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实体经济的若干思考

0

 

顾 昱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明确提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大任务和具体举措。此举既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亦是基于国家强大复兴的战略考虑。由此,要实体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以提高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全面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扩大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进而不断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水平。

增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

由于虚拟经济投资回报率高且回收快,大量的资本流入虚拟领域中,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和企业“弃实投虚”加剧,造成实体经济存在相当程度的“失血”和“抽血”问题,虚实矛盾问题突出。为此,正确处理好发展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成为振兴实体经济需要处理的第一对关系。

要坚持“以实为本、虚实并举”,切实做到对“虚”“实”要一视同仁、统筹规划、相互兼顾、协调一致。一方面,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另一方面,也要按照实体经济的要求和条件,稳步推进虚拟经济的有序发展,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提升作用;同时更要防止“虚热实伤”,更不能“助虚劲而招实祸”。加强和完善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坚决抑制虚拟经济盲目发展,切实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而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要强化制度约束与规范,加强金融法规与监管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交易的透明度,严格规范金融市场行为,严厉打击投机操纵行为。切实采取措施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能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依赖制造股市以及房地产的泡沫来提振经济。从根本上改变现有住房制度和土地制度的缺陷,构建合理的土地制度、信贷制度、税收制度以及保障制度,使住房制度规定的体系得以回归居住的原始基本属性,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解决低端供给过剩与高端需求难以满足等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培育并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针对传统产业进行积极的改造提升工作, 此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加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需求结构升级的要求。

一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五大领域,全面提升人才、技术、资金的供给水平,营造创新要素互动融合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支持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促进跨界融合,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更加注重产业集聚,加快打造北京、上海、深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提升产业集群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为途径,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形成创新经济集群发展的新格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发展,以更开放的理念、更包容的方式,拓展国际合作新路径,大力推动优势产业领域的技术和标准国际化应用,加快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全球配置,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

二是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国传统产业规模体量大、带动作用强、国际市场参与率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对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特别是,传统优势产业中大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具有刚性需求特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个性化、高端化、定制化等优质产品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传统产业在改造升级后仍具有较大市场增长潜力。利用先进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改善供给结构,满足消费升级要求,可以让传统产业这棵“老树”不断长出“新芽”。为此,要高度重视技术改造的作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工程”,重点支持轻工、纺织、机械等传统行业技术改造、共性技术研发和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促进传统产业内涵式发展。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新技术新业态以及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整体变革。实施创新成果转化促进行动, 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科技重大基础设施等创新载体改造提升。实施清洁生产行动,鼓励采用先进的节能、节水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实施升级改造。

三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性强、创新程度高、产业融合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 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同样也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重要组成方面。在振兴实体经济上,要积极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创新行业发展模式,推进现代物流业、工业设计以及科技、信息技术、金融、商务服务、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切实提升整体产业层面的发展水平以及产品的附加值。此外,积极搭建服务型制造智力支撑平台和产业推广平台,发展总集成总承包、针对性的个性化定制、各类在线支持服务、行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品牌管理、创意服务、融资租赁服务等业态,促进整体过程中制造与服务的相互融合,从而提升产品和企业竞争力。

切实降低实体企业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针对企业反映较为突出的税费偏高、社保缴费比例高、制度性交易成本种类多、弹性大等问题,必须深入推进降成本,切实降低企业成本负担,增强实体企业竞争力。

一是全面开展降税清费工作。应对全球制造业领域的激烈竞争,降税减负是核心。建议清理规范对企业的各种收费,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和标准公开,加大对消防、卫生、残疾人保障等各类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清理整并力度。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违规收费举报机制,增强清费工作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二是逐步加大社保国家支付比例。目前,“五险一金”是企业在成本方面反映较多的问题。部分省市“五险一金”总缴费率超过58%,企业承担的比例也接近50%。随着工资的上涨,企业社保支出快速增加,不少企业反映压力很大。建议根据各地社保账户实际情况, 有条件的地区可阶段性调低社保缴费率,切实为企业瘦身减负。在此基础上,加大国家支付力度,提高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部分的比例。

三是切实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关键是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要深入推进金融行业改革,放宽行业进入门槛,研究启动注册制改革试点,激发股市活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深化土地、资源能源等领域改革,鼓励通过市场竞争,形成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的新机制。

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打造更多中国品牌

质量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升产品质量、改善服务、技术创新的过程, 也是拓展国内外市场,适应结构转型和消费需求结构升级的需要。要把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作为增强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按照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署,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倡导和培育“工匠精神”, 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 构建弘扬工匠精神的良好体制和机制,在产业发展上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产业发展环境,最终形成尊重技工、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树立起品牌意识,培育更多“百年老店”,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使品牌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同,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发挥政府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振兴实体经济,需要政府积极作为,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各种成本,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大力提升科技发展水平,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一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协同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营造商业氛围、健全信用环境、优化政务环境、完善法制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 全面清理并规范涉审类中介,从而实现对国家鼓励类、允许类制造企业投资项目无需审批。扎实推进政务服务“网络”建设,实现部门之间数据同步互联共享,推动政务服务信息面向全社会开放。分领域、分行业制定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类事项、产业类政策明确的调控事项、创新发展所需服务事项等有效监督管理。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综合监管执法体系,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和违法生产行为。

二是助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加快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融资、研发设计、科技成果检测、咨询等创业创新服务,实现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发展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

三是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进一步营造适合创新型初创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使各类主体各展其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四是为实体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实施制造业类别的领军人才集聚计划,推动建设先进制造业领军人才分布地图和国内外集才引智工作试点,建设高层尖端级急需紧缺型人才职称直聘特殊类通道, 实施高端科技类企业家的培育、专业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专项专业专领域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专项工程。秉承国家提出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及“广开进贤之路” 的思维模式,通过“外引内育”等模式形成引才聚才的载体平台, 吸引全球范围内较高水平的科学科研人才、领军人物、重点关键项目的实施人和创新团队到有关实体类经济层面进行优选改造创新创业。对引进的各类高尖端人才,通过给予物质激励以及有关项目专项资金审批优惠等相关支持,在饮食起居等生活服务方面着重关注,竭尽所能在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家庭住宿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上予以妥善解决。探索新的人才领域战略合作新模式,分门别类制定专业技能大师级培育计划,在高技能高工程技艺培育、授教以及实践上下功夫,进而大幅度提升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比例。(参考文献略

作者为北京住总集团副总经理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