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红岩村:绿水青山柿柿红

0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 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1100多年前,唐朝诗人韩愈写尽桂林山水之美。千百年来,桂林的青山绿水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人间仙境”。

“桂林东南有个瑶乡小镇, 千年恭城处处田园美景……,走进瑶乡才知山有多青,一年四季在画卷里穿行……”这首歌曲《梦回瑶乡》由瑶族女歌手、中央民族歌舞团青年歌唱演员李雪倾情演唱。

古往今来,无论是诗词歌赋, 还是取之什么形式,仿佛总是在诉说着属于那一方水土的独特魅力——绿水青山柿柿红。

小青瓦、吊脚楼、白粉墙,几十栋带有瑶乡特色的乡村别墅在绿树掩映中格外醒目,驻足远眺,绿水青山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一行走进获得“中国十大魅力乡村”等多个荣誉称号的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恭城县”)莲花镇红岩村,探寻其依托生态新村和月柿产业,充分发挥“品瑶乡月柿、赏柿园风光、喝恭城油茶、住生态家园” 特色优势,走出一条“培育特色农业—建设绿色新村—发展乡村旅游” 的发展路子。如今,红岩村名声在外,被视为生态恭城、魅力瑶乡的一颗耀眼明珠。

由穷向富,选准路径

“如果您来到恭城县莲花镇红岩新村,一定会惊讶:村里竟会有滚水坝、梅花桩、风雨桥,以及坐落在平江河两岸那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别墅……村子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让人耳目一新。”在红岩村党支部书记朱培铭的家里,莲花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席何军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详细介绍了该村的情况。红岩村以“村庄规划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风尚美、村稳民安和谐美”为一体定位,已成为恭城新农村建设的精品示范新村。

这一亮点的背后得益于之前“穷村”老百姓向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向往和期盼。

“一队二队顶呱呱,三队四队烧泥巴(砖瓦),五队六队刨柿花,七队八队靠国家。”这是当地几十年前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红岩村就是当时的七队和八队,可见是全村最落后的。

“想致富没门路,想发展少技术。这是过去红岩村人的一种无奈。上世纪80年代末,红岩村人只能靠种水稻和零零星星的月柿以及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人均纯收入不足800 元……”朱培铭告诉《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前提是农村经济发展,只有发展富民优势产业,新农村建设才有产业支撑, 有了产业才能更好地带动新农村发展。”恭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义军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表示,他曾担任莲花镇党委书记,见证了红岩村发生转变的整个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前,红岩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典型的“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产靠救济” 的贫困村。如何带领村民寻找致富门路,一直是当地政府想要破解的难题。经过比较、摸索,他们“咬定生态不放松”,踏踏实实发展生态农业,最终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恭城的生态农业最先发端于沼气。上世纪80年代中期,恭城开始大面积推广沼气,并逐步完善生态链条,创造了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的“猪— 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成为全国沼气入户第一县。90年代,在县委、县政府发展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的政策引导下,红岩村拔穷根,开启了新的生产生活模式。当然,事情并非一帆风顺。起初,部分村民观念比较守旧,在生活十分贫困,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对新事物很难接受。尽管村干部们嗓子都喊破,可村民大多在观望中等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脱贫、要致富,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为此,红岩村党支部班子以及一些积极的群众率先在自家责任田里种上柿子树,在屋边空地上挖沼气,带头走生态农业路子, 面对村民们的嘲讽也不气馁。他们带领村民到本县发展较快的乐湾、黄岭等村参观学习,并聘请农业专家给村民上课,引导村民种月柿。找准了路子之后,短短几年间,取得了比种植水稻、红薯、玉米等高几倍的经济效益,“三位一体” 模式终于得到大多数群众的认可, 村民建设沼气和垦荒种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之后,他们上山垦荒开土地,下田掘坑种月柿;屋前造果园,屋后建猪栏……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沼气池,“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在此落地生根。

很快,红岩村不仅人均水果种植面积达到了2亩,人均柿子产量增加到1万多斤,而且通过滴水灌溉、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等科学种植方法,使月柿的产量、品质以及价格都有了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村民的钱包,也纷纷鼓了起来。

月柿,这种成就了恭城“中国月柿之乡”美名的水果,终于在经历了400余年栽培史之后的今日,成了这里的富民产业。

农旅结合,山村蝶变

2003年,恭城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把红岩村确定为“富裕生态家园”新村建设试点。

