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短板剖析

0

 

张仿龙

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银行业实现战略转型、践行社会责任的历史使命,也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的共同事业;既需要银行业自身遵循市场规律,积极探索一条商业银行可持续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之路,也需要有效的政策手段持续改善金融环境、激发银行业内生动力,共同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质效。

互联网时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缺什么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主要包括信贷支持和结算服务。我国经济结构决定了小微企业在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创业创新、保持就业稳定、稳固民生基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的当下,小微企业的生存压力更大, 融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1.基于小微企业生命周期,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小微企业大多居于产业链下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旦产业政策、行业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或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极易在激烈的竞争中淘汰出局,因而生命周期较短。目前银行金融产品整体还是偏向传统抵押担保,造成很多轻资产和初创型企业依然面对融资难问题。以浙江嘉兴为例,70%以上的小微企业把银行贷款作为主要和首选融资渠道,而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的企业少之又少。小微企业一般很难通过股权市场直接融资,而向传统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手续繁琐、审批程序复杂,据有关调查,45.8%的小微企业主认为贷款到位时间过长。一些小微企业对相关的金融服务和政策优惠不甚了解,企业主难以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金融产品的风险特征针对性地把握融资机会,特别是对如何利用互联网改善金融支持认识不足, 缺乏最基本的金融投融资知识。一方面企业有效需求不足,企业惜“借”,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高企,银行惜“贷”。

2 . 融资便利化的渴求和差异化服务的冀求。基于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其融资的额度较小且资金需求往往以流动资金为主,贷款期限多为半年或一年,资金需求的频率和时效性高,往往在几天内就需要融资成功,一般希望手续简约,最好一次性办妥相关融资手续后能多次重复使用,同时因为其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信贷风险相对较高。而优质小微企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融资需求的多元化、复合化,要求银行从单一的贷款服务向整合融资、理财、支付结算、财务规划等内涵的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转变,深度契合客户需求;在信用信息共享、融资增信、直接与间接融资对接等方面,不断完善合作模式,整合金融资源,提高服务效率;通过产品多样化和多元的金融机构体系予以匹配,尽可能给用户找到所需产品。目前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恰好反映出金融结构性短板, 需要银行增强服务能力。

3 . 来自银行风险控制方面的制约,需要改进风控技术。由于小微企业客户偏好现金方式运作,银行较难监控其信贷资金的实际去向,且有可能利用互保关系甚至通过注册新企业为自己提供担保, 使第二还款责任主体有名无实。近年暴露出的银行不良贷款相当一部分与此有关,特别是2014年以来,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个别小微企业出现恶意逃废债行为。对于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兴产业小微企业,银行如何评价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判断其融资能力与风险,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互联网条件下,金融信息、资金处理、业务流程上的系统化与自动化程度大为提高,从贷款申请到资金到账可全程实现网络化。通过电话交流、视频面试的方式与贷款人进行资质审查和沟通,减少征信成本。同时借助数据挖掘与处理技术,可以主动获取有关企业的交易信息及信用情况, 甄别筛选目标客户,随时监督、调查贷方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和非财务数据,通过对企业进行风险画像,既可减少借贷流程,又能实时强化风险控制。

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怎么补短板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短板的突破,要求补足金融结构性短板,需要遵循大树定律,对小微企业进行分类,提升融资便利度。只要对金融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小微企业不仅不是融资黑洞,还潜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制定体系搭建战略。通过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的搭建,全面且系统地融入互联网金融这个新的业态。该战略主要包括平台体系搭建、产品体系搭建、运行体系搭建和风控体系搭建,体系间的逻辑关系是平台体系导入、产品体系承接、运行体系支持和风控体系保障。平台体系建设应是政府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短板的着力点。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这种“共享”有了牢固的技术支撑。建议借鉴浙江台州等地先进经验, 充分整合政府、银行和企业信息资源,深化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帮助银企双方有效把握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积极开展各类融资对接活动,为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融资合作牵线搭桥, 以满足小微企业合理有效的金融服务需求。

