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总目录

0

卷首语
观察家  开局依旧话“三农” (1·01)
观察家  社保制度并轨仍需改革助力 (2·01)
观察家  重视改革成效评估(3·01)
观察家  开启京津冀一体化新局(5·01)
观察家  精准发力背后的改革思维(6·01)
本刊讯  工作在首都,休闲在“夏都”(7·01)
观察家  遵循规律平衡发展(8·01)
杨良敏  央企薪酬制度改革的要义(9·01)
车海刚  智库春华, 更待秋实(10·01)
杨良敏  开启法治中国的新时代 (11·01)
车海刚  在时间的河流上 (12·01)

专稿
李  伟 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8·04)
余  斌 深化改革,释放稳投资、稳增长潜力 (8·08)
李  伟 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全力为改革服好务(9·04)
李  伟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关键在开放、创新、法治(12·05)
余  斌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速度应当服从质量(12·08)
侯永志 停滞发展不能解决环境可持续问题 (12·10)

专题
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郭  玮 树立“三农”工作新思维 (1·04)
叶兴庆 准确把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四个新变化 (1·06)
姜长云 创新政策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1·08)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赵  阳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04)
贺军伟 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7)
叶兴庆 “健康产能”的增长如何跑赢“有毒产能”的退出 (2·10)
关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
陈  耀 京津冀一体化要力求“四个结合”(5·11)
肖金成 李忠  促进京津冀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5·14)
刘勇 李仙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5·17)
关注长江经济带
刘云中  建设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基础和重要举措( 6·04)
刘勇 许云  建设长江经济带正当其时(6·06)
粮食日话粮食安全
周志和 树立科学的粮食观(10·45)
吴景双 五条措施确保粮食安全(10·48)
黎  霆 从乌克兰局势看我国粮食进口保障策略(10·52)
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张来明 从中国实际出发推进依法治国 (11·04)
卓泽渊 推动法治理论的创新 (11·08)
徐迅 姜巍  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访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胡建淼教授(11·12)
朱鸿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 (11·16)
罗东川 公正司法助推法治中国建设 (11·20)
秦前红  “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如何健全和落实 (11·23)
深化国企改革
胡  洁 新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问题及建议(11·32)
王  鸿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几个问题的认识 (11·35)
王朝阳 张继行  上海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评析及启示 (11·39)
关于“建设一流智库”的讨论(之十二—十三)
戴  慧 英国智库考察报告(1·34)
石新香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网站构建要素探析
——一个案例研究报告(1·38)
赵  博 智库必须思考如何以新形式传播成果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项目负责人詹姆士·麦甘访(3·37)
“国研智库论坛2014” 特别报道
李伟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10·04)
杨良敏  探索新型智库发展路径 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研智库论坛 2014” 年会综述(10·08)
智库代表话智库——“国研智库论坛 2014” 嘉宾演讲撷英(10·15)
杨良敏  建设一流智库需一流人才支撑 “旋转门” 机制被寄予厚望(10·18)
车海刚  创新筹融资机制, 保障智库独立性(10·21)
原松华  智库参与全球治理需要国际视野(10·23)
张菀航  智库的文化是智库的灵魂(10·26)
原松华  公共决策需要民间智库参与(10·28)
车海刚  中国仍具中高速增长潜力 需要通过改革争取(10·31)
张菀航  学者点评国研中心研究丛书(10·35)
“国研中心研究丛书 2014” 重点书目推介(10·37)

