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小”国以色列——访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

0

14

孙 超

以色列是一个小国,只需六七个小时就可以纵穿整个国家。

以色列也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只有68年的历史。

走在这个为犹太人而建立的国家的城市街头,你会听到各种不同的语言,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以及不同种族的人们,以至于无法辨别“到底谁是犹太人”。

以色列因其创新和科技而闻名于世,是的,以色列的创业公司数量居世界第一,是除了美国硅谷之外的世界第二大创新之都和高科技聚集地。

也许大家并不了解,以色列还是世界上国民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美术馆的数量世界第一;书籍出版量世界第二……

以色列还是一个“有趣”的国度, LADY GAGA的鞋子设计师来自以色列;USB是以色列发明的,以色列人玩笑称其为这个“小”国节省了大量的“空间”;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圣城,也是世界上第一个WIFI信号全覆盖的城市;“全球幸福指数”排名,以色列在196个国家中排名第11位……

我所接触到的众多以色列朋友,真的就是性格爽朗,笑口常开。也许正是这种强烈的“幸福感”,使得以色列人口预期寿命居世界前列,让以色列人做到了“沙漠变绿洲”,使得农业人口不足总人口5%的这个“小”国不仅解决了自身粮食问题,同时还向其他国家大量出口水果、蔬菜和花卉等等。

师从塞缪尔·亨廷顿的驻华大使

我对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Matan Vilnai)先生的采访是充满期待的,整个采访过程也是特别愉快。在担任以色列驻华大使之前,马腾历任以色列国防部副部长和国土安全部部长,是以色列举足轻重的政治家。

早在1984年,他从黎巴嫩来到美国,到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师从美国当代最具盛名和影响力的国际政治问题专家,《第三波》《文明的冲突》等著作的作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教授。他告诉我,他曾在哈佛选修英语课,是班上唯一一个来自黎巴嫩的学生。他说, “对我而言,从黎巴嫩到哈佛学习,就仿佛从地狱到天堂一样。”

大使先生告诉我,他最喜欢的一句来自以色列的古语是“义人虽七次跌倒,仍必兴起”。这句话出自《圣经》。而这句话代表着以色列人的创新精神。“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会不断尝试,永不放弃。”

对于“全球幸福指数”以色列排名第11,大使先生认为,尽管以色列所面临的形势充满挑战,饱受恐怖主义之苦,但或许正是因为历经苦难,以色列人才非常乐观,才明白幸福的真谛。

11月11日中国游客赴以十年签证将实行

中国发展观察:大使先生您好,很荣幸邀请您参与我们的“一带一路”大使访谈。“一带一路”大使访谈是我们努力打造的一个高端访谈栏目,希望为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搭建高端交流平台,为深化互联互通、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尽绵薄之力。希望能够通过对您的采访,让中以两国人民加深了解。我知道您在中国生活已经有几年了。所以,在采访的最开始,我想问您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在您的眼中,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马腾: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中国是文明古国,同犹太文明一样古老。自1949年10月1日以来,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新成员。中国历史悠久,悠久到中国的所有事情似乎都与它的历史有关;它的文化不同于西方,是很不同又很有趣的文化。我相信,中国在很多领域都将会成为世界的未来。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能够让这么多的民族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中国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就。

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很独特的现象。我认为世界现在才刚开始意识到“中国”的意义。在很多领域,中国的未来就是世界的未来。整个世界,当然包括以色列,开始缓慢而稳步地了解中国。

我希望中国朋友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以色列。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以色列就是第一批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以两国应该更加紧密地合作,我们正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中国发展观察:大使先生,您刚刚提到中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国家。但是同时,中以两国有很多共同点。我们都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也都在经历着21世纪的日新月异。我们拥有很多共同的价值观,也都对和平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历史上,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家。在二战前夕,上海在以色列难民无签证的情况下,接受他们并提供了慷慨的帮助。而今,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您觉得未来我们应如何更好地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

