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岗精神”书写改革大文章

0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考察时这样感慨道

中国的改革,始自农村;农村的改革,始自小岗。

四十多年前发端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伟大历史变革,如同一声惊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迅速迈向现代化的滚滚浪潮,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其间辉煌,世人惊叹。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一行来到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全国十大名村——小岗村,重新检视其生动的改革实践。在小岗村漫步,调研组一行饱览新农村宜人景色;寻访“大包干”的发起人,追溯往昔改革历史;参观驻地企业和新型农民合作社,了解当下集体经济发展创举;对话基层书记,明晰小岗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走进田间地头,感受集约化规模经营。其间, 与多位村委会工作人员,合作社创始人、工作人员、社员以及村民等不同身份的人员进行了访谈交流。

十八个红手印: 小岗“秘密会议”引爆农村改革惊雷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安徽凤阳花鼓,全国闻名。之前凤阳人拿着花鼓外出讨饭,浪迹大江南北,早把贫穷凤阳的名声传遍大半个中国;现如今说起凤阳,不得不说小岗,改革大道、友谊大道、求是路、大包干路、新农路、科普路、丰乐路……可谓是“新时代的条条大路通小岗”。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一行走进小岗村头,“凤阳县小岗村”标志性牌楼映入眼帘,矗立在村头的友谊大道中央。放眼望去,大道两旁,绿树成荫,造型统一、灰白相间的徽派建筑二层小楼依次排开,各种商业店铺鳞次栉比,一家接着一家。

今非昔比。据有关历史资料显示,明朝开国皇帝、凤阳人朱元璋的父母就是饿死于元末饥馑。朱元璋逃入寺庙,后来乞讨,尝尽了乱世艰辛,之后在大明王朝统治的276年中, 故乡凤阳还是穷得叮当响,没能跳出贫苦的循环陷阱。在《大明皇陵碑》里就有记载,朱元璋忆起往昔苦难, 仍然悲叹连连:“农业艰辛,朝夕彷徨……里人缺食,草木为粮。” 

新中国成立后,小岗村只有24户人家,与大严、小严三个自然村合成“大严村”,所以小岗村严姓人家较多。土地改革时期,按照政策规定, 小岗村里竟然“划”不出1户地主、富农。24户人家,只能划出1户中农、1 户贫农、1户雇农、2户佃中农,其余的全是下中农,可见“穷之极”。

“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一愁吃,二愁穿,三愁欠款还不完,四愁儿子光棍汉。” 这一凤阳花鼓歌词,正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那个时候不光小岗村穷,整个凤阳县都很穷。

1950年开始,全国农民带着对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憧憬,先后加入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凤阳县武店镇农民陈学孟,因带头并积极帮助其他群众兴办农业合作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合作化的带头人”,并受到亲切接见。城西乡党支部注重培养农业合作社骨干,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一个值得推荐的模范支部”。当时,小岗在成立互助组时,因地处岗地,故起名小岗互助组,小岗因此而得名。在高级社之前,小岗只有一个由4户农民组成的互助组。1956年,小岗人紧跟党的步伐,一步跨入高级社。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毛泽东关于《办人民公社好》的讲话,掀起人民公社化高潮。人民公社按照“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统一要求,将全社按部队的团、连、排、班编制,进行大兵团作战。并开始推行公共食堂,要求社员一律到公社食堂吃免费“大锅饭”。“浮夸风”盛行,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小岗人曾说:“自打入了社,日子不好过,天天放卫星,肚子没饱过。” 

“文革”期间,生产劳动“大呼隆”,分配上“吃大锅饭”,社员对集体生产失去信心,一度出现队里的“耕牛死了无人管,犁耙坏了无人问”的景象。小岗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

1978年,小岗为梨园公社严岗大队的一个生产队。到了10月“算盘响、换队长”的时候,新班子上任就忙于处理各组的吵闹问题,无法开展农业生产。这时,就有群众提议:要想不吵闹,要想有碗饭吃,只有分开,一家一户地干。

在大包干纪念馆,一幅历史的卷轴,时间永远定格在1978年12 月——一场改变中国农村命运,也对中国未来产生深刻影响的“秘密会议”在这里举行。

还原当初的场景,似乎难以想象与日后的“伟大”挂上钩,小岗人更是没有料到,“只是被逼得没有办法,商量着如何逃出世代多饿死的命运”。在纪念馆里那座还原当年搞“大包干”摁手印的雕塑里,十八位农民或蹲或坐,姿态各不相同,可以看出他们内心的紧张、复杂。因为在当时,“不准分田单干”“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三令五申,谁敢违抗?但是,在穷极饿怕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只有分田单干。于是,他们决定冒险。

