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海,本刊专栏作家、文史学者,长期从事金融工作,近年来专注经济史、金融史研究,出版《曹操》等历史人物传记8部,《套牢中国:大清国亡于经济战》《解套中国:民国金融战》等历史随笔集6部,发表各类专栏文章数百篇。
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虽波澜不断却绵延不绝,支撑其永续前进的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儿女身上厚重的家国情怀维系着文明的薪火世代传承,使中华民族虽历尽磨难却总能浴火再生。
家国同构
“家”最早见于甲骨文,本意为屋内、居所,《说文解字》解释:“家,居也”。“国”最早的写法是“或”,其中的“口”象征土地,“戈”象征保卫土地的武力。《说文解字》解释:“国,邦也”。所谓“家国”,也就是家与国,最早出自《逸周书·皇门》:“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于厥家国”。意思是:这些人谗言伤人,相互嫉妒,以不利于国家。而“家国情怀”通常指个体对国家、对人民表现出的一种意识,既有对自己国家的认同与归属,也有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追求。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获取生活资源的过程异常艰辛,每当有收获时部落里的人们都会舞蹈、欢呼。这一点从远古时期留存下来的墓葬、生活遗存、岩画等都可以看出来。原始社会时期还诞生了原始宗教、巫术等,人们用祈祷、祭祀、巫咒等集体性活动来应对遇到的灾害,祈求部族平安,所反映出来的是一种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归属感。商周以后,在部族基础上出现了邦、国,其首领不仅要在本部族中得到成员们的认可,还要进一步联络和团结其他部族,这种“由家而邦”“由家而国”的递进过程,使邦、国成员自然形成了对家庭、家族、部族关系的重视。
进入封建时代,各邦、国集结为统一的封建王朝,国家的疆域虽不断扩大,但家庭、家族、宗族等在国家建设和治理中的作用没有削弱。这是因为,中国的疆域十分广大,戈壁、草原、平原、山地、海洋充分互补,气候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很强, 邦、国集中在一起不仅能发挥最大效力、降低治理成本,而且在经济上可自成一体。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构成了国家最基本的元素,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农耕文化也始终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家庭建设,所以《周易》强调:“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深谙“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道理, 知道只有做到家庭有序、家族和睦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在治理国家时有针对性地强化了宗族、伦理在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强调血缘纽带和个体修为,引导个体树立“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意识,并在治理实践中实施以礼治国、以孝治国,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使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得以强化,实现个体与家庭、家庭与国家的同步发展。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发展的历史,虽然在不同时代其内涵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但在将个人发展、家庭和谐与国家的稳定相联系这一点上始终不变,是一种由家及国、一脉相通的情感表达与理想追求。无数个体身上的家国意识集中起来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家”与“国”良性互动,避免二者拉开距离、甚至走向对立,从而促进了国家的稳定和强盛。
爱国爱家
中国古人认为“国”是放大的“家”,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建设好家庭;要想建设好家庭,先要提高个体的学识与修养。《礼记·大学》强调:“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致意思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提高修养;修养提高后,才能建设好家庭;家庭建设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以后,天下才能太平。
《礼记·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影响深远,不仅因为它将家国情怀具体化并提出了实现的路径,而且因为它包含了个体对家庭、对国家浓重的热爱。爱亲人、爱家庭几乎出自于人的本能,不必多言;而像爱亲人、爱家庭那样去热爱自己的国家,这是家国情怀所要强调的。对个体而言,追求集体利益意味着更高的境界,尤其当追求集体利益过程中需要放弃一定的个体利益时, 这样的追求更显得难能可贵。
上古时代,尧是黄帝之后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前把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尧之所以选择舜,主要看中的是舜对家庭的热爱。《尚书·尧典》记载了舜的家庭情况:“瞽子,父顽,母嚚, 象傲。”大意是:舜从小受到父亲瞽叟、后母和后母所生儿子象的迫害,屡经磨难。但是,舜后来仍能跟他们和睦相处,孝敬父母,爱护弟弟象。在尧看来,舜能如此热爱家庭,也一定会热爱部落联盟,成为一个好首领。孔子后来赞叹尧的选择:“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相传,这次禅让不仅交接了联盟首领的位置,而且还有“十六字心传”,即《尚书·大禹谟》所载: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大意是:人心险恶莫测,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上古时代,还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神农尝百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后羿射日、伏羲创八卦、仓颉造字、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都反映着同一个主题,那就要像热爱家庭一样热爱集体,当集体利益受到威胁和挑战时,个体能及时地站出来用勇敢、智慧维护集体利益, 或帮助集体渡过难关。
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连家都不热爱,那就很难热爱国家,所以《墨子·兼爱》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后来,儒家文化成为核心的治国理念,对集体、对国家的热爱在理论上得到进一步升华,并通过经学、礼教等融入人们的内心。东汉经学家马融在《忠经》中认为:“夫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大意是:忠诚的品质形成于个人身上,表现在家庭之中,而完成于献身国家的事业中。司马迁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霍去病说“匈奴未灭, 无以家为”,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些话和诗句之所以在后世广泛传扬,就是因为它们切中了人们精神深处热爱国家的情感认同。
国家统一
对于家庭,中国人除强调孝道、和睦与亲情外,还强调团圆。无论叶落归根的情结,还是《论语》里的“父母在,不远游”、李白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传达的都是对天伦之乐的向往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望。中国人对国家也有着同样的情结,那就是希望天下是统一的而不是分裂的,这不仅是家国情怀的内涵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早在《诗经》诞生的年代,就已经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念,以后的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心中都有一个“家天下”的构想,将国家视为一个大家庭,将自己视为家长。从“父父子子”到“君君臣臣”,人们如同渴望家庭团圆一样渴望着国家的统一, 其间虽时分时合,但在每一个分裂时期,呼唤统一、为统一不懈奋斗几乎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支持统一、反对分裂并为国家统一奉献一切是中国古人最看中的家国情怀,为国家建功立业是许多人心中的最高理想。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张为的“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岳飞的“靖康耻, 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诗句让人们读起来不禁会热血沸腾,因为其中的每个字都包含着丹心报国的情怀,包含着平息战乱、追求国家统一并为此奋斗的精神。
历史上,凡是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过贡献的人,无论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人们都推崇他、弘扬他。诸葛亮为追求统一而五伐中原, 最终病倒在五丈原,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人们仍然认为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视之为人臣的楷模。反之,人们把袁术那样的人称为野心家,因为他们危害了国家统一,即便一时得势,最终也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Visits: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