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合作新十年

0

车海刚

2001年,当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最早提出“BRICs”(金砖四国)这一概念时,或许不曾料想到,它会迅速发展成一种常态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皆与日俱增的合作机制。
自2006年9月金砖四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首次会晤,到2009年6月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峰会,再到2010年12月在三亚峰会上接纳南非加入,金砖由BRICs变为BRICS……迄今为止,金砖国家已经携手走过了十年。其间,金砖五国的务实合作稳步推进,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不仅对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显著带动作用,更在全球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视为新型全球化的开拓者和发动机。
在英文里,BRICS原本只是与 “砖”(bricks)谐音,中国人为其加了一个吉祥的“金”字作前缀。十年来的事实证明, “金砖”的成色愈来愈足、愈来愈亮。数据显示,2006年-2016年,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增长179%,贸易总额增长94%,城镇化人口增长28%。目前,金砖五国GDP、贸易总额占世界的比重分别升至22.3%和16.4%,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在机制建设上,金砖国家已建立起领导人峰会引领下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架构及机制,主要包括:进行战略把握与高层沟通的领导人峰会,在外交、安全、经贸、财政、金融、科技、环境等诸方面开展专业磋商与务实合作的部长级会议,提供技术支撑的高官会、工作组会和专家会,以及工商、科技、文化、智库、地方政府等各种交流机制。
中国是今年的金砖国家主席国。9月3日-5日,以“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为主题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峰会发布了长达40页、1.2万字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会后,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中外记者,介绍了会晤成果。
站在金砖合作第二个十年的门槛上,厦门峰会承前启后,因而备受瞩目。作为东道主,习近平主席在3日的工商论坛开幕式,4日的领导人会晤大范围会议、领导人同工商理事会对话会,5日的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等多个场次发表讲话。对于过去十年的金砖合作之道,习近平总结了三点启示:一是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二是务实创新、合作共赢;三是胸怀天下、立己达人。展望未来,习近平表达了共同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热切期望,并强调了四个“致力于”——致力于推进经济务实合作,致力于加强发展战略对接,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致力于促进人文民间交流。习主席在峰会期间的一系列讲话,既针对近年不时响起的“金砖褪色论”发出笃定有力的中国声音,传递了中国信心,又为全面深化金砖合作提出积极有为的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从峰会通过的《厦门宣言》来看,涉及总体共识与原则、金砖经济务实合作、全球经济治理、国际和平与安全、人文交流合作等几大领域,包含71条具体成果,是一份务实与创新兼具的金砖新十年合作蓝图。其中,建立自愿参与的金砖国家示范电子口岸和电子商务工作组、设立金砖国家本币债券基金、在若干新技术领域加强联合研发和创新、推动IMF形成新的份额公式、建立应急储备安排(CRA)宏观经济信息交换机制、维护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呼吁建立全球反恐联盟等内容,切实回应了国际社会对新型全球化、自由贸易和优良全球治理的呼唤,令这份宣言“亮点”频闪,并因其建设性和开创性而广受好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峰会明确提出深化南南合作,打造“金砖+”合作模式。为此,中方举行了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金砖五国和埃及、墨西哥、泰国、塔吉克斯坦、几内亚领导人共商国际发展合作大计。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金砖+”这一新创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亦体现出颇为深远的历史洞见。通过采取平等、灵活的方式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对话与合作,扩大金砖的“朋友圈”,“金砖+”可望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南南合作平台。人们有理由期待,金砖及“金砖+”能够同G20、G7、77国集团等其他机制一道,构建一个多元而有效的,涵盖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的国际合作机制框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良性变革。
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和利益关系的错综交织,以及各国之间在国情、体制、战略、诉求、经济表现等方面的差异,也须充分预估合作进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波折。此次峰会前在我国周边发生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这种变数及风险。但是,和平与发展是人心所向的世界潮流;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全球化,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关乎各国的共同利益;广大发展中国家更是普遍有着实现快速发展、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金砖合作顺应了这样的“大势”,这正是其得以持续并日益深化的根基所在。
“潮起鹭岛,风正帆悬。”在十年交替的时间节点,金砖伙伴们在厦门合力推开了新的合作之门、发展之门。昨日经验可鉴,今日成果可喜,明日前景可期。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