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自贸区培育新动能重在制度创新

0

俞容龄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201741日,四川、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陕西7个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这标志着自贸区建设从试点探索阶段进入成熟发展的新航程。除浙江沿海、辽宁沿边外,第三批自贸区其余五地均地处中西部内陆,属于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内陆自贸区”)。在战略路径上,内陆自贸区正加快复制、推广已建立的四个自贸区的成熟经验、模式与做法,实现其“全国功能”的遍地开花;另一方面,又结合这些省份的内陆区位优势突出“地域特色”, 实现对周边地区的联动与溢出效应,即主要侧重中西部地区,兼顾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分别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作为内陆开放的重要平台及支点,自贸区“加快发展”的路径是“依靠深化改革开放”,主体则是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牵引的经济新动能,以及融合、协同、共享的双创生态环境。

内陆自贸区发展有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新经济新动能以中小市场主体为主力军

新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原来旧有的空间秩序格局,提升了生产力,导致生产关系和生产效率产生新的变化。物联网、智能化驱动新的商业模式,从而创造更多的分享价值。以各内陆自贸区着力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及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例,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升级,已经成为推动制造、流通等传统产业转型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内陆自贸区为中小企业新动能搭建新平台

作为内陆开放创新的平台引擎,自贸区所搭建的平台经济更加关注潜在中小市场、散户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市场终端“最后一公里”对提升服务品质的关键作用。得此天时地利支撑,第三批自贸区, 尤其是除浙江、辽宁外的川渝鄂等地,截至2017年底所注册的超过4万家新增市场主体,9成以上都为平均注册资本2000万元左右的中小企业。

(三)新动能为内陆自贸区营造内生优势

挂牌以来,各内陆自贸区新经济领域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为主要形式的创新创业活跃,化解过剩产能,带动大量就业,显示出巨大发展活力与潜力,依托差异化发展、互联互通发展、开放型体制等新优势,形成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促进各种经济新动能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与社会海量创新资源,积极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构建开放型产业新体系等重点任务,已成为内陆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四)内陆自贸区催生新经济新业态

从大数据内容分析及价值链评价情况来看,内陆自贸区8成以上企业呈现聚焦“四新”促“四化” 显著特征,即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能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从自贸区新注册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细分领域来看,主要趋势体现为抓住一个“关键”,实施四个“引领”,营造一种生态, 即抢抓下一代信息技术关键风口, 实施以智能制造引领的生产方式创新、以物联网引领的消费升级创新、以“互联网+”跨境平台引领的贸易升级创新、以金融要素集聚升级引领的生产服务创新,营造以孵化创业引领的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生态。各内陆自贸区均聚焦供给侧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制度创新的充分赋权优势,探索出台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人才优先发展等政策文件,通过精准化、组合型的政策供给,释放新动能发展活力,促进新经济快速发展,打造形成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新经济产业体系。

内陆自贸区培育新动能面临挑战

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过程中,内陆发展新动能、新模式既面临共性困难与挑战,同时存在改革创新呈现碎片化、各部门协同性不够等制度供给问题,对内陆自贸区新动能发展构成深层次挑战。

(一)市场主体存续期较短

由于物流及资金成本居高不下等内陆“硬伤”,平台型、数字型创新模式中小企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或裂变,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较为缺乏等因素长期作用,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不稳定情况突出。从自贸区企业调研情况来看,中小企业每年会出现近40%的企业更替,但很多都未在工商登记中得到体现。根据抽样情况推断,内陆自贸区内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短,平均存续期不足3年,与美国的8.2年、日本的12.5年有较大差距。

(二)内外资发展不平衡

当前各自贸区的外资政策, 尽管有一定创新,但是总体在原沿海政策框架内徘徊,缺乏适合内陆开放的实质性政策创新;产业园区小而散、定位盲目而空洞、配套条件尤其软件相对不优;缺乏高层跨行政区域协调机制,各自为战,雷同趋势明显。从各自贸区截至2017 12月的比较分析情况来看,在市场主体内外资注册类型上,内资企业注册数量占各个自贸试验区的绝大部分,外资企业注册数所占比重较小。从沿海与内陆自贸区比较来看,浙江自贸试验区虽然企业总数不多,但平均注册资本额显著高于各内陆自贸区。

(三)体制改革不够系统

由于行政管理层级错综复杂,“碎片化”现象突出,目前体制改革推进仍需加快。如市场准入和数据开放仍不适应新动能发展需求,消费者盈余、服务型制造等技术革新创造的价值尚未得到准确统计,转型引导和精准施策的决策依据缺失。同时,试验区内尚未建立综合执法机构,倡导共享利用、集约发展、灵活创新的先进理念仍有差距,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实现有效监管、审慎监管、轻监管和创新监管仍待时日。

