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马塘村:百马奔腾齐追梦

0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马塘我是专门去过几次的,它是新农村建设,很早期的新农村建设。

——习近平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可能不知道厦门有个马塘村,但一定知道银鹭,吃过这个牌子的八宝粥;你可能不了解马塘村的故事,但习近平同志曾四下马塘,一直牵挂着这个村,还特意提到“马塘精神”。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一行走进八闽鹭岛,在三面群山环绕之中,远远望见气派的牌楼上镌刻着“马塘村”三个大字。进入村中满目葱绿,夹道花木葳蕤,蔬果长势喜人,绿树随风摇曳,一幢幢中西合璧又极富闽南地域特色的别墅,一片片四季常青的绿地植物点缀在房前屋后,一条条洁净的沥青路环绕着家园、延伸向村中深处。山庄如画、气韵万千…… 

“瘦马塘”,逼出陈家兄弟励志故事

上世纪80年代,马塘是厦门市同安县新圩乡(今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新圩村的一个自然村。这个地处偏僻山坳里的小山村,耕地面积仅272亩,山地有590亩。由于山势高,同安县境内的几条河流, 都避而远之、流不到这里。耕地多沙,种不了水稻。总之,它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路难行、水奇缺, 人称“瘦马塘”。

穷困成了马塘村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尽管马塘人生性勤劳, 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在那人均不足一亩的耕地上辛勤劳作,却一直解决不了温饱问题,长期过着“地瓜当主粮、鸡鸭换油盐”的生活。中共马塘村党委书记、厦门银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清渊告诉《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当年周围四里八乡都流传着“有钱不借马塘人,有女不嫁马塘郎”的说法。

这让马塘人抬不起头来。抱童养媳,成为这个村子里年轻人娶媳妇的主要途径。全村不过20来户, 抱养的童养媳就有13个,占了全村户数的60%多。陈清渊家人口众多, 连同一位患有眼盲的老祖母,全家上下12口人的生计,全靠老实巴交的父亲务农来维持。1972年新圩大队清理欠款,公布超支榜单,陈家就以超支高达1750余元,在全大队21个生产队中位列榜首。有人为他家计算过,以他们全家人在土地上刨食,一辈子也无法还清这笔天文数字的欠账,而他们兄弟几个更别想盖房子、娶媳妇的美事了!因为穷,孩子们都有自卑感,总觉得矮人一截,常被人欺负。 

改变从自身开始,陈家的励志故事引发山村之变。

改革的春风吹到马塘村,陈家嗅到了不同的味道。陈清水一家不仅承包了生产队唯一的一部手扶拖拉机跑运输,还承包了按人口分的土地,甚至把别人不种的田也接过来……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那笔天文数字般的欠款仍然像大山一样压着他们。 

穷则思变。1982年4月,陈清水贷款2250元购买了一部全新手扶拖拉机,让老三也学着自己一样跑运输。陈清渊、陈树林等几位弟弟也常常跟着他们出车,当帮手,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每天,陈清水就像生产队长一样,将9个兄弟姐妹集合起来,给每个人依次派工,有的做家务,有的干农活,有的搞副业。这样,陈家收入月月增加,生活年年好转,不久就在老屋前面的空地上盖起了一幢闽南农村常见的石条厝。

实行承包制后,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很多人家开始盖新房,需要大量的条石。陈清水兄弟瞅准了商机,开着手扶拖拉机上了山,将打石工打下的条石装上车, 拉回附近几个村子贩卖,赚了不少钱。后来,他们发现石子也能卖钱,于是每天早晨开着手扶拖拉机将几位妹妹拉到石场,每人发给一把锤子,让她们敲石子,而后,开车去拉条石。中午和晚上,再将妹妹们接回家吃饭、休息。再之后的不久,陈家兄弟承包了五显供销社“南菜北调”的任务,每天到乡下收购花菜,拉往附近的漳州收购站。

陈清渊负责开调拨单,再到供销社结账取钱。所赚的钱是当天兑现,每天二三百元收入,最高峰时一天可以赚到500元。这对于长期处于贫困线之下的陈家兄弟来说是极度的刺激,“要知道,当年一般工人月薪不过是三四十元而已。有生以来,压根儿就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陈清渊说,那些日子,他们一天看见两次月亮,凌晨四五点钟就起床去干活,半夜才回家睡觉。有时为了抢时间,他们索性不回家,夜晚和衣睡在车上。他说,那时恨不得将每一分钟都掰成三瓣。他的最高纪录是连续43天没进过家门,每天晚上睡不到3个小时! 