“2003年初,为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有新房、无新村’的状况,全面提升生态农业质量,有山有水有柿园的红岩村将‘富裕生态家园’项目提上日程,积极筹划兴建新村工作。这些工作得益于恭城县委、县政府早些年的号召,根据红岩村独有的自然环境,支持和指导他们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的思路进行统一规划,将红岩建设成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高标准示范村。”现任恭城县栗木镇党委书记的赵红玲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介绍,当时她在莲花镇担任镇团委书记,还承担了红岩村的“包村”工作。

“建新房不难,建真正的新村难。”赵红玲回忆说,红岩新村一期规划建设,涉及全村40多户的果园、坡地,土地调整置换工作相当繁重。但红岩村群众在建设规划通过后的3 天时间里,全部理清了置换手续,并在此后的7个月内,全部完成了一期32户新房主体、外墙装修、室内设施添置等一系列建设任务,搞好了户间的绿化美化。当年10月,在这里举办的首届恭城月柿节开幕前正式向游客开放,创造了令人称赞的“红岩速度”。人和自然的亲和度提高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乡风淳朴、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明生态在红岩村初露端倪。

时任恭城县委书记的蒋洪曾说,不能为了建新村而建新村,而是要将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农民增加收入、富余劳动力本土化转移结合起来。因此,恭城在规划“富裕生态家园”时,充分考虑农村自然资源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生态旅游、开辟“三产”这一新的增收途径。

据介绍,2001年恭城县委、县政府顺应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迫切愿望和时代发展要求,作出了实施“富裕生态家园”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围绕“富裕、生态、民主、文明、和谐”的内容,将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与丰富生态农业内涵、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建设新村、发展旅游,实行“农旅结合”的路子,延伸农业产业链,助推群众增收致富。该项目先后投入近5000万元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资金,引导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屯的农民对村舍进行改造,走出了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的新农村建设之路。他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对示范点新房建设和山、水、田、林、路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按照“改水、改路、改房、改厨、改厕”和“交通便利化、村屯绿化美化、户间道路硬化、住宅楼房化、厨房标准化、厕所卫生化、饮用水无害化、生活用能沼气化、养殖良种化、种植高效化”标准建设,并将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列入村居建设规划统筹安排。

“从2001年开始,恭城开始加强引导,分步实施。先在全县9个乡镇进行试点,2002年以来,坚持每年新建2-4个示范点,完善提高3-4个已建点。建设过程中,首先从水、电、路、建房等基础设施突破,再逐步完善科技活动室、篮球场、公共小广场以及其他公益设施和旅游项目建设,建成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新村。还采取每年实施20个村、每村扶持建设资金1万元的方式,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开展文明卫生村创建活动,重点实施村中道路硬化、垃圾集中处理和房屋的‘穿衣戴帽’工程,有效改变了农村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状况。”赵红玲说。

恭城的新农村建设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曾赴恭城考察的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说,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之一是让农民富起来。恭城走的是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让人很舒服,农民富了,有了这一扎实基础,然后自下而上,农民有要求,政府进行规划、引导建设新村。

“我们专门从桂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聘请了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规划设计和具体指导,对整个村的布局、房屋样式进行精心设计。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装修。”朱培铭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介绍,红岩村为了建好新村,专门成立了红岩新村建设指挥部和新村管理委员会, 负责上下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纠纷、规划用地的协调和置换,创造性地实行“规划统一、资金统一、管理统一、施工统一”的管理方式,确保了新村各项建设顺利完成。新村管委会建立了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并聘请了两名清洁工专门负责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

2003年3月4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作为“包村” 干部、红岩新村建设工作组的赵红玲,一辈子都难以忘记。当时已经进入工作状态近大半个月,新村建设的总体方案已上报给县委和政府,相关部门已到红岩村现场确定了建设项目,村屯绿化项目确定是村里负责统一种植柳树和桃树。这期间,有村民代表提出,是否可以再买几蔸大树来种?买树需要钱, 但村集体经济弱,拿不出来钱。于是他们马上跟时任莲花镇党委书记陈义军汇报。