(四)协同创新难度大

新动能具有人才、知识、资金、技术密集等特征。然而,目前面临的瓶颈约束较为明显。在技术方面,材料、装备、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很多高新技术产业市场成长快、产业规模大,但增加值率低。在人才方面, 内陆地区跨界复合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乏力,新型人才制度供给不足。在资金方面,真正支持新动能发展的“风险投资”不足, “保险投资”过剩,难以适应新动能发展要求。面对新的商业模式和线上交易的复杂性,监管本身带来的新问题,如增加市场交易的运营成本、合规成本,存在管制俘获和权力滥用的风险等,缺乏顶层设计以及落地细则的问题日益突出。

内陆自贸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政策建议

从上述调研分析看,仍有一些制约新动能发展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聚焦在格局与制度上。因此,要想破解内陆自贸区新旧动能接续的难题,促进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协同发力,应在开拓全球网络、确立全局互通、持续协同进取方面统筹谋划。

(一)紧扣智慧便捷,构建适应新动能发展的全球供应链经济新体制

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应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这一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将与新动能产业领域货物及服务贸易相关的手续纳入“单一窗口”办理,覆盖单证申报、税费支付、报关单修撤和自贸区创新制度等领域,不断在创新上做“加法”,打造适应新型消费市场的智慧供应链平台;同时,对资信优良的生产型企业的主要商品进行审核备案,在出口环节优先实施机检查验,不断缩短通关时间、对标东部及国际水平,持续提升内陆自贸区口岸综合物流效能,在流程上做“减法”,给企业带去贸易便利化的“乘法”效果。

(二)紧扣合作机制设计,构建适应新动能发展的区域协作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为打破自贸区内、区内与区外、区与区之间等不同的行政区划限制,实现生产要素的互补和信息数据高效率流动这一新动能发展的基本前提,应创新“飞地经济”合作机制,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各种经济、产业园区,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和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强化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完善发展成果分享机制,加快统一市场建设,促进要素自由有序流动, 为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作出新贡献。

(三)紧扣“中国制造2025” 示范方阵,构建新动能产业集群融通发展新机制

内陆自贸区众多中小企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不可忽视的力量。应通过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方阵,让大中小企业在区域内集群式融通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结合,发展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等新模式,形成智能制造内陆创新氛围和产业集群。同时,应鼓励各试验区充分探索行政监管立法创新赋权,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动能产业基础监管标准:在生活性服务业领域,重点加快大健康、互联网教育等监管标准建设;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重点加快互联网金融、跨境融资租赁等监管标准建设。尽快与国际接轨, 建立统一的反垄断体制,实质性增强反垄断的有效性,为各类新兴市场主体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紧扣全方位数字规则体系,构建适应新动能发展的贸易新机制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云计算和智能技术的加快发展,引发了消费方式与传统业态的深刻变革,国际贸易方式相应呈现出全新的跨国界、多边化、多元化、多样化和网络化的链接状。各内陆自贸区应加快形成B2B2C监管体系,加快交易信息、金融信息、物流信息、监管信息等数据共享和深度利用。应围绕跨境电子商务填补高标准规则的空白,将内陆自贸区经验上升为中国模式、形成中国数字贸易方案。

(五)紧扣市场监管改革,营造有助于培育新动能的营商环境

新经济与旧制度陷入两难困境,唯有从“管理”到“治理”, 切实构建国际先进的市场监管体系才是有效“解药”。应在内陆自贸区各市场监管部门组建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机构,主要职能是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制定和实施改善营商环境的监管规则,如应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不轻易给新业态、新模式贴上垄断的标签,加快探索构建“政府监管平台、平台监管个体”的监管新格局。同时,聚焦新兴产业发展特点,创建一个自贸区之间容纳量更大、信息共享无阻的失信惩戒体系,让基于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数据价值”的普惠金融服务及权益保护落到实处。

(六)紧扣“社群+平台”, 形成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环境

狭义新经济就是基于互联网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新经济新动能有利于化解既有利益的复杂纠葛,更是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成果体现。应着力增加新经济新阶层人士集中社区的“温度”及“粘性”,如聚焦服务贸易、创新金融重点行业及领域,持续优化商务项目布局,合理安排商业与商务比例、平衡新建区域商住双向拉动力,实现公众关切与商业利益之间的精准平衡。探索建成自贸区“微改造、大提升”共治模式,持续提升社区感和人情味,印刻城市文化记忆、优化公共空间质量。同时, 可充分利用各地现有“双创”项目基础,围绕自贸区改革创新、政策集成等关注较多的领域,形成行业分享、优势互补的交流活动社群。(本文为2017年重庆市科委“技术前沿与制度创新”支持课题“内陆自贸区培育经济新动能研究”结题成果)(参考文献略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司法局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