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特征 力促自由贸易——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0

郑京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全球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八年过去了,随着英国公投脱欧、美国反全球化人士特朗普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此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似已进入高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发布的《2016世界贸易统计展望》表明,2015年10月到2016年5月,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每月新申请的贸易保护措施为22项,比上年同期每月新增15项的水平又大幅提高了46.7%。国际贸易(本文所说的“国际贸易”亦指“自由贸易”)能够有效地增进全人类的福祉,可贸易保护主义却与其如影随形,其根源何在?危害何在?如何把握时代特征,遏制其蔓延,力促全球自由贸易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分析。

国际贸易有益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经济学理论早就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国际贸易有益于贸易参与各方。对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兹作了精辟归纳:国际贸易能够发挥参与贸易各方资源的互补作用;发挥参与贸易各方的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促使专业化分工,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事实也是如此。人类相互间的贸易,无论是早期农民之间的物品互换、集市贸易,还是一个国家不同区域内或区域间的贸易,一旦开创和形成就无法逆转。国与国间的贸易也是如此,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再到资本往来等等,规模从小到大,形式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拓展,始终在向前发展。2014年,全球货物贸易(以出口计,下同)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已达24%左右,如果再加上近5万亿美元的服务贸易总额,全球货物与服务贸易占GDP的比重则可达到30%左右。全球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也往往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如,2005~2015年国际贸易量增长速度为5%左右,是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
然而,尽管如此,贸易保护主义却始终与国际贸易如影随形。根据国际贸易组织(WTO)的统计,2008年~2015年,世界各国就又新发布了2835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而且,其中的75%措施依然有效。

贸易保护的实质是经济问题政治化

既然在一般情况下,国际贸易有益于贸易各方,有益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何贸易保护主义却能够我行我素呢?
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背后有其合理或可以理解的原因:一是出于战略安全的考虑。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不想也不能让主要战略物资,如粮食、能源、钢铁等都依赖进口,以防止在某些时候,特别是战争时期,国家安全会受到外部威胁。二是对国家长远经济利益的担忧。尽管从短期看,国际贸易对贸易各方是有利的。但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总担忧外国政府或企业通过倾销先占领本国国内市场,然后再通过垄断来获得垄断利润。因此,为国家长远经济利益计,也会采取一些贸易保护政策。当然,上述原因,特别是第二个原因,如果能够引进足够多的进口供应商,形成竞争局面,外国政府或企业通过垄断获取垄断利益的企图即可不攻自破。
然而,除了上述可以理解或合理的因素之外,绝大多数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是:第一,政治家们迫于利益集团的压力,为了转移社会矛盾、获得选民支持,将普通经济问题政治化,选择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政治家们明明知道,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能使本国大多数民众受益,只有少数民众可能会受到损失,而且,得到的利益总和也远远大于受损方的损益总和。但是,他们仍然会抛弃大多数的利益,以及整体正收益,而选择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去保护利益受损方。其背后的原因是,利益受损集团的游说能力太强,而获利集团的游说力度则相对较弱,甚至几乎是不游说。以反对钢铁进口贸易保护为例,当一国通过国际贸易进口钢铁时,进口国钢铁企业无形中多了竞争对手,利润下降,甚至因此破产,导致钢铁工人失业。利益受到冲击的钢铁企业会由行业工会出面,通过罢工、游说议员等强有力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迫使决策者形成有利于保护本国钢铁行业的贸易保护政策。而大多数因钢铁进口受益的公众——享受国际贸易带来的整体福利改善、享受因本国减少钢铁生产污染带来的环境改善等,则因过于分散、利益损失是间接和渐进等原因,而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利益诉求表达。这样的游说力量对比,显然是钢铁行业的声音更为强劲。政治家为了化解社会矛盾和选票,无论是否知道国际贸易总体上有利于本国,也要选择出台贸易保护政策,限制钢铁进口!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经济低迷、失业率高启、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时,贸易保护主义往往就更严重。
第二,另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外交问题经济化。当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在外交领域发生冲突时,短期能见效、影响程度可控、使用起来又很方便的一个手段,就是动用贸易制裁等反自由贸易政策。
第三,国家之间制裁与反制裁的贸易战。这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许多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往往是通过所谓对等制裁而形成和实施的。

