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海门样本”——江苏海门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与启示

0

编者按:县域经济是江苏发展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亮点,占全省经济半壁江山,对全省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今年上半年,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就海门市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形成系列调研报告。现刊发,供参考。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县域经济是江苏发展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亮点,占全省经济“半壁江山”,对全省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抓住关键培育新动能、增创新优势,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主动为现代化建设探路,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和严峻考验。海门市以结构性改革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现实“样本”。

经济转型升级潜能加速释放

海门,地处我国长江与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素有“江海第一门户”之美誉。历史上海门沧海桑田数次变迁,居民大多以煮盐为业,经济文化并不发达;近代海门深受张謇“实业救国之梦”感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成为我国“近代第一城”夺目明珠。进入新世纪之后,海门人民以“海纳百川”情怀,秉持“父实业母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勇立江苏改革开放的潮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在宏观环境趋紧的形势下,海门见事早行动快,积极探索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一)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转型首先是产业转型。海门一改过去留给人们“建筑铁军”的单一印象,产业发展不断向中高端攀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7.4∶60.4∶32.2调整为2015年6∶52.5∶41.5。现代农业建设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市五年新增高效设施农业8.5万亩,规模化经营面积比例从40%提高到63%。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从五年前的15%、21%提高到33%和47%,五年累计实施超亿元工业项目260个,其中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占比超过八成,大幅度提升了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服务业发展驶上“快车道”,占GDP比重五年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尤其是大型专业市场和科技创业园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一大亮色。与此同时,民资与国资、内资与外资融合互动,本土企业经营国际化步伐加快,一批“世界500强”外资企业落地生根。
(二)特色园区经济蓬勃兴起,新产业新模式新要素新亮点加快集聚。“园区兴则海门兴,园区强则海门强”。海门一直把园区升级换代作为重中之重,优化布局、创新模式,逐步形成6个开发园区、5个中心镇工业园竞相发展、优势互补的新格局。其中6大开发园区承载全市70%以上的大项目,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超过80%,乡镇工业园区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过去五年里,开发区建成了省级装备产业园、省级科研外包产业园、省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复华高科园、复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建筑新材料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加速推进。特色功能片区经济的构建,对重大项目磁力大大增强,省级装备制造产业园7大项目实现年应税销售100亿元,2014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园区”;临江新区的省级生物医药科创园五年成功落户创新型项目30多个,一举跻身中国生物医药科创园前20强。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推进,现代花园城市集聚带动效应日益凸显。紧紧围绕“人的城市化”这一核心,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五年前的50.3%提高到56.6%。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叠石桥商贸副城区、沿海魅力新港城、临江科技新城与主城区遥相辉映,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高新区、三厂工业园区与主城连片发展,初步形成多层级广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和“一中心五片区”的发展格局,一座具有江海特色的现代化花园城市迅速崛起。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南通工院、城市森林公园、国家级海洋公园等一批城市配套项目投入运营,长江金融街、解放路商业街、东灶渔港风情街等特色街区相继建成,一批工业小区由“镇”向“城”的华丽转型。“海门是一座文明的城市”,“整洁的市容市貌让人感觉十分舒爽”,这是“我踏金鳌海上来”的海门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
(四)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日新月异,自主知识品牌竞争力影响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无疑是最大亮点,2015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3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五年翻一番,这些数字背后反映的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伴随产业快速提升,大批海内外高端人才纷至沓来,五年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6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名、省“双创人才”20名、产业发展急需高层次紧缺人才104名,相继建成院士工作站6家、博士后工作站5家,全市人才总规模超过17万人,各类高层次人才接近1万人。有500多家企业与国内外300多家高等院校结成产学研联合体,有40家企业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多项,与国家863专家委员会建立了长期合作。这些既体现了海门人勇于创新的精神,也展示了海门人开放包容的情怀。如今海门已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七度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一个个“行业小巨人”在科技创新大潮中快速成长,推动着“海门制造”向“海门智造”加快转型。
(五)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力度空前,宜居乐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五年来海门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单位能耗却呈持续下降状态。201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462吨标准煤,低于全省的0.546吨和南通的0.505吨标准煤,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日趋显现。海门的项目建设已不再是“捡到篮里就是菜”,而是坚持污染项目和纯粹靠劳动力竞争项目“两个一律不要”的原则,始终将质量效益作为标准。在新产业倍受呵护的同时,原来那些拼资源拼环境容量的低端产业和落后产能黯然离场。2015年,一家年销售60亿元的传统化纤企业悄然“关门”,青龙工业园关停并转企业5家。现在的海门更加生态宜居,成为苏中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还蝉联“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市”。