那个严寒的冬夜,在村民严立华家,一阵阵刺骨的北风透过缝隙吹进茅草屋,木桌子上那盏煤油灯的火苗被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前仰后合…… 

“为了不再去流浪!为了不再去乞讨!为了不再被饿死!”当年29岁的生产队副队长严宏昌说, “我们队委会3个人碰了个头,打算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但有一条,各家公粮要交齐、交足。” 

顿时,整个屋子鸦雀无声,死一般的沉寂。

不知过了多久,一位老人有些担心,“万一被上头发现了,你们几个队干(部)弄不好要坐班房, 可你们大人小孩怎么办啊?” 

“你们队干是为我们全体村民出的事,到时候我们谁个也不能装孬,全村凑粮凑钱,也要把你们家的小孩养活到18岁。”又一位老人接着说。

“对,全村养着!你们放心好了!”大伙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应道。

“好,空口无凭,我们写个保证书。”严宏昌一边说着,一边顺手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淮北”牌香烟的包装纸,要在背面写。

有人说这样不正规,要换成纸。生产队记工员严立富于是立马回家拿来一张白纸。严宏昌掏出一支“新农村”牌钢笔,写下一张“保证书”,契约寥寥数句,却震撼人心: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全年上交公粮, 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会计严立学拿出红印泥,严宏昌第一个盖上了他的红名章。接下来,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员一一按下红手印或盖上红名章。

小岗村当时有20户人家。关友德正走在江西讨饭的路上,他的叔叔关庭珠代他按下了红手印;严国昌也在江西讨饭,是他儿子严立坤代按的红手印;严宏昌作为领头人,先盖了名章,后又在下面的20 人中盖了名章。

就在当晚,他们连夜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分到了各家各户, 偷偷搞起了“大包干”。协议书以“托孤”的形式写成,充分证明了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书。正是这十八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为亿万中国农民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

“中国农村改革的发展推动了城市改革的进行,并形成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改革洪流,进一步推动改革向更深入、更广阔的领域前进, 从而造就着一个伟大民族的腾飞、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崛起。”凤阳县政协副主席、县委办公室主任王胜勤告诉《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1979年是小岗实行大包干的第一年,在遭遇罕见大旱的情况下,小岗村仍然取得了大丰收。那一年,小岗村粮食总产13.3万斤, 相当于“文革”期间年均产量的4 倍;油料总产3.5万斤,相当于之前20年产量的总和;交售粮食6.5万斤,自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交售油料2万斤,超过任务的80倍;归还贷款800元,这是小岗历史上第一次归还国家贷款;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

“山也欢呼水也笑,花鼓阵阵歌如潮。党的政策威力大,小岗如今换新貌。”这首歌词表达了小岗人收获“大包干”成果的喜悦心情,反映了小岗人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赞誉。“大包干”为小岗人带来的变化表现在吃穿用娱、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小岗村实行“大包干”第二年的春天,农村的面貌就有了新改观,农民感激“大包干”,将它编成一首凤阳花鼓歌,唱遍了全中国。

“大包干”十八位带头人之一严金昌,今年76岁,依然精神矍铄。他说,小岗村“大包干”得到了邓小平同志、时任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同志、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同志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我们是干不成的!”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但一次再伟大的会议也不可能将所有问题全部解决,“左”的禁锢尚未完全打破,仍然制约着中国农村改革的健康发展。

1979年3 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读者张浩的来信,并加发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编者按;1979年3月30日, 《人民日报》刊登安徽省农委辛生、卢家丰同志针对张浩来信,写的一篇题为《正确对待联系产量的责任制》的来信,并加编者按;1979年8月8 日,《安徽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凤阳县在农村实行“大包干”》;1980 年11月中旬,《人民日报》整版发表讨论“包干到户”的文章《阳关道与独木桥》,呼吁“打破框框”,采取多种多样的生产经营形式。

“大包干”的推行经历了极大考验,到1980年终于在全国上了“户口”。面对全国关于农村改革出现的激烈争论,邓小平同志在5月31 日《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 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9月27 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指出: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至此,“大包干”有了真正的合法地位。