很快,马塘陈家兄弟的故事响彻了同安县每一个角落。最让他们得意的是1981年,这个曾经是全乡最穷的家庭,一年内居然办了4 件大事,可谓“四喜临门”:年头老大陈清水结婚;年中建新房;年底老二陈清渊结婚,老大的儿子出生。一年中,他们宴请全村4次。这在当时的年代,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情。陈家从新圩大队21个生产队中最穷的家庭,一跃而成第一家“万元户”。1982年,陈清水成为县人大代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82年,中国大地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如火如荼。闽南地区是著名的水果之乡,马塘、新圩一带盛产龙眼,每年夏秋之交, 龙眼成熟时,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等地的国营罐头厂就会到此收购。其中,一位晋江人和邻近的果园公社(现为五显镇)供销社合作,创办了一家罐头厂。陈清水被这家厂雇佣,运输原材料和罐头产品。他是有心人,对每个厂的情况都很留意,很快熟悉了罐头厂的供、产、销的所有流程。

陈清水十分羡慕这些乡镇企业。他想,凭着马塘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搞农业永远也别想致富,以工带农才是最好的出路。而这个“工”,最适合的莫过于罐头厂。办罐头厂的行业门槛低,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易于在资金、技术等创业条件薄弱时进入。一个思路在他的脑海里酝酿着,逐渐成型。终于有一天,他推开二弟陈清渊的房门,急切地将想法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陈清渊平时善于学习,视野开阔,心思缜密,行事沉稳。1976 年,他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第二年就当上生产队会计和大队助理会计,因为表现突出,还成为了中共党员。1984年4月村民小组长改选时,这位全村最高学历的年轻人被推上了村民小组长的位置。陈清渊对《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说:“那会儿,我高中毕业以后回到这个村庄,我们当时是全村最穷的一个组,也是打光棍最多的一个组,我当时许了一个愿,要有一天我们能出人头地,就一定要把全村的村民都带起来。” 

马塘要飞,翅膀在哪儿呢? 

“是啊,谁说农民只能一辈子务农?马塘脱贫致富,首先要杀出一条血路。别人可以办罐头厂,我们为什么不行?以工带农,就是让马塘腾飞的翅膀!”听到哥哥的想法后,陈清渊的眼睛骤然一亮。当晚,兄弟俩彻夜未眠,细细地描绘着未来的宏图。

“没问题,你们说咋干就咋干!”早春三月的一天傍晚,6个年轻人一拍即合,围着一盏如豆的小油灯,商议筹备办厂的种种事宜。结论是6户人家,每户一股,每股5000元,一共3万元。

“就叫‘兴华’和‘奔马’ 吧!厂名取振兴中华的意思,就叫同安新圩兴华罐头厂;商标名就叫‘奔马’,让‘瘦马塘’早日飞奔起来!”陈清渊的一番解释,引来阵阵叫好声,“今后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忘了我们的家乡马塘!我们办厂的目的不只是个人致富,更重要的是将全村都带动起来,让乡亲们都致富!” 

从兴华到银鹭, 成就“富马塘” 

马塘村要办罐头厂的申请报到了新圩乡党委和政府。在随即举行的党政联席会议上,全乡11个党政领导竟有七八个反对。反对的人认为马塘村基础极差,哪有办厂的条件?有的嘲笑说:“没吃过罐头的人想做罐头,闻所未闻!”有的则愤愤然:“这不是搞资本主义吗?” 