伴随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海门经济发展一路领跑,迎来了新的黄金发展时期,从曾经的长江“末梢”站在了苏中乃至长三角发展的最前沿。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0亿元、财政总收入18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4亿元,分别是五年前的1.8倍、2.6倍和2.5倍,人均GDP突破10万元,全国百强县排名从2011年第36位提升至2015年第22位。群众生活水平“水涨船高”,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10.7%和11.7%,基本实现江苏省定“升级版小康目标值”,群众对小康建设满意率达到8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160元提高到60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580元和505元;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和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实现全国文化先进市三连冠,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今海门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工商名城,经济发展水平位居苏中第1位、全省第8位和全国百强县第22,2015年跻身《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23位、“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城市”第18位和“中国最佳商业城市百强”。徜徉在这座花园城市里,穿行于城市乡村之间,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高大壮观的现代化厂房,自信友善的海门人,留给人们最深刻印象——海门是一座大气又不失品位的城市,一座充满生机又不失端庄的城市。

以结构性改革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衡量经济发展主要有两把标尺,一把是结构、一把是总量;前者代表的是经济质量和效率,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数量和规模。就转型升级而言,抓住了结构性改革这个关键,就找准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就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海门市始终坚持用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着力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由重速度与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转变。
(一)以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变拼资源为比质态
产业结构性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海门坚持抓龙头筑链条、强产业带企业,大力实施以“10个产业园区、10条主导产业链、10个省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10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家上市企业”为主要内容的“510转型升级工程”,推动产业由数量型、粗放式向质量型、内涵式转变。
一是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制造业是海门立身之本,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围绕建设“长三角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的目标,海门2012年启动实施了制造业生产装备升级计划和龙头企业示范发展监测培育工程,着力推动电子信息、现代家纺、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一方面通过扶持“科技小巨人”企业,支撑企业装备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推动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双攀升”;另一方面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坚持建链、补链、强链并举,以新的产业项目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现在机电船舶、生物医药、电子通讯装备已成为海门三大主导优势产业,2015年全市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625亿元,占全部主导产业比重分别达47%和32.5%,五年间提高了11个和8.8个百分点,去年被评为“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二是推动建筑业向智能化转型。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和人力成本上升,建筑业变革势在必行。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大幕下闯出一条新路,成为建筑业从业者绕不过的“一道坎”。正是在这种危机意识的驱动下,海门在结构性改革上进行了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业转型之路。坚持以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推动建筑业与建材工业、建筑设计业相融合,推进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生产工业化、建造施工装配化,不断提升住宅产业化生产和施工能力。2015年,实现建筑安装产值1500亿元,建安综合实力居全省县市之首;建筑劳动生产率提高到50万元/人,是五年前的1.7倍,成为全省第一个县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大力支持南通三建、中南集团、龙信集团、苏通集团等龙头企业转变发展模式,与高等院校联动开展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五年来,海门建筑行业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7项,获得鲁班奖2项、国优工程15项。
三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攀升。生产性服务业是先进制造业的“粘合剂”,在提升供给层次、扩大有效需求、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海门立足产业特色,推动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以通海港区物流园、叠石桥国际物流园、海门港国际物流园等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以复旦软件园、慧聚药业、巴塞利亚药业等为重点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以长江路金融街、开发区謇公湖科教城等为重点的融资租赁三大生产性服务业。五年来,全市服务业占比提升9.3个百分点,各类金融机构达20多家,金融生态综合评估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县(市、区)首位。把电子商务、家纺创意等新兴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目前国际速卖通叠石桥家纺产业带专区、南通三建“筑集采”等已经正式上线,名列“中国电商百佳县”第13位、全省第3位。着力打响“江海风情、田园风光”特色旅游品牌,五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销售收入超过96亿元。
四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提升。海门一直把打造农业“升级版”牢牢抓在手上,把“特色+品牌”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按照“一乡一特、一村一特”的思路,引导农业朝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全市实施以百亩家庭农场、千亩特色园区、万亩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百千万”工程,高效设施农业面积五年提高13.3个百分点,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1家,形成了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现代农业建设的突出特点是“跳出农业看农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田园风光休闲农业,打造沿江沿海内陆三大休闲农业观光带,构建“四季有诱惑”的生态家园、“安睡在乡村”的欢乐田园。星期七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已成为集农业科技展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和农业旅游休闲区,开园一年多已接待游客15000人,带动本地农产品销售100多万元。
