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数字乡村建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0

本刊记者 马玉荣

“ 十四五” 时期是数字乡村全面布局和重点破局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起始之年, 数字乡村成为提振乡村发展重要突破口, 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和重要抓手,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而数字乡村建设破局的关键一步在于推进乡村基础设施信息化。数字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新常态。

建设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数字乡村”概念,2019年又提出“数字乡村”战略,数字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风口,农业生产正在逐步进入智慧时代。

20209 月, 中央网信办牵头,联会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几个部委,发布了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名单,入选试点县区包括北京市房山区、平谷区,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苏州市张家港市、南京市浦口区、连云港市东海县,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嘉兴市平湖市、宁波市慈溪市、杭州市临安区,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毕节市黔西县、毕节市金沙县、遵义市余庆县等多地。

作为评审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广乾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说,“当时做评委的专家是有分工的,一个人分几个省打分,参评的每个县都自己提供方案,由省报送。打分出于综合考虑,一是有特色产业,二是数字信息化基础条件相对好一些,或者是基础设施虽然不是很好但还是做了一些规划的县区。如果参评县区建立了一整套工作机制, 管理者明确,公司运营较好,有明确的业务,甚至有成效,还创造了一些品牌,那么就优先给这些地区试点机会。但试点的时间短,目前还没做评估。” 

2 0 2 0 年, 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先后发布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 0 1 9 — 2 0 2 5 年)》和《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浙江、河北、江苏、山东、湖南、广东等22个省份相继出台了数字乡村发展政策文件, 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研究员程会强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说,数字乡村是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内在要求。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9 亿,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数字政府—数字经济— 数字社会,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顺应发展大势,构筑数字化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时代所需,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建设数字乡村,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筑乡村振兴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家整体战略发生了重大调整,鉴于国际国内形势,国家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数字乡村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会对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

李广乾指出,先做全国试点, 然后带动各个地方推进工作。提出数字乡村方案有几个出发点:第一,信息化发展转入数字经济时代。以前我们讲信息化促进经济发展,最近几年讲数字经济。几年前农业农村信息化也有试点, 是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动的,当时主要是授牌。现在是数字经济时代,继续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要将试点作为抓手,把工作推进下去。第二,新的技术条件与原来不一样。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原来的信息化建设技术、方式、架构、成效,都带来很大的改变。农业农村信息化也要有新的举措,根据技术的演进情况,接受新的发展方式。第三,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八年扶贫攻坚取得伟大成就,由精准扶贫转入乡村全面振兴。这个时候,怎么振兴?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新的模式,让数字乡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都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的新战略方向。

对于经济先进一些的地区, 其信息化已经有很多成绩。下一步怎么向前推? 也需要做出探索。对一些做得好的地区要立典型,把经验向其他地方推广。日前记者在山东潍坊寿光调研,山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华臣说,把数字农村、数字农业这个要素在“寿光模式”中体现得更为充分,也能助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06 月, 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85亿,占网民整体的30.4%,较20203月增长3063 万; 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937.7亿元,同比增长39.7%;“互联网+ 政务服务”也在加快向乡村延伸。

数字乡村试点遍地开花

全国各个省纷纷报了数字乡村试点的县市区,各个地方都有试点方案和措施,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有利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和活力。

李广乾说:“在几个部委发布的七条意见里面,有具体的做法, 主要是七个方面”。各个地方也是按照要求推广实施。在推进数字乡村的时候,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具体推进的模式、方式、方法,一定要注意一些问题和相应的工作方式,做到合乎规律,才能可持续, 不能流于形式。要把工作做到实处,推进要有成效。

例如,公示的试点名单上有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全面落实国家《数字乡村发展纲要》、山东省《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 0 1 8 – 2 0 2 2 年)》和《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实施意见》,以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各领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青岛西海岸新区是2 0 1 4 6 3 日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 陆域面积212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282公里,总人口213万。新区辖23个镇街、376个村居,乡村户数18.23 万户、人口58.27万人,农村常住人口31.13万人,耕地面积86.28 万亩。为探索山东数字乡村发展路径,将张家楼率先打造成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样板区、产业融合先导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经过两年左右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大幅提高, 依托互联网开展的农村创业创新快速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试点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20212月至2021年底,以基础建设为主;20221月至2022年底,全面推进,加强攻坚力度, 确保完成试点任务。试点内容主要是:秉承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工作思路,围绕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农业平台建设、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惠民服务水平提升、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乡村网络文化覆盖等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和广大农民积极参与, 探索符合张家楼街道实际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模式。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下,张家楼街道网络信息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农村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初步实现“村村通”,农村家庭100M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逐步增多,网络信息建设覆盖面不断扩大。在疫情期间, 通过“直播代购”、平台销售,在田间地头实现了乡村农产品远距离销售,为农民减轻了经济损失,避免了农产品积压。可以说,网络信息建设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数字农业与农村数字经济融合应用方面,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已启用,目前全街道在线监管农产品生产基地17 家,可及时掌握各基地的施肥、浇水、用药等生产环节的操作情况。在大数据的驱动下,青岛蓝莓大数据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选育蓝莓新品种6 个, 优化技术意见8 个, 有效提升“ 黄岛蓝莓”品牌,近两年累计增加经济效益1.66亿元。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毕节市黔西县、毕节市金沙县、遵义市余庆县4地也入选了中央网信办公示的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贵州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数字乡村化建设,加快信息化发展, 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发展大数据全国领先。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将高新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实现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紧密结合, 实现“ 大数据+ 精准扶贫” 的高度统一融合,不断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20201127日,以“数字赋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的数字乡村发展论坛在重庆举办。重庆、浙江等部分地方网信办及江西安远县、陕西柞水县、福建上杭县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代表参会,介绍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成效,并就如何做好网络扶贫和数字乡村无缝衔接、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和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发展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对于数字乡村建设现状, 程会强认为, 数字乡村建设的难点主要是:电子数据碎片化、业务应用条块化、协同对接不到位、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数据难共享、业务协同和公共服务堵点难点未根除、数据要素资源经济价值和治理功效尚待充分挖掘, 亟须健全规范化、常态化、系统化、高效化协调发展的数据治理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

