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0

夏鲁惠

立德树人是一种培育人的理想和价值取向的实践活动。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立德树人是要“立人”“成人”,将人“立”于与他人、社会、自然、世界、历史的价值关联之中,使个体的价值取向体现社会的价值内涵,使之“成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多次强调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他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最为鲜明的文化特质和教育思想。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中华民族的灵魂。儒家主张“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君子务本”(《论语·学而》),统治者通过实施“德政”,可以成为“圣主明君”式的政治楷模;读书人通过修养“德才”,可以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普通百姓通过践行“德目”,可以维持家族和睦、邻里和谐。同时,孟子的“性善论”提倡通过自我修养实现“立德”,荀子的“性恶论”强调通过外在教化实现“立德”。这就构成了“德”与“人”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是与仁爱孝悌、精忠爱国、勤俭诚信、见利思义、谦和好礼等传统美德分不开的。
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这段话说明我国先贤已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他特别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提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大学》在开头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中,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科教兴国等发展战略,并且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从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实际上蕴含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要成才、先成人的人才成长和发展逻辑,以及对人的全程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关注。
新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均有意识地加强道德教育。既进行有关伦理道德原则、规范的教育,还把德育推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进行宗教教育、伦理教育、纪律教育、国家法纪教育、民主教育、亲善教育、保护环境教育、消费教育,自由、平等、人权教育,反色情、反暴力、反吸毒、反艾滋病教育等;既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讲授基本美德和道德准则,又注重从各门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德与才,互为依托,缺一不可,但才不够,可以学,若德不行,则很难补。立德树人是“立做人之德”与“树有德之人”的辩证统一。“立德”离不开“树人”,同样,“树人”离不开“立德”。立德树人契合了当前我国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客观上要求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但社会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如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时有发生。实现“中国梦”,需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夯实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把“立德树人”明确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让社会正其谊而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把立德、立功、立言统一起来。

立德之要是树立核心价值观

“德者,本也。”德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德亦是一个社会的、好的价值观的体现。虽然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各有特点,但都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意识、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并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要求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易·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唐孔颖达注:“德,谓德行;业,谓功业。”由此可知,“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人类生活可以分为私人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三个基本领域,调节这三个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分别是私德、公德和职业道德。私德是指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如仁爱、尊重、诚实、忠诚、敬老爱幼等;公德是国家及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如遵纪守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保护环境、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团结等;职业道德是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如忠于职守、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廉洁奉公、团结互助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立德树人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立德树人是通过“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积极的心理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得到滋养与涵育,纯真完美的心灵得到塑造,生命活力得到激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他希望广大青年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使思政课“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德育规律。一是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二是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并重。 在教学上严格要求,在个人发展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尊重、信任。三是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四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统一。既要重视学校教育在大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社会教育的优势,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第二,顶层设计立德树人方案。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实施步骤与教育教学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中之重,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政府、高校、社会的多方联动,保证立德树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三,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包围,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第四,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只有教师品德高尚,才能保证教师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以德树心,以法塑身,德法兼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作出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然要求高校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增强对法律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宿感,进而敦促他们自觉地维护和恪守法律观念。道德教育是要引导学生认识道德中所蕴含的善,认识道德所蕴含的社会崇高理想,激励他们去不断地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和贡献社会。可以看出,法制教育是一种强制性的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是一种基于自觉意识的法制教育。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违法犯罪分子属于知法犯法。究其根源,正是道德因素的作用。因此,高校法制教育需要从道德教育入手,通过对日常生活和社会案例的剖析,使学生乐于学法、易于知法、深入懂法,真正形成守法意识,做到依法办事。同时,因将道德教育融入法制教育之中,使其从无形到有形。这样的法制教育必然会在提高法制观念的同时大大提高道德水平,从而为建设法制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作者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