“马塘的现状如此糟糕,不发展怎么行?群众有脱贫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高兴,应该支持才对,绝不能泼冷水,更不能拉后腿!”刚刚走马上任的乡党委书记李溪旗帜鲜明表示支持。之后,经过层层审批,“同安新圩兴华罐头厂”的营业执照很快发了下来,可商标申请送到国家工商局却“卡壳”了。原来,审核发现“奔马”被浙江一家企业注册在先,必须改名。几经推敲,新的商标诞生了,名字就叫“银鹭”,“银”代表同安的别名“银城”,而“鹭”则是厦门的美称。这个商标含义也是飞翔的意思。最终直到1987年才算注册成功…… 

“为了解决企业身份问题,就把企业‘挂靠’在了村里,每年向村里交1000多元的‘挂靠’费,不借用村里的一分公款,与村里的账务往来做到一清二楚。”陈清渊想起当年的事情仍历历在目,1985年6 月,建厂借用了陈家的石条厝作为办公场所,在生产队蘑菇仓库用竹竿、竹篾和油毛毡搭起占地200平方米的简易车间。

“当年厂房很简陋,就是个小作坊,就连制作锅灶尺寸都是偷量别人家的。白手起家,除了创业的激情,什么都没有。”陈清渊说。

没有技术,村干部带着干粮到晋江、厦门等地的罐头厂拜师请教,或请他们进厂指导;没有厂房,用竹片当墙,篾板作顶,建起了简陋的厂房;没有水源,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就带领村民顶烈日,冒酷暑,早出晚归,从12公里外的古宅水库埋设地下管道,把水引到马塘来;没有道路,就以一亩地外加8000元的代价向邻村换地,自己动手,劈开山坡,填平沟坎,修建了一条800多米的进村水泥路;没有电力,就引导村民把准备用于“民俗日”演戏的资金,用来购置发电机; 没有通信,就筹资3万多元架设了一部高频电话……就这样,不等不靠, 自力更生,终结了马塘村无水、无电的历史,全村人都受益,家家户户装上了电灯。当年,兴华罐头厂初战告捷,创产值32.5万元,实现了马塘工业零的突破。

1986年,新圩乡在马塘村召开“七一”表彰大会,号召全乡党员向马塘村学习,会后还组织了参观。这一年,陈清渊被评为厦门市劳动模范和福建省乡镇企业先进个人。1988年,他还荣获厦门市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

1986年和1987年,在厦门任职的习近平同志两次来到马塘村考察,对这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提出殷切期望。

“最初两三年,工厂的生产并不正常,基本上是待销售的资金回笼后再买原料投产,属于季产年销、半产半停。”陈清渊对《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说。

办厂伊始,兴华就树立了很强的质量第一和品牌意识:要真材实料,不能缺斤少两。兴华“有质量”的罐头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但3万元启动资金经不起多少折腾, 即便后来又找银行贷款30万元,还是难以为继。直到1989年,兴华仍然没有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此时,陈清渊把眼光落在了说服侨资回乡参股上。他首先游说太太的堂哥、新加坡华侨黄福华。黄福华祖籍厦门,是新加坡协茂集团董事长,不仅是新加坡驰名的纸业大王,而且因为经常讲授商道与人生智慧,赢得了学界和商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商界的无冕教授”。但在参观完兴华罐头厂后, 黄福华摇摇头深表无奈地走了。

陈清渊意识到要想引到外资,还得先改变兴华现状,“筑巢引凤”。在李溪的推动下,一场有县人大、县财政局和银行参与的“新圩乡企业发展协调会”在当地召开,会议决定: 银行方面原来收回的贷款30万元继续投放;县财政给兴华厂免息贷款10万元;县税务局给兴华厂减免税待遇……之后,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在村外重建了一座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还更新了机器设备。年底,时任村民小组长的陈清渊拍板决定:投入10万元,修建小水库一座,蓄水坝2座,抽水机站2个。同时,新种果树1600棵,改造老果园120亩。

1990年,黄福华终于被陈清渊打动,连合同都没签就把20万美元打到了兴华的账上。随后,厦门市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主动要求入股,几个发起股东原始投入折成40%的股份, 黄福华一方占比40%,厦门粮油占比20%,企业更名为“厦门同茂食品罐头有限公司”。“同即同安,茂是黄福华新加坡企业的缩写。”陈清渊说,“当时的‘同茂’已是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股东中有外资、国企、私人等多种成分,共同助力马塘腾飞。” 

要说这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一个月后,厂里拿到了中外合资的正式批文。作为侨资企业,陈清渊的罐头厂还享受到“三免四减半” 的税收优惠。紧接着,厦门外贸集团又注资50万元。此时,陈清渊也没闲着,修路、盖厂房、购置新设备,扩大生产。更让人兴奋的是, 经过检测,马塘村的水质富含硒等15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马塘村的水果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香饽饽。随之而来的是罐头厂的生意越来越好,成了马塘村的摇钱树。

1993年春天,马塘村升级为行政村,带头人陈清渊顺理成章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要“把马塘村打造成厦门第一村”! 