“中国之大,‘大包干’为何会在小岗村这里诞生并推行呢?” 凤阳县委副书记周成东告诉《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一行, “这是有三个历史渊源的”。渊源之一,在1961年,安徽省委书记曾希胜推行了责任田,核心是“定产到田,包工到户”,有效调动了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百姓亲切地称之为“救命田”,但是好景不长, 由于和上级的部分政策相违背,第二年就被停止了;渊源之二,1975 年,凤阳县马湖公社书记詹少周在社员的强烈要求下,对当地的一些烟叶子进行了“联产计酬”,即联系产量,计算酬劳,有点像现在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再次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渊源之三, 1977年,万里同志调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制定了开明的“省委六条”以及“借地度荒”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也为后来小岗实行“包干到户”起到重要启示作用。

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欢庆共和国成立35周年盛大庆典。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处处迸发出勃勃生机,人们终于在1959年之后,再一次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了震撼人心的阅兵式。其中,在群众游行队伍中,有5辆拖拉机组成的彩色车方阵,驮着“联产承包好”的巨幅标语经过天安门广场。八亿农民一步迈过温饱线,昂首阔步奔小康,中国再一次震撼了全世界。

三封请愿信:好书记沈浩带领小岗人探索“富裕之路” 

“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有走上富裕路”是小岗村当时的真实写照。新世纪的小岗人满是疑惑:勇敢趟出一条路,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小岗村的路却没有“变宽”,反而落后了? 

落后是相对的,与当年偷偷搞“大包干”时相比,那是发生了巨变。但是,从小岗人心里来说,对现状并不满意,对加快发展、走上富裕之路的要求十分迫切。

时代在变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一经确立,城市的大门敞开,农民不再被禁锢在这几分几亩土地上,天南海北流动就业, 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成为他们“淘金的天堂”,务工收入远远超过务农收入。人口小村的小岗人感到有点失落了。当年的改革优势和改革红利分摊到全社会,自己还剩多少?

如果从“小我”到“大我”, 小岗村创造的“大包干精神”一直在闪亮,它的价值正在于其巨大的溢出效应,让中国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从小岗村自身来说, 找准问题分析原因,进而找到切实可行的改变路径,是当务之急。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从安徽省城里来小岗村挂职的第一书记—沈浩。沈浩在小岗的日子,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并为之三次按下红手印,这是很高的荣誉,他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成为了小岗村普普通通的一员。

但是,一开始并非如此。2004年2月16日,沈浩作为优秀的年轻党员干部,响应安徽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当天,沈浩是迎着村民们不信任甚至质疑的目光穿过小岗村牌楼的。“这个省财政厅来的干部,看起来白白净净,他能改变小岗的面貌吗?该不会是来‘镀金’的吧?……” 

沈浩刚到小岗村时,发现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家底还很薄弱,发展仍然滞后,他的前几任一直在探索,但发展思路还不甚明晰。那时小岗村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刚过2000元,还有3万元集体欠债。老百姓的心气不高,外来的干部到底比土生土长的干部好在哪? 他们的怀疑总有道理。

“ 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沈浩用两个月时间,把全村108户人家跑了两遍,俯下身去与村民聊家常,了解各家各户实际情况。多次深夜里,他与村“两委” 成员和“大包干”带头人深入交心,谋划适合小岗村的发展之路。

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一行看到沈浩当年的日记:“小岗村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困难肯定很大,但存在的机遇也很多。我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怕吃苦,严格要求自己,在这3年的时间里,小岗一定会发生很大变化,小岗人也一定会富裕起来。” 

要想富先修路。新官上任三把火,修路成为点燃小岗的“第一把火”。沈浩集合村民意见,提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对于友谊大道东边近两千米长的泥巴路实施硬化处理,彻底解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岗囧”。

大家伙儿一合计:如果通过招标从外面请工程队修路,最少需要58万元,而政府拨下来的资金只有50万元。沈浩广泛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决定采取“一举三得”的办法,由村里统一租机械,请技术员,带领村民自己干,这样不光省钱,还能让村里人挣些工钱,更能在劳动中增进邻里关系和感情。