“植树要抢季节,陈书记连夜把我们这几个新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同志叫到办公室,协调落实这个事情。”赵红玲说,当时刚出正月,气温还很低,大家围坐在办公室的炭火旁。镇长朱桂斌想问一下县里能否再安排点绿化经费,但县里回复,财政没有这一块预算,请镇里自己想办法。而镇里的账户都要按预算科目开支,只有两块资金可以周转,一是办公经费,二是购车经费。占用办公经费,就要所有干部职工勒紧裤腰带; 占用购车经费,就要领导班子继续踩单车、坐摩托车下乡,日晒雨淋。而且购车的编制自治区财政厅已落实下放,如果放弃买车,就不晓得什么时候才买得成车了。

陈义军听完汇报之后,在办公室来回踱步,最终决定放弃买车, 把钱用来支持村里绿化工作。

…… 

从此,红岩村发生巨大变化。修建了村级服务中心、文化广场; 硬化了通村道路,修建了环形村道和观光小道;新建了瑶族特色风雨桥、滚水坝和过坝梅花桩;在马头山上修建了观景亭台和登山小道,让游客能鸟瞰整个红岩村; 修建了月柿节主会场、停车场、公共厕所、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等基础设施,以及迎宾广场、香枫广场等公共设施。由此,不仅新村的面貌变了,文化旅游的承载功能也提升了,真正成为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高标准示范村。

示范村里需要能人带头。李杏芳就是土生土长的“能人”。1993 年,她和红岩村的朱天佑结婚。当时朱家经济情况不是很好,虽然有十多亩果园,家里还开了个小豆腐坊,但由于果树管理技术不好及豆腐加工规模小,人均收入并不高。高中毕业的李杏芳与家人商量,日后在种好果树的同时,扩大加工规模和养殖规模,把原先每年养猪20 多头增加到50多头,走以加工带动养殖、以养殖带动种植的新路子。经过全家人几年的努力,逐步走上了致富的路子,家庭每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2003年,李杏芳与朱天佑积极响应号召,自筹资金10多万元,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率先建起一座占地98平方米、总面积280多平方米的乡村别墅楼,同时建起一个占地280平方米,有20多个栏舍,一次可存栏150头猪的猪场,请了一名饲养员, 还建了一个容积140立方米、发酵池70立方米,可供30户农户用气的沼气池,实现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养殖—沼气—种果—新村建设—生态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构想。

红岩新村建成后,在县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李杏芳敏锐地意识到, 依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成片的生态果园,旅游将成为红岩村经济发展的新产业。她与丈夫朱天佑在自家别墅率先办起了一个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小酒楼。自酒楼开业以来,吃饭、住宿的游人越来越多,每年光农家乐旅游收入就达15万元以上。

作为红岩村妇女小组长和旅游指导中心“当家人”的李杏芳, 为种好水果,请县农业局的技术员到村里上课;为做好农家乐旅游, 请县文化旅游局的老师来讲课;为丰富村民们文娱生活、提升农家乐旅游品牌,在村里组织了文艺队, 她还被姐妹们推选为节目主持人。2009年8月,在全县乡镇妇联换届时,李杏芳给全县各个乡镇的妇女代表传授自己的致富经验。

现在,红岩村村民像李杏芳一样的还有很多,纷纷行动起来,既搞科技种果,又搞生态旅游,个个都是一把好手,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使全村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发展,形成“家家有项目、天天有收入”的局面。目前红岩村共拥有客房300多间,通过“农旅结合”、种植水果和搞生态旅游,乡村产业呈现勃发之势。尤其是,自2003年起,红岩村利用万亩月柿基地举行一年一度的大型月柿节,带动旅游业发展,“品瑶乡月柿,喝恭城油茶,住生态家园,做快活神仙”成为瑶乡一大特色品牌。16年来,红岩村共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有6户人家年收入超过20万元。

生态立县,先舍后得

遥看金柿千重浪,喜迎贵宾四方来。现在的红岩村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种植月柿5000多亩,在全县率先推行月柿标准化种植,并开发出脆柿、柿饼等系列产品增收致富。以红岩村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正在成为恭城县乡村振兴发展的“排头兵”。

红岩村的巨变,得益于恭城对生态立县战略的长久坚持,又为这一战略的成功、形成“恭城模式” 做了最好的注脚和示范。

“恭城柿子已有400多年的栽种历史,因制作成柿饼后,金黄圆润、晶莹剔透,像中秋时节的月亮,所以当地人称之为月柿。”恭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张祥生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介绍说,恭城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自古处于中原进入两广的交通要道,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互相交融,造就了独特的瑶乡地域文化,“三庙一馆”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素有“山水秀美在桂林,古建筑精华在恭城”之说。而另一种“施政文化”也在恭城传为美谈。

