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国家战略叠加在江苏的巨大红利——关于切实用好国家战略的几点思考

0

 

作者:沈 和

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许多重大发展战略先后在江苏密集叠加。有的以江苏某一特殊区域为重点,比如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江苏沿海开发等战略;有的把江苏作为战略交汇点,比如“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的既覆盖江苏全省又覆盖与江苏紧密相连的国家重点发展区域,比如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战略。国家重大战略在一省如此密集叠加,前所未有。这不仅凸显了江苏独特的战略地位和特殊的重要作用,也给江苏带来千载难逢的诸多重大机遇。改革开放经验表明,每一个重大发展战略都是一座金矿。重大战略叠加必然蕴含巨大战略红利。立足江苏看全国,通盘考量国家战略密集叠加具体情况,着力深挖国家战略蕴含巨大红利,核心是明确主攻方向,关键是落实创新举措,根本目的是彰显正能量,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深挖理念红利,增强转型发展软实力

理念是最高的战略思维,战略是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纵观古今中外各种战略,理念始终处于战略核心地位,战略总是来源于创新理念。没有创新理念就难以产生创新战略。深挖国家战略叠加在江苏的巨大红利,首先就是要深挖蕴含于战略中的理念红利。从本质来看,战略理念就是战略定位及其战略原则和战略目标。尤其是战略定位,更是战略理念的精华。它能够给人带来无限想象空间,能够激发人们奋斗热情,能够引领人们不断前行去实现理想目标。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定位是,立足沿海,依托长三角,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的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这一定位表明,江苏沿海开发,不仅是沿海地区的事,也不仅是江苏本省的事,而是承担着服务带动中西部、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近五年的实践证明,沿海开发战略定位引领沿海地区开创了“五年发展黄金期”,使沿海地区成为全省发展活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tu27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使长江黄金水道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与此同时,还强调4条基本原则:即改革引领、创新驱动;通道支撑、融合发展;海陆统筹、双向开放;江湖和谐、生态文明。江苏是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之一,区位独特、条件优越。特别是沿江8个省辖市,不仅是长三角的精华,也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高地。从某种意义上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江苏沿江和沿海开发战略的提升和延伸,是江苏特别是沿江地区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发展质量的重大历史机遇。可以说,无论是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还是形成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无论是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还是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江苏都有责任担当重任,都应该做得更好。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战略定位是,着力推进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推动苏南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定位是,努力把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把这些战略定位贯彻落实到位,苏南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更具发展活力、更加令世人向往的人间天堂。
战略定位及其原则和目标,凝聚着战略制定者的心血和智慧,是战略的点睛之笔、精髓所在和灵魂所系。深挖战略理念红利,说到底就是要汲取战略制定者运筹帷幄、深谋远虑之精华,真正把握其本质,充分发挥战略定位的导向作用,激发和引领大家向着新的战略目标不断奋勇前行。

深挖改革红利,激活更多更强动力源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依靠改革形成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新优势,激发各类战略实施主体的动力活力,是国家所有战略最鲜明的特征。叠加在江苏的国家战略,强调改革的内容非常多,非常前沿,非常有含金量。其重大思路和创新举措,为江苏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创发展动力和优势,打开了许多新的重要窗口,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形成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统筹解决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同推进长江防洪、航运、发电、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共同解决区域合作中的重大事项,建立各类跨地区合作组织。二是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一体化服务水平。三是加大金融合作创新力度。在中上游地区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引导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产重组等,鼓励开展融资租赁服务,支持长江船型标准化建设。鼓励大型港航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整合沿江港口和航运资源。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沿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四是建立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机制。完善长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预警应急体系。支持沿江省市共同设立长江水环境保护治理基金,加大对环境突出问题的联合治理力度。探索上中下游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试点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推进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五是建立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协调机制。加强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和劳务对接,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的落实力度。构建协同联动的社会治理机制。建立区域协调配合的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加强跨区域重点工程项目的监管,完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些改革举措,对于处于长江下游的江苏来说,极为重要。不仅有利于解决跨区域合作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更有利于保护好赖以生存的长江母亲河,促进可持续
发展。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提出,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发挥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示范作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开展重大改革试验、加强法治环境建设五个方面。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提出,深化体制改革。包括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建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新机制、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四个方面。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战略提出,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包括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开展重大改革发展实验两个方面。这一战略中一些重大改革实验已基本落实。比如,建立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苏州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无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验试点、常州区域协调发展实验试点和镇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验
试点。
这些国家战略中的改革举措,内容非常实在,力度很大,蕴含巨大潜能,可挖掘利用的含金量极高。要紧密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分析,逐条落实国家战略的改革要求,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深挖创新红利,抢占产业升级制高点

创新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内容很多。但从国家战略看,现阶段最重要的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创新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法宝。这对于人口、土地、环境等传统红利明显弱化的江苏来说,创新驱动发展无疑是新常态下的重要红利。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提出,把推进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放在非常突出位置。要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率先在全国建成创新型区域。具体包括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三个方面。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战略强调,加强创新型区域建设。加快推进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全面建成创新型城市。这些都是综合性和协同性创新,内涵极为丰富。长江经济带战略特别强调,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沿江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幅提高服务业比重,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集群,增强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具体创新内容包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提升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分工协作七个方面。
国家战略中的这些重大创新举措,非常切合江苏实际,无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江苏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促进江苏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增强经济综合实力,抢占产业制高点,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民生幸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深挖开放红利,把握科学发展风向标

