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打造生态文明时代新坐标

0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黔中腹地,乌江水系,见证着一座新城的诞生,一个新区的成长。

它是一座找回乡愁的山水田园生态城市,更是一座感受大数据引领的高新产业新兴城市,它便是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涉及贵阳、安顺两市21个乡镇,总人口73万人的我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贵州贵安新区,赋予其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战略任务,对新区建设寄予厚望。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新区时指示,“务必精心谋划,精心打造,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

作为贵州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重大战略平台,五年来,贵安新区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做强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三块长板。按照“城乡统筹、创新发展、开放开发、先试先行”的原则,突出“贵”在生态、“安”在群众、“ 新” 在产业、“ 特” 在风貌、“活”在机制的发展理念,用艰苦奋斗的“板房精神”,“一张白纸、白手起家”。

如今,站在高质量发展新起点,贵安新区争当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深入推进高效的两级“扁平化”管理体制和大部门制,先后争取了11项国家级改革试点试验示范任务。富士康、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华为、苹果、腾讯等一批高科技企业扎堆落户新区,云计算基地、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到2020年,贵安新区将致力于打造成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

绿色使命:生态文明示范区样板

绿色,一直是贵安新区建设发展的底色。贵州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贵安新区则是目前19个国家级新区中唯一承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战略任务的新区。自诞生之日起,贵安新区就肩负起了探路新时期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的使命。

2014年12月,新区获批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 试点建设面积1 9 . 5 5 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80%;包括在新区中心区启动海绵城市9大类75个项目建设,总投资达58.48亿元。

为了激发更多绿色思想,贵安新区在研发上做足文章。2015年2 月7日落地建设中国贵安生态文明创新园,旨在充分分析地块自然条件、用地高程、坡度、雨水汇流的基础上,构建海绵城市系统,建设海绵城市园区。2016年7月7日成立中国首个生态文明研究院——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国际研究院,其建筑集成运用智能化感应照明系统、节水灌溉系统、带有磁悬浮空调的高效能暖通系统等10余项国内外绿色生态和智能管控技术,成为新区生态文明科研的摇篮。

此外,新区还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叠加优势, 扎实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试验,重点包括:首创“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让城市“会呼吸”;实施“十河百湖千塘”“五区八廊百园”“绿色贵安三年会战”“退耕还林还湖还草三年行动”生态环境工程,让直管区535个山头绿起来,让14条河流、131个湖泊、515个水塘、219个地下泉眼活起来;全面推行“河长湖长制”,由党政负责人担任“河长”,让新区“河清水洁、岸绿鱼游”,让“产城景互动、山水田一体”的城市建设步履更加坚实。

冬日里的贵安,依旧气候宜人,空气清新。12月18日,《中国发展观察》调研组来到贵安生态文明创新园进行实地考察。园区内随处可见透水性碎石路面、雨水渗透带、透水型栈道、石笼挡墙等“海绵设施”。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脚下踩着的这一块块透水砖,令大家颇感兴趣。

生态砂正是这种透水砖的主要原材料,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助力者。当天下午,调研组一行来到了当地透水砖主要生产基地—— 贵仁生态砂科技有限公司。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砂基透水系统能够将雨水高效率回收、净化,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新区内的月亮湖公园就大量使用了贵仁生态砂。贵安大道也建成了生态砂基透水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有效将雨水吸收、渗透进土壤补充地下水源。

“贵安大道每年可将11.8万立方米的道路雨水自动收集,经过过滤、蓄存、保鲜、渗透,水质可达饮用水水源标准,排放到水域面积达2000亩的月亮湖城市湿地公园, 达到疏浚地面排洪压力、减轻城市热岛效应、雨水资源再生利用的目的。”该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贵安新区切实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环境效益已经显现。贵安新区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穿城市建设始终,系统解决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问题,有效改善城市水质量和水环境,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贵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一是试点建设三年以来,示范区内12个易涝风险点监测数据从未超过警戒线,从未发生城市内涝。二是据2015年至今水质监测数据,新区直管区范围和示范区范围内主要的河湖水系断面水质指标保持在Ⅲ类。三是通过两湖一河PPP 项目、车田河综合治理等项目, 以满足防洪需求为前提,使试点区生态岸线比例达到85%以上, 水面面积由687586平方米提高到2685221平方米,形成了良好城市蓝绿生态空间。

随着贵安新区海绵城市试点专项资金执行良好,经济效益也正逐步显现。自获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以来,贵安新区争取到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12.3亿元,执行率为100%,带动建设投资约900亿元, 对新区经济发展形成良好驱动效应。新区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做法,对采用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技术的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效益— 费用评估结论,与传统开发模式相比,海绵城市建设至少为新区开发建设节省了12亿元。

