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发展与“十四五”时期航天人才梯队建设

0

尤 佳 朱江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设航天强国,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置于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首。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强大引擎,也是国家建设经济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建设航天强国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则在人才。当前,中国航天事业正处于向航天强国进一步迈进的关键时期, 航天工业体系不断健全,航天核心技术稳步发展,航天应用也从航天装备制造、重大航天工程实施等国防安全应用逐步向空间应用等商业航天发展。面对全球航天领域激烈竞争和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亟需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优化航天人才结构,构建更加多元化的薪酬激励机制,加大航天人才教育和培训投入, 不断完善航天人才发展机制。

全球航天发展趋势及中国航天事业建设

航天航空是20世纪初诞生的新兴工业部门,由于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战略地位,航天航空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和推动国家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全球航天活动发展趋势

现代航天活动始于齐奥尔科夫斯基创立的火箭理论,真正意义上的航天活动发展则开始于上世纪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太空竞赛,从1957104日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航天技术发展迅猛并深刻地改变了经济社会生活。

迄今为止,航天领域已形成导弹、火箭、卫星、飞船和探测器为主的五大类航天产品,并已形成包括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空间站、卫星系统等在内的体系完备的航天产业。据美国航天基金会(American Space Foundation, 简称ASF)统计,全球航天产业经济总量逐年稳步提升,已从20102765亿美元上升至20194238亿美元,2010年以来年均增幅4.86%。如图1所示,中国、美国和俄罗斯是全球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三个国家,占全球航天发射次数60%以上。2019年,全球参与航天活动国家已上升至84个,全球商业航天收入为3368.9亿美元,其中,商业基础设施1191.7亿美元,占2019 年全球航天活动28%;商业航空产品及服务为2177.2亿美元,占比为51.3%

从全球航天发展趋势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全球主要国家都高度重视航天的战略地位。无论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对航天的重视,还是当前各国对航天的持续投入,航天航空领域的领先优势已经成为各国发展战略的核心之一。从近期来看,美国20183月制定了美国历史上首个《国家航天战略》,明确了其在空间探索方面的“美国优先”;俄罗斯则制定了《20162025年俄罗斯联邦航天规划》,明确了本国航天发展优先方向;欧盟也在201610月发布了旨在提升欧盟航天竞争力的《欧洲航天战略》;中国则从1992 年起,开始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同时, 各国也都建立了航天领域的统一领导机构和管理体制,美国有隶属于联邦政府的国家宇航局(NASA),欧盟有欧洲航天局(ESA),中国有国家航天局。

第二,更加注重航天领域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和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航天领域技术创新需要立足完善的工业体系基础,同时运载能力和航天探索需求增长更促进了航天技术不断发展,而航天领域发展对新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运载火箭方面,提高运载能力、降低发射程序复杂性和成本一直是航天核心技术需要突破的重点领域,航天成本控制也越来越严格,需要更强更轻的新材料和可重复、低成本、多次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在人造卫星方面,当前卫星系统由传统的多星组网向多网协同智能方向发展,提高综合性超大功率和稳定的高频通讯能力是发展前沿。在载人航天方面,深空探索和航空资源勘探需要将促使空间基地、生命维持再生系统、新型推进技术、智能传感技术不断进步,空间天文探测则将进一步为生命起源等重大理论命题提供技术支撑。

第三,航天领域越来越呈现出国防安全和商业应用相互融合发展趋势。航天产业链条较长,具有显著的外溢和带动效应。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世界航天应用领域已经形成军用、民用和商用的航天协调发展格局,民用商业航天公司发展很快,如美国SpaceX,中国蓝箭航天、星级荣耀等企业。中国的民营商业航天起步于2014年,20166月由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及其市场发展。

第四,全球航天领域呈现竞争和合作并存的发展态势。不同国家和企业在空间轨道、位置、信号频道等航空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但由于航天资金投入大、技术和人员技能水平要求高,单靠一国之力无法实现可持续地投入,因此当前各国依托已有航天产业比较优势已经开展了一系列航天项目合作。以国际空间站建设和维护为例,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等主要国家开始向月球、火星等更远的深空领域发展,目前国际空间站已建立了由多个国家实现成本分担、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商业航天发展也使得工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主体逐步参与到国家间航天合作中。与此同时,航天合作项目类别不断丰富,航天国际合作由空间科学研究逐步发展到载人航天、航天器制造、卫星发射和深空探索等方面;航天合作模式也逐步深化,已由学术交流逐步向技术合作研发、合资企业等多样化方式发展。

