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这五年

0

杨良敏

时光易逝,转瞬已五年。足迹深浅却斑斓,清晰如昨。

朝前看,向远方。且慢,放下脚步回望来时路。何益?历史启迪未来。

历史并未走远。我们都是个中人,陪时间一起度过。五年,无论有心还是虚度,记忆留痕且共生,大事小情都在此。贴着时间的河床轻捞,沙砾泛起,还有微漾的波纹,如同大树的年轮。这提示我们,过去的已过去,但它并没有消失,不是为我们充当铺路石,就是为我们补充营养,增强肌体的韧劲。

五年里,我们不只是年岁的增长,还有生活的改变。每个人改变的方式和内容不同,感受也不一样。有的在城市里拼搏,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窝”;有的“小窝”换“大窝”;有的从租住的平房、地下室换成了小居室,付了租金还有剩余,改善之中有苦也有乐;有的漂在城里若干年,感受到生活成本大,决定回乡创业,“城归”兴起……无论哪种改变,因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奋斗中的点滴进步都值得肯定和欣喜,它是催促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无需扬鞭自奋蹄。即便是“城归”,也不是“逆流”,不是倒退,因为“人”已不是当初的人,而是见过世面、有点技能、有点积蓄的人,把新思想、新观念带回乡里,是希望的“播种机”,是促进农村进步的新力量。同时,“地”也不是当初的地了,即便萧条、没落、“空心”,但连接的城已经变了,乡与城的信息鸿沟已被互联网填平了,世界成了无界限的地球村,绿色、本真的“乡”的价值反而凸显了,土货都成了城里人饭桌上稀缺的有机食材,乡里人同样可以网购城里人消费的那些物什。在这个意义上看,城乡关系不同于以往,“回归”已是机遇。

五年里,进城的劳动力增幅很小,适龄劳动力也开始减少,自2012年起,五年已经连续减少1796万。“刘易斯拐点”到来,人口红利面临消失,这给发展带来新课题。但是,红利转换的态势已经形成,这五年将近2800万高等院校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促进了劳动力由“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型,“双创”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长达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开始调整,“二孩政策”落地,改善人口老龄化的作用虽尚未显现,但为政策调整迈开了步,探了路。

这些来自我们身边的改变,折射出时代之变、国家之变,其间可以清晰地触摸到政府之变。人可以自由流动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伴随着政府执政理念改变而出现的现象。而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根本的要素,人的自由流动对社会发展起到决定作用。在一个高度流动的社会里,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效率的大幅提升,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因素。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定。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光关乎政府执政理念,还涉及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强力反腐,净化官员队伍就是其标志性手段。从制度上监督和约束,是确保权力运行规范的根本之策。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强调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和制度治党的有机结合是重要转变,而制度约束最可靠。这些转变,赢得了民心。

民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过去,“打土豪分田地”是发动群众跟党走取得革命成功的重要动力来源;现在,让群众富裕起来,并保护其权益不受侵犯,是赢得民心的关键。做错了,纠正过来需要勇气,但收效甚巨。在实际生活中,纠正一件错案,不仅还当事人一个公道,挽救一个家庭,而且能赢得全社会信任。五年来,类似内蒙古呼格案、河北聂树斌案等一批错案被纠正,正是突破阻力、还原真相的努力,体现法治的进步,更是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教材。

无论是个人际遇的改变还是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汇在一起就是社会进步。这种进步,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方面,就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在这五年里,我们的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虽然速度下来了,但仍然领跑世界,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和“压舱石”,继续在第二经济体的位置上追赶。国强还要民富。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既定目标,不让一个人掉队,是党向人民的承诺。这项任务艰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一个有力抓手。在无形方面,软实力的增强是这五年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是在国际治理中议程设置能力、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还是方案、标准的提供,中国实现从规则的接受者到规则的维护者、规则制定的参与者乃至引领者角色转变,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的设立,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联合国所采纳;在科技领域,从模仿到跟跑、并跑甚至领跑转变,“上天”、“下海”、“入地”等方面一批高精尖科技成果的问世确实提气,让人自豪又踏实。

五年,弹指一挥间。历史又处于一个关键节点,中国仍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但是,我们不可盲目乐观,仍需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稳健、沉着应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全力以赴把战略机遇期拉长,为发展和崛起赢得时间与空间,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未来。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