时代发展需要自由贸易

贸易保护主义危害极大。因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往往是损人不利己的双输或多输政策。就全球或全人类范围而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降低了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比,损害了全球的总福利。就一个国家而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也降低了自身的投入产出比,减少了自身的福利。对于这样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政策,我们该如何防止和应对呢?
当今时代,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一是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二是老龄化程度严重。三是环境保护意识空前提高。上述三个重大特征中,前两个均有利于国际贸易。后一个只要处理得好,也不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我们要把握好时代特征,坚决摈弃贸易保护主义。
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为我们造就了一个互联互通的大数据时代。从早期巨型计算机作为唯一的电子化数据获取和处理工具,到PC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再到今天的智能手机、谷歌眼镜等穿戴型数据终端,以及形形色色的数据传感装置,人类正在将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和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数据化并加以存储;加上数据处理的能力大大提高,数据化已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一个全面深入映射现实世界的数据化时代,即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背景下,全球化,特别是信息资讯的全球化已经无法阻挡。跨境电子商务、跨境服务贸易、跨国直接投资(FDI)、跨国公司等迅猛成长。它们的出现使国际贸易更给力。以跨国公司为例,它可绕过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通过在投资国直接生产产品而实现出口的目的。如,大众汽车在中国沈阳和上海的投资均已达到德国向中国间接出口汽车及其零配件的目的。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说明,跨国直接投资就是国际贸易的自然拓展和延伸。
全球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时,为“老龄化社会”(Ageing society),达到14%为“老龄社会”(Aged society),达到20%时为“超老龄社会”(Hyper-aged society)。目前,日本老龄化率已为25%左右,进入“超老龄社会”;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在20%左右(如德国、意大利等均超过20%),处于“超老龄社会”(Hyper-aged society)的边缘;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老龄化率为15%左右,达到“老龄社会”(Aged society)的水平;中国老龄化率也已经达到10.5%。随着全球老龄社会的到来,以及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国际贸易不但必要,而且是不得不为之的解决问题之道。
环境保护问题,同样需要靠国际贸易得到改善。一方面,全球的各种资源在逐步减少,人类已经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浪费。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各国都不希望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在本国生产,而是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然而,地球的环境是人类共有的,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事业。我们只有通过节约、高效使用资源,才能更好地保护资源。而国际贸易正好有利于此。另外,为了使高污染行业的生产和贸易能够维持在合理的水平,我们应对环境污染产品的使用征收重税,同时对生产国给予高额补偿。
总之,时代发展需要国际贸易。

共同努力遏制贸易保护主义

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涉及多方利益。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矛盾和不同的政治家,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其中有合理或可以理解的诉求,但更多的纯粹是政治社会外交问题经济化、国内矛盾国际化的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和时代特征看,全球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需要自由贸易。在上述大背景下,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自由贸易宜采取如下对策:
1.充分认识和坚信国际贸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尽管目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国际贸易仍是大势所趋。G20杭州峰会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经各方共同努力,达成了众多重要共识(“杭州共识”),其中之一就是:扩大开放,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峰会共同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明确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确保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提供惠及更多人的机遇、得到公众普遍支持。并期待在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下,重新焕发世界经济的活力。自由贸易仍是世界发展潮流,也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惟一正确选择。对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坚定信念,顺势而为。
2.加大宣传解读力度,强化支持自由贸易的声音。传媒时代,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呈现出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在多元化信息的大潮中,“酒香也怕巷子深”,过硬的内容、正确的理念,没有好的宣传手段和渠道也不一定能传播出去。自由贸易虽好,虽能增进全球福利,但是也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和解读力度,把握好时机节奏,依靠独到的视角、深入的分析、精彩的案例、感人的语言来吸引和影响受众,把自由贸易这一好 “故事”讲深讲透讲好;并利用畅通、多样的传播渠道,将其扩散到全球。
3.组织起来,加大游说力度。在普及宣传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抓住“关键少数”——决策者。要利用多种渠道,特别是非政府组织NGO,如促进国际贸易基金会等,加大对决策者的游说力度,通过组织的形式,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加大与贸易保护主义利益集团抗争的力度和强度。当然,对于因国际贸易利益受损的群体,我们也要保持同情心,并通过失业救济、培训等社会保障政策给予应有的补偿,让全社会共同承担必要的成本。
4.协调好多边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系,不断用实例教育感化世人。国际贸易涉及多方利益,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社会矛盾和不同的政治家,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需要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全球共识难于多边共识,多边共识难于双边共识。但也要充分看到,自由贸易协定多边共识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因为,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每个国家都要顾及其在国际中的地位和形象,避免被孤立和边缘化。当部分国家形成共识,达成一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时,其他国家迫于利益、压力和形象,也会及时跟进。执政者甚至可以以此为例更好地说服国内的反对者。全球多边机制WTO的形成和发展壮大、一些敌对或关系紧张国家能够加入同一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等,都是很好的案例。因此,要妥善处理好多边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系。既不厚此薄彼,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最终以能够取得好的实际效果为准。毕竟“一个实例胜于一打雄辩”。事实是说服公众和决策者的利器。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现在并非从零开始。已有的全球机制WTO和多边机制不仅不能丢掉,而且,应优先考虑,尽全力去维护、加强和拓展,充分发挥其作用。
5.警惕形形色色打着公平贸易旗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张和策略。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传统保护手段仍被使用的同时,贸易壁垒花样翻新,一些国家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劳工标准、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手段,打着公平贸易、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等旗号,利用WTO等多边规则的模糊和不足,甚至将本国的法律强加在国际贸易之上,推行所谓新贸易保护主义。尽管这些手段貌似合理、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但其本质还是要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保护本国产品和就业,维持本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对此,我们要高度警惕,坚决抵制。
总之,我们惟有把握时代发展特征,携手努力,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坚决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力促国际贸易健康发展,才能够克服人类面临的各种经济和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