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奠基

0

本刊记者 高妍蕊

3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在北京召开。在一场讨论中,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杰弗里 斯科特、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行总裁李彤、Sornay顾问及投资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乔舒亚 库珀 雷默、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总裁付英波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经济奠基”的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知识产权保护驱动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知识产权保护是产权保护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现代化国家对知识、创新和市场运行规则的尊重、认可和保护,能够为创新发明者提供定心丸。只有以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前提,创新成果的归属才会有明晰界定之准绳。”李彤说。

张平表示,知识产权是经济发展重要的法律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而要衡量知识产权制度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底做了多大的贡献,应该有几个基本的指标:GDP、劳动就业率、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知识产权的含量。

“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激励和保障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韩秀成强调。

第一,知识产权保护驱动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韩秀成坦言,为创新经济奠基,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谋划和布局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安全发展,需要以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为支撑和保障。

在张平看来,知识产权与创新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线性关系,而是通过中间环节来鼓励创新,通过授予市场主体一种垄断权来鼓励市场主体对创新进行投入,所以知识产权制度应用的主体应该是参与市场竞争的。

韩秀成进而强调,充分利用专利信息情报可以找准正确的创新点和技术路线,保障高水平创新。坚持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战略和策略层面充分运用好知识产权,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真正起到基础保障作用。他以美国苹果公司为例说明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创新驱动的重要性。苹果公司每年都研发出大量的技术申请专利,2013年,被美国专利商标局累计授予1700多件专利,此后专利数量持续增长,2020年被授予2791件专利,目前苹果公司在全球持有18163件有效专利,在中国布局9565件专利。这近两万件专利是货真价实的、高价值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这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支撑其强大品牌的根基。除了数以万计的专利以外,苹果还拥有大量的商标、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正是源源不断的创新和强大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支撑并成就了具有持续生命力的世界级苹果品牌,其价值高达3500多亿美元。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对苹果公司在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研究报告显示,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iPhone,就独占58.5%的利润,其中主要是知识产权的收益。

第二,知识产权保护关系构建新发展格局。

韩秀成表示,为创新经济奠基,就要坚持目标导向、坚持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工作在新发展格局中的角色和定位,自觉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运用好知识产权。即使有了原创技术、重要发明,如果没有及时形成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样不会形成市场优势,也谈不上经济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产业的健康发展,更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

张平说,在市场竞争当中,知识产权完全可以作为企业巩固其优势地位、拓展市场的有力武器。同时,不仅要注重专利,还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有经营百年老店的思想,从整个知识产权角度,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进行全方位的发展重视,紧紧围绕着市场竞争来部署。

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国家安全。

“为创新经济奠基,确保国家安全自主可控,必须重视和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方能准确预判风险,正确做出决策,避免重大损失,筑起有力屏障,维护国家利益。”韩秀成说。他以华为和中兴技术断供的案例说明了这一点。实践反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保护知识产权必须走高水平自力更生之路,形成更多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在国际国内形成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网。

在付英波看来,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的关键力量,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对国家如此,对企业同样如此。同时,知识产权发展既要注重“量”,更要注重“质”。“十四五”规划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已经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数据信息保护与创新共享要做好平衡

“随着经济、技术、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概念,还必须与时俱进。” 李彤说, 特别是在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如何界定数据等新要素资源的产权归属,如何保护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业态的知识产权,如何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和消费者权利和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正在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慎重思考和解决的新课题。

“知识产权的保护永远涉及对创新发明的保护和知识传播之间的平衡问题。”杰弗里 肖特说,数据已经成为产品和服务生产者非常重要的资产,跨境的数据流动和数据共享也推动了数据驱动型的创新。数据主权使很多国家加强了对数据的管控,对数据流出母国的管控更加严格。比如要求数据本地化,或是对原代码或加密算法的分享可能要求更为严格。

“对于数据的监管需要去平衡各个因素,包括个人隐私、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数据本土化的要求,很多时候都是以保护消费者隐私的名义来进行的,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地保护数据,可能会对创新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他坦言,这些要求对大型的跨国企业来说成本非常高,并且也限制了他们在不同市场运营的效率。反过来,也限制了在各个市场中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值得注意的是,本土化的要求可能会对人工智能(A I) 创新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庞大的、多元化的、国际化的数据集对AI应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输入因子。

与此同时,在杰弗里·肖特看来,个人隐私实际上也限制了数据的传播。在各国数据隐私保护政策下,如何能够促进互操作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他认为,数据共享的机制能够推动创新和信息知识、技术的推广,促进竞争、开放和高效的市场。如何在隐私和创新之间取得平衡?他强调,各国要加强网络安全合作,阻止知识产权的盗取,并且要保持数字贸易之间的信心和信任。

另外,在乔舒亚 库珀 雷默看来,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带来比被动更多的收益,不仅是因为单个知识产权的价值, 而且能带来更多系统性的收益。要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外部性,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多的方法来进行创新和知识产权监管之间的平衡。

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持续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需要持续优化。面向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李彤表示,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打造更有利于知识产权创新的金融生态系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历史新使命。而金融行业发展到新阶段,如何在传统的模式中翻出科技创新的新“浪花”,也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涵、外延不谋而合。金融如何助力知识产权保护和鼓励科技创新是一项重要课题。

她进一步建议:一是发挥金融市场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的独特优势,促进知识产权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知识产权评估难、交易难、处置难是影响技术要素流动的重要原因,价值发现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功能。通过组建专门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开发适用不同场景、不同参与主体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模型和工具, 能够协助完善知识产权定价机制。二是依托资本市场在资本形成、集聚和配置中的枢纽作用。实现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 通过财富创造激发创新热情。一个市场化、国际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将更好地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的融合,为技术创新赋能。三是创新知识产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丰富创新企业融资渠道。知识产权和金融创新融合正在形成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知识产权的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保险和信托等各类新型的以知识产权或是以预期收益为基础的金融产品不断丰富。

在中美关系大背景下,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关注其发展? 乔舒亚 库珀 雷默给出了建设性意见。首先,进行双边经济领域的进一步探讨,加强研发方面的合作和对话,加快资金融资支持,同时加强双方在医疗、气候变化、网络安全方面的合作和对话,寻找共同的利益。其次,基于法律框架之内,进一步探讨如何解决知识产权方面的挑战,包括AI、区块链等新技术。

站在时代前沿和新的历史交汇点, 付英波说,“ 我们非常期待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些新领域和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上能更上一层楼”。人工智能是一个技术创新密集型的创新产业, 只有紧抓知识产权保护,才能真正保护创新,促进创新,鼓励创新,才能让行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其次,要在明确的靶向上炼内功,鼓励企业打造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三是协助共创,加强和世界各国各地区各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的合作等一系列平台,加强知识产权的审查业务合作,提升审查效率,提高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全球布局的便捷性,更好地促进共同发展。四是在赋能知识产权保护上, 可以让人工智能更有所作为。随着全球知识产权申请的不断增加,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专利注册,进行审查、去重,提升效率,解放人力。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