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一个搭上旅游业快车的小山村

0

何 磊

“我迈出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它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讲出这句话之后,这个偏僻的陕北小山村一下子火了。然而,梁家河曾经的落后让人震惊。

当年的“沼气明星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的一切都近乎原始——种地在山上,烧饭靠柴火,吃水挖渗坑,点灯用煤油,缝衣拿针缭,磨面赶毛驴。一个壮劳力累死累活每月只有十多公斤口粮,一年到头顶多分到三五十元。贫穷,饥饿,辛劳,苦苦地熬日子,构成了梁家河人生活的底色。

1969年的初春,15名北京知青住进这个小山村,成了这个小山村的新成员。他们的到来,给小山村带来了新鲜的城市文明气息,注入了活力。他们有人在村里担任了村支书,有人担任了村主任。艰苦的农村生活让知青们了解了基层,读懂了中国,谙熟了民情。同时,有文化、有见识、敢创新的知青们也在积极地探索着改变农村、发展生产的路径策略。想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知青支书从梁家河群众身边最实际的困难和问题入手,先后办起了钢磨坊、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梁家河人再也不用为推米磨面抢毛驴发愁争吵;再也不用为修一把锨、买一瓶煤油来回跑上几十里山路费时误工;女人们再也不用为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缝缝补补操心受累。科学种田、良种育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还是很新鲜的事,但在梁家河这个小山村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开始应用。尤其是1974年,梁家河村率先建成了全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全省第一个沼气村”,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山村一下子沸腾了,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沼气技术学习班学员前来参观学习。

建沼气池,对于生产技术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并非难事,而在当年,却意味着人类为走向现代文明而发起的一场能源革命。

梁家河人常年为烧火做饭熬煎。近的地方、能去人的地方,柴早被砍光了,能砍到柴的地方,不是偏远处就是危险性大的崖畔;遇到阴雨天, 老乡们更是干着急没办法,连吃饭都成问题。

有着长期在煤油灯下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的陕北老诗人,也是当年延川县通讯组组长的曹谷溪先生,在采访梁家河修建第一口沼气池的通讯报道的首段,曾经意味深长地写道:“火,是人类征服的第一个自然力。从远古钻木取火的神话传说,到煤、油、天然气和太阳能的应用,人类为了火的利用,燃料的来源,曾用了几十万年的艰辛斗争,不断换取人类的文明、进步!今天正在进行的推广利用沼气,也是这个斗争的一个新的回合。”从曹谷溪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在那个缺煤少柴的年代,农村能够用上沼气实则是一次生产力的巨大变革。

当然,当年建沼气村也并非一帆风顺。当时的梁家河,具有和中国许多贫困农村一样的现实:恶劣的自然条件,有限的土地资源, 原始的生产设备,落后的思想观念。这在1975年9月20日《延安通讯》头版头条刊发的曹谷溪《取火记——延川县人民大办沼气见闻》中有清晰的记录:梁家河有人当着正忙乎着办沼气的年轻的知青村支书说:“好后生哩,别逞能,四川暖,延川冷,沼气在咱这儿办不成!”有人甚至断言:“沼气过不了秦岭。”“要是沼气能点灯煮饭,除非母鸡打鸣,公鸡下蛋!”…… 

建池需要沙子,可是梁家河没有,村民们就到15里外的前马沟去挖;建池的水泥运不进沟,他们就从15里外的公社去背;没石灰, 他们又自己办起烧灰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说:“在困难面前,各级领导干部不应该消极畏难,无所作为,更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坚定信心, 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要视困难为考验,把挑战当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困难是一道坎,是一道分水岭。就像鲤鱼跳龙门,跳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进入一种新境界。” 

克服了重重困难,1974年7 月,梁家河村知青窑前的沼气池顺利点火,梁家河亮起了陕北高原上第一盏沼气灯,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论。

