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宣之治”的局限与遗憾

0

陈忠海,本刊专栏作家、文史学者,长期从事金融工作,近年来专注经济史、金融史研究,出版《曹操》等历史人物传记8部,《套牢中国:大清国亡于经济战》《解套中国:民国金融战》等历史随笔集6部,发表各类专栏文章数百篇。

汉朝先有文景之治,后来催生出汉武盛世;唐朝先有贞观之治, 后来催生出开元盛世。明朝初年一连出现了三个治世,却未能催生出新的盛世,原因何在呢? 

“盛世”危机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经济;另一方面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封建王朝出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创造了洪武之治。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也有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国家进一步富强,疆域更加辽阔。明成祖即永乐皇帝,所以他创造的这一繁荣阶段称为永乐盛世。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封建王朝建立后,如果很快创造出治世,并坚持发展方向不动摇,便有可能更进一步创造出比治世更高的盛世,汉朝先有文景之治、后有汉武盛世,唐朝先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就体现了这样的规律。表面上看,明朝初年先有洪武之治、后有永乐盛世,似乎是汉唐雄风的再现,但人们讲到中国古代三大盛世时一般并不将永乐盛世包含在内,在人们眼中永乐盛世只不过是一个治世。

永乐时期的确呈现出繁荣富庶的景象,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家每年征收的税粮超过3100万石, 比洪武年间多出300万石左右。《明史·食货志》记载:“计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明太宗实录》记载,四川按察司副使周南于永乐十年(1412年)上奏,称其在重庆所属的涪州和长寿县“见积仓粮五万余石,每岁所发不过五百石,约可支百年。” 

依仗强盛的国力,永乐皇帝在位期间兴办了一些大型工程,包括迁都北京、疏通大运河、营建长陵等,仅为北京的修建就征调数十万能工巧匠和上百万民工。《明史·食货志》记载:“明初,工役之繁,自营建两京宗庙、宫殿、阙门、王邸,采木、陶壁,工匠造作,以万万计。所在筑城浚陂,百役具举;迄于洪、宣,郊坛、仓庾犹未迄工。”永乐皇帝在位期间兴兵收复安南、五征漠北、亲征蒙古,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 但也耗费巨大。《明史·杨荣传》记载:“帝凡五出塞,士卒饥冻, 馈运不继,死亡十二三。”《明史·夏原吉传》记载:“比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永乐皇帝还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交流,但耗费同样极多。

上述活动无不消耗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剑桥中国明代史》估算永乐年间这些活动的消耗几乎相当于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倍, 为弥补这些亏空,朝廷大量无偿征用劳动力和物资,同时加重赋税。《明宣宗实录》记载:“丁男疲于力役,妇女困于耕耘,富者怨征敛之繁,贫者罹冻馁之苦。” 

永乐末年,局势发展到十分严峻的程度,完全没有“盛世”的样子,反而“人民流离,饿殍盈路, 税粮逋负,盗贼横生”,仅就《明太宗实录》记载进行的统计,永乐年间发生民变40余起,其中永乐十八年(1420年)发生在山东的唐赛儿起义有数万人参加,虽然最终被镇压下去,但影响深远。如此规模的农民起义发生在一个王朝的上升阶段,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即便用治世的标准去衡量,这样的事情也不应该发生。

政策调整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65岁的永乐皇帝朱棣在北征返京途中驾崩,临终前下遗诏将帝位传予太子朱高炽。朱高炽即明仁宗,深感于严峻的内外形势,即位伊始就立即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可惜的是,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也因病去世,继位的是他的儿子朱瞻基,即明宣宗。明宣宗延续了明仁宗的改革,以更大力度进行政策调整, 缓解社会矛盾,解决财政困难,恢复社会稳定。

明仁宗刚即位,就采纳夏原吉等人的建议,停止下西洋的活动。《明史·仁宗本纪》记载:“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吐采办, 从夏原吉之奏也。”明仁宗、明宣宗均减少了对外用兵,《明仁宗实录》记载,每有边将晋见,明仁宗都告诫他们:“民力罢矣,慎毋贪功生事, 夷虏至塞下,甚则抚之,逆则御之, 驱之而已,毋为首祸,违命获功,吾所不赏。”安南人黎利反叛,屡次打败官军,明宣宗认为国中疲惫,远征无益,于是答应黎利的请求册封陈氏之后为安南国王,后黎利篡位自立, 派人入朝纳贡谢罪,有人建议派兵讨伐,明宣宗不许,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通过停止下西洋和息兵养民,减少了国家的消耗,也减轻了百姓的兵役和徭役负担。