马腾: 我每天早上都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们两国在技术和市场领域已经在深入地讨论并开展合作。但我们还要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是政府层面,政府与政府之间、总统和主席之间、大使或部长之间,这是很重要的。其二是老百姓之间的交流。公共外交的工作对大使馆来说非常重要。例如,坐在你身边的,参与到我们今天访谈的这位年轻的以色列女士(以色列驻华大使馆新闻发言人以及新闻与公共外交主任裴俐)就负责我们的公共外交,她做得非常好。我们利用很多手段来加强民众间的交流。比如,我们在新浪微博上有190万中国粉丝,我们有很好的互动。还有,我们不断地帮助中国代表团到以色列去考察交流。当我四年前来到中国时,我希望每个月都能有一个中国代表团到以色列。如今每周我们都有12个中国代表团到以色列。当他们从以色列回来时,他们就是比我更好的“大使”。对我们来说,这是增进中以两国关系的重要途径。

1992年1月,以色列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明年,也就是2017年是以色列和中国建交25周年。我们将扩大并加强双方的文化关系。我希望两国能有更多的学生交换到对方国家。每天都有数千名以色列人来到中国,这个数字正在每年呈两倍或三倍递增,这个趋势也将继续保持下去。另一方面,我们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奖学金。我希望两国能有更多的学生交换。如今已有几千名中国学生在以色列学习。目前交换和交流的学生数字已经在成倍增加,但是我感觉还不够。

从今年11月11日开始,我们将有新的签证系统,目前这个消息已经可以对外公布。也就是说从2016年11月起,中国游客赴以签证有效期将改为10年。中国朋友可以乘坐海南航空从北京直飞抵达特拉维夫。我希望未来能有从中国其他省份直飞以色列的航班。这是中国和以色列两国互联互通的一部分。

“创新”是以色列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发展观察:当人们提到以色列,马上就会想到创新。实际上,以色列是一个非常特殊而复杂的国家。您可以为我们概括一下以色列的特色吗?

马腾:当然,有很多领域、很多角度可以去了解一个真实的以色列。我特别为你准备了丹·赛诺和索尔·辛格合著的《创业的国度》,希望你有时间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对以色列如何成为创新型国家进行了解读。

首先,与大多数国家不同,以色列是一个无拘无束的社会。每个以色列人都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以色列人都认为他能够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没有等级观念或许就是以色列能够涌现出这么多创意和创新现象的原因之一。

我在担任部长时,我们有一个特殊的政府项目来支持年轻的创业者们。这个项目为处于创业早期阶段的公司提供种子资金。当这些公司成功时,他们将一部分投资还回来;如果失败了,他们无须偿还任何投资。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就是因这个项目而起步。

另一方面就是以色列人无惧失败。虽然没有人会喜欢失败,但以色列人不害怕失败,不会失去信心。犹太教的古谚语说,“义人虽七次跌倒,仍必兴起。”如果你与世界各地的成功人士交流,你就会知道他们究竟失败了多少次。在以色列,如果失败了,人们会再次尝试,再失败然后再试。

我来到中国以后,很多中国人问我关于以色列创新的问题。我才发觉创新是一个独特的现象,而在此之前,我觉得这很正常。在以色列,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如果遇到问题,大人会教育我要找到解决办法。所以我必须一直创新,必须发现解决的办法。

15

最后,我想说的是,以色列是一个小国,只有845万人口,地理面积很有限,就像中国的海南省一样大。同时,以色列被复杂的环境和战乱地区包围。我们习惯了依靠自己,只有不断想出新的办法来解决新的问题。

中国发展观察:我想继续就以色列的创新机制向您提问。为了鼓励私营部门或整个全社会范围内的创新,公共部门或政府在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马腾:我们鼓励创新。在以色列,政府有相关的制度会给在创业第一阶段的青年创业者们提供资金。特别是在他们完成大学学业后,这个制度会支持他们。

我发现现在的中国其实也是非常鼓励创新。我在中国的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各个地区考察访问,我也看到了中国政府是如何支持年轻的创业公司的。几乎每一周我都会去一个不同的地方。我从一个省跑到另一个省,给中国的大学生们做讲座,与他们聊以色列和这个国家的创新,我会结合案例来给年轻人们讲座。几个月前,我到了四川省绵阳市的一所大学参观访问。那里的年轻人、学生团体有了发明和创新后,会得到学校的资金支持。如果将来成功了,他们再把钱还给学校。

中国发展观察:就在几个月以前,中以两国举行了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第二次会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会上表示,未来属于那些创新的人们。中国和以色列决定共同紧密合作,共赢未来。就您了解,中以两国目前有哪些合作的主要机制?

