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构筑风险防范体系

0

本刊记者 高妍蕊

“大家都知道,去年中国股市出现了在一天当中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从跌停又到涨停、同时申请停牌的现象。”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上,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李剑阁说,过去一年,中国资本市场和全球资本市场都不太平静,特别是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剧烈波动。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以“新五年规划时期的中国”为主题,于3月19日-21日在北京举行,全球精英汇聚于此各抒己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构筑风险防范体系,既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也是中国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论坛期间引起热烈讨论。

全球和中国均面临金融风险

对于全球金融局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谈到当前面临的三个现实问题:一是在金融危机之后,金融业进一步一体化,金融体系变得更加系统;二是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已成为全球的一个新常态;三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溢出效应”,这是全球化的结果。她认为,在全球经济呈现多极化、一体化趋势,并充满复杂性的今天,构筑一个强大、安全的国际金融体系以防范风险,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兆星分析称,整个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各国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跌,全球的去杠杆远没有完成,这些因素都会使金融风险出现增长或者扩大的趋势。就中国而言,金融风险也在上升,不良贷款持续扩大,随着利率市场化、融资多元化,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也在加大。同时,由于股票市场、汇率市场等的波动,也加大了对市场风险控制的难度。他还表示,作为银行业监管者,始终关注着房地产市场发展对银行带来的影响。另外,现在中国金融进入了一个初级的混业综合经营阶段,金融风险的跨业、跨市场传染在增加,而一些非法的、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的社会融资活动所产生的风险也可能传染到银行体系。总之,在外部经济影响和内部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中国的金融风险确实出现了一些增长。
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看来,当前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令国际担忧的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外溢效应;二是中国高债务率是否可持续;三是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和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
为什么金融系统处在这样一个高风险的状态?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的看法是,过去35年中,世界上金融风险发生的次数是最多的,有两个原因:一是金融体系在短期之内创造了一些条件,使得所有银行信贷大幅增加,但是长期看来却面临非常大的风险,会导致恐慌。这对中国来说非常值得重视。二是银行业的风险非常集中,一旦一家银行出现问题,其他银行也会碰到问题,没有哪家银行能够真正解决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整个金融系统的设计不足以抗拒这样的风险。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将进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篮子,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开始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中国金融业来说,面临着金融发展、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等多重任务。王兆星对此表示,第一,防控金融风险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而不仅仅是中国独自面临的挑战。第二,中国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它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更不会引发地区性、全球性的金融风险。中国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来维护中国的金融稳定,而且可以为全球的金融稳定作出贡献。第三,中国所出现的金融风险仍然是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必须通过改革进行结构调整来化解风险。

增强金融系统抗风险能力

“抗风险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能力。”摩根大通国际董事长雅各布·弗兰克尔表示,在看待打造防范风险能力的问题时,实际上,我们不会看具体的政策、措施是什么,而是会看制度性的安排有哪些,这些制度性安排一旦建立,将会提高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麦格希财讯集团总裁、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彼得森向中国建言:第一,金融市场的质量、金融机构的质量非常重要,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也应该呈多元性。而且,信贷的增速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看信贷的增加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第二,实现信贷政策、货币政策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去年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可能与可预见性不足有关系。要有相应的工具来为市场提供指导。譬如,在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用相应的沟通工具为市场提供前瞻性指导,涉及利率的展望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测等,以此让市场对未来有可见度,从而建立更为透明、更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体系。第三,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预防由于分业监管而忽视的风险。目前中国的企业债券与银行贷款比例仅为15%,而韩国这个比例达45%以上。第四,找到相应的基准,使金融行业更加专业化。第五,在中国建立起一个多元、透明、监管健全的金融市场,让各种各样的机构投资者能够参与进来。
“这样一个目标如果伴随着监管制度的稳定、清晰,中国应该能够发展成为全球最可观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彼得森说。

构筑强大安全的国际金融体系

面对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金融市场更加收紧、更加波动等现状,建立一个稳健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势在必行,如此才能使一些新兴经济体恢复动能,同时加快经济和金融的一体化。
拉加德坦言,金融危机实际上显示了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几条断层线。她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一个国际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安全网中的作用进一步强化。
第一,使用政策工具来防止风险的传导。改善国际金融基础架构,改革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提高防止风险传染的能力。
第二,通过双边互换协议加强双边合作。双边协议以前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现在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成为更加重要的参与者。截至2015年,大约签订了30个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第三,加强和提升区域合作,如G20机制的合作。中国作为2016年G20轮值主席国,提出了今年货币政策方面需要讨论的一些重要议题。在全球金融安全网的构建上,有中国倡建的亚投行,还有其他一些制度安排,例如清迈协议。中国在这些合作中都是重要的推动者和贡献者。
第四,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制定好的宏观政策和加强对市场的监控。同时,要找到一些危机预警机制和解决机制,这就需要协调双边、区域、国际等各个层面的合作。
第五,在影响全球稳定的问题上开展合作,用更系统性的方式捕捉到某一个国家政策的溢出效应。为此,需要确保金融监管机构之间能够协调,根据溢出效应决定往前推进的路径。

中国“十三五”金融改革路线图

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其中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论坛上对此作了详细阐述。
一是丰富金融机构体系。周小川说,中国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还比较少,不能满足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需要。因此,要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合作金融都有所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也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需要。另外,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周小川强调,中国作为如此大的一个经济体,虽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数量不少,但在基层金融服务上总量还是不足的。
二是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健康发展资本市场。周小川说,中国资本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除了有市场需求、融资需求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的需求以外,要看到中国经济的整体杠杆率偏高,特别是企业部门借贷等债务占GDP的比重偏高。“十三五”规划希望通过发展资本市场,使更多的资金进行股权投资,减少企业对借贷杠杆的依赖。
另外,要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健全利率、汇率的市场决定机制。周小川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在2015年年底之前基本完成,贷款和存款的利率管制都已取消,金融机构有了利率的自主定价权。不过,利率改革还有很多后续任务,比如,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指导,还有健全传导机制的问题。再如,利率形成机制也还有一个在市场上不断磨合、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但总体上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6
三是加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周小川说,首先,“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构建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相协调的金融管理体制。这表明中国很重视全球金融危机中的经验教训。过去,中央银行比较强调对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很多央行还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实际上,有些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水平不高,经济体系还是可能出现其他的金融风险,甚至是危机。所以,要强调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其次,要健全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认真研究我国自身的经验教训。最后,要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及隐私的保护、提高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等,同时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