新型城镇化讲台
冯  奎 城镇化发展将出现新特征 (1·10)
齐  骥 依托乡土文化实现“就地城镇化”的“荻浦样本”
——浙江桐庐县荻浦村的调查与思考(1·12)
江喜科 不能用城市化思维指导城镇化实践 (2·12)
黄扬海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须走出三个误区 (2·15)
周宏春  新型城镇化是现有城镇化的“升级版” (3·04)
沈  和 着力建设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关于江苏句容市探索情况的调查与建议(3·09)
王轶智 县域城镇的“候鸟现象” (3·12)
江喜科 重视发挥民企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3·14)
李  伟 管理好城镇化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5·04)
江  赛 打造市场化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5·06)
龙海波 城市人口流动管理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新加坡、越南“结构转型与城镇化”调研启示(5·08)
杜栋 苏乐天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思考(6·08)
胡拥军 高庆鹏  处理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摊的五大关系(6·11)
魏后凯 新时期中国城镇化转型的方向(7·0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着力实现质量与水平同步提升
——城镇化经验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7·07)
冯  奎 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与新特征 (8·11)
李帮彬 方阳春  人力资本投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器(8·13)
张翼 汪建华 吕鹏  抓住农民工市民化这个”先手棋”
——新型城镇化”晋江经验”的调研启示(9·06)
傅帅雄 新型城镇化的经验与思路(9·10)
赵海娟 城镇化应促进全民共享繁荣
——访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10·40)
刘学敏  城镇化研究的“盲区”
——关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城镇化问题(10·43)
车海刚 张菀航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应坚持二维改革路径
——辜胜阻谈新型城镇化(11·25)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赴日城镇化调研组
日本城市化发展考察报告(11·29)
赵峥 刘涛 着力推进中国城镇化转型 (12·43)

范  雷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住房状况 (12·47)

专栏·三农观察(之三十九—四十九)
刘  奇 未来农业在路上(1·45)
刘  奇 “乡愁”九脉(2·41)
刘  奇 农地问题:不在所有制而在二元制(3·41)
刘  奇 农地抵押贷款“三重门”(5·45)
刘  奇 农地困局(6·38)
刘  奇 从“挥金如土”到“挥土如金”(7·37)
刘  奇 从“法苏”到“仿美”,中国农业路在何方(8·37)
刘  奇 生态引领 绿色发展(上、下)(9·47)(10·62)
刘  奇 大中国 大农业 大战略
——关于中国品牌农业建设的思考 (上、下)(11·76)(12·51)
李人庆 依法治村如何可能
——浙江宁海小微权力清单改革的案例研究(12·54)

千言策
蔡建军 改革从问题切入 发展从解题深入(1·43)
孙天宏 小微企业存款应该得到保险 (1·44)
蔡建军 警惕“选择性改革”延误改革良机(2·40)
蔡建军 规章制度不当“花瓶”做“电炉”(3·40)
马丁 王大贤  设立民营银行过程中必须厘清几个问题(5·38)
蔡建军 为官不易岂能不为(6·35)
何志锋 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需加强群众参与(6·36)
周爱国 完善我国粮食生产直补制度的几点建议(6·37)
高  峰 推行“以房养老”需完善相关制度(7·35)
李  忠 应重视民生金融服务(7·36)
王元丰 如何看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8·36)
黎伟平 邓桥发  将“唯分数论”逐出教育神坛(9·46)
张长令 完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11·67)

短论
王元丰 应充分总结“APEC蓝天”的经验(12·88)
邓桥发  韦白  加快养老保险全面并轨势在必行 (12·89)

经济观察
王忠明 中国 “快”增长阶段的终结及应对(1·15)
李志军 加快我国技术市场创新步伐需加强七方面建设 (1·20)
吴敬琏 全面深化改革应关注的几个问题(2·17)
刘世锦 余斌 陈昌盛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与变化趋势 (2·1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当前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的四个抓手 (2·20)
邵  挺 土地市场运行的主要风险和政策挑战 (2·22)
郑京平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经济(3·17)
彭建国 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构想(3·20)
沈家文 破解李约瑟难题:制造业数字化战略 (3·25)
王继承 当前中小企业“招工难”现象说明了什么 (3·29)
马淑萍 项安波  发展船舶工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亟需提高(5·19)
范建军 如何看待同业市场频现“钱荒”(上、下)(5·22)(6·19)
张建伦 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5·24)
吴  红 多策并举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6·1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我国矿产资源消费前景展望
及其保障能力评价(6·15)