1997年7月14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三进马塘”,勉励马塘党员群众争先创优,走向全国,勇当农业产业化龙头,争取成为全省“奔小康、建新村”的典型。

就这样,兴华罐头厂一天天成长壮大,马塘村的面貌也日新月异,并且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名声越来越响。

1998年,习近平同志第四次来到马塘,对马塘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敢为人先,走向世界,大胆创新,勇创品牌,建好一个园区, 带动一片农村城镇化。

“上世纪80年代商品紧缺, 大多产品能找得到买家,进入90年代,产能开始出现过剩,同茂食品必须靠产品创新。”陈清渊说,自此,第一个符合国际出口食品卫生标准的车间投产,八宝粥试产成功投放市场;1993年到1996年企业投资建设福建省内最大的三片罐饮料生产分厂,银鹭系列饮料投放市场;1997年,银鹭兴建碳酸饮料、蛋白质饮料、利乐砖饮料生产分厂,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同志来视察并题写了“亦工亦农、同茂同兴”,至今镶嵌在同茂 老厂大门两边的粉墙上;1998年, 银鹭碳酸饮料、蛋白饮料投放市 场,八宝粥、红毛丹、猕猴桃、胖 大海等饮料被认定为福建省名牌产 品,引进4条利乐砖饮料生产线, 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公司走向规 模型、专业化;1999年,银鹭能源 中心建成投产,“银鹭”商标荣获 “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 1993年,陈清水用40个高压 锅“土法”研制八宝粥的故事成为 众口交誉的经典。40个高压锅煮出 的粥,由员工集体评判,综合评出 得分最高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 葛亮。生产出的八宝粥口味果然独 特,赢得消费者广泛好评,一炮打 响,八宝粥支撑起银鹭半壁江山。 企业掘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 金。后来,陈清水带领技术团队对 设备进行全面改装,经过改造后实 现“生料装罐、滚动杀菌”……当 时的年销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遥遥 领先。 “连打几大胜仗,银鹭渐入 佳境。我们始终恪守有多少钱办多 少事的原则,将负债经营严格控制 在可以承受且能够掌控的健康范围 内,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因此,虽 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局部的 亏损甚至某些危机,但均一一闯关 成功。”陈清渊说。 早在1998年,银鹭集团就开始 强化“以资引资、以商引商”的力 度,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步 伐,迅速提高企业竞争力,并提出 了建立银鹭高科技园区的构想,力 争在拥有领先国内同行最先进的食 品、饮料生产线的同时,具有相应 的仓储、制罐、彩印、纸箱、能源 等配套的上下游产业链,从而把企 业做大、做强。 从2000年开始,企业发展进入 第二次辉煌的腾飞时期。这一年, 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 立,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八宝粥车 间,并投资建设矿泉水、纯净水、 茶饮料车间,12月,组建银鹭集 团,确定“人才、科技、名牌”三 大发展战略;2001年,集资数亿 开始兴建世界上最先进的PET无菌 冷灌装生产厂;2002年,银鹭集团 荣获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企业,荣获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银 鹭品牌荣获“中国十大公众喜爱商 标”;2004年,银鹭商标荣获“中 国驰名商标”称号;2005年,银鹭 跻身中国最具价值品牌100强,荣获 国家免检产品待遇;2007年,银鹭集 