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成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议题。
  • 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和部署正在加速。
  • 在线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全球农业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引领家庭生活向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企业需要加强防御措施。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商业模式。
  • 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和部署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 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引起了全球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
  •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交通系统的变革指日可待。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正在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疫情后的复苏,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和娱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 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社会对其影响的讨论。
  • 大数据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商业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太空探索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 在线教育的兴起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供了新途径。
  • 电子竞技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在疫情期间迅速流行。
  • 打造“两个中心”,做好“蔬菜文章”

    打造“两个中心”,做好“蔬菜文章”

    0

    刘 涛

    寿光被誉为“ 中国蔬菜之乡”,是我国设施蔬菜的发源地, 也是南菜北运、北菜南调的集散地。立足新发展阶段,蔬菜产业仍将是寿光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未来可以打造“两个中心”, 即创新能力强的生产技术中心、资源配置效率高的集散中心,以此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打造创新能力强的生产技术中心,重要的是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蔬菜产业质量、标准、品牌的“三位一体”建设。质量、标准、品牌三者是递进的关系,标准是国际公认的重要质量技术基础和现代治理工具,品牌是质量水平和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因此,要把质量、标准、品牌建设一体考虑、整体推进。顺应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趋势, 以完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建设为抓手,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等方式,弥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质量短板,引导合作社、种植大户在追求高标准中增加更多优质供给, 将实践中相对成熟的标准化模式进行总结提炼和复制推广,打响“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提高寿光蔬菜产业发展水平。二是加强蔬菜相关的技术和管理输出。从单纯的技术“引进来”到拥有核心技术后的“走出去”是寿光蔬菜产业实现发展跃升的重要标志。未来发展中,除了具有帮扶性质的技术和管理输出之外,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力量,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围绕蔬菜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化和管理模式推广,不断扩大寿光蔬菜产业的国内外影响。三是构建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机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是寿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实践证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的体制机制。良好的体制机制,可以培养选拔一流人才,可以高效开发人才潜力,可以让人才源源不断脱颖而出。要积极采取市场化的“引育结合”措施,用好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高层次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候鸟型”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 集聚优秀人才,优化人才服务,培养我国蔬菜产业的“袁隆平”。同时,充分发挥潍坊科技学院等高校的作用,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形式,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功能。

    如何打造资源配置效率高的集散中心,要着力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是着力探索提高流通效率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流通效率和生产效率同等重要,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对于蔬菜这类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来说,提高流通效率不容忽视。从国内外发展经验看,高效的蔬菜流通体系离不开冷链物流,寿光有条件在这方面加大探索力度, 不断提升自身蔬菜产业整体效率。为此,要促进批发市场内经营商户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支持蔬菜分类、拣选、包装、运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蔬菜标准化、包装化水平,以减少蔬菜物流过程的浪费和损耗,增强产品质量追溯。加快发展以冷链为主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积极促进包括冷链运输、包装、冷藏加工、冷库等物流企业加快发展,以及冷藏集装箱、托盘等相关物流行业发展,鼓励物流企业跨地域经营及相互合作,提高蔬菜运输的集约化、专业化和冷链化程度。二是充分利用“菜博会”的会展平台作用。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的情况下,要注重引入新科技元素,为全国蔬菜特色新品种、智能化生产设备、管理技术等进行示范推广。同时,创新运营模式,延长会展产业链条, 提高国际化程度,为国内外生产商、经销商和采购商搭建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巩固“菜博会”在农业展会中的领先地位,发挥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中的示范作用。三是进一步强化蔬菜价格指数的功能。在完善信息汇集、发布等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增值服务,如探索将寿光蔬菜价格指数应用到农业保险领域,增强农民抵抗市场风险能力,更好地引导生产经营科学决策, 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寿光在全国蔬菜价格形成中的话语权。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