马名杰 石光  创新要素布局优化需改革助推(7·14)
原  磊 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7·16)
黄群慧 陈凤仙 原磊  2014年上半年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与下半年展望(8·16)
孙晶岩 从美国大农业看金融创新(8·19)
黄吉海 构建中央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思考(8·22)
国民经济运行综合报告课题组 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大问题
及政策建议(9·14)
徐洪才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9·21)
刘泉红  反垄断执法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消费者福利
——基于汽车业反垄断案例的分析(9·25)
原松华 国企改革,政府的责任在哪?(9·29)
杜悦英 张菀航  中国企业距全球公司还有多远
——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9·33)
詹清荣 沪港通与双向开放资本市场的财税政策支持重点(10·55)
刘翔峰 加强中美金融合作的问题及策略分析(10·59)
郑京平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及应对建议 (11·42)
戴  慧 对我国银行业开放政策的几条建议 (11·45)
原松华 全球治理面临挑战 中国参与对世界意义重大(11·49)

发展论坛
陈  剑 建设一个常态的现代国家(1·23)
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  我国县级政务公开试点改革情况评估报告 (1·25)
汪阳红 卢伟  优化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的总体思路 (1·29)
李欣婷 吴晓妹 李秋淮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入新阶段(1·31)
韩世春 国企党委与法人治理结构关系探析(上、下)(2·25)(3·31)
陶国根 协同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2·30)
刘洁 苏杨 段正  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应成为国家战略(2·33)
顾华详 加强“八个功夫”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2·37)
吴  垠 多维度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分析 (3·34)
于宏伟 李静  负面清单制度的发展与完善(3·35)
袁东明 马骏 王怀宇  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孵化中的作用(5·27)
李志军 关于加快冀南新区发展的几点建议(5·30)
唐斯斯 刘叶婷  以“数据治理”推动政府治理创新(5·32)
张丽宾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5·35)
张永谊 中英教师交流的思考(5·37)
吴涧生 李大伟 陈长缨  推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6·24)
袁东明 马骏 王怀宇  着力解决我国创新链中的重大瓶颈问题(6·27)
陈文胜 中国县域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历史演进(6·30)
张海英 现代化大学社会责任探析(6·32)
马晓河 创新中国模式构建“三多”型社会(7·20)
刘晓雷 发挥内陆无水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作用(7·23)
贾若祥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思路与对策(7·27)
石  峰 产业转型的关键在于政策转型(7·30)
蒋和平 粮食主产区亟待解决的五大问题(7·33)
李  霞 重大改革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现实意义与规范路径(8·25)
邹宇春 提升制度信任:确保政府良性运行的重要方向(8·28)
邢  伟 民办社会事业发展的困局和思考 (8·30)
张  亮 推进水权交易制度建设 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8·33)
孙迎春 现代政府治理新趋势:整体政府跨界协同治理(9·36)
林泽炎 人才开发重在提高人才效能(9·40)
曹忠祥 宋建军 刘保奎 刘岩  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的重点战略任务(9·42)
史云桐 城市基层社区的松解与重构(10·66)
夏鲁惠 重塑政府与高校的关系(10·69)
陈  剑 推进京津冀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11·53)
刘秀杰 苏杨  建设副中心级城市才是北京城市病的治本之策 (11·58)

黄征学 卢伟  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 (11·63)

DRC青年学者专栏
宣晓伟 西方现代社会的出现
——“中国迈向高收入过程中的现代化转型研究”之十一(1·48)
陈道富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出路(1·51)
宣晓伟 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社会主义思潮的产生
——“中国迈向高收入过程中的现代化转型研究”之十二(2·45)
陈道富 比特币的风险特征和监管建议 (2·48)
宣晓伟 后来者:成功的少数和不成功的大多数
——“中国迈向高收入过程中的现代化转型研究”之十三(3·44)
陈道富 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3·46)
陈道富 重建市场秩序突破资金困局(5·39)
宣晓伟 中国传统社会的观念、制度和分工
——“中国迈向高收入过程中的现代化转型研究”之十四(5·42)
宣晓伟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的观念、制度和分工
——“中国迈向高收入过程中的现代化转型研究”之十五(6·42)
陈道富  寻回经济发展之“初心”(6·45)
宣晓伟 迈向高收入国家:从金字塔社会向网络型社会的转变
——“中国迈向高收入过程中的现代化转型研究”之十六(7·40)
陈道富 阶段转换是中国当前经济最重要特征 (7·44)
宣晓伟 中央地方关系调整与现代化转型
——“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之一(8·41)
陈道富 构建信托业的核心竞争力 (8·44)
宣晓伟 现代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特征
——“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之二(9·51)
陈道富 发挥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稳定器”功能(9·55)
邵  挺 土地公有制的思想起源和“公权、私权”辨析(上、中、下)(9·57)(10·82)(11·71)
宣晓伟 中央集权制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之三(10·73)
陈道富 我国经济循环中的泡沫(10·76)
宣晓伟 中央地方关系的制度安排: 环境、 观念和器物
——“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之四 (11·68)
陈道富 政策性金融改革思路探索 (11·74)

