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大数据日:关注大数据如何“落地”

0

本刊记者 张菀航  姜巍

TGL_7477-1

大数据正从最初的概念层面迅速发展到产业应用层面,成为一种广受重视的“资产”。12月11日,以“聚合数据资产,推动产业创新”为主题的2014中关村大数据日活动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举行。活动聚集了来自政府、学术界、企业界、行业协会的众多高层和精英人士,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展示发布等形式,交流探讨数据资产管理和变现、大数据深度技术开发、大数据行业应用和创新以及产业生态建设等问题。其间,国研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亚信集团宣布就共同开拓大数据产业达成战略合作,国研文化传媒还主办了主题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政策取向”的首届国研智库月度论坛。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数据革命的推动,必须跟上大数据建设和应用的时代潮流

活动开幕式上,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来明、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处长张望等莅会致辞。

近年来,大数据行业获得了来自政府层面的深入关注和支持。“大数据产业作为全球创新、竞争和生产力提高的前沿,酿造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已经成为新技术产业革命的重要引擎和各个国家开展新一轮高新技术竞争的制高点。”据郭洪介绍,今年初,中关村管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具体整合利用好全球资源,打造中关村全球大数据创新创业中心。通过研发和引进大数据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大数据领军企业,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数据产业集群。

“我们国家也已步入大数据时代。我国的宏观经济数据正在从自产自析的1.0时代迈向借助全社会数据集成的2.0时代。大数据业务日益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张来明指出,方兴未艾的数据革命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但同时也应意识到,目前我国在大数据建设和应用方面尚处在初始阶段, 重定性、轻定量,重观点、轻数据的思维惯性,使得我们在数据收集、使用和管理上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数据革命的推动,必须跟上大数据建设和应用的时代潮流。”

张来明表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智库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一方面会更加注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研究工作提供科学支撑;另一方面会加强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政策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张望强调了当前大数据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需要稳妥有序地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加强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协调创新,建立和完善数据应用的规则,将数据应用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以市场和应用撬动产业,把大市场转化为大产业,培育大企业,促进大数据应用大创新和大发展。”

百度大数据部总裁薛正华和来自海外的大数据顾问Pranab K. Ghosh,就大数据的前沿技术和应用向现场听众做了分享。

亚信高级副总裁、大数据事业群总经理张灏主持了上午的主论坛,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宣鸿、中国建设银行信息中心副总经理刘贤荣、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黄文良、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董云庭、联通宽带在线公司总经理何华杰、大数据实验室合伙人糜万军、数据堂CEO齐红威等,在“开放数据资源、聚合数据资产、创建产业生态”的主题下展开对话,探讨了数据资产化、生态系统构建及信息安全威胁应对等问题。

大数据如何从社会资本提升为产业资本,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课题

下午举行的三场分论坛分别围绕“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政策取向”、“运营商如何利用大数据资源和能力加速转型”以及“数据资产重构金融生态”三大主题展开。其中,“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政策取向”专题论坛暨首届国研智库月度论坛,邀请了七名来自政府、研究机构和业界的专家演讲。

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判断和路径选择,需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背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就中国经济新常态发表了个人观点,具体分析了我国2015年的经济走势和宏观政策。余斌通过数据、图表呈现了当前我国经济出现的两方面重大变化:一方面,表现在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明显不足,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经常处于10%以上的水平,而在过去接近三年的时间,始终没有高于8%。另一方面,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效益明显减弱。在连续11个季度中,政府先后三次采取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结果都只表现为一个季度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反弹。

应该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对未来给出什么样的判断和预测?余斌用“新常态”来回应这一问题。“我对新常态的理解是经济运行度过增速换档期、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以后的均衡状态。”余斌总结了新常态的三个基本特征: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从部门之间资源配置到部门内部资源重新配置的转变;从速度型效益到质量型效益的转变。

余斌说,在向新常态过渡的进程中,在尚未探明新的均衡增长点之前,经济运行将持续承压。“我们预计中高速增长阶段的均衡点,应该比现在低约一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调整还没有完成,还存在一个百分点的下降空间。只有这一个百分点下降完成以后,中国经济才有可能达到稳定的状况。”他强调,宏观政策需要顺应目前的调整趋势,在坚守底线——即不发生系统性危机,对短期意外冲击保持警惕的前提下,将经济波动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2015年中国有条件争取7%左右的增长率。

“我国新一轮的改革其实已经开启了一场改革与危机的赛跑。”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尽快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余斌认为,就可以成功地避免系统性的经济金融危机。反过来,如果迟迟不能取得突破,那么就可能需要一场系统性的危机。他说,“在这两者当中,我对改革充满信心,我相信在这场比赛当中,改革一定能够取得突破和胜利。这样,我们可以保持中国经济在7%甚至相对低一点的水平上持续稳定,让我们的追赶进程能够得到持续,而不是中断” 。

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中心副主任房汉廷对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进行了梳理。“大数据实际是增加的全社会的资本。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每个人都在创造它,每个人都在享用它,每个人也都在受它制约。如何从社会资本提升为产业资本,在此过程当中进行开发和利用,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课题。
 “大数据既可以模糊个体,也可以聚焦个体;大数据可以使信息杂乱,又可以使信息杂而不乱。大数据是可怕的,世界都在裸泳,只是海水还在涨潮。大数据是诱人的,有了大数据,想看裸泳已经不需要等到退潮。这就是大数据带给我们很多遐想,也带给我们很多恐惧。”房汉廷概括了大数据的四个特征,即规模超大、流速超快、内容超杂、价值密度超低。基于此,他提出了今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机会,总结为“四高一深”,即在技术上突破如何高效地存储海量数据、高效地提炼有效数据,高效地降噪,高效地整合和深度挖掘。“如果做好这‘四高一深’,我想中国应该是有机会站在第一梯队当中的。”

中国联通宽带公司大数据应用部总经理李振军在演讲中,分享了运营商大数据在政府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多个创新实践案例,驱动智慧城市建设。重庆两江国际云计算园区负责人居琰以《化云为雨,数据为王》为题,介绍了山城重庆倾力打造的的“云端计划”及进展。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张黎明从信息思维的角度,思考在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对策。瀚思安信联合创始人董昕从技术研发的角度,挖掘大数据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价值。亚信政企业务咨询部高级顾问丁涛探讨了大数据如何让医疗更加智慧。

中关村大数据日活动至今已举办三届。本届大数据日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亚信集团、云基地、国研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天云大数据主办。当日上午还举行了“国研-亚信战略合作发布会”,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国研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月阳和亚信高级副总裁、大数据事业群总经理张灏出席合作启动仪式。包月阳表示,国研文化和亚信双方将在大数据行业发展政策与运行机制研究咨询、国家级重点行业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及运行监测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深层次合作,助力中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