在修路的那段日子里,小岗人齐心协力干好同一件事情。只要一有时间,沈浩就来到工地上,和村民们一起扛水泥、一起拌砂浆, 摸到什么干什么。有一次泥砂浆溢到了路边,一时找不到工具,沈浩急忙撸了撸衣袖,把双手插进泥砂浆里,捧起来使劲儿往路中间泼, 弄得浑身都是泥浆,手也被烧起了泡……这些点滴,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路修完后一算账, 加上多修的两条水泥岔道,人工加材料总共才花了27万元,省下了20 多万元。参与修路的村民每户挣了1000多元,表现突出的村民还受到了村里的表彰,领到了奖金。

“干实事、能吃苦。”严金昌说,这次修路是小岗村“大包干” 以来全民参与的第一次集体劳动, 村民们通过这件事看出来:这个书记是来干实事的。

在之后的日子里,小岗村每天都发生着新的变化:路好了,自来水通了;学生们有了新操场、新课桌、新校服;建起了住宅小区,盖起了农贸市场……全村的人均收入从2300元增长到5000元。这时候,3年选派期快满,沈书记就要回城了。

“沈浩,你不能走!”严金昌在2006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找到沈浩。沈浩闻言先是一愣,接着递给严金昌一根烟,自己也点上了一根,叹了口气说:“老金子,我真的想回家了。来小岗这3年,我与老母亲没有见过几次面,女儿跟我也不亲了。还有啊,我有些工作没做到家,觉得对不起你们……” 

严金昌握着他的手说:“沈浩,这些年,你为我们把心都操碎了。可是,小岗正在大变样,你要真走了,我们怎么办?我们都想好了,一定要把你留下来。” 

2006年11月,在严宏昌等人的带领下,村民们辗转找到安徽省财政厅和选派办,递上了按满98个红手印的申请书,强烈要求留下沈浩再干3年。

“人生能有几个3年,如此这样地深入基层、深入农民,虽苦犹甜,是组织的信任与赐予,是花钱买不到的责任与荣誉。”沈浩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最终,他选择了留下,成为当时安徽省唯一连任两届的选派干部。

真心、真爱、真情,沈浩时刻惦记着老百姓,谁家有个难事、急事,他心里都有一本账。小岗人都说,有困难,找沈浩!其实,往往不等你去找他,他就会来找你。2007年农历大年三十的早上,沈浩一开门,发现80多岁的邱世兰坐在他门前,以为她有什么难处,忙问原委。老大娘哆哆嗦嗦地说要请他吃年饭,沈浩一颗悬着的心落下了,但又不忍心打扰,连说算了算了,大娘却不依不饶:“二十多年来,我头一回请村干部吃饭,不去吃那可不行。”面对大娘的一片真情,沈浩答应了,到大娘家吃了这顿极其难忘的年饭,它饱含着一位小岗老人对沈浩的真心厚爱和最高褒奖。那天晚上9点多,沈浩才赶到合肥,家里人一直在等着他吃年饭。

沈浩继续留任的3年,是小岗村深化改革的3年。如何让小岗人的口袋真正鼓起来?沈浩经常对村“两委”班子说,首先要让村民看到小岗发展的希望,享受发展的成果, 自愿投身到发展中来。2007年,沈浩请来安徽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的专家,编制了《凤阳县小岗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了以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为指导思想的“三步走”战略。2008年,他们又提出把小岗打造成“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的“四型村”目标。小岗村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

小岗村是典型的农业型村庄, 土地分散经营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沈浩在一次村民大会上提出了酝酿已久的发展思路: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形式加入。这让小岗村炸开了锅——当年,冒着杀头坐牢的风险才分来的土地怎么能流转出去?祖祖辈辈刨地取食的农民,从不轻信口头理论。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就在其中。

“过去分田是改革,现在土地合理流转也是改革”,沈浩一趟趟往老严家跑,一遍遍解释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和触手可及的收益。老人脸转向东,他就转向东,老人脸转向西,他就跟到西。严俊昌终于点了头。

两年时间,小岗村流转了600亩土地,村里发展起粮食、葡萄规模种植,双孢菇产业和甜叶菊种植基地等一系列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势如破竹。

严德友——严俊昌之子,小岗村发展现代农业带头人。在沈浩的帮助下,他流转了100多亩土地进行葡萄种植,每亩收益是种粮的10 倍。严家父子俩逢人就讲:“现代农业是小岗人的救星!” 