贵安新区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彭志伟对《中国发展观察》调研组回顾总结了近年来贵安新区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做法,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强化顶层设计。一是领导重视。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高度重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成立了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 统筹推进新区直管区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二是规划引领。以目标为导向,以现状问题分析为基础, 以“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为整体思路,形成全域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同时与新区总规、控规相融合,将海绵城市建设法定化,科学高效地推进新区全域海绵城市建设。

第二,构建管控体系。一是部门协作,构建配套制度体系。新区各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包含规划建设管控、区域雨水排放管理、资金使用管理、保障机制等47项管控制度,构建海绵城市建设全方位配套制度,确保“管控有手段、应急有办法、资金有落实、建设有保障”。二是规建一体,狠抓规划建设全过程管控。具体包括:将海绵城市“1+4”指标体系列为土地划拨或出让的硬性条件;对海绵城市建设内容进行专项审查, 严把设计质量;对海绵设施的施工质量进行巡查监督,严管施工质量;将海绵城市专项验收与项目竣工验收、备案结合,严守验收质量;做到“规划有落实、设计有审查、施工有监督、竣工有验收”。三是专业统筹,创新第三方审查机制。包括:通过购买专业技术力量的方式聘请了中规院水务分院协同开展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技术审查、施工督查、验收及评估等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将专业机构、人员引进来,协助把好质量关,同步锻炼新区“海绵队伍”。

第三,创建技术标准。突出本地特点,创建技术标准体系。新区先后编制完成《直管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直管区海绵城市标准设计图案》《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项目审查(审图)指导手册》《海绵城市主要技术措施的施工及验收与维护管理技术导则》, 创建了包含设计、审查、施工、验收、运营维护的全方位海绵城市技术标准体系。

第四,打造智慧海绵。围绕“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实现智慧海绵管理。建立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平台,集成关键节点监测及运行维护监测,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至今已对示范区内的雨量、流量、水质和水位进行了940 余天的实时在线监测,同时对已采集的465场降雨数据进行分析评估, 把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数据指标化。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贵安新区始终坚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规划建设理念,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不“摊大饼”,只“蒸小笼”,已初步建立起了一体化的海绵城市体制机制。如今, 建“城市中的田园”和“田园中的城市”已然成为贵安新区的最高标尺,更是其有条不紊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大道上继续前行的决心。彭志伟表示,今后,新区不仅要打造成为一座会呼吸的生态新城,更要努力建设成为国家新型海绵城市新样本。

绿色金融:“ 三大体系”初见成效

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是绿色金融。

2017年6月,贵安新区成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一个获准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国家级试验区。一年多以来,新区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推动供需两端结构性改革为总体要求,狠抓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产品创新和服务体系“ 三大体系”,先行先试,“白手起家、白纸作画”,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独具贵安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之路。作为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平台工程,2017年绿色金融港一期建设完工,不仅为新区再添一地标性建筑,同时也寓意着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将迎来新阶段。

谈及新区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领域取得的探索成果,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管委会副主任蓝虹从三个层面向调研组作了介绍。

第一,强化绿色金融机构体系,着力提升改革创新牵引力。

一是进行绿色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在决策层方面,成立由贵安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解决绿色金融发展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在管理层方面,成立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管委会,作为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办事机构,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在开发运作层方面,组建绿色金融服务局有限公司,搭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二是完善绿色金融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绿色金融风险管理数据库,设立绿色金融补偿基金, 建立全国领先的绿色金融风控体系。围绕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消费五大领域,贵安新区探索构建了绿色金融“1+5”产业发展体系,建立绿色金融项目库,目前入库项目已有76个。

三是加快绿色金融机构的聚合和落户,建设西南地区的绿色金融中心。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在新区建立绿色金融专业机构,其中,工商银行贵安二级分行、贵阳银行贵安绿色分行已经设立, 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已在贵安新区设立绿色支行,中天国富证券已在贵安新区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贵州金融控股集团已在贵安新区注册, 光大银行、邮储银行拟在贵安新区设立绿色支行,贵州银行拟将总部注册地迁入贵安新区,中国人保财险拟在贵安新区建立全国首个“绿色金融”保险服务创新实验室。一年多来,已有22家金融机构拟入驻新区,168亿元的绿色资金通过多种金融服务渠道,服务新区绿色项目,逐步形成了省、新区及在黔银行、保险、证券和全国性金融机构的多层次绿色金融机构体系。