恭城县委副书记杨征山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表示,“恭城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探索出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自1984年以来,恭城县共迎来11任县委书记、9任县长,一直推行以生态立县,坚持一张生态蓝图绘到底,换届换人不易帜,更无“前人种果,后人砍树”之事,硬是蹚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形成当年广为传播的“恭城模式”。

曾经,为了生火做饭,你家砍树,我家拔草,恭城的一座座山丘被剃成了“光头”。据《恭城县志》记载:1961年至1989年,干旱平均两年发生一次;1988年、1989 年,先后连续两个45天滴雨不降, 新街、土陂、五福等村颗粒无收。

为了生存,破坏生态;破坏了生态,之后更难生存。这个恶性循环的“死结”如何能解?在此, 有个“能人”必须提到,他就是黄光林。黄家是恭城县最早使用沼气的农户,而他亦是该县沼气池的发明人。1975年,黄光林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粪便在发酵时可产生一种气体——沼气。一连4次试验后,从池里冒出的气体终于被黄光林点燃。又经过半年的试验,1976 年2月,黄光林终于将沼气作燃料用于煮饭。村里人看到黄光林成功使用沼气代替柴草不但方便舒适, 而且省了上山砍柴的烦劳,亦争相效仿,纷纷建沼气池……1983年, 县里下发决定,在黄岭村搞“沼气代柴”试点。1984年,时任县长的张宜恒开始鼓励农户建设沼气池。1988年,蓝世琦就任恭城县委书记后,决定以黄岭村为示范点,在全县全面推广使用沼气池。

陈义军说,群众怨、政府急, 县里研究来研究去,得出一个结论:破解无“柴”之炊,除了沼气,别无他途。

上世纪80年代末,“无工不富” 理念盛行,一些地方兴起上小水泥、小冶炼等工业热潮。恭城铝锌矿产资源丰富,跟风而上似乎也顺理成章。恭城县领导班子却始终保持清醒:工业“短平快”,容易出政绩。但恭城九成人口在农村,靠“冒烟”的小工业,解决不了发展的大问题。县委、县政府顶住各方压力,埋头带领群众发展沼气、种果树,以此为突破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时任县委书记蓝世琦认为:“绝不能为了出政绩,就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果树三五年才挂果, 虽说当届党委、政府拿不到一分钱财税,也沾不到几年后果农致富的‘政绩’,但我们觉得这样才对头,才对得起恭城群众。” 

果苗要花钱买,4年成长期要投入,钱从哪里来?口粮没了怎么过活? 果没人要怎么办?改变祖辈传统,不种水稻种水果,这个弯,不好转。

1990年,时任恭城县代县长的伍先华被告了一状:用稻田种水果,违反政策,要拔掉!当时,上级“拔果苗令”都已写好。“抗令”,还是拔苗?伍先华进村入户走访发现,传统农业效益低,市场上粮食供应过剩, 已无法让农民致富,只有种水果能让农民和财政增收。县领导班子决定: 不唯上只唯实,据理力争。“拔果苗令”终被撤回。

1993年,张明沛接任恭城县委书记一职。那一年,果子挂满枝头,却无人问津。“果种多了,没搞头了!”有的果农甚至准备砍掉果树,改种其他作物。

在到广东、海南调研水果市场后,张明沛等班子成员郑重地告诉大家:“卖不出去,是因为果品差。” 张明沛提议,深化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推广沼液沼渣等“绿色肥料”,“要用最‘土’的办法种出高品质的水果”。

对于抓生态面临的风险和压力,第8任县委书记蒋洪深有同感。对全面禁伐水源林的决定,蒋洪说,政绩虽然不出在任上,却会写在百姓的心上。

…… 

杨征山说:“直到现在,在恭城的党政机关,只要是领导干部交接工作,还保留着一个不成文的老传统——前任领导带新任领导上山下村,走果园、进田园。交班,交思路、交产业、交希望;接班,接传统、接作风、接责任。” 

