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

0

王 青

22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跃上新平台、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征程。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的艰巨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和深入实践上锐意进取、突破创新,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源泉和行动指南,真正实现了“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一、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趋势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更加错综复杂,我们党坚持历史眼光和国际视角,用更加宽广的视野加以审视和研判,正确指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理论创新的大方向。

一是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研究新问题。鸦片战争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惨痛历史。为了寻求救亡图存之策,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把目光转向西方,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的救国历史证明,西方的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并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出泥淖。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几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下,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党逐步摸索和形成了一整套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和革命道路,最终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历史证明,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得以走向独立自主、民主富强的正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逐步发展起来的,新中国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世所瞩目,而这也正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共产党人不断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完善创新、探索实践的伟大成果。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当前,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都迫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使理论能更加科学有效地指引经济社会发展。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根本上化解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也迫切需要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和作为坚实保障。

二是以国际的视野审视研判新格局。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全球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和深入,仍然是大势所趋。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国内矛盾和国际矛盾日益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面临新的国际形势,在全面深入把握发展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随着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变量,成为全球治理新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只有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构建新型对外关系,才能为我国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在国际事务中把握主动权。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在历史和国际视野下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中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

马克思主义强调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紧密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推出新的理论,为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等,都是我们党理论丰富和深化的宝贵思想成果,具有原创性、时代性。这些理论指引和确保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项建设在正确和快速的轨道上推进,并将继续发挥、不断增强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建设理论和实践,必须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重要任务,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前,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在巩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加以发展创新,是我们党能否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攻坚克难、团结进取的关键所在。我们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键在于落实在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上。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的问题又看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客观准确的观点,提出经得起检验的结论。

三、始终高举马克主义旗帜,坚定立党为民的根本宗旨和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是面对新任务,紧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宗旨和最终目标的重大理论发展。

在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核心理念和改革开放新思想,更加清晰有力地回答了我们党改革开放“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这一思想更加强调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有利于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任务,将发展重心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兼顾效率和公平、更加注重公平”;更加强调改革依靠人民,有利于在全体人民中凝聚改革共识,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提高改革的包容性,使改革更得民心、更聚民智、更惠民生,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础,为改革和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思想动力源泉。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对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的坚持和发展,而且彰显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

四、自觉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结合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理论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同时也是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理论法宝。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是新时期指导我们国家破解国内国外矛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新高度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既一脉相承,又开枝散叶,才能发展新的理论、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原创性和时代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理论体系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完成新任务、新目标,揭示新趋势、新规律。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既不能用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定理论,刻舟求剑地解决新问题,更不能不加分析地跟在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的后面亦步亦趋。历史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这不仅不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我们自己的理论,更不能从根本上指导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创新发展,都是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的重要成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继续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在科学研判国内外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发展要求,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科学完善和成熟定型提供指引。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确立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改革总目标,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内涵,着力提升我们党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对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引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高度。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改革总思路,成为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全面阐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关系,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本质性要求,以及全新阐释了现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解决改革开放实践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开辟新思路、新途径。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的又一重大理论探索,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后提升综合国力的主动选择,也是化解问题和矛盾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道。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的新外交主张,充分体现了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极全面、深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国际合作的新理念、新定位、新目标,为全球治理架构变革和构建公平合理、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秩序贡献中国智慧。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分析方法,是我们党和国家得以全面发展的思想动力,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不变基因。我们要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忘初心、不畏艰辛、不辱使命,以自己的努力和实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