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成才之谜

0

陈忠海,本刊专栏作家、文史学者,长期从事金融工作,近年来专注经济史、金融史研究,出版《曹操》等历史人物传记8部,《套牢中国:大清国亡于经济战》《解套中国:民国金融战》等历史随笔集6部,发表各类专栏文章数百篇。

诸葛亮在27岁出山辅佐刘备前虽然只是一名乡村青年,但是表现出惊人的才干,不仅规划了隆中对策这样的“顶层设计”,而且在复杂危险的局面下缔结孙刘联盟,改变了刘备集团的命运。很多人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诸葛亮的突出才能是从哪里来的呢? 

“静以修身” 

诸葛亮是汉末徐州刺史部琅琊国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西汉名臣诸葛丰的后人。父亲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哥哥诸葛瑾“少游京师,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也算出身于书香之家。汉末战乱,诸葛亮的故乡也屡遭波及。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替父亲报仇为旗号由兖州南征徐州, “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诸葛亮的家乡就在其中。初期的曹军纪律较差,《三国志·武帝纪》称:“所过多所残戮”。战乱造成的惨状在13岁的少年诸葛亮心中留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也影响到他日后的政治选择。

诸葛亮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叔父诸葛玄照顾。诸葛玄“少以侠气闻”, 年轻时与袁术、刘表都有交往。诸葛珪去世前后,袁术正以寿春为中心向四周拓展势力,豫章郡太守周术这时死了,袁术表奏诸葛玄为豫章郡太守。豫章郡大体相当于今江西省的范围,袁术并没有完全控制这里,去上任有很大风险。但面对家乡的不安定,诸葛玄还是决定赴任。兴平二年(195年),诸葛玄携诸葛亮、诸葛均兄弟及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南下,诸葛谨暂留家乡侍奉继母。

到达豫章郡后并不顺利,《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献帝春秋》则记载:“西城民反,杀玄,送首诣繇。”记载虽有不同,但对诸葛亮姐弟来说结果差别不大:豫章郡无法立足,叔父也离开了人世。大约在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诸葛亮和弟弟、姐姐到了荆州,因为叔父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因而受到照顾,两个姐姐先后出嫁,一个嫁给了庞山民,一个嫁给了蒯祺,庞氏、蒯氏都是当时的荆州大族。

接下来,诸葛亮有不同的人生选择:可以与弟弟依附两个姐姐生活, 以两位姐夫的实力,他们的生活肯定不会差;也可以利用姐夫家的影响力到刘表手下谋一份职,虽然还不到20 岁,但在那个时候也是可以出来做事的年龄了。经过认真思考,诸葛亮做出了选择,他决定找一处安静的地方继续学习。《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汉晋春秋》记载:“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隆中所在的万山虽不高,但岗峦起伏,风景优美,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还说“夫学须静也”“非宁静无以致远”,反复强调“静”对修身、求学的重要性。隆中正是这样一个“静”的所在,诸葛亮可以每日徜徉田园,躬耕自足,过着一种恬静的生活。汉末时节,隐而不仕也是士人的一种风尚,得时则行,不得时则退而息意,面对社会动荡和安全无法保全,一部分士人自动退居山林,过起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诸葛亮却无意成为一名隐士,他来隆中看中的是这里的幽静环境,使读书学习更有效率。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地方读书,可以免受很多俗事的打扰,能让自己真正安静下来,去专心积累知识。

“俭以养德” 

汉末时,荆州权贵或大户人家习惯把豪宅建到襄阳城南顺着汉水通往宜城的方向,那里被称为“冠盖里”。《荆州记》说那一带“雕墙峻宇,阁阖添列”,《襄阳耆旧记》记载:当时那里达官贵人云集,一些离任的高官喜欢在此建宅居住,曾同时住着4位郡太守﹑7位都尉﹑2位卿﹑2 位侍中、1位黄门、3位尚书和6位刺史。《水经注》记载:“汉末名士居其中﹐刺史二千石卿长数十人。”相比较而言,隆中一带人烟稀少,并不引人瞩目,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山村,不仅偏僻,而且生活条件落后。

诸葛亮隐居期间成了家,妻子黄氏的父亲黄承彦是荆州名士。《襄阳记》记载,黄承彦看中诸葛亮的人品和才学,认为他很有前途,主动对他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诸葛亮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但诸葛亮不以貌取人,高兴地答应下这门婚事,当时的人们开玩笑说:“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黄承彦的岳父蔡讽是太尉张温的妹夫,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黄承彦,另一个嫁给了刘表。诸葛亮如果想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作,比如也想住进“冠盖里”,似乎并不难,不用借助两位姐夫,单凭妻子家的实力就能轻松做到。