“从总盘子来说,我们实现了168亿元的总业务量,从亮点来说,我们构建了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贵州全省的绿色金融标准是由我们来制定的,全省绿色项目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也将会由我们来执行。我们的目标是要建成整个西南地区的绿色金融中心,为整个西南地区融资。因此,作为贵安新区的绿色金融,其特点要与贵安新区本身的特点密切结合,即国际化、集约化和绿色化。”蓝虹如是说。

第二,强化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着力提升改革创新向心力。

一是强化激励机制。制定《贵安新区关于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每年安排5亿元绿色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区绿色金融发展与绿色产业集聚;在机构落户、绿色金融人才、绿色业务开展、绿色企业上市等方面给予奖励和支持。

二是突出人才引进。制定《关于支持贵安新区引进和培育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的意见》,在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人才培养培训机制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和引导。

三是构建绿色金融智库。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和贵州财经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优势,满足贵州省尤其是贵安新区绿色金融迅速发展的需求,由中国人民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共建贵州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研究院,吸引集聚国内外高端绿色金融人才。

第三,强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提升改革创新持续动力。

首先是创新绿色金融工具。一是创新绿色资产证券化。贵安新区将电投公司投资建设的两个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站未来15年的合同收入,通过绿色资产证券化工具提前变现融资10亿元,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绿色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首批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并成功列入国家级绿色金融典型试点项目。二是创新绿色信贷。贵安新区成功设计和开发分布式光伏扶贫信贷,将光伏产品与农民的屋顶资源相结合,引入银行绿色信贷资金投资建设。该案例也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典型案例得到推广。三是创新绿色债券。经过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技术团队的设计和申报,茶马新道、新能源汽车车桩网一体化等项目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支持。

同时,根据国际经验创新绿色金融项目设计方法。贵安新区不仅聚合成熟绿色项目,而且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设计绿色金融项目的经验,从项目设计阶段就引入绿色金融标准和理念,提升了绿色项目库质量和储备。2018年— 2019年,新区预计推出超过500亿元的优质绿色项目,为金融机构提供回报较好且绿色属性极强的绿色投资机遇。

此外,制定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目标。按照贵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到2020年,绿色金融余额将达到1000亿元,全年可实现绿色金融业增加值43.5亿元。同时, 绿色金融业聚集资金、人才和信息,促进全省绿色产业发展,加快绿色项目落地,到2020年,贵安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打造成为西南地区的绿色金融中心和绿色产业新高地。

在走访中,调研组从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管委会获悉,2019 年1月13日至15日,贵安新区绿色金融办将牵头组织20余家新区企业代表,组团赴香港参加“亚洲金融论坛·环球投资项目对接会”。其中,由贵安新区绿色金融办征选并着力包装的8个绿色金融项目,将在以“绿色金融•香港机遇”为主题的内地企业与金融机构赴港发行绿色债券主题会议上,首次面向全球发行绿色债券。

蓝虹表示,“此次赴港发行绿债,是国务院给我们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所开辟的一个关于绿色债券的新通道。结合香港作为金融城、金融港的国际特色,聚合更多国际资金,以支持全国的绿色金融试验区。当然这也将会更加有利于贵安新区的招商引资。去香港发行绿色企业债,这只是贵安新区推行绿色债券的第一步,通过这一步的启动,今后我们将有更多运用国际平台来进行绿色金融对接的新行动。” 

贵安新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贵安生态文明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梁盛平结合贵安新区“绿色金融+”(1 + 5)绿色发展体系的实践探索,向调研组分析了当前仍面临的一些困难与挑战。一方面是共性问题,包括存在不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不完善的绿色认证以及不完善的评级制度。同时,绿色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尚未建立和欠缺“真金白银”的有效外部激励措施等。另一方面是个性问题,包括地方探索的因地制宜的绿色金融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政策体系尚不明显,存在“泛绿”和“无绿”等现象,千城“一绿”。

梁盛平认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在西部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为人才、基础设施、资金、实体产业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禀赋条件,要想后发赶超发展,首先就要进行差异化定位和新结构构建或结构升级,然后围绕“绿色” 发展实施。重要的是, 要在“ 新” 字上下大力气, 挖掘“新”的禀赋要素,创造“新”的改革红利,重点培育“三新”(新政策、新业态、新平台)。

绿色大学城: 产城融合、“双创”平台

作为贵州省的“人才高地、科创基地、生态园地”,花溪大学城无疑是贵州实现后发赶超的智力保障,更是贵安新区内“双创”的主战场和践行绿色金融创新的示范高地。

位于贵安新区东南部的花溪大学城,为贵安新区核心职能聚集区的五大新城之一,规划面积63.46 平方公里,其中建设区3 0 . 3 7平方公里,生态保护区33.09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60万人。目前已有9所高校入驻,师生近15万,区域人口达18万,骨干路网覆盖区域42 平方公里,建成区域面积超过11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400亿元。

