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种业发展 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专访河南省南阳市衡达农业科学院院长苏子磻

0

本刊记者 杜悦英

由国研智库等机构组织的一项课题研究“我国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与政策建议”近日结题。课题研究成果提到,我国种子产业经历了一个从自繁自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种业产业化到种业市场化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年来种业民间研发机构迅速兴起,优质专用型作物品种大量涌现,为种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深化种业发展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民间研发机构的育种主体地位,发挥市场需求对育种开发的引领作用,既是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种业发展如何创新?民间研发机构又怎样看待相关问题?《中国发展观察》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民间种业研究者、河南省南阳市衡达农业科学院院长苏子磻研究员。

潜心与创新

大多数花甲之年的老者,都会远离职场颐养天年,而苏子磻的选择是继续在大江南北频繁奔波,推广他的育种创新技术,同时为行业发展鼓与呼。谈及原因,苏子磻对《中国发展观察》直言:“我爱我的事业。”对育种工作的热爱,已经绵延30余年。事业心注入了苏子磻生活的每一个侧面,在他刚刚成为父亲时,给女儿取的名字是“苗苗”。
从农业院校毕业后,苏子磻一直从事育种工作至今。从青春到白头,多年潜心研究的回报,是极具价值的育种创新成果。苏子磻和他的团队在抗旱耐瘠玉米新品种选育上贡献突出,他们采用远缘杂交、人工选择、混合授粉、理化处理等手段,经过十余年努力,总结出一种创造种质资源的新理论新方法——“玉米不同属间新物种选育方法”。这一方法在1990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苏子磻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也一度承受莫大的压力。在此之前,玉米不同属间远缘杂交育种被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实现。苏子磻采取分期或延期播种、混合授粉、化学药剂处理、电离辐射、扩大群体、放宽低世代材料选择标准等措施,发明了玉米不同属间新物种选育方法,成功将高粱、薏苡、大刍草、加马草的种质导入玉米,创造了万余份新种质资源,选出一大批杂交亲本材料,同时培育出一批衡达系列品种和后备品系。在此基础上研创出苏式育种新技术,也成功培育出一批杂交优势突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的不同类型的玉米、高粱远缘杂交新品种。
创新技术为国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近年来,衡达远缘杂交玉米、高粱新品种已在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北、黑龙江、吉林、青海、宁夏等地的沙荒、盐碱、滩涂裸露边际土地上大面积种植成功,在中低产田上表现优质、高产、稳产,具有增加亿亩良田的潜能,可在我国治理沙荒盐碱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令苏子磻倍感欣慰的是,这一创新技术将为国家实施“全域农业”战略提供重要的品种、技术支撑。
“民间研发机构投入相对较少,但由于这些都依托当地民间土专家和当地植物品种资源,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对于我国当前转方式调结构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课题组认为。
令苏子磻尤为自豪的是,在他的一系列种业创新研发中,“远缘杂交抗旱耐瘠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衡星101的选育及应用”吸引了业内广泛关注。2011年10月,由科技部主管的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组织,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教授为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高级工程师徐锭明和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教授为副主任,环保部科技司原司长尹改研究员、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陈良玉研究员等为委员,共计13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衡达农科院“远缘杂交粮饲能兼用型玉米及生物质能源新材料”进行了评审,评审意见认为:衡达1011玉米品种采用属间杂交方法,是玉米育种的重大突破,属国内首创,杂交优势突出,抗逆性强,适应性强,可在贫瘠地、盐碱地、沙荒地等大面积种植;丰产性好,具有营养成分含量高、遗传稳定性好、综合效益高等特性;光合能力强,生物学产量高,籽粒成熟时植株仍保持生长状态,持绿时间长,秸秆富含蛋白质、总糖、脂肪等营养成分,可加工成优质青贮饲料;秸秆产量高,并内含很高的总糖、淀粉等成分,可为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大量的优质原料;在粮食生产、饲料生产、新能源开发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对能源危机、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困难与疑惑

驱动苏子磻多年来年潜心从事育种研究的,是他对行业的责任感。几十年与育种事业为伴,一些关乎行业未来发展的困难和疑惑也不时闪现。
苏子磻发现,中国现有的常规品种国审制度,很难适用于许多新品种。他举例说,衡远系列玉米和高野糖高粱新品种,性能优越,已具备送达国审的条件,但上述品种评判审定的唯一标准是:必须针对作物整体的碳水化合物、粗蛋白与粗脂肪等含量、质量与产量。而现有品种审定却均未涵盖诸多新品种的新收获物,例如根茎叶等。再比如,行业内诸多新品种抗逆性内涵与标准大为丰富与改变,如显著的高光效、抗干旱、抗病虫、耐贫瘠、耐盐碱、耐寒、耐涝等,但现有品种审定制度并没有上述几方面的综合标准或单方面标准,没有评判审定的客观依据与基础。
苏子磻还认为,相关部门对于民办农业科研单位进行种业创新工作的政策及经费扶持不足。他说,在“863计划”“火炬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申报、获得国家科技经费和“三农经费”扶持、育种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国家重视程度不够,扶持政策尚不完善。在种质资源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也存在差距。
课题组的研究结论与苏子磻不谋而合:20世纪以来,在国际范围内,私人部门逐步取代公立机构成为育种研发主体。而在我国,现行种业研发环节市场化滞后,极大制约了民间研发力量的发展空间。
具体说来,一是标准单一,不利于民间研发机构优质专用品种的审定。现行的品种审定,以籽粒增产、稳产、抗逆作为判定依据标准,主要是产量导向。这种导向适用于我国产不足需的时代,但与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向优质化、专用化转变的大方向不符。
二是品种审定周期较长。根据现有审定制度,一般要经过预试、区试和生产试验,一个品种通过省审需要经过3-4年的时间,要通过国审还需要3-4年甚至更长。对民间机构而言,培育出的新品种,要经过5-6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应用于生产,且费用高昂,民间研发机构难以承受。
三是现行科研体制导致民间研发机构难与公立科研院所公平竞争。我国育种研发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政府财政投入也重点投向这些科研院所,导致企业和民间研究机构难以获得政府在研发经费方面的投入,在植物品种研发领域形成了明显的不公平竞争,大多数民间研发力量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建议与希望

以2011年4月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为标志,中国农作物种业进入产业升级新阶段。农业部恢复成立种子管理局,各地种业管理机构也进行了相应改革。种业领域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始实施,种子企业也开始进入整合期,开启了我国从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的新局面。
作为一家民间种业研究机构的负责人,苏子磻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中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及如何更好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未来,育种行业将如何发展得更好,助力农业供给改革?采访中,苏子磻提出三点建议:
其一,从体制建设到项目运作,应在国家战略层面上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关注、发现、发掘、吸收、评判、推广应用民间科技创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破解全民科技创新尤其是民间科技创新中所遇到的政策、体制与机制障碍,使科技评价得以顺利进行。修订与完善评价标准,使科研成果评定更为顺畅,营造良好的创新大环境。
其二,主管部门应当对民间大量具有较高价值的种质资源提起重视,筹建高规格的种质基因库,同时抓紧开展基因图谱标记,建设高度机密的科研、扩繁与亲本种源基地等相关工作。
其三,对于民间农业科研机构,期待国家在育种中心建设、饲草饲料等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能够让民间科研机构获得与“国家队”同等的地位。在诸多重大专项方面,更多关注民间科研技术成果,让民间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在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种业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