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 创新 超越 ——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瞻望(下)

0

刘奇,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

瞻望未来,重构特色, 创新赶超

第一,中国经济需要做亮三张名片。

一是升级第一张名片, 由“ 中国制造” 走向“ 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提供的只是简单的劳动力和资源而不是智慧和脑力, 只是产品的批量生产, 缺少自主品牌。当今中国被誉为“ 世界工厂” , 但是与昔日“世界工厂”相比, 我们无论在质还是量上都仍有相当大的差距。Made in China长期以来似乎是廉价产品的代名词。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例很低, 诸多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而作为前“世界工厂”的美国和日本,这一比例却仅占5% 左右。很多无自主品牌、无自主设计、无核心技术的“三无”中资企业,仅靠代工生产来赚取微薄的利润。此外, 我们今天既要瞻“ 前” 还要顾“ 后” 。前有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与技术鸿沟,“ 后”有印度、墨西哥、东南亚及东欧等地的成本追兵。所以, 我们必须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实现由“ 中国制造” 到“ 中国智造” 的升级。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全面提升现代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是升级的当务之急。同时,加大建设创新型国家力度。当前,国家出台了多种措施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在不同领域的优势,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应以更有力度的政策,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更多地参与国际前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础研究, 政府应做好搭建平台工作, 让企业家、科学家和银行以及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加强联系, 使产学研、企业、民间资金、科学成果能及时、有效地结合起来, 从而加快实现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智造” 的升级。

二是打造第二张名片, 由中国产品走向中国服务。制造业是硬实力, 而服务业则是软实力, 是对外开放的重头戏。打造服务贸易制度创新高地, 展现中国服务的新理念、新措施、新体验、新效果是打造中国服务名片的新课题。例如:鼓励商业银行在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适应贸易服务特点的境外金融服务;深入改革通关监管制度和模式,为服务贸易提供通关便利;提升移动支付、消费服务等方面便利化水平;鼓励扩大服务出口,大力发展入境游等。总之,做好与全球服务接轨这篇大文章,是擦亮中国服务这张名片的关键着力点。建设能级强大的服务业中心城市,打造具有金融、贸易、科技创新、商务服务枢纽和文化交流门户等综合服务或专业化服务功能的国家服务业中心城市, 以此提高我国服务业集聚度和整体提升我国在世界服务网络中的引领能力, 应是“ 中国服务” 品牌走出国门、冲向世界的培养基。具体而言,应以提升生产率水平为重心,大力推动流通方式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 增强流通综合服务功能, 促进流通性服务业发展稳中提质;应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向中高端延伸,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变化,更好地满足居民多层次、多形式服务消费的便利性和个性化要求,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增进服务体验, 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不断发掘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服务的新功能, 增强现代新型服务业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尤其在“ 三农” 领域, 2 . 3 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如何衔接, 建立高水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必须做好的大文章。

三是转型第三张名片, 由“ 世界工厂” 走向“ 世界市场”。我国已经是世界制造业大国, 更应成为国际商贸中心。2 0 1 3 年, 中国首次超过美国, 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当年,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统计数据,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在2016年,美国以204亿美元的优势,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去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幅创六年新高, 再次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虽然我们已经多年被称为“世界工厂”,但非常需要通过提高外贸发展的质量,把高技术、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外贸产品比重提高,市场的份额增加。就2 0 1 7 年而言, 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的30%左右, 这说明我国外贸正在向高质量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国内消费市场需求应是我们最大的战略储备。买世界的,卖世界的,让中国成为世界市场,优势突出,基础雄厚。

第二,中国城乡需要重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真正做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在制度建设上首先发力,构建要素交换上优先满足农业农村的制度体系,推动工业资本积累和国民收入分配优先向农业农村倾斜。目前,每年约有2.8亿农民工进入城市,有400多万亩耕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农村优质资源流失严重,需要在节约集约利用的基础上,优先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优先,保证农业产业用水用电用地需求。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应该建立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农民分配比例, 让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二是高度关注农村人才问题,要全面建立吸引人才返乡下乡就业创业的激励政策体系。三是不能唯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谈农村, 必须在开放中注入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要顺应国家开放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塑造农业对外开放新优势,以高水平开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引入和充分利用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增强发展后劲。四是随着以城市为中心的建设向农村优先发展转变,要把农业农村继续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形成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此外,还要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等等。总而言之,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追求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然是惠及广大农民的发展,要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逐步统一,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第三, 中国科技需要由“跟跑”走向“跟跑”“并跑”“领跑”。比如我国在互联网方面的某些技术与创新已经可以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中国的科技创新由过去的“跟跑”为主,已经逐步转向更多领域中“并跑”、甚至“领跑”,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引领世界潮流。对于“领跑”的领域,要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在“并跑”领域,要找到突破点,加速形成领先优势;在“跟跑”领域,要实施非对称战略,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努力弯道超车。尤其需要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科学基础,加快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学基础的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研发,使研发成果尽快能够进入开放平台。此外,还要加快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到产业发展中,应用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着力尽早解决人们所关心的安全问题、健康问题、环保问题等。

第四,中国路径需要由浪费资源、恶化环境走向保护环境绿色、发展。19世纪,英国用工业革命方式教会世界如何生产,机械化带来生产飞速发展,英国在世界居于首位。20世纪,美国以消费拉动生产的新理念和建设购物中心的新路径等教会世界如何消费, 并因此奠定世界领先地位。在2 1 世纪, 中国要想走在世界前列, 需要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 如何走绿色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从这一整体布局出发, 2 0 1 5 年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着重将绿色发展理念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论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总书记强调,“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应充分利用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更好的条件。“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树立,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许, 展现了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共赢观。全球性生态危机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识。我国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做好自身绿色化发展的同时,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形成。

第五,中国地位需要由参与发展走向引领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从世界经济舞台的边缘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央,过去我们一直是看着世界转,跟在别人后面发展,是被动的,而今天正逐渐走向主动引领性发展。2 0 1 8 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本次峰会是迄今为止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主场外交活动, 非方成员全部出席, 其中有4 0 位国家元首, 超过240位的非洲国家正部级官员。此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作为嘉宾, 2 7 个国际和非洲地区组织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中外参会人员总共超过3200人。此外,201512 2 5 日,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亚投行作为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总部设在北京,截至20185 2 日, 亚投行拥有86个正式成员国。再加上“一带一路”建设的蓬勃发展,更加印证了我国正一步步走向经济舞台中央。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20184 月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一带一路”国家出访37次,有52个“一带一路”国家的元首访问中国总计达107次。我国与56.34% 的“一带一路”国家保持战略伙伴及以上的关系,2013年至2017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达69756.23亿美元,与相关国家贸易增速高于中国对外整体增速,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加速回暖的重要力量。今天,我国很多方面在很多时候已开始引领世界发展,这也是在承担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大国责任。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