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模式转换与路径创新

0

肖科学 宫向阳

地方高水平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地方高水平大学,是一个群体的统称,根据我国大学的层级机构和差序格局,本文所指的地方高水平大学,主要是省属重点大学中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达到或接近原来“211工程”高校办学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或科技类大学。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着力释放改革红利,打破了以往重点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固化、利益固化、竞争缺失问题,强调实践标准,强调所有高校“同台竞技”,这为地方高水平大学脱颖而出创造了极好契机。为了适应这一新局面,地方高水平大学应该从自身做起,勇于投身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办学实践,运用科学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断推进模式转换与路径创新,全面提高办学治校和“双一流”建设水平。

在战略定位上,将实现高水平与体现地方性相结合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一论述指明,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 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从基本特征来看,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分布区域广、联系实际多、综合实力强,可以说具有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优势。

地方高水平大学,最鲜明的特色就是“高水平”和“地方”的结合。因此,办好地方高水平大学首先需要将实现“高水平”与体现“地方性”相结合,将“顶天”与“立地”相统一。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既要着力提高对现代科学知识增长的贡献度,也要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显示度。所谓“高水平”,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水平高。作为科学发现的重要载体,大学就是要推动创新、创新、再创新。这是大学的本质决定的,地方高水平大学也不例外。“作为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职能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地域性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在找寻自身办学目标定位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对象。”(刘海燕,许士荣, 2014)一定意义上说,“地方性” 特征也是“特色”的表现和来源。在研究地方历史、解决地方问题、服务地方发展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不断催生和推动一定的研究特色和学科特点。这就要求地方高水平大学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紧紧围绕“地方性、特色化、高水平”, 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满足地方实际需求上打硬仗。在这方面,河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成功入选2012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就是个中典型。可以说,地方高水平大学在未来发展中能否后来居上,就是要看能否在服务地方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在学科建设上,将完善学科布局和凝练学科特色相结合

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流学科,既要坚持共性,也要突出个性。这就首先需要按照学科建设规律,完善基础学科结构布局,创造学科发展的健全生态;其次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特色学科、优势学科。

高水平大学必须拥有合理的学科结构,也就是拥有比较健全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种基础学科是自主创新的源泉, 从近代科技史来看,基础科学的重大发现往往带动新的技术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从世界一流大学来看,基础学科完备是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才有特色学院或职业学院。对此,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指出:“它们的共性是基础学科的主体齐全,它们的特性是在不同的实用学科上突出重点。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可缺少任何职业学院,但作为学科主干的文理学院中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这三大支柱不可有任何一支示弱。”因此,地方高水平大学还是要完备基础学科一般结构,这是大学发展的基本功、立足点。

当然,完善学科布局总是相对的,不可以教条式理解,这就要结合学校实际来统筹考虑、灵活设计。“地方高校所要追求的‘高水平’并不是‘全面’的,而是‘有限卓越’的,即追求‘单项冠军’而非‘全能冠军’或‘团体冠军’,实现在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异军突起。”(陈杰,徐吉洪, 2016)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之路和成功之道。对此,地方高水平大学并非一定要对所有学科平均用力、同时发力,而是要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抓住主要矛盾, 选择少数主流方向,培育和打造少数几个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上,将学科发展的目标就聚焦在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社会需求的学科。如果一个学校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就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如果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在科学研究上,将坚持学术驱动与需求驱动相结合

当今,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发展,有来自科学系统自身不断扩展和深化的内部需求动力,也有来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动力。在理论方面,看不到任何应用前景纯粹的理学研究“单力驱动”和具有明确应用前景的“双力驱动”, 以及部分学者提出的“小科学”和“大科学”理论、“学院科学” 和“后学院科学”理论、知识生产“模式1”和“模式2”理论在表述上虽有差异,但却存在着一个基本共识:即知识生产模式正在发生改变,科学研究不仅要重视科学家个人理论旨趣,也要重视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必然对大学科学研究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为社会需求而研究”和“为研究而研究”一样,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成为大学科研的核心理念。