寒来暑往,又是3年。眼看沈浩的第二个任期又要结束了,严金昌试探着问沈浩:“你给我们说个实话,到年底,你还愿意留下来吗?”沈浩笑了:“只要你们欢迎我,我愿一辈子留在小岗!” 

“国家政策再好,没有一个好的领头人是不行的。而沈浩同志,正是我小岗村一位好的领头人。请求省委组织部、财政厅把沈浩继续留在小岗村……”2009年9月22日,小岗186名群众再一次按下鲜红的手印,写信给安徽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

随后,在安徽省委组织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沈浩郑重表态: “小岗村是中国唯一的,它独特的政治地位是其他村无可比拟的。小岗是凤阳的小岗,安徽的小岗,中国的小岗,有一天它将成为世界的小岗。我愿意继续留在小岗。” 

群众的事总是时刻放在心上, 自己的事却一推再推,直到无法挽回,这就是沈浩。在2009年春天的体检中,沈浩已经查出心脏有问题。之后他多次感到心脏不舒服、胸闷,却总是说等忙完这个任期再去医院,他惦记着规划中的环村北路还没有修完,村南的水库还没有建起,敬老院还没有完工,石马村的困难户还没有搬进新房…… 

万万没有想到,2009年11月6日凌晨,沈浩没留下一句话,就匆匆离世。最早发现沈浩去世的是一早到他住处取钱的村民杜永兰。杜永兰家人出了车祸,医药费花了3万多, 再加上老伴常年有病,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买药,那天早上她是找沈浩来取已经答应给她的借款。“沈书记怎么喊也喊不醒,原来他已经停止了呼吸!”最让杜永兰想不到的是,沈书记人走了,但是桌子上整整齐齐放着捆好的1万元,那是留给她的。

噩耗瞬间传遍了整个小岗村。11月7日,沈浩去世的第二天,小岗村民们饱含着悲痛的热泪又为他按下了红手印。“沈浩就是小岗人, 他是为我们小岗累死的,希望把他永远留在小岗,安葬在小岗,看着小岗越变越好。” 

“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这是沈浩去世后小岗人为他所写的挽联,也是沈浩6年来在小岗村任职的真实写照。沈浩在任6年, 小岗村引进项目13个,到位资金2.3亿元;6年来,小岗村没有一个村民上访;2008年,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

沈浩去世后,胡锦涛总书记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对沈浩表示沉痛悼念,对学习沈浩先进事迹提出明确要求。沈浩去世一周后,安徽省委决定组建报告团。从安徽到北京,从高校到部队……沈浩的先进事迹传遍大江南北,中华大地处处涌动学习热潮。2010年7月,由陈国星执导,杨立新、徐帆、何冰等人主演的主旋律影片《第一书记》全国公开上映, 影片讲述了沈浩与小岗村的故事, 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如今,沈浩被安葬在小岗村东头新修建的公墓中。松树挺拔,郁郁葱葱,庄严肃穆,在黑色的大理石墓碑前,鲜花簇拥,墓碑上的党徽熠熠闪光……《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一行在小岗村第一书记李锦柱的引导下来到这里瞻仰祭扫,列队三鞠躬,向沈浩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抓小岗,促全县”: “百亿小岗”新蓝图与凤阳改革发展新愿景

“践行嘱托闯新路,小岗振兴再出发。”在小岗村村委会召开的座谈会上,李锦柱告诉《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近年来,小岗村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4·25”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村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积极做好“三年大提升”和“小岗村乡村振兴计划”等一系列工作。2018年,小岗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20万元,比2016年增加340万元,增幅达50%;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20元,比2016 年增加4851元,增幅达30%。” 

据凤阳县政协秘书长、县改革办副主任熊尚宏介绍,小岗村在全县率先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三变”改革,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第一证为小岗村颁发。扎实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完成了21320亩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落实所有权。开展土地股份合作,探索“股田”经营模式,2018年2月,小岗村民首次获得人均350元的集体资产收益分红,2019年春节再获人均分红520 元。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推广“农权贷”“兴农贷”“劝耕贷”,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新型现代农业,组建小岗村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储” 等全程化服务,探索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入社村民达900多户3500多人,95%村民成为供销社社员。创新实施“互联网+大包干”中国乡村赋能工程。设立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基地,打造“社区党建、社区协商、社区营造”三区融合社会治理新模式,小岗村入选第二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及示范标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挂牌, 田园综合体项目启动实施,小岗村“三年大提升”持续推进、乡村改革振兴持续发力,成果显著。