团到省外建立第一家食品饮料子公 司——山东银鹭食品有限公司,同年 银鹭获得“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 企业”殊荣,荣获“厦门经济特区 建设25周年突出贡献企业”称号; 2007年,荣获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 金奖,银鹭高科技园区规划获得通 过;2008年,整合组建银鹭重工, 山东银鹭食品工业园正式投产,年 产60万吨;2009年,湖北汉川银鹭 分厂开工建设,年产120万吨,是亚 洲最大的样板厂之一;2009年,公 司荣获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国 轻工业饮料行业十强;2011年,安 徽银鹭食品工业园开工,四川食品 工业园投资协定签订……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企业迈 开大步走出去,这些外省市的生产基 地全部采用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和技 术,并大胆使用当地的人才、人力和 资源,从马塘飞出的银鹭,真正在辽 阔的中华大地上纵情翱翔! 不忘初心,村企融合共 赴小康之路 “全国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先 进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 村”“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 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党支 部”“全国文明村”……从2000年设 立厦门银鹭高科技园区,到如今投资 额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规模企业就有 20多家,园区员工总数达2万多人; 从2010年成为福建省首个“百亿元 村”,到201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突 破150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5万 元。马塘村已经蝶变为名副其实的 “厦门第一村”。 2006年,随着台湾海峡局势 出现的可喜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 的建设进入国家决策层面。厦门的 发展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 展阶段,翔安崛起,火炬翔安产业 区、巷北工业园区、银鹭高科技园 区的三个工业园区,勾画出规模宏 大的现代工业城的轮廓。 这一阶段,银鹭高科技园区也 初具规模:占地1200多亩,其中银 鹭食品集团占地700多亩,园区里 除了罐头厂,还有矿泉水厂、碳酸 饮料厂、果汁饮料厂、八宝粥厂、 蛋白饮料厂、利乐饮料厂;作为园 区工业经济的产业链,还建了能源 供应中心、选料中心、现代化物流 中心、冷冻中心、彩印厂、制罐 厂、污水处理厂和菲律宾外商独 资的大自然纸业有限公司等,在 绿色环保的同时保证了土地的高 利用率,实现每亩土地产值500多 万元,每亩年税收20万元。一个现 代化的银鹭高科技园区在马塘村拔 地而起,小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工 业园。 一个企业带富一个村子。昔日的 “瘦马塘”变了模样,换了新貌,全 村人也一起富了起来。目前,马塘村 集体经济每年收入达200多万元,每 位村民年分红近4000元。 早在80年代末,马塘村就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采取了“以工兴农”的发展战略。一是兴修水利,改造低产田。企业和马塘村联合先后投入50多万元资金, 修建水库1座、蓄水坝2个、抽水机站2个,治理沙溪120米,使全村200 亩“望天田”变成旱涝保收的丰产田。二是修筑道路,开山种果。企业和马塘村投资5万元修了4条上山机耕路,便于村民运肥送水管理果林。同时,还开发果园120亩,新种龙眼树1500株,改造老龙眼树1600 株,实现人均龙眼树12株。1988年仅此项工作,马塘村村民每户收入达两万元,全村村民年收入增加100多万元。

