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海门市打造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的实践与启示

0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之本,也是经济转型升级之基。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如何打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已成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海门市以打造“长三角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为抓手,在变和不变中推动产业实现加速度提升,探索了一条具有鲜明县域特点的实体经济发展之路。

先进制造业引领实体经济强劲发展

海门素有“民族工业发源地”和“金三角上小浦东”之称,尤以“纺织之乡”“建筑之乡”闻名。如今海门通过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版”,培育实体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制造业“由低到高”“由散到聚”“由小到强”,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与嬗变中实现新的跨越。
产业向“高、新、智”攀升。过去海门纺织业和建筑业留给人们的印象是用工多层次低,往往“只长骨头不长肉”。而在新一轮发展中他们把工业化与信息化嫁接在一起,在“两化”融合中实现了制造业脱胎换骨的变化,2015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1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625亿元,二者均较2010年翻了一番。在过去五年,海门共培育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孵化器3家、省级科技产业园3家、省企业院士工作站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省级以上研究生工作站16家、高新技术企业92家,新建省级科创平台4个,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0项,实现了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全覆盖,连续七年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尤其是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精密机械等“高新智”制造业走在了全国前列,以新兴产业为主要支撑的机电船舶、生物医药、电子通讯装备取代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成为拉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引擎。
企业向“链、园、区”集聚。在海门,“见缝插针”“遍地开花”已是“过去式”,而扩链、建园、强区成为“现在时”。海门“510转型升级工程”的实施和“一中心五片区”空间布局的展开,有效促进了先进制造业、高新产业项目向优势区域集中,产业链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实现了紧密衔接,一批层次高端、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域和产业集群蓬勃兴起。省级装备制造产业园汇集了数十亿甚至超百亿元投资规模的海宝工业园、招商局重工、中远重工等重特大项目;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吸引了药物中间体、医用新材料、医药研发等上下游8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省级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集聚拥有7大系列产品、产值突破300亿元的近百家企业;叠石桥家纺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纺产业集群地,涵盖“织、染、印、成品、研发、物流”完整产业链,配套生产企业6500多家,市场成交额超过600亿元。现在海门超亿元大项目80%以上集聚在特色园区,初步构成了“六大区域产业板块”,制造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园区向“特、专、强”发展。“特”是园区的核心要素,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海门打破了过去百园一面、同质竞争的产业发展局面,做到了以特见长、以专取市、以强制胜。如今海门以装备制造、科技研发外包、汽车零部件、现代家纺、生物医药和高压输变电6个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园为支撑,以能源电子装备、工业机器人、航空装备及配套、电子商务、国际中小企业科技园为载体,一批创新型“区中园”“园中园”正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和加速发展的新增长点。2015年,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跻身国家级开发园区,名列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14位;海门工业园区名列第49位,五年时间前移46位;临江新区生物医药科创园跻身“中国生物医药最具特色园区”20强,获批“江苏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产品向“精、优、名”提档。过去“大路产品多、拳头产品少”“低端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三来一加”产品多、“海门创造”产品少,这些棘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海门发展;如今“工匠精神”、精品意识和品牌工程正成为海门制造业实现由量到质、由粗到精、由低到高突围的利器。2015年,振康公司的机器人核心部件RV减速器、中远重工的倒T型成套坞门设备被认定为“年度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中兴电工集团开发的五轴联动数控高速机床达到世界顶级加工设备水平;当升科技公司研发生产的新型锂电池材料使锂电池寿命延长了一倍。截至2015年,海门仅装备制造业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级品牌产品9个、省级著名商标8个。