彭志伟介绍,当前,花溪大学城已成为贵州省科教资源最为集中和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重要区域, 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快速聚集,按照“大学城+大学生+大数据+大创意” 模式,实施“强功能、兴产业、聚人才、提品质、抓双创、建新城” 六大举措,致力于建设成为一流现代化新型城市。 经过5年的发展, 花溪大学城紧紧围绕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的活力之城、人才高地的科技之城、“双创”平台的创新之城三大目标,其建设发展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产城融合—— 建活力之城。为构建一流的产业发展体系, 花溪大学城依托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花溪大学城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围绕“一区、两园、三镇、四基地”的产业布局,做强载体,做实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推进项目落地实施,以“大数据”为主导的关联产业快速聚集。

截至2018年,花溪大学城累计注册企业和师生创业团队181家, 年度总产值17183.68万元;29万平方米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已正式投入使用,累计注册企业100家;谋划启动约5万平方米师大联合创新基地,目前已确定落户FAST数据处理中心、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贵安新区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微软创新实践中心及贵安超级计算机中心。

二是人才高地—— 建科技之城。花溪大学城按照“多校一园区模式”,与高校联合共建贵州科教创新基地。按照“一校一品”模式,发挥各高校专业特色优势,共建孵化园区。以“互联网+”为手段,重点打造O2O模式的大型综合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实现高校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以人才为重点,培育数字人才。实施“324” 数字人才培养工程,每年引进10 家以上大数据人才培训机构;推动发起“助训贷款”项目,采取“一次核定、差异授信、控制、随到随贷、循环使用”的动态管理模式, 推进专业培训先学习后还款模式。引进合作办学,落地NIIT学院、微软IT学院、贝格大数据公司、数据宝公司等培训机构及大数据企业, 为大学城培养大数据人才3425人。此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把高校的学科链切入园区企业的产业链,推进政产学研的全面战略合作。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NIIT学院合作,共建大数据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搭建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平台,实现企业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互通。他们还制定落户政策,让师生留下来。出台《关于鼓励促进师生落户花溪大学城政策措施》,主要给予师生购房、租房、家居、物管、培训等补贴。目前师生落户政策申报系统已基本搭建完成,正在组织申报兑现工作。

三是“ 双创” 平台—— 建创新之城。2016年5月,贵安新区被列为全国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同年8月,《贵安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正式出台,提出把新区建设成全国大数据创新创业首选地、大创意产业转化目的地、大学生实训实践集聚地的总体目标。作为贵安新区“双创”主战场,花溪大学城管委会创新体制机制,与贵安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合署办公。花溪大学城还依托各高校的教育、科研、人才资源,由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与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打造了政、校、企三方合作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 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热情。2016年以来,花溪大学城着力实施“三抓”工程,全力打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现落户花溪大学城创业企业256家、带动就业5000余人, 拥有创业团队161个、孵化平台29 个,设立创业服务机构43个,培养创业导师281名。

绿色制造:数据融合、云端领跑

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原则的贵安新区,近年来, 在绿色制造发展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通过搭建绿色制造平台,现已形成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新医药、文化旅游等绿色新兴产业为重点的产业体系,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在调研中,贵安新区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发展观察》调研组介绍,贵安新区将打造全国一流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已成功引进三大电信运营商、富士康、华为、腾讯、苹果等数据中心,引进高通、微软、IBM、浪潮、华大基因、中金数据、华为大数据学院等一批标志性引领企业,即将落地阿里巴巴创新中心、中兴通讯、美国思科等大数据项目,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和领先优势;引进百度创新中心、贝格大数据、现代汽车数据中心等数字经济知名企业,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医药大数据中心、贵州射电天文台及FAST数据处理中心、贵安超级计算机中心等项目入驻新区。数据增值产业的集聚,为数据中心的后期增值发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建立了从上游基础供给、中游应用环境到下游应用需求的全产业链,力求将新区建成全国最大的数据中心、全国战略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智慧城市示范区,打造长江经济带大数据存储、应用及信息服务产业承载核心基地。

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正是贵安新区绿色制造的亮点项目之一。贵安新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与国内多个地区的超大规模产业园区不同,富士康在贵安新区的第四代绿色产业园首次引进国外最前沿的园区建设理念,旨在打造一个集饮食、生活、运动、生产为一体的全方位产业园区。而引人注目的是,该园区涵盖的电子信息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国际数据中心等七大产业,无一例外地主打绿色“环保牌”。