“现在的小岗实施‘123’战略,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旺。”李锦柱说。

以现代农业为龙头促进一产做优。为4300亩高标准农田实施“引水上岗”,彻底解决困扰小岗农业发展的“用水难”问题;今年实施了近1万亩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农田治理,努力实现“散田变整田,小田变大田,一家一块田”,“田成方,渠成网,路路通,沟沟联,旱能灌,涝能排”,提高生产条件,提升生态水平,为打造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与安徽科技学院共建小岗现代生态农业研究所, 与安徽农垦集团合作经营4300亩高标准农田,推行全程社会化服务“331”模式,与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合作流转500多亩土地,试验种植30多个优质稻米品种,创新发展, 在凤阳树立了优质粮种植新标杆,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挂牌,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村命名的国家级园区。

以产业园为主引擎带动二产做强。小岗村共培育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3家、龙头企业2家。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小岗产业园划归小岗村统一管理运营,按照“产城一体、功能复合、宜居宜业、绿色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由小岗村统一管理运营。截至2019年6月底,已引进企业4家,分别为总投资10.6亿元的盼盼集团食品加工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徽观农业蒸谷米深加工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安徽省凤源食品加工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年产1000吨特医食品项目,其中盼盼食品和蒸谷米项目已经投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齐头并进。

以旅游、培训教育、农村电商引领三产做旺。通过合作、招商等多种形式,小岗引进不同农业产业项目, 陆续开发和推出五谷杂粮饮料、小岗村黑五类、蓝莓酒等系列旅游商品, 分别组建了互联网、旅游、绿化、农产品运营公司等,围绕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推出红色教育、农业科普、采摘体验、民俗小岗村等系列研学旅行主题项目,红色旅游、培训教育、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

近年来,全国乡村振兴领导体制进一步落实,安徽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抓,滁州市委主要领导主导抓,凤阳县委主要领导一线抓,小溪河镇主要领导配合抓,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在了实处,干出了实效。小岗村通过一系列改革发展,夯实了基础,激发了活力,催生了变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改革成效进一步明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百姓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小岗村在2018年年底提前两年实现了全面小康;小岗村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到2020年,小岗村乡村振兴相关制度框架基本形成,重点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5年,小岗村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美丽乡村先行区;到2050年,小岗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全面实现。”李锦柱展望着未来小岗村的发展目标,“到那个时候,我们可是全国数得着的‘百亿小岗’”。

“抓小岗,促全县”,凤阳县力图把“小岗精神”、小岗的“明星村”效应,同凤阳的“名城”效应有机结合,促进凤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周成东告诉《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凤阳是个好地方,有着悠久的文明史,这里诞生了传奇皇帝朱元璋,成为300年基业大明王朝的摇篮,也留下了傲视古今的明代第一座都城——明中都城。凤阳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时名为钟离子国,隋称濠州,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为家乡赐名“凤阳”。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下游南岸,总面积1949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辖15个乡镇、“一区七园”。背倚“两淮一蚌”,面朝“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核心区,处于淮河经济带, 素有“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石英之乡”的美誉。

为促进凤阳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凤阳县委、县政府统筹凤阳经济开发区和门台工业园、凤宁现代产业园(硅工业园)、小岗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庙石英产业园、武店建材加工园、夫子郢科创园,按照“一区七园、五统一分、统分结合、分园建设”管理体制和“充分授权、封闭运行、精干高效”运行机制,努力打造管理体制高效化、运行机制独立化、服务体系专业化、产城融合一体化的新型开发区。

“ 扩面” “ 提速” “ 集成”……近年来,凤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抓小岗,促全县”, 坚定不移加快改革步伐,深化改革再突破,乡村振兴再出发,努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三农”改革工作新篇章。

一是抓小岗,促进乡村振兴。要求小岗始终牢记“4·25”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时提出的“三个坚定不移”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当好改革先锋、扛好发展大旗、担好稳定责任,推动小岗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再当排头兵,实现更好更快发展。通过抓好小岗,变“盆景”为“风景”,推动凤阳全县在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