国研智库论坛
宣晓伟 一个关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分析框架
——“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之五 (12·34)
邵  挺 别了,土地财政(上)(12·37)
陈波  俞江月  智库青年研究人员如何提高政策解读能力(12·40)

聚焦新农村建设
方桂堂 积极推动群众自治组织参与基层政府社会管理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的实践(1·56)
高  刚 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共性规律
——贵州省“晴隆模式”的实践启示(2·51)
魏垂敬 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切实可行 (3·53)
沈和 古晶  为“三农”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江苏东海县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情况调查与建议(5·48)
苏  华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贵在求“新”(6·46)
王振军 西部地区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甘肃省为例(6·47)
吴  垠 应当赋予农民怎样的财产权利?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向探索(7·49)
高  刚 农民有效参与村庄治理的几种模式——贵州的实践与启示 (8·49)
姜长云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有新思路(9·61)
周民良 推动精准扶贫开发的丹凤样本(9·66)
徐雪 宋洪远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11·80)

金融街
张大龙 促进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 (1·54)
籍  磊 我国货币深化对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 (2·54)
徐  铮 互联网金融的若干模式及比较分析 (2·56)
韦静强 吴金希 关伟  场外交易市场如何支持中国战略新兴产业(3·50)
高德胜 银行不会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恐龙”(5·50)
刘沛佩 蔡晓燕  逐步有序建立场内外市场间转板制度(6·52)
雷  涛 大数据于金融领域的思维与实践(6·55)
郭  戎 互联网金融:新技术带来的“好金融”(7·60)
范建军 货币政策:管理层在担忧什么? (8·46)
肖可砾 中国金融的十大误区(9·71)
邓鸿志 新利率定价机制下直销银行模式发展实践与建议(9·80)

法槌
车海刚 探索构建适合国情的央地争端解决机制
——实现中央和地方关系法治化的一个思路(1·60)
宋旭明 我国农村宅基地权利流转制度之变迁述评(2·58)
万其刚 怎样实现科学立法 (3·56)
于宏伟 李静  关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思考(5·53)
韦大乐 王梅  关于“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几点思考(6·57)
滕祥志 《税收征管法》修订应遵循的三个原则(6·58)
于宏伟 李静  法治信仰·法治思维(7·47)
高恩胜 立法的归立法,司法的归司法 (8·53)
万其刚 张勇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法治维度(9·84)
范文嘉 科学配置地方立法权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10·86)

法治
于宏伟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12·76)

借西风
李志军 强化政府科技经费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3·59)
焦正上 岳华  国外利率市场化理论、实践及启示(5·56)
牛少凤 食品安全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6·61)
韦大乐 马爱民 马涛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日本、韩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交流启示(上、中、下)(7·51)(8·56)(9·88)
叶振宇 美国制造业带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11·84)

后花园
陈锡文 全社会都应多一点“粮心” (1·63)
林泽炎 民营经济发展新动力源自“思想市场”的繁荣(2·61)
李宝元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 (2·62)
张成思 从成本冲击视角破解中国通货膨胀治理问题
——评介伍戈、李斌新著《成本冲击、通胀容忍度与宏观政策》(3·62)
韩  俊 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仍有很大空间( 5·55)
张国云 新中国第一所农业中学的命运与启示(7·55)
杜永伟 九愁一脉问城乡 ——读刘奇《“乡愁”九脉》(7·58)
汪海波 世界经济复苏曙光初现 (8·59)
刘世锦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8·60)
荐书:《蒋介石海外档》《定价权》《天使投资》《林间最后的小孩》(9·91)