开放是战略的风向标。开放程度决定发展力度,影响战略实施的质量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开放先行。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等处于百强县前列,最重要的依托也是开放。叠加在江苏的国家战略,都是重大开放战略,都特别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转型,以开放增强动力,以开放提质增效,以开放构筑发展新高地,以开放促进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以开放增强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战略提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化国内国际经济合作。这是苏南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新引擎。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引领作用,建设向西开放的国际大通道,加强与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国家的经济合作,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开放型经济水平。具体包括发挥上海对沿江开放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云南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功能、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推动对外开放口岸和特殊区域建设、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五个方面。这为江苏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强调,扩大开放合作。包括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强化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互动、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服务带动、密切与环渤海地区的联系、加强国际合作五个方面任务。这无疑是江苏沿海融入全国和全球的重要动力。
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目前开放程度最高的战略。“一带一路” 不仅贯穿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连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而且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旨在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改变点状、块状的发展格局。这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促进省区之间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这无疑是新常态下江苏全面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深度融入全球新一轮经济循环的重大历史机遇。
深挖国家战略的开放红利,说到底,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坚持开放思维,提高以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分析发展大势的能力和水平,准确把握全球经济发展风向标,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高层次上,形成江苏发展新的开放优势,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深挖载体红利,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实施重大发展战略意味着必然增加巨量投入,意味着必然建设新的战略载体。以重大载体建设支撑战略目标落实,是国家战略的共同特点。这些战略载体包括重大基础设施、开发园区、新城区、创新平台、通讯网络等,这是增加有效投入、拉动社会消费、持续扩大内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集聚优势资源,增强创新能力,形成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开放高地和人才高地的重要前提。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重大载体建设包括三类:一是城镇建设,形成“三极、一带、多节点”的空间布局框架;二是园区建设,涉及130多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三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战略强调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坚持综合提升、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现代化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长江经济带战略强调三大载体建设。一是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充分发挥长江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等优势,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整治浚深下游航道,有效缓解中上游瓶颈,改善支流通航条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打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黄金水道。二是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建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增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力。三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沿江集聚、组团发展、互动协作、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直击通路、通航和通商三个关键战略问题,其中通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首要解决的问题,将推动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其中,西部地区是重要通道、平台、载体、能力建设的直接利益攸关区域,中部地区是重大装备制造、综合物流、人才开发的后援基地和走出去基地,东部地区既是高端人才、先进技术、优质商品、现代服务和能力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又是离岸贸易、金融、投资、货币的重要运筹地。
这些战略载体建设,无疑需要巨量投入才能实现。目前,江苏发展优势很多体现在园区、城镇、高铁等重大载体上。增创江苏发展新优势,仍然离不开现代化重大载体建设。抓住机遇,把国家战略涉及江苏的若干重大载体建设好,江苏的生产环境、人居环境、开放环境将更加优化,区位优势、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发展潜力将更加巨大、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

深挖人才红利,壮大全球制胜先行军

人才是最稀缺的战略性资源,是实现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支撑。制定战略需要具有超强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的优秀人才,落实战略更需要大规模、多层次、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叠加在江苏的国家战略,都十分强调要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都十分注重以高素质人才支撑高水平发展。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战略提出,打造创新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强调要依托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引进创新型人才,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交流平台,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建立海外人才信息库,开辟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薪酬激励机制,完善居住证制度。鼓励企业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建设南京紫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推动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科技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鼓励国际国内合作办学,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培养国际化人才。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提出,落实人才保障政策。强调要加大连云港等地高校海洋学科建设和海洋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海洋专业。支持江苏沿海地区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与本地各类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培养适应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完善为江苏沿海开发提供人才支持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投入体系。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鼓励留学归国人员到江苏沿海地区创业。支持开展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形成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高技术、实用型人才队伍。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提出,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强调要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适应国际科技创新需要的人才。开辟创新型人才引进的 “绿色通道”,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研究制定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鼓励政策,对外籍在华创业人才放宽在参与创新、享受所获成果方面的政策限制。加强创新型人才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培训、交流、咨询、法律等配套服务。强化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政策协调和制度衔接,拓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创新型人才流动渠道。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战略,都对做好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
实践表明,重大战略总是呼唤优秀人才彰显能量。每一个战略的实施,都必然会引发一场优秀人才争夺战。能否赢得人才常常成为成败的关键。因此,深挖战略红利,关键是积极抢夺人才,特别是抢夺全球稀缺的高端优秀人才。江苏是科教人才大省,要成为科教人才强省,还需要做好很多重要工作。抓住叠加在江苏的战略机遇,着力深挖其人才红利,进一步增创人才优势,江苏发展的后劲将变得更强,江苏未来的发展将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续。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抓住浦东开发等许多重大历史机遇。现在和未来,面对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叠加在江苏的国家战略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进一步增强战略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生态意识和人才意识,集中民智,凝心聚力,稳中求进,在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中深挖战略红利,在全面深挖战略红利中集聚更多能量,在集聚更多能量中持续增进民生幸福,切实推动江苏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行稳致远,努力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作者单位:江苏省政府研究室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