为了马塘村能够与企业一同发展,当时的同茂公司先后拿出140 万元,用于全村的山、田、水、林、路、电的改造,修筑了入村公路和村间道路;按规范整修了全村电路;修建了2座蓄水塔和3口深水井,为全村装上了自来水;修建了4条排水沟,供全村排放生活污水; 新建了一座两层楼幼儿园,等等。“既改善了全村的生活环境,又加快了全村奔小康的步伐。”陈清渊说,早在1995年马塘村就全面实现了小康。

马塘变得这么美,归功于马塘人超前的规划意识和“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执着韧劲。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通过村集体决策及“村规民约”,开始谋划新村建设,并在过程中形成统一、规范、集约的宅基地使用模式。1996年,马塘村自发聘请国内一流的专业机构,对整个村庄与工业园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提出“以工兴农,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构想,“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指导原则,建设“厦门第一村”的奋斗目标,这在全国新农村建设中首开先河。

此外,马塘村经过科学规划, 按“民房别墅化、道路水泥化、通讯程控化、用水自来化、照明电气化、厕所卫生化、环境园林化”的“七化”标准进行建设,将村庄建设与整个工业园区的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

银鹭集团作为农业龙头企业, 辐射带动范围不止马塘村,还包括周边的村镇。长期以来,银鹭集团提出“向市场争效益,不与农民抢利益”的原则,在扩大企业规模, 建设银鹭高科技园区的过程中,除征地款给予农民实惠外,还对周边被征用土地所在村进行全方位的新村规划,利用集团员工培训中心, 对当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机会,确保周边农民的生产生活有可靠保障。银鹭集团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马塘村以及周边村镇的发展。 

工厂建起来了,环境反而更好了。马塘创业者在建厂之初就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没占用耕地、选山坡荒地建厂,没有大挖大填, 采用山水林田式布局,保留和扩大绿地面积,凸显绿水青山。在清洁生产方面,银鹭投入巨资,实现了水、蒸汽、余热再利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银鹭将高科技园区的工业污水和马塘村的生活污水全部回收处理,日处理量达15000吨,处理后的中水水质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符合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目前,村庄及园区内的道路绿化、厕所冲洗、景观用水等都用上了中水,每日可节水4000多吨。同时,中水回用还解决了周边几千亩农田的灌溉。曾经光秃秃的七柱山,现在已变成一座山明水秀、环境优美的后山公园。马塘全村绿化率高达68%,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村、园林村、宜居村。

马塘村始终不忘乡风文明建设。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是马塘乡村振兴的“根”和“魂”。从建筑风格上注重保护和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到积极组织村民参加新圩“嫂子合唱团”,再到翻修陈氏祖厝宗祠等;从以村企共建的形式,建文化活动中心、游泳池、篮球场、健身道路、人工湖、休闲公园等,免费为村民和企业员工提供文化场所,到村里牵头组建腰鼓队、舞蹈队、合唱队、篮球队等,丰富村民和企业员工精神生活;从完善《马塘村精神文明公约》等村规民约,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到一批批“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好媳妇”等先进典型的不断涌现;连续五届摘得“全国文明村”桂冠,马塘村创造了又一项奇迹。

“马塘人爱开会。”有一段时间,人们总爱这样调侃。

在马塘,村中乃至企业的重要、重大事务,都必须直接征求大部分村民的意见,解决他们最关心的现实问题,调动他们参与村企共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马塘村虽人口少、面积小,但基层组织健全,设有治保、调解、医疗、计生、妇女及农村经济发展协会等各类组织。“好厝边会所”更是马塘村治理有效的一张名片,真正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庄,大纠纷不出法庭”,探索并实践一条村企共建的“无讼”之路。2012年,该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2013年,中共马塘村党总支升格为马塘村党委,成为福建省首个村企一体党委。这一年,马塘村实施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投资8000多万元,围绕园林化、生态化、人文化“三化”目标,建设了“十大项目”。现在的马塘村环境幽静,人们安居乐业,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村中设有KTV、健身房、茶艺馆、图书馆以及游泳池等,这些配套设施都对村民免费开放。

银鹭集团也成为以食品饮料生产为支柱,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进出口贸易、工程建设及矿产能源等多产业并举的现代化、综合性、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共有五大生产基地。村里的银鹭高科技园区,是全国首批乡镇企业科技园区,规划用地2.56平方公里,已完成开发3000 多亩。

党的十八大以后,马塘村再次进行整体规划提升,发展配套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营造生态文明环境、融入区域城镇化建设,实现马塘村的“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构想,又一次站在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前列。马塘村的发展给周边的村庄、整个翔安,乃至整个厦门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而这一切,始终离不开银鹭集团的支持。

“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下,马塘村办起了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工兴农的发展新路子,才使得马塘村成为了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典范。”陈清渊向《中国发展观察》调研组介绍说,“在我们这偏僻的穷山村,靠单一传统式农业根本就改变不了落后的面貌,要想脱贫,就必须寻找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新道路。村企共建促使马塘村与银鹭集团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共同创建新的未来。” 

传承精神,根植马塘银鹭拥抱世界

马塘,一个小山村的中国梦, 是如此让人惊叹和振奋!它的时代变迁简直是个奇迹,是如此绚丽多彩,让人心荡神摇! 