诸葛亮没有住进“冠盖里”, 而是带着弟弟以及出身于豪门的妻子来到隆中。那时的山居生活非常艰苦,地要自己耕,菜要自己种,水要自己想担,一切生活所需都要用双手去解决。诸葛亮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刻意让自己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他是在用这样的生活方式来磨砺自己的品行,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10年。南北朝时梁鲍至所著《南雍州记》记载:“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盛弘之记云:井深五丈,广五尺,堂前有三间屋地,基址极高,云是孔明避暑台。宅西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琴。” 

汉末至魏晋时节,天下陷入长时期分裂动荡之中,生活的艰辛、生命的脆弱让一部分人产生了及时行乐的想法。一面是战争的摧残和普通百姓“白骨露于野”,一面是豪强权贵们争相过着奢靡、比富的生活,但诸葛亮却有意识追求节俭。在诸葛亮看来,节俭不仅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更是磨练自己的途径,一个人如果沉缅于优渥的生活中,耽于享乐,习惯于物质享受,就会丧失奋斗精神。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还说“俭以养德”,这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纵观诸葛亮的一生, 始终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地位发生多大的变化,从来不搞特殊化,诸葛亮临终前留下遗嘱,交代“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 不须器物”,这些既是廉洁奉公的体现,也是他“俭以养德”思想的一贯追求。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都强调控制欲望、坚持俭朴生活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意义。春秋时鲁国正卿季文子执政30多年,生活十分俭朴, 《国语·鲁语》说他“无衣帛之妾, 无食粟之马”。有人不解,问原因。季文子说:“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 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外在的诱惑容易使人产生不应有的欲望,在其诱惑和驱使下人们不仅意志减弱,而且容易利令智昏,最终沦为欲望的奴隶。

“志存高远” 

诸葛亮隐居隆中的10年间天下发生了很多大事,一些汉末风云人物纷纷“退场”,包括袁绍、袁术、吕布、陶谦、公孙瓒等。许多风云人物已经完成了建功立业,而诸葛亮仍然默默无闻地生活在小山村中,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其实,诸葛亮心中的志向十分远大,《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还说他“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魏略》也记载,诸葛亮“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抒发自己的壮志。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下卿,是历史上宰相的典范,他博通坟典,淹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齐桓公任用管仲搞改革,管仲发展经济、提拔人才,齐国由此强大,管仲在“尊王攘夷”的战略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孔子赞叹“微管仲,吾披发左衽矣”;乐毅是战国时燕国上将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曾统帅燕军连下齐国70多座城池,后人称“神于用兵,所向无敌”。一个是名相,一个是名将,他们不仅是诸葛亮心中的楷模,更是诸葛亮未来的人生定位和标尺。然而, 一名乡村青年毕竟与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差距太遥远,所以“时人莫之许也”。

诸葛亮在荆州隐居期间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等是好友,他们都好读书,喜欢学问,但“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魏略》记载,有一次几人闲聊,诸葛亮对三人说:“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诸葛亮将来能做到什么职务,“亮但笑而不言”。孟公威思乡北归,诸葛亮对他说:“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庞统是诸葛亮的亲戚,也是好友,《襄阳记》称二人为“伏龙”“凤雏”。庞统很早便出来做事了,任南郡功曹,主管一郡人事工作,十分耀眼瞩目,诸葛亮如果愿意,应该不在庞统之下,但他并不着急,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才出来做事。

诸葛亮不仅关心儿子的成长,也很关心侄子、外甥们。孙权曾对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委以重任,诸葛亮得知后,觉得以诸葛恪当时的能力和阅历不足以承担这项工作,专门写信给陆逊,请他代为向孙权转达自己的意见,孙权于是改变了这项人事安排。诸葛亮曾给二姐的儿子庞涣写了一篇《诫外甥书》,与《诫子书》齐名, 其中写道:“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 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诫子书》强调“非志无以成学”,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在《诫外甥书》里则进一步强调立志应当高远,认为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

孔子教育学生时说“取乎其上, 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唐太宗在《帝范》中也说“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把志向定得太低,会限制将来的发展,所以立志必须远大。当然,仅立远大之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始终如一的坚守,有目标、有努力、能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其政治和军事才干为历代的人们所推崇,后人给予他极高评价,在民间更将他视为智慧的化身, 他的成就和对历史的影响绝不亚于管仲、乐毅。诸葛亮之所以取得成功, 缘于他年轻时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正确的人生观念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他的才能更多的来自于后天的努力,他的成才之路值得后世的人们学习和借鉴。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