1975年8月22日,陕西省沼气推广利用现场会在延川县召开,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作了“沼气要大办,政策要落实”的经验介绍。因为沼气,这个小山村成了当年敢为人先、创新发展的“明星村”。

巧搭旅游业快车

40年的光阴,伴随着改革春风悄然而逝。今天进入新时代的梁家河村,秉承当年知青支书“我们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我们”的精神,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又蹚出了新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升。生活方式的转变,休闲时间的增多,交通通讯的发达,让乡村旅游成为一个大众化潮流。加之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重视红色教育。在这个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七年创业干事的动人故事,成为梁家河村发展旅游业的绝好资源。2015年5月,梁家河村民在延安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抢抓机遇注册了梁家河旅游公司,整合村组,构建大梁家河村,共享发展资源,汇集全村之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梁家河村村委会领导班子没有“ 拍脑袋决定” , 而是通过联合陕旅集团的专业团队,将乡村旅游开发与扶贫相结合,进行系统规划。依靠保留下来的知青旧居、知青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等知青文化资源,借助国家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相继建设了村史馆、知青文化体验园、苹果采摘园、窑洞酒店、农家乐等一系列项目。

几年来,梁家河已然形成了以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基地、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三观教育基地、大学生研学基地为特色的教育研学带动式产业发展模式,并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集拓展训练、知青生活感悟、农业农村生产生活体验、农家特色餐饮品味、梁家河小杂粮和梁家河纪念品购买为一体的发展路径。

梁家河红枣、梁家河石磨小米、梁家河酒、梁家河苹果已经成为畅销品牌,在品味文化、互联网+ 的时代,“梁家河制造”也披上了文化的衣衫,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在不断提升村庄旅游服务功能的同时, 继续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既注重横向创新, 也注重纵向延伸, 形成了种、养、加相结合, 吃、购、玩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苹果产业是延安举全市之力发展的一项富民产业,不仅在规模方面成为全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市,而且在种植、养护、采摘、选果、储存、包装、运输与销售等环节也已经拥有成熟的技术和完备的设施。尤其是营销环节,彻底告别了过去按筐、按袋、按斤卖的粗犷式销售。如今延安苹果产业的发展,已经整体进入了“后整理” 时代。经过电脑自动选果,以往论斤卖的苹果可以按照果型、大小、糖度、色泽分为不同的档次售卖,平均每斤收购价能高出0.8 元。精品果子,可以“论个”卖到10元以上。

梁家河的苹果产业更是具有独特的品牌优势。村民张卫庞家的苹果,近几年的销售速度和销售价格都是延安苹果销售之冠。

梁家河成功的背后

总结梁家河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固然有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独特资源,但也有一些可以参考借鉴的经验。梁家河旅游业的兴旺发展,核心在于成功地激活了村里的闲置资源。

一是盘活了村里闲散的劳动力,激发了村民参与创业的热情。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产业,让村里原本闲散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重新回归工作岗位,并且通过技能培训,让他们从低质、低价的劳动力变成高质、高价的劳动力。原来村里专门看娃的妇女,现在都成了村旅游公司的职工,售票、检票,一个个巾帼不让须眉。

随着游客的增多,梁家河也掀起了一波“返乡潮”。2015年春节过后,八成左右的在外务工青年重返梁家河,“建设美丽乡村”。有见识的办起了农家乐,有技术的成了电瓶车驾驶员,一个个都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干起了事业。

“90后”农家院老板梁强是一个典型。2015年5月,梁强带着爱人和女儿回到了村里,投资15万元开起了农家乐——梁家小院。梁强说,2017年梁家小院生意最火的时候,单日接待70多桌、收入5 万多元。短短几年, 梁强从一个打工“月光族”,成为年收入三四十万元的致富带头人。

村里的老队长, 当年给队里开手扶拖拉机的老梁( 梁玉金),如今也成了村头红枣店的老板,光顾小店的客人一波接一波, 老梁一边给游客取货,一边给游客讲述着当年和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故事,忙得不亦乐乎。