二是抓发展,体现更高质量。凤阳结合自身实际,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奋力冲刺全省县域经济前30强。优化产业结构,二产上,要加快推动硅基产业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型升级,总结好亚玛顿、福莱特等大项目的招商经验,设立硅玻璃产业的引导基金,力求在大项目招引上实现更大突破,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挥好,努力打造中国知名玻璃制造之都、世界玻璃品牌加工基地;三产上,立足丰富的文旅资源优势,打造“金色—游中都、红色—学小岗、蓝色—走淮河、绿色—览凤阳”四色旅游板块,开发一批特色旅游商品,积极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 推动一产与二、三产的有机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做好品牌农业文章,把产品变商品,把无牌变品牌,实现品牌兴农、品牌富农。

“抓小岗,带全县”推动凤阳全面发展。目前,凤阳整县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全县3327个村民组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和登记确认;“三变”改革实现乡镇全覆盖,实现了由“户户参与”到“人人分红”;全面推进“三长制”,建成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实现河长湖长“两长合一”,从“见河长”向“见行动、见成效”转变;创新房票制度,打破了单一的安置渠道,在全滁州市首推商品房安置措施,促进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协同发展;深化融媒体改革,成立凤阳县传媒中心,打造“七位一体”融媒体新平台。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努力形成更多具有凤阳特色的改革品牌,推动凤阳改革再闯新路、走在前列。

传承“小岗精神”,写好新时代改革大文章

小岗村因40多年前的石破天惊之举载入史册。尽管从“温饱”到“富裕”走了很长的“泥泞路”, 但是如今小岗找到了一条宽广的新路,小岗的新变化已在发生,小岗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百亿小岗” 将大展发展宏图。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刘奇表示,小岗村十八个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十八户农民冒着极大的政策风险,签下的“秘密协定”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写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也使小岗村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性村庄。他们“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分配方式在中国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起了先锋和示范作用。小岗村为农村改革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从更深刻的层面、更广阔的视野深思。

刘奇总结说,一是小岗创建了一座精神高地。改革年代的精神高地就是小岗村敢闯敢试的改革创新精神。二是小岗解决了一个世代难题。从1980年全国实行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到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40731万吨,再到2018年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中国人彻底摆脱温饱困境。三是小岗探索了一条发展道路。小岗村的家庭承包经营, 实质上就是在保持集体产权不变的前提下,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承包经营权,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由原来生产队集中决策、集体经营变成分户决策、分户经营,这样既保持了集体所有权,又引入了市场经济运作法则,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风险。四是小岗揭示了一个农业规律。以家庭经营为主体,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不论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制度,农业大田作物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而小岗村的创举就是遵循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让农业回归家庭经营。

“在中国改革历史上,小岗是个标志性地标。近来,围绕小岗新作频出,‘用小岗精神书写改革大文章’尤可称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员赵树凯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采访时评价说,小岗精神就是改革精神,体现出广大中国农民务实、理性的生活追求,既无“宏大理想”,也乏“豪言壮语”,“大包干”作为农业经营“新体制”,是农民依据常识理性做出的自然选择,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智慧和特殊的技艺。小岗精神的最重要启示就是,政策制定一定要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宏大理想”出发,从“意识形态”出发。如万里同志所言,“好的政治”应该给农民以自由,追随农民意愿, 发挥农民智慧。

赵树凯进一步表示,有人认为,小岗未能率先致富,说明“大包干”作用有限,这种观点相当偏颇。“大包干”是农民发挥聪明才智、实现富裕和幸福的体制基石,全体农民都受益于此。这种好制度赋予广大农民自由空间和创造权利,至于何人能致富,则因人而异。有道是“改革依然在路上”,从这个角度看,小岗精神,即敢于冲破、抛弃那些忤逆农民意愿的政策制度的改革精神,需要继续发扬。

周成东说,在4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精神内涵,锻造出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成为凤阳新时期“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的强大精神力量。进入新时代,他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始终保持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坚持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秉持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力争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全市全省前列,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改革提供凤阳方案和小岗样板。

现如今,小岗人正在奋力建设创新小岗、美丽小岗、实力小岗、幸福小岗,以成就向共和国70华诞献礼,以担当让各级组织放心,以发展让人民群众开心,让气贯长虹的改革发展新画卷在小岗这片热土上徐徐铺开。

小岗不可复制,但“小岗精神”仍然闪耀着时代光芒。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成员:杨良敏 刘长杰 蒋志颖

执笔:蒋志颖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