顾眼前,还是顾长远?要显绩,还是要潜绩?几十年来,恭城县11任书记、9任县长,用担当、坚守和行动作出了回答。从庭院经济、三位一体、无公害果园,到生态农业、绿色GDP,到如今建设绿水青山“富裕生态家园”——凭借扎实的作风,恭城几十年来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向前。

到过恭城的人都说,恭城美, 美在山、在水,还有那浓郁的瑶家风情,以及漫山遍野的水果和仙境般的生态家园。恭城人与外地游客交流,常把两句话挂在嘴边,第一句是:“在乡镇开车,三秒之内看不到果树,那就不是恭城。”另一句是:“我们恭城,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 

“恭城持续35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究竟成效如何?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工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我这有一组值得每一个恭城人骄傲的科学数据。”恭城县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邓树荣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说,2018年国家气候中心组织专家对恭城气候进行了全面评价并得到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委员会的认定,得出的结论是,2017年恭城森林覆盖率83.2%, 比全国平均值高61个百分点;2000 年以来恭城遥感植被指数平均为0.754,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2017 年达到0 . 8 0 4 , 植被指数增加了11.4%;人均水资源量7909立方米,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对表征气候的42个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恭城总体优良率达到92.9%。

有舍有得,先舍后得。一系列重量级荣誉纷至沓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第六届中华宝钢环境奖”“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5年11月6日,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恭城召开。生态美、百姓富的“恭城经验”得到各方点赞。

“近年来,恭城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党员干部和群众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 紧紧围绕恭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城两区三生四大’总体工作思路,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为统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补短板,强弱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恭城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陈小珂对《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红岩村乡村旅游及产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引导和服务,助推红岩村在乡村振兴及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更上新台阶。

“当前,恭城县正在实施生态农业二次创业,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不断加快。一年来,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不断加强‘1心2 合3化4重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农业与工业、旅游业融合;农业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重点抓好柿子产业、柑橘产业、油茶产业和其他规模高效种养业)建设,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行动,成功创建各类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81 个。巩固提升恭城月柿产业,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牌保护得到加强。”恭城县县长黄枝君说。

同时,黄枝君表示,恭城全面实施旅游突破战略,扎实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双创”工作。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带建设,全力推进莲花特色小镇“两园一镇一道一水系”(柿子科技产业园、甜蜜柿业核心示范园;中国月柿第一镇;世界乡村之窗与休闲健康旅游骑行步道;莲花河水系)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世界乡村之窗与休闲健康旅游骑行步道项目建设。成功创建红岩、三庙两馆2个国家AAAA 级景区,门等(矮寨)、社山、龙虎3个国家AAA级景区和牛路头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此,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编制完成《恭城县可持续发展规划(2018-2030年)》,制定了《恭城县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推动经济、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恭城县委书记邓晓强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表示,近年来, 恭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恭城模式”,生态立县,坚定不移加快改革步伐,推动改革再深入、开放再扩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努力走出具有恭城特点的新时代改革发展之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金三林, 同时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他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采访时说:“红岩村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科学发掘乡村生态价值,实现生态美和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第一是‘咬定生态不放松’, 踏踏实实发展生态农业。从上世纪80年代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的‘猪—沼—果’ 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到新世纪的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既坚持发展生态农业,又适应消费需求升级适时提升产品质量;第二是坚持科学规划, 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既注重建设村里的公共设施、人居环境,改善群众生活,又注重超前建设旅游设施,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是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结合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国家发改委服务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姜长云, 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表示,红岩村培育“品瑶乡月柿、赏柿园风光、喝恭城油茶、住生态家园”特色优势,建设生态新村, 推进月柿产业链延伸和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展示了一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这是生态振兴促进产业扶贫的成功模式。红岩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建设富裕生态家园,其发展的背后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这样不仅要注意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还要注意做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协调推进、相得益彰的大文章, 注意统筹激发乡村多重功能价值。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把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邓晓强认为,桂林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恭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生态农业与康养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这是对恭城发展的精准把脉和准确定位,为恭城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恭城谋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邓晓强最后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表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生态发展,始终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桂林山水’的殷切嘱托,加快建设‘美丽恭城、健康恭城、文化恭城、富裕恭城’,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在恭城,虽然红岩村只有一个, 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剩下的村子一个都不会少,一个村子也不能少。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成员:车海刚 杨良敏 江宜航 

蒋志颖 李银雁(特约) 

执笔:蒋志颖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