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

0

赵 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的深刻变化,农业生产成本“地板”抬高与价格“天花板”下降双重挤压,国外农产品“大军压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三农”工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有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粮食产量将连续5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肉蛋菜果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已超过66%,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7%以上,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村民生得到实质性改善,农民收入增速连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2年的2.881缩小到2017年的2.71166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4%以下。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城乡基本医疗和养老制度开始并轨,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水、电、路、气、房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5年来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5万公里,解决了2.5亿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危房1500多万户,90%以上的行政村通上了宽带互联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面展开。农村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面积超过80%,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块地”改革试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农业补贴制度等重要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农业农村持续向好,为稳住经济社会大局发挥了“压舱石” 和“稳压器”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乡村, 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收入差距大。我国中低产田还占2/3,近一半的农田缺乏有效灌溉设施,一些先进农业机械装备大量依赖进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利用, 土地超垦过牧、地下水超采、土地重金属污染、水土流失加剧、面源污染加重,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不到40%, 农膜回收率不足2/3。农业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变化矛盾突出,产大于销与供不应求并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国际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国内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我国农业比较优势进一步削弱。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成本年均上涨20%左右,土地流转价格也持续上涨,农业生产综合成本高居不下,导致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明显倒挂,农产品进口压力巨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显著加大,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两大引擎” 同步降挡减力,农民增收进入“减速带”,呈逐年减缓之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依然突出,水电路气网覆盖仍存在许多空白村, 并且已建成的标准较低。农村危房改造、垃圾处理、污水整治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城乡居民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还很明显。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乡风不文明、人情负担重和“三留守”等农村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在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诸多领域,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城乡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二元分治,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依然任重道远。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文化的振兴、教育的振兴、科技的振兴、社会的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繁荣乡村经济。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农业是乡村经济最基本的依托。必须顺应农业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农业由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转变,通过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实现农业转型升级。要继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创新、智慧农业等方面迈出新步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目前,全国农村网商已达985.6 万家,带动就业约2800万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已有33万家,从业人员850万。繁荣乡村经济,要重新认识农业的多功能性,充分挖掘乡村价值,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已达700多万,其中农民工480 万、科技人员120万,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力军。要积极引导更多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就业,完善农民合理分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可持续发展。

第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 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美丽中国, 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一是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突出问题治理。要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把农业清洁生产方式推行下去,切实做到该减的减下来,该退的退出来,该治理的治理到位。同时,要对症下药、综合施治,继续加大对水土流失区、地下水漏斗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区的治理力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二是加大农村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系统养护修复的有效措施,包括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湖休养生息制度、进一步完善轮作休耕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等。还要继续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农业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激励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不但要坚持不欠“新账” , 还应考虑如何逐步还上“旧账”。在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基础上,加快构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政策支持体系,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让保护环境不吃亏、能得到实实在在利益。

第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 发展农村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优秀的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当前,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明的扩张, 传统乡村文化被忽视、被破坏、被取代的情况相当严重,一些地方乡村文化、农耕文明正在逐步消失。实现乡村振兴,要从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增强发展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掘、继承、创新和发展优秀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好乡村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文明的原生态,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建设幸福家庭、友爱乡村、和谐社会。

第四,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祥和安定村庄。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村和民安是农民的切身福祉。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正在经历深刻转型,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程度加剧,农村“熟人社会”的传统格局正在逐渐被打破。乡村社会发展的巨变,凸显了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和组织的服务、组织、动员能力弱化,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管理权威和服务能力弱化。一些地方村民自治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集中了很多治理的矛盾和问题。农村公共安全投入普遍不足,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加之农民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适应新时代要求,创新乡村治理理念,调整治理目标,升级治理手段。一是要抓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着力解决乡村社会“散” 的问题。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组织体系,让农民得到各种组织的引导、教育、服务和管理,让农村家户联系紧起来、守望相助兴起来、干群关系亲起来。二是要注重现代治理方式与传统治理资源相结合,打好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协同发力的组合拳,加快形成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三治”结合的治理格局。

第五,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增强农民获得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要适应农民生活改善和产业发展新要求,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完善管护运行机制,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在农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并轨,织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网。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决战决胜阶段,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确保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实施好这项重大战略,必须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乡村振兴战略体制机制保障,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一,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大政方针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中央一号文件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对“三农” 工作队伍基本要求,指出了队伍建设的方向。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懂农业,善于学习农业经济和技术, 勤于到田间地头与实际接触,不断提高引领市场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要爱农村、爱农民,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善于倾听了解农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从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尊重农村发展规律,切实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要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三农”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拓宽县级“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干部来源渠道,要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要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让农村基层干部有盼头、有奔头、有干头。

第二,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要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主线,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让农村的资源要素充分利用起来,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落实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让亿万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经营权。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在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前提下,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要以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

第三,资金投入上优先满足。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筹集资金渠道,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一方面,要加大财政资金对“三农” 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上下功夫,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还要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另外,为了拓宽乡村振兴资金筹集渠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第四,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要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加快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推进新增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并轨,在农村居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农村水电路气房网等建设上,着力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建设档次、完善管护运行机制。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整合力量、因地制宜、统筹推进,打一场攻坚战,绝不把农村“脏乱差”带入全面小康社会。

作者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局局长、研究员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