张军扩 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
——《追赶接力 : 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 序言(10·89)
王梦奎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创建时期的回忆 (11·87)
包月阳 五百年的轮回——《海上新丝路》 序 (11·94)

文化
刘世锦 中国应加快发展气体清洁能源 (12·90)
陈忠海 刘备乱发“奖金”闯大祸 (12·91)

中国经营大师征文
孙大航 柏人  坚守“长城”三十年
——访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文江(5·61)
王雯 陈春骁  寻找可复制的模式——访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总裁陈滨(5·62)
张海龙 找饭吃就要接地气
——奥普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方胜康谈企业的生存之道 (9·93)
专题
杨明瑞 构建沿桥陆港网 共建丝路经济带 (8·62)

编后语
编后语(1-11·64)

宏观
刘翔峰 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塑的思考 (12·12)
赵福军  曾祥坤  香港经济政策孕育全球“四大中心”地位 (12·15)
杨良敏 姜 巍   适应新常态:在改革转型中把握底线思维 (12·18)

战略
徐小杰  程覃思  小康社会的能源环境与政策选择(12·20)
张  亮 加快推进海水利用 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12·25)
唐斯斯  刘叶婷  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12·28)
张  燕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的推进战略(12·30)

一家之言
易富贤 苏剑  从单独二孩实践看生育意愿和人口政策
——2015-2080年中国人口形势展望  (12·58)

区域
王忠宏 王孟卓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北京产业发展(12·75)

世界
许伟 苏铭 国际油价大跌原因分析和走势判断(12·80)
吴有红 国外政府特设机构对规范我国政府融资平台的启示 (12·83)

前沿
张菀航 姜巍 中关村大数据日:关注大数据如何“落地” (12·85)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专号
卷首语
李伟 道格拉斯·欧博赫曼  论坛中外主席寄语(4·01)
致辞与主旨演讲
张高丽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第十五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4·04)
李  伟 分享见解 凝聚共识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4·07)
道格拉斯·欧博赫曼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受到全球关注(4·08)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中国即将踏上不平凡的新旅程(4·09)
全面深化改革及其优先序
鲁  昕 教育改革突破口在现代职业教育(4·10)
易  纲 中国金融改革的几条主线(4·12)
原松华 优先序下的改革还需抓重点(4·13)
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转型
朱光耀 世界经济形势存在五大不确定性(4·16)
刘世锦 进入增长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4·17)
德怀特·H·珀金斯  提高家庭消费将要面临的挑战(4·19)
史蒂芬·罗奇  后工业化时代中国的转型(4·20)
建设陆海丝绸之路
张业遂 建设“一带一路”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4·24)
赵晋平 促进陆海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在行动(4·25)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英卓华 城镇化做得好可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4·27)
杨伟民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4·29)
徐宪平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4·30)
财税体制改革与发展转型
楼继伟 央地管理责任与及出责任划分与财税改革(4·35)
答问(4·36)
中尾武彦  改革公共财政实现包容性增长(4·38)
构建公平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胡晓义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4·40)
答问(4·41)
安赫尔·古里亚  促进公平、可持续的福利体系(4·44)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钟  山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必然选择(4·45)
答问(4·46)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中国对外开放成功得益于开放战略(4·48)
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稳定
任兴洲 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的阶段性趋势(4·50)
郑永年 黄彦杰  房地产与中国改革的突破口(4·51)
佐藤康博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及对中国的启示(4·55)
对话会之应对产能过剩
苏  波 加强“五结合”化解产能过剩(4·56)
答问(4·57)
午餐会
尚福林 金融风险与金融改革(4·59)
尾声
李 伟 共同的价值平台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的总结讲话(4·61)
谭晶晶 李克强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年会境外代表并座谈(4·62)
附录
本刊资料室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议程(4·63)

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总目录 (12·93)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