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洪灾:“出其不意”与“情理之中”

0

本刊记者 张菀航 姜 巍 高妍蕊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经历多轮强降雨过程,灾情损失惨重。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7月3日通报,湖北、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省共有91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28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
据报道,自7月13日开始,新一轮的强降雨再度发展。由于主要影响区域与前期已经发生洪涝灾害区域高度重叠,叠加效应对防汛造成的压力不容小觑。
“洪水暴发,对人类生命财产及经济社会发展会造成巨大损失。此外,在环境保护方面,同样增加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周宏春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受灾范围内的水质、土壤、植被等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其中植被受到的威胁最大,特别是农作物,如水稻、棉花等。此外,工厂、养殖场中未及时处理的废水,以及生活垃圾等被洪水冲入河道,影响水质和用水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在防洪过程中,“哪里有沙挖哪里”,也会不可避免地给地表带来一定影响。
灾后,对于因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或间接经济损失,相信通过更为规范科学的评估体系作支撑,能够得到接近准确的结果,以此为灾区提供更为合理的灾后救援方案。
而环境损失不能量化,很难补偿追踪,但它又确实存在。它们或许潜伏着,伺机出动,为人类准备着一场又一场的“出其不意”。

应对“出其不意”

对于今夏的这场“出其不意”,我们还是要先挺过去。
“应对这类洪涝灾害事件,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有充分的准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高世楫认为。在应对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不时出现暴雨、洪水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了建设和加固堤坝,还在这些地方专门规划和建设了行洪区、蓄洪区,有分洪避险的程序,有抗洪抢险的动员机制。
“这次长江中游暴雨造成的洪涝,客观是对我国已有防洪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防洪抗洪组织体系的又一次重大考验。”高世楫表示,这主要包括以往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质量是否合适,生产设施和居民生活活动布局是否合理,防洪应急响应机制是否完善等。此外,相关的支撑性制度建设如巨灾保险、救济体系等是否完备,以减少受灾地区因灾损失,能够在灾后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我们对天上的问题可能无法干预,但对于地上的事情,我们并非束手无策,而是有能力积极应对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包括局部大暴雨在内的极端天气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频繁出现的常态。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思想上的准备和行动上的准备。”高世楫进而建议,从大的层面看,要对生产活动和人口聚集地有合理分布,建立和完善应对极端天气的水利设施的布局;从小的层面看,市政道路、地下管网建设需从长计议,可以提高抵御暴雨、洪水的等级。在应急抢险方面,提高技术保障水平,特别是在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动员军队抢险的同时,要按照战时水平做好后勤保障组织,既提高效率,又保障人民和战士安全、健康。在经济层面,要建立财产保险、特别是巨灾保险制度。
另外,通过植树造林、流域治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暴雨集中汇集成河的速度,雨水在山上能够滞留时间长一些、渗透多一些,从而减少暴雨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我们无法控制极端洪水是否到来,但我们能做到的是当降雨量到某一临界点时,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随着相关技术手段的提高,基础设施和预警系统的建设,使我们未来应对类似的极端天气会更加从容。”高世楫进一步补充道。
当洪水退去,如何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周宏春总结了以下几个要点。一是避免出现疫情,做足防疫工作。二是针对地表形态的破坏,开展恢复工作。三是尽快处理废水,做好监督工作。实际上,治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要注意避免洪灾引发的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生活垃圾、工厂废弃物污染物被冲入河流,导致水质下降。
他进而建议,“千里长堤毁于蚁穴”,下面有沙才能过水,因而在建设中要防止堤坝被掏空,当前的电磁波探测技术可有效预防这一问题的发生。对于行、蓄洪区,不能只关注于建设,如何合理规划和使用也不容忽视,建议在非行洪期可多种植耐水作物。

反思“情理之中”

我们不惧怕洪灾,甚至是大自然的一切责难,只怕我们逐渐习惯了这些“出其不意”,习惯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麻木应对。还好,我们越来越明晰,大自然的“出其不意”,其实都在“情理之中”。
首先要明确的是,汛情年年有,只是今年的洪灾更应该被定义为一场极端性气候事件。“按照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极端天气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征兆。”高世楫进而表示,“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科学界有很强的共识,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之间的相关性还要依托大量科学验证的结果。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会出现强降雨天气,这或许可以为我们解释今年的洪灾提供参考。”
在国际学术界,有观点指出,全球变暖会加剧地球水循环趋向两个极端。一方面,变暖会直接加剧热浪和干旱,但同时,由于一个更暖的大气层会保持更多的水汽及其潜在的能量,降雨活动也将变得更为极端。
因积极倡导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一场TED演讲中,以“三问”全球气候变化为题,阐明了与上述类似的看法。众所周知,温度升高会对动物、植物、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他在演讲中强调,在全球范围内,93%的多余热量都被储存于海洋之中。如今科学家通过对海洋各个深度的热量积累进行更为精确的测量,发现有一半的热量是在过去19年中迅速积累起来的。热量的积累会带来一系列后果,而这一系列后果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首先是海面风暴的强度增强,而海洋温度升高的第二个后果,如今正影响着地球上的所有人,越来越温暖的海洋将更多水蒸气挥发到大气中,使得全球大气的湿度提高了4%,制造了所谓的“大气长河”,巴西的科学家们将其称为“Flying Rivers”(飞行的河流)。这些“飞行的河流”中的水蒸气降落在大陆上,引发了史无前例的洪水和泥石流。正如美国气候学家凯文·崔伯斯所说,“现在所有的风暴都与期望不同了,大气中储存了太多多余的热量,太多多余的水蒸气。”
除此以外,另外一种洪灾也需要引起全球的注意,它被称作“艳阳天洪灾”,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强降雨,而同样来自气候变暖。由于海平面不断上升,潮汐之时,在美国迈阿密会经常碰到海水涌上街道的场景。

3
“洪灾是外在表现,环境问题才是重要的内因之一。”周宏春同样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明,这次洪灾应该算一次突发事件,但这是有前兆的,南方暴雨应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同时,在周宏春看来,这次洪灾除了与天上来的水有关,地上的围湖造田也会加剧问题的严重性。
这一问题由来已久,早在元朝末期,便有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之说,这是为什么呢?当时的利益集团将黄河浅滩围起来开垦,使得黄河无法排水。而如今,类似的情况开始上演。
“这次武汉为何会淹?武汉被称为千湖之城。由于很多地方都是湖泊和沼泽,故名千湖。而现在由于一些地方的填湖造地,水流无路可走,只好涌向城里低洼的地方。”周宏春表示,“湖北本身地势就低,若再加上围湖造田,后果可想而知。”
他进而提到,1998年的荆江大堤,河水面就高于周边地面,因而被称作“地上悬河”。这是由于河底淤积逐步抬高,慢慢形成的。如今,在黄河和长江上,有多地存在这一情况。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湿地近些年也在慢慢消失。“湿地应该作为一个自然单元,其功能好比人的‘肾’,不要老想着去‘围’它。”
“发展经济,也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作为前提。否则,经济发展的成果会被整个冲垮。”周宏春强调。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