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共享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

0

 张来明

 

9

共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这个古老东方民族的价值追求。几千年以来,共享就是世代中国人的美好愿望和不懈追求,孔子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之说,孙中山有“平均地权”之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造福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崇高目标,革命、建设、改革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毛泽东同志讲过:“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虽然实现共同富裕要有一个过程,但我们要努力去做、不断推进。”对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我们党有丰富的思想认识成果,也有丰硕的探索实践成果,现在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这方面的事情做得更好。

要充分认识“十二五”时期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五年,也是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的五年。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在不断完善,用于民生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在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
一是就业稳步增加,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就业人数在上升。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无论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还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当下,都保证了就业基本稳定。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达到77253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1148万人。
二是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2010年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快于8.0%的GDP年均增速。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缩小。201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速已连续5年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在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最高的3.33倍之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呈现出缓慢回落的态势,到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91倍。
三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公平性不断提高。2010-2015年,针对城乡教育差距,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6.4万个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实施每年普及3000多万农村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不断扩大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规模,2015年招生7.5万名,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机会明显增多。针对校际差距,以县域均衡为重点,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有918个县通过了均衡发展国家认定。同时,不断健全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14年全国共资助学生8500多万人次、资助资金总额超过1400亿元。
四是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随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合)人数达到13.3亿人,参保(合)率年均稳定在95%以上。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70%和75%。到2015年底,大病医保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大病保险支付比例预计达到50%以上。
五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随着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制度全覆盖。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8.42亿人。随着财政支出的逐年增加,社会保障水平在稳步提高。据统计,到2014年年底,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到月均超过2000元(2005年调整前为700元,2010年为1362元),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2014年城乡低保覆盖了7000多万贫困人口。老龄事业发展迅速,养老服务覆盖率大幅提升,2014年我国城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37%,养老床位达每千人25.43张。

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在改善民生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

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的同时,也要看到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相比,目前民生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短板,这应该成为未来需要加倍努力的方向。
一是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艰巨而紧迫。在东部地区迅速发展的同时,中西部一些地区发展较为滞后,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较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据统计,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估计现在大概是6000万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完成这一任务需要花很大的力气。
二是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尽管基尼系数近年来有所下降,但2014年仍高达0.469,超过国际公认0.4的贫富差距警戒线。城乡差距方面,如前所述,尽管近几年有所缓解,但2014年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仍然接近农村居民平均收入的3倍。区域差距十分明显,201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市是排名末三位的贵州、甘肃和西藏的4倍左右。
三是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乡、区域、群体、校际之间教育差距仍然比较显著。许多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教育发展滞后,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短缺,学生住宿条件难以满足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均衡任务较重,“大班额”比例在一些地区仍然很高,甚至在一些地区连“一人一套课桌板凳”都尚未实现。
四是医疗保障水平仍然不高,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仍然相当普遍。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农民和一些城镇居民的医保报销比例仍然较低,一旦得了大病,仍无力承担余下的费用。据国务院扶贫办最新摸底调查显示,目前全国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的占42%。
五是社会保障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更低。尽管已经实现了社会保障广覆盖,但保障水平仍然偏低,特别是农村地区,养老金发挥的作用仍然非常有限。同时,养老服务还未得到充分发展,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非常突出。部分农村老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缺乏有效的服务和照料,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老人患重病或丧失生活能力后自杀的极端情况。

深刻认识坚持共享发展的重大意义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全体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也才有了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第一,坚持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直是我们党坚持的根本宗旨。从毛泽东同志的“人民万岁”,到邓小平同志的“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再到习近平主席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勾勒出了“人民至上”这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主线。在中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后,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最根本的就是要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共享发展。邓小平同志在设计改革开放时,就讲得很清楚:“要通过先富带后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在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这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利益的坚持和自身宗旨的坚守。
第二,坚持共享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立足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新的目标要求包括5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具体要求是:就业比较充分,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一方面集中体现的是共享发展的要求,也必须通过坚持共享发展才能实现。
第三,坚持共享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重要保障。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动能开始进入传统动力衰减和新动力培育的接续阶段,人口结构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坚持共享发展能够使经济发展更有动力更可持续。首先,共享发展带来的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更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其次,共享发展带来的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民生改善可以为经济增长奠定更好的人力资本基础;再次,较高的、差距合理的居民收入和日益强化的社会保障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消费支撑,使得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更加稳定合理。成功跨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都具有上述的这些特征。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让人民不断增强获得感,人民才会把国家发展与自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会得到充分激发和释放,国家发展也才会有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共享。

突出重点,综合施策,不断推进共享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推进共享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并根据这个要求提出了一些重大举措。现在,关键是要把各项举措落实好,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第一,着力消除贫困。消除贫困是共享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结束不到一个月,中央就紧接着召开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未来,要加快中央脱贫攻坚的部署,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大幅度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设立扶贫再贷款并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通过税收优惠、贴息支持、财政奖补及过桥贷款、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引导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各种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脱贫的强大合力,真正实现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
第二,着力缩小收入差距。收入合理分配是共享发展的核心内容。共享发展不是平均主义,但也不能收入“太过悬殊”,而是要将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具体来看,一是创造就业机会,大力促进就业平等。就业是广大群众获取稳定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提高人民参与感和获得感的重要途径。既要通过鼓励创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灵活就业等方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要大力促进就业机会的平等,努力解决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问题,促进公平就业。二是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GDP的比重,逐步缩小行业的收入差距。三是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保持和加大民生投入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提高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另一方面,加大税收政策的调节力度,减轻中等收入者负担,提高最高收入者的税率水平。
第三,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关乎千家万户,关系每个人的发展和未来的生活。为了实现共享发展,必须在保障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推进教育机会公平,使学生不受家庭经济条件和个人自然状况等因素影响,通过个人的努力接受相应的教育,追求个人的人生梦想,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另一方面,在稳步推进规模发展的同时,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发展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切实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具体讲,应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断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能力建设,使更多的孩子能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同时,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继续扩大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地区定向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学生比例,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公平的上升通道。
第四,着力增强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公平性。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质量和人的尊严,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是要通过政府直接投入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让公众在确定的领域能够免费或低价享受到医疗服务。二是要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进一步强化农村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更为完整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三是要建立实行分级诊疗体制机制建设,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发展远程医疗。四是要进一步整合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统筹层次,逐步缩小群体间和地区间的待遇差距。
第五,着力强化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要以共享发展为导向,提高制度设计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具体讲,一是要尽快落实“全民参保”计划,让最需要保障的人得到保障,确保贫困人口一个都不落下。二是要提高统筹层次,尽快实现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平衡地区间的基金压力,增强可携带性。三是要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管理水平。要确定合理的替代率,建立养老金标准与物价水平、经济增长挂钩的调整机制,减少调整的随意性,完善征缴机制。四是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标准,同时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发挥最后托底作用。
第六,着力应对人口老龄化。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让所有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共享发展的应有之义。面对快速老龄化,应该抓住“十三五”这一制度体系建设的最后窗口期,严格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的要求,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支持力度,合理发展机构养老,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要特别保证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等弱势老年人获得适宜的照料服务。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一定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开拓我国发展新境界。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是作者1月16日在“国研智库论坛·新年论坛2016”上的演讲。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