2 0 2 1 年我国经济呈现平稳向好态势。2021年一季度,中国可望实现GDP实际增长15%以上,这是主要由于2020年一季度的基数太低。今年将呈现增速逐季回落、前高后低的态势, 到了四季度经济增长可能恢复常态化,全年平均经济增长将实现8.5% 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进而分析称,一是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的腾挪空间。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在主要大国中仍属于较低水平, 货币政策也有一定的操作空间, 这为我国2021年经济增长带来了基础支撑。二是从微观主体来看, 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微观主体的活力不断提升,新增市场主体恢复快速增长,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502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2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4亿户。从而为经济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微观基础。三是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也为宏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2 0 2 0 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 占GDP比重达到36.2%。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0%。其中,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37.8%19.5%8.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据埃森哲咨询公司报告分析,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 GDP 增长 0.5%0.62%。自2015年以来,我国数字经济一直保持着GDP两倍以上的增速,为实现宏观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警惕财政金融领域的风险和隐患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竞争室主任刘翔峰认为, 宏观杠杆率持续攀升可能加大资产泡沫风险;区域经济发展分化和地方债务风险聚集并存;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会导致居民消费率持续拉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持续加大,仍然要高度关注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李勇坚同样表示,企业部门的杠杆率整体偏高,2020年的宏观杠杆率从2019年末的246.5%攀升至270.1%,年度增加23.6个百分点。而且从金融现实来看,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出现了不少企业债违约事件。企业应收账款快速增加,2020年前11个月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6.5%,较2019年同期大幅提高11.9个百分点,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也出现不同程度延长,这说明经济循环仍存在堵点和隐患。另一个潜在的风险是通胀压力较大。202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总体虽然不高,但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5.0%,有可能在2021年向其他领域传导,而产生通胀压力。从外部环境看,全球四大央行(美联储、欧央行、日本央行和英格兰银行) 将在2021年大规模加速印钞,高达3.4万亿美元(约22万亿人民币)将流入市场。这些都可能带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从而推动通胀卷土重来。

在徐洪才看来, 未来令人担忧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放缓和收入差距的拉大,不利于发挥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投资需求也存在结构性问题,从去年来看,房地产投资“一枝独秀”,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长缓慢,民间投资增长乏力。同时,随着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很可能会出现同步复苏,随着其他国家供应链的恢复,我国外贸的压力也会加大。从中长期来看,要保持外贸的竞争力,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宏观政策“ 稳” 字当头,“不急转弯” 

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去年采取多项特殊举措,精准施策,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单”, 随着我国逐步走出疫情的负面阴影,宏观政策将有怎样的变化? 下一步宏观政策的发力点主要在哪些方面? 

徐洪才表示,今年宏观政策的总基调以“稳”为主,不搞“急转弯”,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同时优化结构。当然,随着经济增长逐渐回归正常水平时,非常时期的特殊之举也不宜“一揽子”照搬沿用,有些可以平稳退出。

刘翔峰说,今年整个宏观经济逐步回归常态化, 总量政策( 降准、降息) 出现的概率不大,符合市场预期。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

宏观经济预期目标回归常态为宏观政策向常态化回归奠定了基础。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货币投放量要小幅减速,平衡政策搭配,既保留一定政策余力,又不急于猛掉头,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理性回归。

对于货币政策如何发力,李勇坚认为,一是将金融扶持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通过定向降准降息、用好各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提升结构性政策力度和效果,继续落实好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政策,在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精准扶持。聚焦重点领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农牧业、文化旅游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二是要通过金融工具等,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推进景区收费权质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等新型融资方式,扩大知识产权抵押贷款规模。三是要防范好系统性金融风险。尤其是针对金融领域的一些重点风险源,要出台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四是发挥金融促进内需的作用。加大金融助商惠民,推动各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出促消费专项金融产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创新无抵押信用类金融产品,提供有利于激发消费潜力的消费信贷、消费分期付款等产品,支持农村信贷产品发展和管理模式创新,探索针对农村居民收入特点的分期支付制度。

“下一步财政政策仍要提质增效。”李勇坚坦言。一是要保持向“三农”领域的投入力度,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保持财政投入的适度增长,一方面巩固脱贫攻坚效果,另一方面,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提供基础条件。二是要积极为创新发展提供动力。重点增加对科技研发、创新应用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三是要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尤其是打通国内大循环堵点、促进内需等方面,财政政策要发挥更大的力度。四是要促进绿色发展。2020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就需要在鼓励绿色发展方面投入更大力度,重点支持绿色技术研发、绿色产品生产、绿色消费等。

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激发消费潜力

站在新的起点,“十四五”开局如何迈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涵之一是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国内大循环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李勇坚说。

在刘翔峰看来,新时期扩大内需战略不能走过度依靠政府投资和量化宽松政策的老路,应强调创新驱动,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目前很多传统产业面临供给过剩、需求不足问题,而新技术引领的一些新产品、新商业模式、新消费场景等新供给,如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则会创造很多新需求。

同时,李勇坚强调,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要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还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对此,他进一步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要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是扩大内需的基础。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劳动力就业能力。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精准培训,全面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或转岗转业培训,组织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 实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计划。支持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积极承担相应培训任务,扩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规模。推进落实职业院校奖助学金调整政策,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二是精准对接消费需求。鼓励企业着力提高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发展个性化、品牌化、智能化、绿色化消费。挖掘服务消费潜力,推动大众餐饮、经济型酒店、社区便民生活等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服务发展,开拓高端化生活服务消费市场。依托电商平台拓展线上线下融合便民服务, 开展医疗、养老、家政、托幼、维修、助餐等延伸便民服务。打造一批融合销售、体验、休闲、娱乐等多业态集聚的商圈(步行街),推进商圈提档升级,推动各地城市中心区加快文化休闲街区、艺术街区、特色书店、剧场群、文化娱乐场所群等建设,发展集合多种业态的消费集聚区,形成若干消费中心。

三是大力发展新消费,加快培育新一代消费热点。其一是汽车消费仍应受到鼓励。鼓励新能源汽车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产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其二是大力发展旅游消费、发展假日经济。对不少人来讲,特别是中等收入以上群体,消费需求的主要约束是时间约束,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去旅游、观光、度假,享受生活。因此,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培育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鼓励博物馆游、科技旅游、民俗游等文化体验游,积极推动休闲度假消费。支持发展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其三是农村消费。加快农村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商业网点布局,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其四是康养消费。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对康养消费带来极大的需求。由于供给侧与需求侧对接不畅通,以微型化、智能化、联网化为标志的各种健康用品不断出现,但对由此产生的数据挖掘、服务等相关的产业仍不完善,如何利用这些新的技术,推动康养产业大发展,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五是促进服务消费。要通过推动养老、家政、托育、文化和旅游、体育、健康等领域服务标准制修订与试点示范,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其六是绿色消费。适应国家碳中和等战略,推动绿色消费,以绿色产品供给、绿色公交设施建设、节能环保建筑以及相关技术创新等为重点推进绿色消费。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