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未来与大国担当

0

 

杨良敏

近一段时间,世界似乎变得越发焦灼起来,紧绷的神经形成一个习惯:时刻关注特朗普的推特是否更新,或者又签发了什么新的行政命令。

一“人”激起千层浪。的确,特朗普与美国历任总统不同,无论是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还是正式履职后,其特立独行的风格让国际社会一时难以捉摸,所发推特和签署的行政命令常会引发国际社会的不安,甚至在美国国内造成司法与行政的对立,比如“禁穆令”或“禁穆令修正版”都引发司法诉讼而被搁浅。

同时,特朗普自去年总统选战开始就放狠话,指责主要贸易伙伴的不公平贸易致使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和制造业萎缩、就业岗位丢失,誓对“过时的”贸易协议进行重新审查和谈判,重振美国制造业,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3月31日,特朗普签署两项关于贸易的行政令,要求美国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在90天内就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现状进行评估,找到美国存在巨大贸易逆差的原因。此外,美国将加强针对外国输美商品的调查力度,对违反规则的国家依法征收更高的关税。

这是特朗普兑现大选承诺的具体步骤,跟其上任初期逼迫各大汽车厂商回国设厂的政策取向一脉相承。此前,在德国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与会代表没能说服美国财政部长努钦做出妥协,努钦坚定执行特朗普总统的意图和政策,致使公报最终删除“避免一切形式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这是G20自举办以来第一次没有明确支持开放与自由贸易,全球化走到了十字路口。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取向,让国际社会顿生焦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长期以来都主导着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并扮演扛旗者角色,其对规则的捍卫和自由贸易的坚持,对世界经济的开放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美国自身也成为这一潮流的最大受益者。而特朗普政府的新政策,给国际社会传递的信息是贸易政策的转向,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成为其主要特征,立场强硬而缺乏弹性。这对贸易伙伴来说不是好事情,对于美国本身来说,能否达成特朗普想要的效果尚难以定论。

世界是平的,也是高度关联的,彼此通过贸易交换,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在当今的地球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充当“全能选手”,所有的供给都自己搞定。而且,在一个领域建立完整的生产体系受到成本的约束,也需要时间。即便是发达国家提出“再制造业化”,也是分层次的,且必然是分层次的,否则会陷入“不经济的陷阱”,最终会因价格倒挂而破产。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试图通过高关税来抵制进口,保护国内厂商,将颠覆已有的国际秩序和规则安排,其结果要么是自行调整放弃,要么是回到老路,引发战争并以胜利者角色重新制定规则。显然,战争是世界难以承受的悲剧。

当然,在现有全球化的格局下,处于价值链的各个层级,效率不同,受益大小有别。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从中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其消费者的需求,而将巨大的环境代价留在价值链中低端的发展中经济体,出现“资源诅咒”和不公平现象,这恰恰是发达经济体需要反思的地方。对于那些被边缘化和利益受损的人群,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使得全球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普惠性,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经济全球化确需探寻一条继续向前的新路。探寻新路的前提是,全球化的基本原则和积极面应得到充分肯定和坚持,不开倒车。这需要国际社会的团结和智慧,对全球化的波折正确看待,能容忍暂时的迂回,但坚定全球化方向不可逆转的大局观,共同致力于推动全球化螺旋式上升和曲折前进的新征程。

而推动这一进程,需要大国有担当。大国的贸易体量巨大,对贸易的影响大,甚至左右贸易的方向。世界贸易伙伴之间相互嵌入、难以分开的状况基本形成,荣损与共,任何损害这个链条的行为都将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危害世界经济的稳定。这更需要大国在此过程中维护秩序、做出表率。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入世以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入世将冲垮若干行业”的预言都落空。由此,我们更应坚持全面融入世界的方向,推动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中国政府提出并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新构想,也是与沿线65国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实现开放战略对接的大平台。李克强总理3月底的澳新之行扩大了“一带一路”朋友圈,相互重申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进全球和地区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努力打造“自贸繁荣”新时代。另外,沙特国王、以色列总理3月应邀来访,挪威首相4月7日即将来访,其中一个主题都涉及自贸协定的谈判,这是在全球化遭遇挫折之际做出的切实努力和顺应潮流的务实之举。而4月6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庄园会晤,将对时局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充满期待。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