(二)中国航天发展基本情况

中国航天事业开创于1956年, 虽然起步比美国和俄罗斯晚,但中国的航天技术一直持续发展,60多年来,经过几代航天人不懈努力, 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众多让全球瞩目的成就,实现了航天领域“中国制造”,如表1所示。1992 年以来实施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实现了人类空间探索边界的逐步延伸,中国探月工程进一步强化了人类和平探索深空的技术手段,北斗工程进一步成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通讯保障。航天事业发展有力地强化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012年以来,中国航天产业在多个领域已开始商业化进程,航天民用等领域发展迅速。与传统航天事业相比,商业航天的产业发展属性较高,更加强调市场竞争、企业盈利和商业化市场规则,发展商业航天不仅可以进一步放大航天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效应,而且是保障航天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航天产业发展而言,商业航天经历了大概三个阶段,分别为20世纪60~80年代美国和欧洲主导的商业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21世纪初的美国、欧洲和俄罗斯主导, 中国、日本和印度参与竞争的第二阶段,到2000年后私营企业逐步崛起的第三阶段。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商业航天企业如表2所示。商业航天发展不仅需要完备的航天产业链,而且重要的是航天领域的核心人才储备。与国外企业相比,截至2018年,尽管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已成立超过110多家,但中国商业航天仍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技术和基础设施还主要集中在航天系统内部, 市场化方向和道路选择仍在探索, 同时运载火箭和卫星等航天产品的性能价格优势受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挑战,因此中国商业航天的稳定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航天领域内事业单位和企业主体协同发展,实现技术协同创新、资源和设施共享。

中国航天发展对人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面临国家发展要求和外部复杂挑战,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对人才梯队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航天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典型问题, 制约了航天事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一)航天人才梯队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航天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和长周期的特征,航天人才梯队建设应当遵循航天人才成长规律,“航天精神”凝聚的航天人具有干事业的强烈使命感,且大多具有理工科高等教育经历。然而航天工程的系统性既需要专业技术纵向发展的“将才”,也需要宏观视野和较强管理能力的“帅才”, 且二者培养都需要长时间的航天专业技术积累。

当前中国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新时代航天事业发展,对人才梯队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要理顺航天人才管理体制。对航天企事业单位而言,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受管理体制约束, 人才引进、薪酬、职务职数等均需要接受各级管控,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不得突破的瓶颈。这在人才激励上欠缺自主性和灵活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断下降。第二, 要完善航天人才激励机制。随着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崛起,作为传统企业,其薪酬待遇与新兴企业存在较明显差距,传统军工单位激励手段相对较少,稳步提薪也需要一个改革周期。首先,根据军品承制资质及一级保密资质的要求,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审查周期长,部分社会人才也不愿意受保密约束。其次,受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影响和因单位内部计划不充分、业务流程冗长等原因,航天科技人才工作中普遍存在节点压力,忙闲程度极端,对日程事务常疲于应对。第三,要提高航天人才职业获得感。高学历人才对晋升要求较为迫切, 由于职务职称、薪酬福利等方面诉求在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消化,容易滋生负面情绪;部分科技人才在工作中感受到同专业在不同行业中发展的差距,加之由于产品技术迭代慢,其自身专业能力发展和薪酬回报落后于个人发展预期。

(二)当前航天人才梯队建设面临挑战

1.高层次领军人才储备不足

航天工业是大国重器,从“东方红”到“嫦娥五号”,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空天防御、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几代航天人的持续奋斗。航天事业发展的核心在人才,而作为一种特殊的重要战略资源,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型人才储备尤为重要。以航天某院为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及核心领域权威专家数量严重不足,产品型号总指挥、总师平均年龄50岁,201946~55岁科技人才占比6.90%,而35岁以下的占比58.68%,部分专业领域老中青科技领军人才梯队存在“断层”现象。

2.适应复杂挑战的技术支撑与企业经营人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航天产品的精密要求和质量控制等级均为严苛,适应复杂科研生产任务要求的型号师和专业师队伍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模式,是保障按时高标准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的关键。而当前航天企事业单位熟悉资本运营、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业务的专业化人才却比较匮乏。与此同时,也存在个别航天企业引入的职业经理人不懂航天产品研发情况,造成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企业发展期望不匹配的情形。