老书记石春阳说,2015年5 月,梁家河村成立了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全村400多户村民,几乎每一户都有一个人在旅游公司上班,户户都能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来,人人都可以分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成果。

二是整合了村里的闲置土地和住房。为了能将村里的闲置土地和窑洞利用起来,旅游公司通过土地和房窑等资产入股、政府项目投资、公司整体打包经营的方式,对窑洞资产进行规范化经营。2016年3月和2017年5月,梁家河村32个院子的107孔窑洞以资产入股的形式, 全部交由旅游公司改造经营。村民不仅可以从旅游公司拿到每孔窑洞每年3000元的固定租金,还可以按人口股参与公司利润分红。通过这种“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方式,越来越多的梁家河人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摘掉了贫困帽子。

当然,梁家河的资源整合,农家院的改造升级,最初也并不是一帆风顺,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习惯了住窑洞,不愿意去镇上的楼房住。

“刚起步的时候,我父亲完全不理解,觉得把窑洞租出去后,将来养老怎么办?”村旅游公司总经理王保林说,“还有快80岁的岳母,以前不管天气多冷就喜欢住在窑洞里,不喜欢楼房,后来经过分析利弊、反复劝导,终于说服她搬进了镇上的楼房。” 

正是王保林带头说服家人搬进楼房,将窑洞租给旅游公司,并获得了收益,让乡亲们真正看到了好处,大家心里的顾虑才逐渐消除, 资源整合工作才得以顺利完成。

数据显示,梁家河村2017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梁家河村人均年纯收入由2015年的1.52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2.08万元,较2014 年翻了近一番。2018年,梁家河村村民的收入再创新高,全村整体告别了绝对贫困,在决胜全面小康的路上绘出了精彩的一页。

三是激活了民间世代传承的老技艺,拯救了濒于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家河打谷场上,村民高峰用驴拉磨,黄橙橙的小米现碾现卖,成了梁家河村的一道独特风景, “幸福磨”承载着高峰一家的梦想奔向全面小康。

村民王新成一家把陕北特色小吃炉馍做成了梁家河小吃名品。原本复建用来参观的铁业社,没想到也成了赚钱的好营生,老铁匠梁玉前的一双巧手已经由过去给农民打农具转向给市民打造养花工具,一年可以赚到四五万元。习近平总书记住过的1号院房东刘金莲老大娘的老布鞋和手工绣花鞋垫, 也成了游客们的抢手货。

踏着新时代的节奏,梁家河已经成为革命老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排头兵。2017年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推介活动中,梁家河村获评“中国最美乡村”。如果说, 2015年总书记回来时的梁家河是“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今天的梁家河则是村民住进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当上了小老板,做起了小生意,下班回镇上,上班去村里,过上了新型农民生活。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跑道上,梁家河再次成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随着“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2019年, 更多的党员干部和游客来到梁家河寻找初心,追寻总书记在梁家河艰苦磨砺、创业干事、为民服务的足迹。这对梁家河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新挑战。目前,梁家河的旅游业还停留在看看旧址、吃吃土菜的层面,住在村里进行深度体验的游客还只是零星的培训班,并没有形成规模化,成为常态化。因此,如何进一步深挖梁家河潜在的旅游资源,提供深度体验性服务,推动梁家河村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邀请专业旅游设计团队进一步深入挖掘、整合全村体验性旅游资源,进行精心设计打造,形成一个科学规范、引人入胜的系列体验项目。如围绕知青窑洞参观、重走劳动山路、果园采摘、山峁鸟瞰、农田劳作、农家饭烹饪、窑洞观星等项目形成一个套餐式旅游产品。

其次,提升服务意识。目前, 梁家河旅游业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本村村民。就其服务意识来讲,憨厚朴实有余,规范精细不够。要依据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对景区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系统化培训,不断增强村民从事服务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最后,深化三次产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这样,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不断生成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空间布局等。

作者单位: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