五是推动镇域经济向功能片区经济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各种发展要素的瓶颈制约,如今发展再也不能“八面开花”,而要更加注重集约节约、更加注重产业集聚。加大园区尤其是特色园区开发力度,以园区经济升级带动发展模式转变。过去五年海门超亿元的大项目80%以上集聚在特色园区。按照功能片区经济发展理念,坚持区域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优势深度融合,确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这主要包括:沿江沿海的开发区和海门港新区,发挥深水岸线资源,重点发展海工装备为重点的临港型产业;海门高新区、三厂工业园区以及乡镇工业园,依托现有重点企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临江新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推动化工园区向创新型园区转型;海门工业园区依托家纺市场,以商业形态的转变推动家纺产业转型升级;中心镇重点发展1至2个与园区相配套的特色产业,形成了镇区结合、各有侧重、错位发展的经济格局。
(二)以动力转换推动经济转型,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
生产投入是今天的GDP,科技创新是明天的增长点。推进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海门紧紧抓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个核心,把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作为两大要务,进一步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大动能,着力构建“产业+平台+资本”科技创新模式,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增添新活力。
一是强化企业主体意识。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与投入的主体。海门企业从一开始就置身于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之中,企业家普遍有着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技术创新已内化为海门企业的一种本能。经过多年努力,海门一大批重大技术创新产品崭露头角,其中振康机械和中远重工的产品被认定为“2015年度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特别是振康公司开发的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RV减速器首家在国内实现量产,并获省“双创”计划创新团队立项;当升科技公司研发生产的新型锂电池材料使锂电池的寿命延长一倍。这当中海门展现了与众不同的一面,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做好政策“加减法” 上,一方面抓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的落实,增加科技引领重大专项资金、科技计划扶持资金和创业扶持资金等;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平台建设,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5%。
二是强化人才引领作用。“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围绕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海门相继推出“东洲英才”“产业人才发展523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红利,依托“中国——海门科技节”开展“千人计划专家海门行”“海门在外高层次人才家乡行”等系列活动,聘用了一批“招才引智大使”;积极推进人才与资本深度融合和精准对接,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与专家学者、创业团队开展科技合作,鼓励企业通过股权、分红、期权等激励方式调动创新人才积极性;设立“海创智库海门服务中心”,做到创业给资金、创新给资助、生活有补贴、购房有补助、地方有配套、特才有特惠、荐才给重奖,着力为科技人员成才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五年来,全市累计引进省级以上各类专家100余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6名、省“双创人才”20名,现有各类创新创业英才达21.5万人。
三是强化科技平台支撑。科技服务平台是技术与经济联系的桥梁,也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在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而科技创新平台因其具有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升服务能力等功能,越来越成为推进科技创新的主要抓手。海门按照“扩规模强功能、优机制聚项目”的思路,加快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市场化的科创平台,在政府层面统筹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文化创意、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等科技公共服务,打造了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进产业技术研究分院、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设计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建设,为创新创业搭建舞台、拓展空间。海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全覆盖,还与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20多所高校院所对接,助推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
四是强化行政管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事关一个地区的未来。海门推广的“马上就办”相关制度,建立的“马上就办”服务机构,就是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围绕职能优化、效能提升,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制定并实施了审批事项、行政权力、投资审批、专项资金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5张清单,五年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共减少203项,精简率达到47.3%,有763项审批权限下放至区镇。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市镇村三级开放式政务服务体系。推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组建行政审批局和不动产登记局,建立审批、监管、服务分离联动的权力运行体系,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先后获得2012年中国十大改革年度县(市区),江苏省政府行政服务改革成果创新奖等荣誉称号,创造了全国知名的行政服务“海门模式”。
(三)以城乡统筹推动经济转型,变偏重规模为更重质量
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和最深刻的结构调整。在当前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地方党委政府必须正确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海门按照“江海特色现代文明的花园城市”定位,坚持产业与城市同步转型,以前瞻的理念视野做规划,以精品的意识搞建设,以精细的要求抓管理,建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现代化文明城市。