“仅仅是厂房的建设,其中节能环保的设计就比普通厂房价格高2到3倍。初步估算,与成都、郑州等地的富士康产业园相比,贵安新区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的厂房能耗比将下降20%左右。能耗成本往下走,绿色指数就节节攀升。目前,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的绿地覆盖率达到了70%,工地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率和厂房建材本地开采加工使用率都达到了80%以上, 厂房能源使用成本节约了35%, 厂房能源效率超过国际能源标准30%。”该负责人说。

二是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园区重点发展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军民融合、大数据+智能制造、高端医疗器械为主导的五大产业,积极吸引大数据运用和服务产业项目,在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大数据为引领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目前,园区已签约的企业49家,签约总金额约283亿元;其中,已投产企业32家,开工在建企业12家;入驻企业累计实现产值约69亿元,新增就业人口3000余人。

在调研中,彭志伟指出,尽管贵安新区绿色制造产业发展起点高、进展快,但仍然存在着诸如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分工协作不够、产业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他直言,由于新区特别是直管区的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发展基础薄弱,缺乏统一的产业规范与标准,对高端人才的吸附效应也不够。同时,新区几大产业园区吸引入驻的许多龙头企业,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总体看,企业间串联的产业链条较短也较少,缺乏分工合作。

新区的未来大有作为。在调研中,贵安新区干部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加强资金支持。发展绿色金融,引导资金流向绿色制造。建立绿色制造项目库,推进绿色债券。为企业在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上提供资金支持, 给予企业税费优惠,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自主品牌升级与研发, 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二是提升绿色发展意识。贵安新区很重视绿色发展,但是政府只能从宏观层面制定与实施政策法规,微观层面则需要树立绿色意识。绿色意识要求全民参与,加大绿色宣传,提高大家对绿色制造发展的认识与主人翁意识,增强民众的绿色责任感。三是优化招商引资。要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来合理定位、科学谋划,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选择基础条件好、示范效应强、影响范围广的行业和领域开展招商引资。一定要守住“绿色”底线,不引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要对每一家企业的入驻进行严格的环保把关和审查。四是加强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涉及企业入驻和生产基础保障问题要积极予以解决。加快学校、医院、公交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五是强化人才支撑。加大培训力度,培养熟悉产业政策的公务人员队伍。加强大学城、职教城毕业生与新区内各产业园区企业的交流与对接,建设新区毕业生转化为企业人才的快速通道。对引进的高端人才,要给予特殊津贴和奖励。同时加强公共服务和商业配套建设,协调教育、医疗、交通资源,解决人才留下来的后顾之忧,吸引与留住人才。

“生态文明的判断标准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产不发展不是生态文明,人民生活不富裕不是生态文明,生态环境不美好更不是生态文明。贵州省目前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验区。在这个区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既有长板,也有短板。长板是和全国工业地区和生态恶化地区相比,生态底子比较好;短板是和全国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总体不发达,人才总体比较匮乏。因此, 在贵州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找准定位,选好路径,探寻着力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贵安新区在贵州省具有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优势,贵州省把握历史机遇,按照中央的要求,把贵安新区作为西部地区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区。贵安新区立足于新区的特色和优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推进生态修复,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建设绿色大学城,重点发展以大数据和高端装备为标志的高新科技产业,打造产城融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把长板做得更长,把短板变得更短。

常纪文认为,只要一锤接着一锤敲,发展要求不降格,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发展本地的绿色产业,贵安新区的比较优势必将逐步显现,贵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将步上新的台阶,贵安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将以点带面,示范性地引领贵州省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程会强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指出,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的确是各地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在他看来,贵安新区的案例为全国提供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注重山地特色和历史文化传承,通过大数据、新业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与跨越式发展的成功范例。

程会强表示,贵安新区在实践中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建”,从而实现了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三位一体”。贵安新区,“ 贵” 在生态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打造全国海绵城市贵安样本;“安”在以人为本,将传统文化、生态农业、村寨景区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多种模式;“新”在新型产业,将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大开放融合发展,再加上绿色金融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助力发展,形成以大数据为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新动能。

当绿色成为发展中的关键元素,生态文明的梦想已不再遥远。我们坚信,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殷殷嘱托,贵安新区将加快打造贵州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增长极,用绿色向世界递出最靓丽的贵安名片。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成员:车海刚 江宜航 张 尧 

张 倪 李沁原(清华大学博士生) 

执笔:张 倪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