3.青年骨干技术人才存在不稳定现象

随着国际国内各领域对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首先,知名民企及大量初创企业以数倍薪酬、股票期权等优厚待遇抢夺关键领域技术骨干和成熟人才,对航天科技人才队伍稳定形成较大冲击,特别是高学历青年骨干人才流失呈加剧态势。流失人才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制导控制、信息通信、计算机等热门专业领域。从人才流失去向来看,去民营企业占比最高,接下来是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其次,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使得部分航天企事业单位的青年新入职员工难以承受,部分航天企业员工尽管购置了住房,但距离单位通勤时间长;住房实际困难还影响了对家中老人的照顾,部分人员因此选择返回原籍或房价较低的城市工作,“挤出效应”明显。由于航天产品型号研制的持续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航天核心技术人才的流失,将导致较高的替换成本,也会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一旦关键核心专业领域人才流失,短时间内很难及时补充到位合适人选,将造成梯队建设后继乏人,同时还对保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4.航天人才梯队建设的配套政策还不健全

航天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多学科综合应用。然而,当前航天人才培训教育内容的前沿性、专业化和学科交叉性不高,培训缺乏问题导向性,培训方式还不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式还不多,对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方向和人才方案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另外, 与航天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待完善。绩效考核评价的结果应用还不充分,激励约束方式较为单一,股权激励效果还不明显;高层次人才薪酬水平的市场化竞争力不强,科技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制、技术成果转化认定等多样化的激励手段还没有广泛实施。

对进一步加强航天核心技术人才梯队建设的政策思考

人才梯队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 为持续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十四五”时期应加快完善航天人才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做强高层次人才增量,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存量。

第一,加强航天人才建设的顶层设计。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要从“自主创新”主动适应建立以“科技自立自强”为重点的人才梯队建设体系开始。以培养航天科技领军人才为重心,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创新人才的制度保障,着力培养具有重大原始创新能力、引领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从事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具有创新潜质及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应用基础研究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以培养、使用为导向,加大青年技术骨干职称评聘倾斜力度,在聘任型号(项目)技术干部岗位或行政领导干部岗位时,适当放宽任职条件。有效统筹涉密保密和航天产品发展, 完善涉密核心人才流失后的管理措施。建立保密智能管理与预警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涉密人员进行全周期管理,强化离岗人员底线意识,分类执行脱密期管理制度。对航天安保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非涉密岗位的市场化人才选拔机制, 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着力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快建立和实施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基础、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市场化用工制度。

第二,提高航天人才发展预期。坚持以爱国精神为先、突出实际贡献,健全航天功勋荣誉表彰机制,探索建立具有航天航空特色的勋章、荣誉称号、表彰奖励体系。持续优化薪酬分配体系,探索多元化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建立航天发展红利共享机制,建立与知识价值、工作业绩等智力贡献紧密挂钩的薪酬体系,逐步提升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的比重。加大对核心基础技术人员的支持力度,采用谈判工资、附加提成等灵活激励形式,给予有市场竞争力的工作条件和薪酬水平以吸引优秀人才。统筹推进科技型企业股权期权、股权奖励、岗位分红、项目收益分红以及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等中长期激励新模式,研究落实技术参股等股份制模式的长效激励机制。对于突击性专项任务、关键重点任务,及时给予专项绩效奖励。对创造突出业绩的核心骨干人才和团队,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航天荣誉感和使命感。完善科技人才能力评价和考核激励标准,突出业绩导向,明晰能力提升路径,使高潜力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第三,建立航天人才配套保障机制。坚持党建和技术发展平行推动,把爱国教育放在首位,强化创新和奉献的航天精神。尊重航天人才发展规律,注重核心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培育和职业发展,关注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人才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强化建设数字化管理质量要求,提升人力资源工作智能化水平,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构建技能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建立基础研究人才与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贯通机制。深化业务领军人才专项培训,探索建立基础研究人才跨单位学术访问交流工作机制,加大高技能人才绝活绝技的交流力度,实现技术传帮带。着力实施面向青年技术骨干的精准培训项目,并优先推荐青年骨干人员参加国内外学习和技术交流。搭建高技术交流平台,带动产业合作和技术孵化,不断拓宽科技人才视野。加强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打造“名师工程”和“名课工程”,与高校联合打造在职进修和培训课程。加强员工福利保障管理,重点解决航天人才住房难题, 增建“青年骨干公寓”,用于科技人才租住。(参考文献略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