一是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海门1994年撤县设市后,从改变环境入手开展了大规模的老城改造,主城区从拥挤狭窄的弄堂、低矮陈旧的街面、阴暗潮湿的平房、排水不畅的阴沟、四处狼藉的垃圾,一下转变成江海平原上第一个基础设施功能齐全、沿途街景错落有致、城市环境优美整洁的国家卫生城市。在过去五年,海门按照“全市一盘棋、城乡一张图”的总体要求,以规划统揽全局、以规划引领建设,突出规划覆盖、规划衔接、规划管理三大环节,在市域范围打造以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高新区、三厂工业园区为中心城区,叠石桥市场新城、海门港新区海港新城、临江新区科技新城为副城,五个中心镇及海永乡为卫星城的“一主三副六星”三大重点,主城区聚焦“生态南城、枢纽北城、田园东城、经贸西城”四大节点,坚定不移地走规划科学化、产城融合化、城乡一体化、服务民本化、环境生态化的“五化融合”之路。尤其是在规划上,注重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相互融合、有机衔接,充分体现了城乡空间实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市”“江苏省园林城市”。
二是推动城市发展提质增效。海门中心城市建设大体上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以“大齐畅”为目标做大城市总体规模,整合镇区资源和城市布局,构建城区路网框架,城区面积由38.9平方公里拓展到5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五年提升了6.3个百分点,城市人口突破了30万人,年均新增2万人,外环内网、“八横八纵”路网框架基本成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第二阶段主要是以“美净活”为目标提高发展质量,把以人为本摆在核心位置,扩大文化、医疗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900平方米。突出张謇文化的固态保护和精神传承,加强文明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加快综合性公园和街区绿地、小游园、道路绿化带建设,打造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形成“绿随路建,有路皆绿,一路一景,一街一特色”。同时配套慢行步道、文化健身等设施,推动海门交通条件、环境形象、开放程度、文化特色跃上新台阶。
三是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海门一直把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主抓手,在硬件建设上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农村行政村通硬化路、通班车、通邮、通快递;在软件建设上加大对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力度,从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地缘优势、人文特质、生态环境等客观条件出发发展有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的乡镇,着力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式”。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按照“农民自愿、同步置换、权益保障、节约集约”的原则,确立常乐镇、海门工业园区和悦来镇首批试点单位,稳步开展以农村住房和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双置换”改革,盘活土地资源,激发要素优势,耕地连续24年保持占补平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四)以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变发展压力为倒逼机制
县域经济竞争比的不是一时的增长速度,而是结构升级转型的程度,说到底是深化改革的力度。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海门开放型经济暴露出供给与需求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供给结构调整跟不上需求结构变化,低端供给过多,中高端供给不足。为了应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海门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抢抓沿江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两带一路”建设、上海自贸区建设和陆海统筹等战略“叠加机遇”,在体制、政策、产业、产品四个层面同时发力,不断增强供给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动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构筑更具竞争力的对外开放新优势。
一是打造更为便捷的营商环境。环境就是竞争力,这也是海门最大的优势所在。海门积极推广上海自贸区投资贸易的便利化经验,将143项前置审批取消或改为后置,有效释放市场活力。2015年7月以来,大力推进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改革试点,围绕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和行政高效化等重点,在通关便利、税制改革、外汇结算、出入境管理、返程投资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到2016年6月,整个试点业务通关近12500票、出口突破16.9亿美元,新的贸易通道已经成为推动叠石桥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和强力引擎。
二是打造更富效率的服务平台。为强化“强市场好政府”的叠加效应,海门大力建设沿江沿海港口码头、叠石桥无水港、东灶港区、海产品国际贸易中心等重要节点以及口岸联检通关平台,出台了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意见、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时还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全力构建“政府、中介和企业”三位一体、具有海门特色的开放型经济综合服务体系和政策体系。
三是打造更加完善的开放体系。加快金融教育、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领域开放,鼓励外资优先投向优质、特种医疗以及康复医疗等短缺领域,支持设立外资养老服务机构,允许外资以合作方式投资非经营性非分支机构的教育机构,吸引外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和功能性机构。不断扩大境外生产、合作的规模和领域,鼓励南通三建、中南建设、龙信集团、苏通建设等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参与境外大型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建设。2015年,全市实现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6.6亿美元,实现境外中方协议投资额超过1.4亿美元。
四是打造更具灵活的外贸方式。尽管当前对外贸整体呈现下降态势,但海门却呈现一些新亮点。重要原因在于坚定不移实施品牌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鼓励企业扩大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同时积极巩固传统发展优势,依托品质提升和精致化,将传统产业做强做高。通过抱团参展等形式,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大型展会,鼓励企业赴境外揽商促销,有效开拓和满足国际市场中的中高端需求,通过占据高端市场夯实外贸平稳发展的基础。2015年,海门共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1.5亿美元,增长10.5%,增幅在南通一路领跑。
(五)以社会事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变民生短板为惠民强项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能否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获得更多优质的物质保障和良好的民生服务是检验结构性改革成效的关键。海门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实施重大民生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富民增收为突破口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坚持就业、创业、物业等并重推进城乡居民共同增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降至1.57:1。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创新农民增收渠道,开办了政务网、农业信息网、免费电脑培训班等为农民解决上网难题,引导农民“网上营销”,实现了农经信息进村入户,去年全市网上销售农产品数量超过4万吨,网上销售额达1.2亿元。二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2015年,财政投入民生支出占比达70%,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4.8个百分点。三是对城乡低保实施一体化试点,全市城乡差距每年缩小10%,率先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低保救助政策。四是全面实施“点穴式”精准扶贫,深入开展“万人帮万户、共走幸福路”活动,推进助资、助学、助医、助岗、助房等个性化帮扶。2015年,全市1.7万多户、3.2万多名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的建档立卡对象全部脱贫,率先实现省“十三五”低保脱贫指标,精准扶贫经验全省推广。