根据这些事实,借鉴这些理论,地方高水平大学要识变、应变、求变,坚持服务国家目标和自由探索有机结合,坚持双力驱动、理工融合,既要研究和找准科技发展的趋势,也要考虑中国的现状、中国应走的路径,特别是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状况和现实需求,允许和鼓励多种知识生产模式并存。据此,一方面要保持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以履行其对真理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要适应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以履行服务社会的责任, 树立“大学科学研究要允许市场驱动与学术驱动并肩而行,独立研究与协同研究并行不悖,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并驾齐驱”(李志峰,高慧,2014)的新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地方高水平大学要统筹兼顾科技发展方向和地方发展重点,把知识创新摆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对重大任务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争取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争做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要着力加强学术创新统筹协调,着力围绕地方经济社会的产业链来部署创新链,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不断形成互惠互利、同频共振、校地共赢的发展格局。

在人才培养上,将坚持创新型培养和创业型培养相结合

从大学史看,世界范围内的大学经历了两次革命。第一次肇始于德国教育家洪堡领导的柏林大学改革,使“研究”成为大学使命,催生了研究型大学。第二次开始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使“创业”成为大学一项新职能。特别是随着知识的资本化、资本的全球化,创业型大学崭露头角、方兴未艾。因此, 当代大学做创新创业型大学,既符合发展规律,也顺应时代潮流。实际上,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延伸。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对深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蒋春澜, 2017)对地方高水平大学而言,要勇于直面问题、迎接挑战,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创新型培养和创业型培养相结合,为建设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在这个问题上,地方高水平大学可借鉴相关成熟经验,尝试将本科培养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和“学术基础”“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给予学生多样化、分类式培养。“大类培养”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实施通识教育促进学生科学基础、人文修养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它为学生今后进入任何领域学习打下基础。“专业培养”阶段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多元培养”阶段的目标是保障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实现个性化成长。与此相适应,地方高水平大学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大学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做到全覆盖、分层次和有重点。“全覆盖”,是指面向全体学生,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分层次”,是指应该规划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应该强调创新创业理念的培育和创业知识的系统教育。“有重点”,是指要通过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来帮助部分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种子选手和创业引领者。总体来说,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方法论原则和由通识到专业的教育观理念,既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又满足学生职业成长需要,既体现国家长远需要又照顾社会当前实际,既体现人人成才理念又强调多样化人才观念,比较符合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实际。

在办学治校上,将提高大学治理能力和秉承大学核心价值相结合

“双一流”建设不仅要靠学科、科研等硬实力,更要靠制度、精神等软实力。如果大学精神缺失,一所大学是办不好的。为此, 地方高水平大学应该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着力提高大学治理能力,不断培育大学精神文化。

提高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重点是大学实现有序治理,依法治校。新形势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应从三个方面提高依法治校能力。一是要以学校章程为“基本法”,统领依法治校工作。形成以《章程》为学校“基本法”,以专项配套制度为支撑,实施细则为辅助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为依法治校提供制度依据。二是完善治理结构, 实现良法善治。要坚定不移、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尊重并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三是构建权力监督体系,提升法治文化软实力。探索和实践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决策模式,将法治理念融入大学文化建设,提升法治文化软实力。实施法治,关键要提升大学领导者和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

同时,大学是学术共同体,需要治理,更需要精神。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认为:“大学整体自我形象的核心是对真理的兴趣; 大学的首要使命是传播和发现关于重大问题的真理。这些形象包含和暗示着大学成员的行为规范,他们对彼此所肩负的使命以及他们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地方高水平大学,首先必须成为探究的场所,成为知识创新、学术创新的基地,以真理为友,与创新同行。地方高水平大学的教师应认清自己“学者的使命”,将献身学术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不为劳形累心的名利位势所遮蔽,以学术为终生志业。大学核心价值强调自由氛围。在基础研究领域,包括一些应用科技领域,地方高水平大学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参考文献略)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