多核驱动构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

制造业转型升级决定着县域经济的未来,其关键是要找准产业转型的立足点,明确产业发展的主方向。海门之所以能走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制造业发展作为立身之本,以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产业转型,以高端发展和发展高端推动产业升级,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区域名片”。
激励创新——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创新是制造业升级的原动力。制造业升级要想实现“一朝分娩”,就必须有创新这个核心要素的“十月怀胎”。海门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主导战略,着力构建融“政产学研资”为一体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推动制造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他们着力推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先后建立多项科技创新专项扶持资金,引导企业突破重大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培育新兴业态;着力实施“东洲英才”、科技企业家培育等育才工程,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纽带优势,组织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优青进优企,名企进名校”等活动,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6名、省“双创人才”20名,人才总数达21.5万人;着力统筹科技公共服务,打造创新支撑平台,设立海创智库(千人计划)海门服务中心,与20多所高校院所密集对接,謇公湖科教城、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一批科创平台和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设计中心正在形成“战斗力”。“政府搭了一个高平台,企业也唱了一出好戏”,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与内在活力。20年前勇于“吃螃蟹”的振康公司攻关3年,拿出了填补国内空白、技术质量超过日本的印刷电机,成为亚洲最大的焊接送丝机生产企业;20年后不惧“打水漂”的振康又砺剑4年,投入8000多万资金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RV减速器,获批国家863计划和省“双创”计划创业团队项目,首家在国内量产并再次打破日本等国几家企业垄断,改写中国焊接机器人的历史。
塑造匠心——夯实先进制造业升级“基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之一;不论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智造,都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面对制造业发展中技术开发肤浅、产品质量低端、品牌价值低廉等困扰,海门首创全国质量节,评比“金银铜牌”企业,严格制定产品生产标准、质量检测标准,加大奖惩力度,变“将就”为“讲究”,推动制造业由“代工+低价”向“核心技术、人性设计、品牌打造”模式切换。一方面,他们发挥企业联盟、行业协会、商会等载体与桥梁作用,采取培育匠心文化、提高质量标准、增强行业自律等手段,重塑海门制造的价值和精神,努力营造制造业良好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他们鼓励企业深耕细作,杜绝“廉价低质”,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工艺流程、创意设计、品牌内涵等成本投入,推动产品精致化、工艺精细化、流程精密化、品牌高端化,以匠心做精品,打造“百年老店”。正是有这样一批几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精益求精的“工匠型企业”支撑,海门才能位居工信部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32位,江苏前8强,苏中苏北第1。在海门,已有42家企业参与102个国内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20多家企业在全国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几十年只做“一根管子”的中兴装备公司,五年研发14个填补国内空白产品,占据中国核电行业大口径无缝管80%的市场,制定5个国家行业标准,创造全国多项第一和唯一。通光集团将航天航空线缆“做”出5个国际标准,金呢工程织物公司的聚酯成形网带来中国造纸技术的革命。
深度融合——构建先进制造业开放“门户”。靠江靠海靠上海只是地理区位,开放接轨融合才能带来真金白银。坐拥“江海门户”的海门,始终坚持把融合发展作为关键举措,紧抓沿江沿海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机遇,积极盘活江海资源,发力打造开放新优势。一是融入上海,主动建立交流合作机制与共建共享平台,全方位承接产业、技术、人才、资本的溢出和辐射,变“围绕上海、依托上海、对接上海”为“配套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近年引进的项目和投资四分之一以上、“十三五”期间的重大储备项目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来自上海,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的效益日益凸显。二是对接苏南,充分利用跨江融合、陆海统筹和“三沿联动”等区域战略红利,借助苏通大桥建成通车等优越条件,积极对接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着力创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产业合作、区域联动平台,推动重大项目落户、重要技术改造,制造业升级成为受益于“率先融入苏南”的重要模块。三是内部融合,统筹推进江港、海港、叠石桥无水港在“三港联动”中融合发展,加快陆海统筹一类开放口岸和海门海关建设,开通南通沿海首条集装箱航线,投运5万吨级通用码头,2015年,海门外贸进出口增长10.5%,领跑南通。作为“陆海统筹示范城市”的海门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江海开放门户”。
优化服务——畅通先进制造业运转“经络”。盘活行政资源,形成服务优势,才能更好地与市场实现效能“正向叠加”。海门重点抓了三方面:一是围绕简政放权促进效能提升,扎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建立审批、监管、服务分离联动的权力运行体系,制定审批事项、行政权力、投资审批、专项资金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5张清单,五年减少政府行政审批事项203项,精简47.3%,763项审批权限下放至区镇。二是积极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承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放大国家级改革试点——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磁场”效应,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打造更加便捷的营商环境,在通关便利、税制改革、外汇结算、出入境管理、返程投资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三是大力推行“三优化、五公开、七办件”工作机制,优质提供“八项特色服务”,对22%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申报材料精简,对76%的承诺事项压缩办理时间,推行“进一个门,办所有事”,“一枚公章管审批”,审批服务流程实现“大瘦身”,审批速度明显提高,集中、开放、规范、高效的现代行政服务“海门模式”成为全国“标杆”。

制造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海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做法顺应了产业发展基本规律,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得海门继续走在了苏中发展的最前沿。在海门,我们感受到了“靠江靠海靠上海”的潜力,感受到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活力,看到了制造业的崛起和实体经济的蓬勃生机。海门制造业发展的生动实践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必须把产业提质增效放到首位。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是立省之本,如果大而不强,就会成为“泥足巨人”。面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新调整和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新挑战,必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致力于提升技术层次和竞争力,通过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夯实“经济强”的根基。海门用生动实践告诉我们,“转型”不是“转行”,“升技”才能“升级”,“提质”带来“增效”。产业结构调整,既要在培育新业态中着力壮大战略新兴产业,也要重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才能让制造业“浴火重生”,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进而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形成发展新动能,切实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启示之二:“近水知鱼,近山识鸟”,必须让企业自主创新成为自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企业要发展,就要有持续创新的冲动”,“创新发展不是铺摊子、变花样,而是要从自身特色、长处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诸多企业的深刻共识与自觉行为,让创新成为海门转型升级的核心推动力。海门的经验提示我们,制造业是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领域,江苏推动“制造大省”向“智造大省”转型,必须让深谙市场冷暖变化的企业,当仁不让站上创新前台,做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的“主角”,努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支撑,以万众创新为基础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引导企业立足优势,不断提升“递进式”创新能力。
启示之三:“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必须为激发人才活力搭好平台。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日益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海门充分发挥人才政策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对各类英才创业给资金、创新给资助,积极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良好平台,一批高精尖人才为海门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突破关键技术、引领行业标准做出了突出贡献。海门的成功做法说明,科教资源雄厚、人才基础扎实的江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要更大力度的在经济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业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着力建设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让更多千里马在引领创新创业的大潮中竞相奔腾。
启示之四:“大道至简,不可任性”,必须把提升机制效能落在实处。有效的市场从一开始就离不开政府,政府作用也只有借助市场机制才能真正有效。海门一方面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大力推进政府治理方式变革和管理创新,千方百计更好地发挥政策导向功能、政府调控功能、行政服务功能;一方面积极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科学运用市场规律,催生转型升级内生动力和外部推力。实践表明,一个强的市场经济背后,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政府宏观管理,做到“强市场”与“好政府”相统一,真正把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握到一起,才能有效实现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正向叠加效应,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此为海门市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之二)

调研组组长:沈 和
调研组成员:刘希泽  江海洋
古 晶  王玉婷  王自华
许 刚  陈 响  吴青熹
姜赟恺
执 笔:许 刚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