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十一连增”,米袋子仍需居安思危

0

本刊记者 张菀航

“中国粮食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十一连增’,以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的粮食供应进入了历史上最充裕的时期,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也处于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期。”在粮食安全局面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居安思危仍是有必要的,因为“我们保证粮食安全的一些基础正在受到挑战”。

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局局长程国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上发表的观点。在这个论坛上,中外代表就“谁来对中国的米袋子负责”发表了见解。

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中国农业亟须“脱胎换骨”

程国强将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国内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高成本的通道,农产品价格遇到涨价的“天花板”,相应的补贴政策也遇到遵守国际规则的“天花板”。这两个“天花板”与成本上涨的“地板”相叠加,对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构成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中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受损严重,耕地、水资源日趋紧张,粮食生产遭遇了资源和环境这两个“紧箍咒”。继续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日益加大。

“我们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可以说已经接近了极限。资源环境问题不是亮起黄灯,而已经亮起了红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说,我国化肥的使用量非常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得多;化学农药和农膜的使用,也增长得非常惊人。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这个规划传达了什么信息呢?韩俊将其归纳为“五个下决心”,即下决心控制农业用水的质量,下决心对农药农膜实行减量化,下决心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利用,下决心根治土地污染,下决心实现退耕还林还草的退下来。

当前最重要的一个思路,是加快转变粮食的增长方式。“过去我们是拼资源,拼环境,主要是为追求产量,现在我们必须要转到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轨道上来。”韩俊强调,中国农业必须尽快实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转变,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我们所剩的时间不多了,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有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撑。”

“在农业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科技的应用。”斯坦种子有限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哈里·斯坦指出,中国需要最新的基因遗传技术,包括在农业和家畜方面。近年来,中国遗传学迅速发展,但尚有更多潜力可挖。他表示,在监管和限制方面可以做一些调整、放松,促进更多遗传科技和资源进入中国,助力中国农业的繁荣发展。

应把握好粮食自给与进口的度

“2014年中国粮食进口突破1亿吨,其中大豆有7200万吨。从量上看,中国已经依靠贸易了。(假如)中国的大豆没有人供给,像石油没有人供给是一样的。”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高宁认为,目前我们面对的不是选择进口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优化管理的问题。韩俊也表示:“如果完全坚持自给自足的话,我们没有办法来保障现在的食物消费
水平。”

宁高宁认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应以自给自足为主,以适度进口为辅,关键是如何把握好度。“我觉得现在这个度,可以更开放一点。” 他认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的唯一方法就是自由贸易,并进一步解释道,由于全球人口和资源的分配不平均,过去中国用7%左右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左右的人口,那是基于消费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目前来讲,必须有贸易,否则难以平衡。“上帝分配的资源是不同的,这也必然带来贸易,要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重新分配。”

未来面对粮食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们要思考如何实现产量,同时也需要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宁高宁分享了中粮集团“走出去”的经验,中粮希望通过海外收购的方式,建立起一个国际网络,能够有效地采购,使得全球的粮食市场更加高效、有序,造福生产者,也造福消费者。同时,也更好地利用技术来实现粮食的再分布。

“应促进互利互惠的贸易投资形式。”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肯定了中粮集团海外投资的意义。正如大家都提到的“中国的粮食安全就是世界的粮食安全,世界的粮食安全就是中国的粮食安全”,樊胜根认为,中国也要考虑如何帮助其他国家改善粮食安全问题,一旦他们得以改善,中国的粮食安全就会相应改善。

韩俊指出,必须立足国内来实现谷物的基本自给,但在这个前提下,需要适度进口紧缺的农产品。“特别是要培育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集团,‘走出去’不是去买地,‘走出去’主要是加强在农产品加工、储运、贸易、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从粮食生产、消费、进口三者关系来看,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谈到了未来面临的挑战:从短期看,要思考如何应对非配额管理产品过多进口的问题。去年过多进口的主要是大豆,占72%;其次是大麦和高粱,占谷物进口的57%。另外,农产品国内外价差扩大,主要是指这些非配额产品。必须降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延缓三大主粮的国内外差价过大,不能超过65%的防火墙,这使国内支持政策遇到很大挑战。长期来看,需要考虑如何构建粮食产业生产安全保护机制和产业损害补偿机制。

“确保中国粮食安全,一方面要立足国内,关键是加强政策支持,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要适度进口,关键是防止进口冲击,确保贸易安全。”钱克明总结道。

宁高宁也提到粮食产品有一定的特殊性。“人们害怕没有,总希望有一个政策来保护它,总希望不会受到任何威胁。”历史上确实也出现过粮食禁运、贸易停止的现象。为了缓解这种担忧,宁高宁建议可把粮食和食品作为一种超级商品,探寻适宜的贸易手段和方式。

从“食物安全”到“食物和营养安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温饱。樊胜根指出,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从过去三十年以至未来都会发生急剧变化,肉食和水产品消费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粮食消费,这导致将来要生产更多、更好的食物满足人们的需要。他认为,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要升级为如何使中国人吃得有营养、吃得健康,且保证生产更加可持续。

樊胜根通过一系列数据说明,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的饥饿人群数量实现了惊人的下降,而另外一个趋势是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比重在增加。据测算,由于超重和肥胖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在2005年时接近整个GDP的4%,到2025年时会上升到9%。因而,超重和肥胖不仅是一个营养问题、发展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程国强在总结保证粮食安全的三个维度时表示,在家庭层面,下一步我们在关注粮食数量安全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每个消费者的营养健康问题。

“据我们测算,对于营养方面的投资,投资1元可得到30元的回报,这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投资回报。”樊胜根建议,可通过调整农业主要发展目标,向致力于改善大家的营养和健康转变,而不只是局限于生产更多的粮食以满足自给自足。“要改变过去食物安全的概念,把营养加进去,就会使这个挑战成为诸多机会。我认为,新常态下这种机会非常巨大。”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