2 . 政府产业基金引导, 打造企业细分战略。引导小微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着力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引导金融资源优先和集中投向最需要融资支持的小微企业,提升企业和企业家补短板的能力。一方面政策目标要清晰聚焦,锁定真正的小微企业,避免政策覆盖范围过大而削弱效力;另一方面政策手段要科学高效,以求事半功倍。如在财政资金的投放上,通过创投驱动、贷款贴息等杠杆手段,带动金融资源、社会资本投向小微企业,与直接补贴、资助企业相比, 更有利于提高扶持效率。要完善农村动产和不动产抵押登记机制,加强农村担保抵押评估机构的监督管理;完善农业的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的小额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的保险范围,为小微企业、涉农企业以及农户提供风险的管理工具。

3.完善金融结构体系,落实服务对接战略。一方面鼓励商业银行建立科技支行,并由财政出资设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资金池”) 来分担科技贷款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通过银行服务架构对接、服务流程对接、服务渠道对接和服务管理对接,真正建立起符合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运行规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组织架构,科学的服务提供流程和渠道,以及相匹配的服务管理。要进一步发挥新型金融机构和业态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作用。新型机构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和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打击和取缔线上线下那些假借“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共同为发展普惠金融创造更好的环境。银监会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新设立的民营银行探索创新“大存小贷”“个存小贷” 等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模式,提高与细分市场金融需求的匹配度,增强对小微企业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小贷公司和P2P网贷公司, 作为专业的民间放贷机构和互联网贷款平台,鲜明体现了普惠金融供给的包容性和多样性。银监会应引导其服务实体、规范经营、科学创新、管好风险,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有效竞争,辅助传统银行业,为各类别、各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建议设立普惠金融服务基金,通过一定的比例补贴,引导金融机构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4.统筹整合融资渠道,发挥金融市场作用。在融资渠道方面,要着力发展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互补的融资模式。国家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决定已经发布,相信这将极大地带动对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供给。要做好政策优惠宣传, 以促进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小微企业发展为重点,建立小额、便捷、灵活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银行在集团内部或与外部创业投资机构探索投贷联动模式,向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给予针对性的股权和债权融资支持,培育创业生态系统。在风险分担和补偿方面,要推广企业、政府、银行、保险和担保等融资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命运共同体”模式,实现企业积累、财政投入与金融资源共同助推小微企业发展的连锁效应。要健全融资担保体系,推动发展一批政府出资为主、经营规范、实力较强、信誉较好、影响力较大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或基金,作为担保行业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

5.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推进支付环境建设,支持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网点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或其他专业化支付清算系统,鼓励商业银行代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支付结算业务;统筹做好城乡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大力推动农村电子支付应用。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加快建立多层级的小微企业和农民信用档案平台,积极培育从事小微企业和农民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建立普惠金融统计体系和评估考核体系,掌握各地普惠金融发展状况,从区域和机构两个维度,对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评价。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和汇率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对国内外向型小微企业影响较大。要根据国家外汇政策变化,为从事市场采购和跨境电商等业务的小微企业在外汇账户开立、外汇资金结算及汇兑等方面不断创造良好的外汇管理政策环境,积极推广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相关银行要主动引导小微企业用好外汇管理政策, 正确选择与其产品销售相适应的结算货币和结算方式,鼓励采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避跨境汇率风险,切实提高小微企业防范外汇风险能力。

总之,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既是小微企业自身发展的诉求,也是银行、政府、媒体、学界、社会组织等共同的目标。因此,要全面树立共担光荣使命、履行社会责任的发展理念。小微企业要有诚信经营、稳进致远的企业家精神,明确战略规划,努力提升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完善公司治理和财务、人事等制度,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现代企业。企业协会、商会等组织要积极发挥行业自律和协调沟通作用,增进银企互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银行业要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 改进产品设计,合理确定融资成本,保持小微金融的普惠本色。各级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产业规划引导和企业培育,全面依法行政,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造公平、开放、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嘉兴分行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