马腾:我们有两个国家层面的合作机制。其一是由中国总理李克强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2013年5月创立的,我们将其称为“工作组”,中方代表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我方代表是总理办公室。我们针对多个问题开始非常务实的合作。工作组的项目涵盖了高科技、农业、教育、医药和健康等,努力寻找以中未来可以合作的新项目。

我举两个项目的例子。一个是“水之城”。我们计划为山东省寿光市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遇到的挑战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以色列多家水技术公司会参与其中,每个公司将会负责水资源管理的不同部分,从提供清洁水源到发现城市的管道故障。我希望在短时间内能把我们的系统带到寿光市,并以此为起点,把技术带到中国的其他城市。

另一个项目是奶牛养殖业。我们将以色列的公司带到黑龙江省的奶牛养殖场,以寻求在农业技术方面与中国奶牛养殖场进行合作。

第二个机制是由刘延东副总理领导的中以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刘延东副总理于2014年5月和6月访问以色列时,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见,随后创建了中以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

首次会议于2015年1月在北京举行,双方签署了在创新合作领域的三年工作计划。在计划中,我们强调了大学教育和两国的学生交换交流。

第二次会议在以色列召开。刘延东副总理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再次会见,彼此交换了创新和创新平台等议题的意见。

我们希望这两个机制能够不断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套用一句中国的老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中国发展观察:大使先生,我们这个访谈栏目的主旨是关于“一带一路”发展。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了这项倡议,马上就吸引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以色列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色列具有先进的技术,而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两国的互补性很强。您对此怎么看?

马腾: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非常好。在保证和平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基础设施、资金和各种项目联结世界,实现和平发展和共赢。

我非常喜欢“一带一路”的想法,但是我们需要找到如何深入参与其中的方法。这个战略还处在一个开始阶段,需要讨论、协调和斡旋。我们也看到具体项目逐渐在落地实施。

习近平主席在整个“一带一路”区域访问,曾出访了亚洲和中东的一些国家,我们特别诚挚地希望他能来以色列访问。
我们必须承认,以色列在中东面临着很多困难。我们处于“一带一路”的走廊上,但同时我们也被恶劣的环境所包围。以色列是中东的和平岛。

现在以色列几乎所有的大型项目都能看到中国公司的身影,这可能难以置信。例如,对地中海沿岸的两个海港进行创新的项目就是中国公司在做。我们正在建设特拉维夫轻轨,这是一条新的地下铁路,也有中国公司的参与。

总之,我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不搞武力,这一点很重要。“一带一路”讲求合作,共同努力,彼此帮助。

“最后一分钟”成亚投行创始成员国

中国发展观察:大使先生,我知道以色列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但是,以色列可以说是在“最后一分钟”加入了亚投行。您愿意与我们分享一下这背后的故事吗?

马腾:我们是“一带一路”的一部分,我们也是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可以说,以色列加入亚投行是由以色列驻华大使馆牵头促成的。

最初,我们认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家面向亚洲国家的银行,我们并不属于范围之内,所以并没有打算加入。当时我不在北京,正在外地进行访问。后来随着进一步的沟通和全方位的了解,我们意识到亚投行是一项国际性的倡议,十分重要。我们得知一些欧洲国家也打算加入亚投行,所以以色列应该成为亚投行的一员。我们终于赶在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分钟”加入了进来。

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联通欧亚两大洲的项目需要花费数十亿美元,亚洲各国都充分理解这一点,而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

亚投行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金融项目,旨在共同创立一个自由共赢的亚洲新大陆。几乎半个世界都加入了亚投行,以色列当然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国发展观察:目前有一则关于“全球幸福指数”的新闻,很有意思。以色列在196个国家评选中排名第11位。大使先生,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家中保持幸福感,有什么秘诀吗?

马腾:为什么才第11名?第11名对于我们来说太低了吧。当然我是在开个玩笑。现在回到你的问题,其实我们刚刚讨论了以色列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对我来说,到中国之前,我认为这是非常普遍和正常的现象。但是,自从我来到中国以后,人们不断向我询问创新创业的问题,我才开始意识到这是以色列特有的现象。这源于犹太教传统,无惧失败,并不将所有事看作理所当然。至于幸福,我需要思考一下,因为每个以色列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我认为我们至少应该排在前三名吧。尽管以色列所面临的形势充满挑战,饱受恐怖主义之苦,但或许正是因为苦难的历史和复杂的现状,以色列人才非常乐观,才明白幸福的真谛。

作者系《中国发展观察》编委,“一带一路”大使访谈栏目总策划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