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确定的世界,追寻确定的未来——写在2017年的门槛上

0

车海刚

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每天的太阳又都是新的。
当您打开这期杂志时,我们已经告别波诡云谲的2016年,迎来充满更多不确定性的2017年。
不确定是世界的常态。对于未来,人们常说,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刚刚过去的这一年,这句话得到了尤其生动的诠释。我们看到,一只只“黑天鹅”从地球上空掠过,民粹主义汹涌,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退潮,强烈冲击着既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我们还看到,恐怖事件有增无减,地区冲突持续不断,新的核军备竞赛如箭在弦,给全球安全前景蒙上了一层阴云……
这些新情况、新动向对中国的影响是,我们的地缘政治及安全环境更趋复杂,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出现变数,“和平崛起”面临不小挑战。
在这样的外部形势下,2016年,中国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经济增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触底企稳迹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题并初见成效,转型升级开始加力提速。同时,以G20杭州峰会的举行为标志,中国在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2017年,是中国政治周期当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定于今年召开,十八大产生的中央领导集体将提交“中期答卷”。2017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深入推进的一年,按照中央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进入至为关键的倒计时阶段。
面对一个不确定性空前增强的世界,我们需要比以往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外在环境和条件固然重要,但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内部的战略定力和路径选择。因此,既要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从容,以不变之心应万变之局;又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顺势谋变,开辟未来。
开辟未来,唯有继续诉诸改革。我们期望,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取得突破,市场和政府各归其位、各司其职,以改革红利再造中国新优势。
开辟未来,唯有继续诉诸创新。我们期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维度的创新协同共进,使一切有利于创新的要素自由、充分地涌动,创新不仅体现为国家意志,更落地为全民的自觉自愿。
开辟未来,唯有继续诉诸协调。我们期望,中国发展的“木桶”没有短板,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乡村与城市、边远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居民获得同样的生活品质,任何人都不会在自己的国土上遭受制度性歧视。
开辟未来,唯有继续诉诸绿色。我们期望,“GDP指挥棒”真正从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中淡出,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在我们这代人手上终止,“美丽中国”的愿景早日照进现实,山青、水绿、天蓝,不再有雾霾威胁人们的健康。
开辟未来,唯有继续诉诸开放。我们期望,在逆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能够笃定信念,坚持四十年前敞开国门、融入世界的选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以更高的开放水平、更积极的建设性姿态,引领全球自由贸易新格局的构建。
开辟未来,唯有继续诉诸共享。我们期望,中国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群体、每一位同胞,社会日益多元、丰富,但不走向断裂、对立;个体不只是大时代的标点或注脚,而是成为它的生动主体, “中国梦”绽放为每个人脸上真切的笑容。
开辟未来,唯有继续诉诸法治。我们期望,改革和发展的各项事业都能在法治轨道上有序地运行,法治的阳光播撒到社会每个角落,法治嵌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内化为我们的国家基因、民族基因。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的长河是由点滴的水珠汇成的。在弥漫着不确定感的年代,我们更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盯住确定的目标,朝着确定的方向,坚实地迈出脚步。这样,未来当我们回望2017年的时候,就会看到,它在历史的深处熠熠发光。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