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0

 

林 淼

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 又称包容性金融)由联合国2005年首次提出,旨在为社会不同的阶层和群体,尤其是贫困者和低收入者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从服务形态和制度变迁上划分,普惠金融经历了“小额贷款→微型金融→普惠金融”的演化历史。早在15世纪,为了抑制高利贷的发展,意大利修道士就开展信贷业务;18世纪20年代,爱尔兰发明了“贷款基金”, 向穷人提供小额贷款;19世纪开始,日本、德国等许多国家开展了小额贷款业务;进入20世纪,小额贷款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政府和金融机构意识到单一提供贷款给贫困地区居民不能减少贫穷,需要给他们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金融服务, 小额贷款业务进入微型金融阶段; 进入21世纪,“普惠金融”逐渐取代了微型金融,成为国家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开始进入创新性发展时期。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及其面临的困难

在我国学术界,普惠金融未能形成一套成熟的、完备的经济理论。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普惠金融的相关问题。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杜晓山(2010)指出,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很大且多样化,然而传统金融机构的利润链条尚未深入农村。何德旭(2008)认为,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的包容性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从而使得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相对匮乏。普惠金融体系发展方面,焦瑾璞(2009)则倡导,应重点关注普惠金融体系在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和完善,通过健全的机构、多样的产品和完善的监管做好“最后一公里”建设。普惠金融盈利性方面,吴晓灵(2010)指出普惠金融不应以自身盈利为最终目标,其实质应该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满足社会的有效需求。

在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关扶持政策相继出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规划》要求以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性向各社会阶层提供有效的、可负担的金融服务。但传统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时,由于成本高、覆盖范围窄等原因,面临着诸多困境。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的困难也在逐步破解。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普惠金融,要求全面提高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鼓励金融机构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拓宽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2016年,G20 杭州峰会发布《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成为数字普惠金融在世界范围内的一项行动纲领,涵盖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法律监管框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消费者保护及数字技术和金融知识普及、用户身份识别等内容。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迅速,积极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贫困居民对金融的需求,也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国普惠金融资金总量正在不断增加,普惠服务主体和服务内容在不断丰富,配套的政策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目的是让每个阶层和所有经济主体都能均等地享受到金融服务,但是不可否认,在传统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的现实情况下, 广大农村、中小企业很难享受到金融服务。一是狭窄的客户覆盖率。普惠金融是为全社会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使得广大经济参与者能享受到金融发展的成果,经济发达、基础设施较好的区域可以更好地享受到金融服务;然而,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受物理网点不足、网络设施差的影响,他们的金融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二是较高的成本支出。要满足不同阶层对金融的需求,就要根据受众的特点研发出不同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获得贫困地区居民及中小微企业的信用情况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并且不同产品的研发及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三是较大的潜在风险。普惠金融服务的群体覆盖面广,业务种类多,金融机构很难发现所有的潜在风险;普惠金融主要服务落后地区,金融机构除面对复杂落后的金融生态外,还要拓宽金融服务面,可能会暴露出信用、违约等多样性的风险。

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新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DFI)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形成了基本共识,即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信息技术来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贝多广(2 0 1 7 )认为,数字金融是以数字化方式提供的普惠金融, 是对普惠金融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发展。世界银行扶贫咨询专家组认为,数字普惠金融是以数字化方式获得以及使用正规金融服务, 该类服务应符合客户需求,并且以负责任的方式、客户可负担、服务提供商可持续的价格来提供。相较传统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依托互联网、通信技术、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无可比拟的发展优势。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突破信息搜集和加工成本高的障碍,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加了长尾客户获得金融服务的可能性。电商、线上网络平台等积累了大量用户行为数据,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利用上述数据来评估对用户的行为风险,提高金融机构为尚未有信用记录的用户提供信贷服务的可能性。移动互联网推动了移动支付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减少对物理网点的依赖,为贫困地区居民享受金融服务奠定基础。数字技术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高端客户财富管理的效率,提高低端客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一)挖掘长尾客户

信息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拓宽了普惠金融的服务覆盖范围。数字普惠金融改变了金融服务方式,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得用户能够运用移动技术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增加了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扩大了金融服务半径。

(二)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数字技术的进步极大提高了用户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程度。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低成本地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数字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的物理网点不足的困境,并且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金融服务成本的降低主要集中在运营成本和支付成本上。

在运营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降低了农村居民和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普惠金融真正实现了普惠性。例如,李敏(2015)指出, 在银行柜台办理业务时单笔所需的成本是4元,而使用手机银行办理业务时单笔所需的成本仅仅是0.6元, 成本的降低是显著的。

在支付方面,普惠金融的支付模式是基于移动支付技术。当前,我国无网络不金融,无移动不金融,已成为数字化时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移动互联网的主导地位得到不断强化。大量的移动支付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人工成本、营运场所成本及其他成本。

(三) 提升金融配置效率

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决定了社会所有资源的组合效率和效益。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整合信息流、现金流等信息大幅改善用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金融配置效率。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社交、消费记录、兴趣爱好等各种行为都将形成数据被收集、储存下来。运用数字技术对这些行为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高效地形成用户的信用评价,有效地控制平台的运行风险,能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传统金融模式下,居民理财面临较高的财富净值,这种设置使得大量中低收入群体无法获得理财服务。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降低进入门槛,给中低收入群体理财机会,使得整个社会的金融资源得到更高效的配置。因此,数字普惠金融以信息对称为优势构建了更高效的市场及更市场化的金融体系,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四)扩大征信范围

纪敏(2 0 1 6 )指出,传统征信模式无法为低收入者和缺少信贷记录者产生征信报告,金融机构无法准确识别其风险偏好,对其进行信用评估,降低其获得信贷的可能性。

数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征信的发展。一切数据皆为信用数据。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征信改变了原有的征信模式,征信机构通过互联网收集不同维度的数据,分析及处理这些数据,可以增加征信报告的有效性和可用性。例如芝麻信用,借助大数据技术,采集到传统征信机构未能覆盖到的广泛群体(包括学生、工人、农民等),与现有征信系统形成有效补充。这些数据具有来源广泛,涵盖个人消费信息、理财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等,时效性强,种类丰富的特点。未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生活服务的深度结合,信息覆盖内容更加广泛,征信范围也更加广泛。

(五)分散金融风险

传统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获得利润比较有限,还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数字技术能够破除传统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的局限, 优化及降低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不同环节的风险。传统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得好,能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首先,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字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识别和量化风险。与传统的风险管理相比,基于数字技术的风险管理能够实现样本监测全覆盖,对风险发生的规律、方式、特征等及时分析,然后最大程度上优化风险。其次,数字技术可对已经监测到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然后设计出与风险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分散或转移风险。将不同风险的金融产品销售给信用等级不同的客户,可以提高收益,降低风险。最后,数字技术可以优化监测的技术环境,有助于实现风险预警。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