对此,李广乾指出:“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有一套固有的条件和要求,网络建设要统一,现在叫新型基础设施,无论是5G网络、光纤网,要统一推进。有些试点县在做的时候,可能与本地的业务联系起来,考虑自己的事情,所以自己在那边操办。” 

立足地情,以村为基础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要想减少城乡之间数字鸿沟,克服信息化建设与农村业务联系不紧密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不在更高的层次规划设计是很难做的。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或者经济落后地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要吸取以前的经验和教训,在实施过程当中注意一些重点问题。

李广乾坦言,以前我们搞信息化建设,出现过问题。比如有些地方建设数字乡村,地方积极建电子商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做完以后又切掉了,这种情况很多。我们一定要合乎规律, 例如县里是否要做电商平台,是否可持续?他说:“2006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农业部、信产部几个部委起草《农业农村信息化指导意见》,当时我还执笔了。当时,县市都要自己建,包括在农村建商务平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完了就完了,后续再也没有发展。为什么?不可行的。建的时候没几个人用,没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队伍维护,后续也没有运维资金保障。”

程会强建议: 一是强化数字乡村数据资源的高质量有效供给。以“ 新基建” 中“ 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抓手,统筹协调电子数据资源和基础设施资源, 构建统一标准、技术规范、安全保障、运维监管的数字乡村共建体系, 加速推进电子数据的有效供给。

二是加强数字乡村相关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建设统筹利用的数据共享平台、政务服务平台、协同办公平台。推动网络通、系统通、业务通、数据通、服务通。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打造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服务一体化的数字乡村建设新形态。

三是加强数字乡村公共数据资源的有序开放共享。提高公共数据开放范围和效率,发挥重大共性数据应用的牵引作用。建设信息化应用服务基础设施体系, 配合大数据中心,培育分布式、专业化数据治理、技术开发和第三方公共服务,赋能数字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挖掘潜能提升数字乡村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挖掘数字乡村服务潜能, 不断推进数字公平、服务公平。特别是要提高教育、医疗、文化、养老及环境治理等领域数字化水平,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通过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提高脱贫地区数字应用能力,特别是提高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的水平,让数字公共服务更有温度、更有效力。

五是强化数据安全使用的制度保障和市场监管。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规范,加大等级保护制度实施力度,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监管。健全数据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数据标准、产权保护、数据交易、隐私保护等相关法规政策。建立数据的合法采集、合规交易、开发应用等行为规则,通过构建网络安全应急预警体系,加强系统日常管理和运行监测,不断提升数据产品服务的自主可控水平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六是加快数据资源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公共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推进公共数据有效供给、有序开发利用, 释放要素潜能,实现公共数据对乡村经济社会的融合驱动。以数据流、信息流带动服务链、激活资源链、盘活资金链、增强价值链、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丰富人才链,催生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效益。

李广乾提醒,数字乡村建设, 一是要避免以前遇到的困难和教训,可为不可为要分清楚。每一个县不要再单建平台, 更多的作为一个桥梁,把各种资源引入到基础设施通道上,让大家能够用。最初是信息基础建设,更多的是几大运营商。比如数字公共服务,国家也有相应的布局。从这个角度来讲,数字乡村建设一定要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规律。尽管落到某个县、区,但是至少要从省的层面统一规划,要有相应的运维机制和保障,围绕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如果建了,不可持续,用不下去,还不如不做。这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的,不能让花的钱打水漂。

二是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让企业能够参与到数字乡村项目建设中来,要让企业觉得有利可图。这个时候要求满足信息化平台规模,使用的产值规模、市场规模。一定要考虑到可行性、经济价值可持续发展。

当前的一些平台,例如京东、阿里、苏宁等企业都可以大力引进,可以为这些企业参与当地的农村电商、农村信息化现代服务提供基础条件。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 在乡村建设的时候, 一定要规划出相应的电商网点建设,为电商企业提供站点,让他们能够收发包裹,收发农产品。现在还有网红直播、卖货。有电商做支撑,快递做支撑,特别是县乡一级一定要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基础条件,包括人才培训。

基础设施也需要与运营商合作, 按照国家要求的覆盖范围做到满足全覆盖, 乡乡通、村村通。现在一些发达地区实现了4G全覆盖,5G正在慢慢推广。例如,2021310日,贵州移动毕节分公司与黔西县化屋村举行挂牌仪式,携手共建“5G 数字乡村示范点”。

三是要与特色产业结合。各个地方一些共性的基础保障条件, 比如电商、快递、物流、食品安全等要规划好。按照高标准, 统一规范地做。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当地实施的重点。比如特色产业,有些地方一村一品、一地一业,这里面都有要求。用数字技术服务于当地发展,服务于农产品加工,服务于地方的特色经济。此外, 服务市场的建设, 也都有信息化条件的要求。地方干部应认准本地发展优势, 借助数字技术满足当地的特色经济发展。

四是人才。一些专业技术人员都待在城里面,不愿意到农村。要采取一些合适的方式,比如可以与公司合作,采取各种方式提供技术安装、人才培训等服务。

李广乾强调,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数字乡村建设才能够更有成效,对乡村振兴发挥切实的作用,并且持续下去。数字乡村建设是新时期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有力的工具。

但是,建设数字乡村不是目的,它是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农民参与、提高乡村治理透明度和公共效力,最终使所有农民生活更美好的一种手段。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