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现代公司的“务虚”

0

陈彩虹,高级经济师,长期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出版有《现代货币论丛》《钱说——货币金融学漫话》《经济学的视界》《世界大转折》等10多部著作、文集。

务虚是现代社会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词汇。根据“务虚”并不讨论和解决任何具体问题的特点,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务虚活动非常之多。三两好友探讨人生价值的喝茶聊天, 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种“ 头脑风暴”,范围大大小小的论坛或形势报告会,更有国际社会层级非常之高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等, 无不属于务虚的范畴。自然,许多现代公司也是有这样或那样务虚活动的,如邀请外部专家来谈公司的发展战略,各种各样交流思想的座谈会,项目团队成员打开思路的碰头会等。可以肯定地说,务虚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的活动形态。

现代公司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组织。在这个意义上,公司面对的事项或问题是实实在在的。因此,公司日常的活动,都是也必须是针对性强的务实活动。即使有某种务虚,也应当围绕务实来进行。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现代公司的各种务虚活动, 大多有着实在事项或问题的指向,有些直接就是由这些事项或问题引发出来的。鉴于此,许多学者认为,现代公司里的务虚,一定要结合务实来进行。否则,务虚就没有必要。

不过,现代公司又是存在于社会中的组织。或者说,它就是一个社会组织。在这个意义上,公司面对的事项或问题,不仅仅有“实在”需要及时解决的一种类型,还有关于公司内外部环境、社会责任、市场起伏、人际关系等并不那么“实在”或称“虚在”的另一种类型。也就是说,作为社会组织, 现代公司内外部的各种关系,非常复杂,并非只是提供产品或服务那么简单,它完全符合“现代公司是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定义。由此来看,认知、理解这些“虚在”的事项或问题,有重要价值。如果说“虚在”的问题可能转变为公司生产或服务的“实在”之事,那么, 这种认知和理解将有助于及时有效地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说, 它们并不会转变为公司的实在问题,那这种认知和理解也能够形成一般性的思想理念或经验概括,有社会性的功用,是社会组织功能的体现。可见,特殊而不直接关联到实在的一些务虚活动,现代公司同样有存在的必要。

实际上,现代公司中这类务虚活动相当的多。梳理和总结务虚活动,我们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公司微观层面和实在事项或问题关联紧密的务虚。由于实在的事项或问题总是出现在较为具体的、特定的和局部的地方,因而这一类务虚活动有着极为明显的实用特征,处于微观层面者较多。如公司某个技术攻关团队遇到问题,一时难以突破,打开思路一类的务虚讨论就势所必然,它围绕攻关难点而进行,尽管这种讨论并不能够直接解决问题。也正因为这种情况紧密关联微观实在,务虚通常是自发的、偶然的和被动的,因实在事项或问题需要而产生,没有需要就不会发生。我们称这种情况为“微观务虚”。

第二种情况,公司宏观层面和实在事项或问题关联松散的务虚。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公司整体性事项或问题方面,如公司发展战略、转型、重组等方向性决策需要有总体性的新思路,战略思考类型的务虚活动就有可能进行。观察看到,许多现代公司,特别是大中型公司,在发展的一些关键节点上,总是会进行战略方向性的新选择。这种新选择当然不能建立在既有的模式和思维套路上,因而集思广益的种种务虚活动便应时而来—— 或是承接历史的优势, 或是开始全新的创造,都需要新的思考和讨论,甚至需要某种激烈程度的思想交锋,最后优化出契合内外部环境、又蕴含巨大新发展潜力的选择来。这种情况下的务虚活动,可以说一半是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的使然,一半是公司治理者或管理者积极思考所致,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性在内。我们称其为“宏观务虚”。

第三种情况,和公司的实在事项或问题完全没有什么关联的务虚。这是较为纯粹的认知、理解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和总结现代公司发展的一般规律,创造现代公司治理、经营和管理的思维模式等的务虚活动,与所在公司微观和宏观层面的任何事项或问题均无直接的牵扯。最经典的存在形态,就是一些公司内部建立有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或智库,它们研究的对象不再是或不再只是公司自身的微观和宏观事项,而是涉及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这种环境下公司治理、生存和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有了现代公司一般性思想交流和贡献的含义,是整个社会关于现代公司理论构成来源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这是现代公司对人类社会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贡献的具体方式。很显然,这样的务虚,是完全的公司治理者或管理者积极主动所为,他们在公司治理或管理的同时,组织超越公司自身问题的研究,向社会贡献来自现代公司的一般理念、思想以及可能的新理论。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纯粹务虚”。

如果以对公司的实用性来排序,上面三种情况中,微观务虚最具有价值,宏观务虚次之,纯粹务虚则没有什么用。而且,微观务虚是由实在的具体事项或问题导向的,其必要性存在于事项或问题之中,这类务虚通常少不得,它直接涉及公司的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宏观务虚就有了某种可有可无的意味,取决于公司治理者或管理者的意愿,如邀请专家来讨论和研究公司发展战略,时常是在两可之间的事情,很难说“请或不请”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产生多么大的影响;至于纯粹务虚,因其纯粹,它在公司里就是一个无关乎本公司的存在形态,有它不会对公司产生直接的正向或负向影响, 没它公司照样自我运转,它更象是治理者或管理者的某种偏好,不是公司存在和发展的必须。

显而易见,仅从实用价值出发,只有微观务虚才是应当去做的,宏观务虚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纯粹务虚则根本不需要安排。如此的务虚活动格局,并不只是一种逻辑假设和推论,而是大量公司的实际状况,务虚仅仅在微观层面被动性地出现。这一方面反映出现代公司重实在事项或问题的本原性合情合理,支持了许多学者提倡的务虚必须紧密结合实在事项或问题来进行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代公司对于务虚认知和理解的某种片面性,务虚过于实在,使得一些公司的发展存在某些盲目性,另一些公司则在缺失社会责任中失去社会的正面影响力。

我们的结论是,现代公司的务虚是必要的,而且微观、宏观和纯粹的务虚都有必要。这一结论带来的问题是,现代公司千姿百态, 仅以规模论, 就有大、中、小公司之分,一般而言,大中型公司务虚的种类齐全不是难题,但小公司人员少、资源少, 务虚活动不论数量还是种类,都不可能达到某种高度。是不是务虚活动按照不同公司的种类,应当有不同的考虑? 

从公司角度来看,基于不同公司的特点来对待务虚的安排,毫无疑问是正确的。现实生活中大、中、小型公司务虚的格局,也大致有这样的差异表现——大中型公司的务虚种类齐全、活动频繁,小型公司则主要是微观实在的务虚,活动很少、甚至没有。我们没有理由眉毛胡子一把抓地笼统考虑公司的务虚活动。

然而,从公司治理者或管理者来看,不论何种类别的公司, 拥有全面的务虚理念, 不只是局限于实在事项或问题引发的务虚,更有经常自我的务虚思考, 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组织一些宏观务虚和纯粹务虚活动,治理者或管理者就将站立在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制高点上,视野开阔,远见卓识,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多的社会认同。实践看到,这类公司的治理者或管理者大多不同凡响,其公司的发展前景也就更为敞亮。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