明仁宗、明宣宗都很注意控制支出,明仁宗刚即位就下诏“罢所市物”,要求地方上供物品时力求简省。光禄卿井泉准备按惯例派人到南京采办玉面狸,明仁宗训斥: “小人不达政体,朕方下诏,尽罢不急之务以惜民,岂以口腹细故, 失大信耶?”永乐时“云南取宝石,交趾采金珠,撒马儿等处取马”,明仁宗下诏“悉皆听罢”。明仁宗驾崩前留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复有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明仁宗的献陵仅三个月即完工,与永乐皇帝的长陵相比规模小得多。明宣宗继承节俭的好传统,锦衣指挥钟法保请求赴东莞采办珍珠,明宣宗怒道:“是欲扰民以求利也,下之狱。”工部报告内府纻丝等短缺, 请下诏苏杭等府织造,明宣宗说: “供用之物虽不可缺,然当念民力,今百姓艰难,可减半造。” 

明仁宗、明宣宗都很重视民生疾苦。明仁宗刚即位,开封等地就发生水灾,明仁宗立即下令免除相关地方的税粮,随后山东等地遭灾,明仁宗又及时减免了税粮。《明史·仁宗本纪》记载:“帝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征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明宣宗在位时减免税粮的情况就更多了,仅《明史》所记就有15次。宣德五年(1430年) 二月,明宣宗诏问杨士奇可从哪些方面恤民,杨士奇提出减轻官粮税额、减少官匠服役期等,全被采纳, 结果民心大悦。宣德七年(1432年) 明宣宗再次诏问还有哪些方面可恤民,杨士奇奏:“官田减租额一事, 圣恩已下,玺书已明,民间已知,户部格而不行,至今仍旧额追征,小民含冤不已。”明宣宗大怒:“户部可罪也!”再次下诏恤民,并警告官员如有拖延不行,必治罪。明宣宗还多次下诏,严禁农忙时节扰民,不允许以军务为由扰民。通过减轻百姓负担、禁止扰民,缓解了永乐末年出现的社会矛盾,也释放了生产力。

明仁宗、明宣宗通过政策调整, 革除了前期遗留下来的弊政,在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广开言路、轻刑罚、任用贤能,各方面都有新的建树,这一时期经济有了恢复与发展,朝廷的财政困境得到缓解, 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明史·宣宗本纪》评价:“仁宣之治,吏称其职, 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清代史学家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评价更高,将仁宣之治与成康之治、文景之治并列,认为:“明有仁宣,犹如周有成康,汉有文景。” 

积弊未除

可惜的是,仁宣之治持续时间很短,前后只有11年左右,比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短得多。更重要的是,仁宣之治后没有出现像汉武盛世、开元盛世那样更强盛的时代,明宣宗驾崩后其子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在位期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被蒙古瓦剌部打败,明英宗被俘,明宣宗的儿子朱祁钰随后称帝,即明景宗,之后明英宗回朝,通过夺门之变重新登基。这一系列事件使明朝元气大损,盛世更遥遥无期了。

仁宣之治创造了繁荣,也留下了遗憾。其中的原因,固然与明仁宗、明宣宗在位时间太短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仁宣时期采取的各项调整措施,所针对的只是当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中较为明显、较易解决的部分,通过诸如兴修水利、减免赋税、赈济灾荒、对外息兵、减少采办等措施就能见到成效,而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却未能触及,为后面留下了隐患。

明初以来,最深层次的问题无疑是流民问题,比赋税问题严重得多。明朝最初的流民是元末农民大起义中产生的,《明太祖实录》记载: “自兵兴以来,民无宁居,连年饥馑, 田地荒芜。”明太祖朱元璋对此十分重视,采取招抚的办法加以解决,取得一定成效。永乐皇帝朱棣以靖难之役上位,其间因战乱又产生了新流民,且朝廷对土地兼并抑制力度不够,遇到灾荒,流民问题便加剧, 《明史·食货志》记载:“占夺民业而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永乐年间爆发的民变多因流民问题所引发,明仁宗、明宣宗也深知其严重性,采取了一些招抚的办法,但没能从制度层面去打击兼并、改革土地政策,因而流民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始终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明朝中期以后流民问题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流民几乎遍布全国,总数约600万人, 占在籍人口的十分之一。

在政治层面,明初以后逐渐出现了宦官干政的问题,仁宣时期非但没有予以警示和解决,反而有所助长。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汲取汉、唐以来的历史教训,对宦官的管理十分严格, 不仅宦官人数较少,而且规定其不得干政。永乐皇帝朱棣以兵变继位,其间一些宦官出过力,宦官于是逐渐被重用。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设“东缉事厂”,简称“东厂”,命宠信的宦官担任首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权力逐渐膨胀,开启了宦官干政之端。明仁宗、明宣宗虽广开言路,肯于纳谏,却没有革除宦官干政的弊端,对宦官继续加以重用,明宣宗还设内书堂,“选内使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 读书其中”,宦官得以读书识字,破了明太祖朱元璋所定“内臣不许读书识字”之规。明宣宗还明确内阁与宦官所掌控的司礼监联合辅政,致使宦官势力不断崛起。

仁宣时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期,资本主义萌芽不断滋长,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变革,站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需要来一场综合性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引领一个新盛世的出现。可惜的是,这样的深层次改革并没有出现,出现的仅是一些类似“宽政”“仁政”的政策调整,没能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而接连出现三个治世也未能催生出一个盛世来。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