以扩大有效供给为着力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创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组建12个义务教育管理集团;创新优质师资流动机制,推进公共教育资源优先向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校安工程超过61万平方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初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化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8家,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创建中国“老年人健康生活指导管理模式”研究实验基地,拓展养老服务功能的深度和广度,形成海门特色的养老服务。全面推行城乡社区扁平化管理、网格化服务,建立了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区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服务中心三级服务平台。

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两次升级”: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探索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一次是90年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体制的两个转变”,从而创造了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的奇迹。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海门用生动丰富的创造性实践再次证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其带给人们的启示主要有四个方面。
启示之一:创新是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创新包括理念和制度的创新,也包括科学技术创新。创新不仅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而且可以放大生产要素效应,从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国经济正处于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进结构性调整、加强科技创新势在必行。海门一方面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和培育壮大新的发展动能相结合,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另一方面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和政府管理方式变革,把更多精力放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上,充分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海门改革创新的实践表明,无论是制度变革还是要素升级,其核心都是创新;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对于最大限度解放社会生产力、形成以创新为引领支撑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启示之二: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是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其经济增长的支撑,是决定其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率的基础。海门近年来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在“四化”深度融合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培育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了农业、制造业、建筑业向产业中高端提升,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集群,从而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进一步跃升。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综合起来分析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说到底就是低端供给明显过剩、高端供给明显不足,破解之道还是要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上下功夫。海门的实践表明,产业结构性问题是经济结构性问题集中体现;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节点就扭住了经济转型升级的牛鼻子。
启示之三:新型城镇化是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途径。新型城镇化是化解经济下行压力与推进深层次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契合点。海门牢牢抓住新型城镇化重大战略机遇,围绕现代文明花园城市目标定位,以结构性改革推动城镇发展,以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有效提高县域城镇化发展质量。城镇化是人口和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区域分布结构优化的过程,离不开结构性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助推。在这一过程中既不能人为抑制、行政主导,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既不能单纯把城镇化作为应对经济下行的“灵丹妙药”,也不能把农民工视作激活房地产市场的“接盘侠”,而是要尊重市场规律,保证农民工“进得来融得进、住得下过得好”。
启示之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目的。海门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转型升级最终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民生改善又可以为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环境与内生动力。海门把结构性改革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使转型升级成效更好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惠,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逐步展开,改善民生工作正面临许多新挑战,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不规范、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比较突出。海门的实践表明,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供给为根本导向,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改革中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也是我们评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如何的最终标准。
(本文是海门市经济转型升级系列调研报告之一)
调研组组长:沈 和
调研组成员:刘希泽  江海洋
古 晶  王玉婷
王自华  许 刚
陈 响  吴青熹
姜赟恺
执   笔:沈 和  刘希泽
江海洋  许 刚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