“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马塘居然有今天,我们居然有今天。” 马塘村民谈起这片土地上神话般的巨变时,总有说不完的话。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接受厦门日报和厦门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提到五种精神构成“厦门精神”。其中就包括“马塘精神”。

“马塘精神是在厦门改革开放时期生成发展起来的,其精神内核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拼搏创新’的时代精神,这是厦门改革开放精神的一个缩影。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厦门工作期间,曾经四进马塘村,称之为‘很早期的新农村建设’的乡村, 在全国树立起了新农村建设的典范。”陈清渊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介绍,马塘有“八有”模式: 即有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有身先士卒的领头人,有人间奇迹的创新创造,有统筹前瞻的规划蓝图,有村企融合的发展路子,有民主协商的自决自治,有成果分享的共富机制,有乐业奉献的文明风尚。马塘的辉煌是拼搏出来的。爱拼、敢拼、善拼,是洋溢着浓郁闽南地域色彩的群体意识、精神、心态,地处闽南的马塘人,在创业的道路上,激流勇进,永不停步。他也希望能够把马塘几十年的做法、经验向大家分享、传播,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在留在村里的,老人、小孩居多。银鹭带动了村里的青壮年农民,也办起了建筑队、装修队、运输队等组织,他们走出马塘闯世界,同样干得风风火火。

陈朝宗,陈清渊之子,厦门禹道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从小耳闻目染,他对企业经营、商业运作深有兴趣,毕业后就进入一家企业历练,从基层做起。数年后,他创办公司,希望用行动践行自己的创业梦。自主创业之外,陈朝宗还从父辈身上继承了社会使命和公益之心。2014年1月,他当选为厦门总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首届主任,不仅为青年搭建互相交流的平台,还一直从事“向阳花”公益计划等各种公益活动。

“我们这一代人,传承的不一定是财富本身,更应该是‘马塘精神’,并创造性地寻求新的事业。”陈朝宗说。

“以前没得吃没得穿,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村民潘朝莲感慨说,“嫁到马塘,真的很满足!” 作为江西九江人,嫁来马塘30多年的她乐得合不拢嘴。

“马塘成就了今天的我!”现任厦门建旺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厦门晋鸿源实业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陈水源说,年轻时他们家和马塘大多数人家一样贫穷, 他初中没毕业,只好选择以泥瓦匠为生。随着银鹭企业的发展,马塘人逐渐富了起来。陈水源抓住马塘村第一轮新村建设的时机,借钱承包了村里盖房子、修路等工程, 2004年开启创业历程,成立自己的建筑公司,这一决定得到了陈清渊兄弟的大力支持,公司很快启动, 生意越做越大。

“艰苦奋斗、拼搏创新、乐业奉献,是马塘人难得的精神状态。没有这种精神,不会有马塘的今天,也不会有我的今天。”陈水源说。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此时的银鹭,人强马壮,麾下旌旗如云。摆在银鹭决策者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申请上市,运用金融资本进行现代运作;二是寻找世界级的大型企业集团合作,打造国际化品牌,建立全球化的市场网络。 

银鹭果断选择了后者。从2011年起,“中华鹭·世界巢”银鹭、雀巢合资合作正式启动,吹响了银鹭走向世界的号角。银鹭为什么会选择雀巢呢?这一选择是银鹭决策者在新时期带有强烈战略色彩的行动。对此,陈清渊进行了深思熟虑,“银鹭要继续发展壮大,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雀巢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 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历经近150年的发展,这一跨国公司、全球行业的翘楚,不仅具有世界一流的技术、规模、生产能力、市场网络,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领先世界的管理理念、团队以及丰富经验基础上研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银鹭和雀巢两者联合,不仅是简单的强强联手,而且可以优势互补,更上一层楼。对此,陈清渊心里很清楚:和雀巢合作,是寻找理想的合作伙伴,让银鹭成为国际上的驰名品牌,从而打造出“百年银鹭”。

如今,银鹭飞向国际化的新时代开始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程郁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采访说:“马塘村由‘瘦马塘’向‘富马塘’‘美马塘’的蜕变,始终离不开银鹭集团企业的发展。以企兴村、以业富民是马塘以30余年实践证实的乡村振兴之路。乡村的振兴必须要有活力的企业,不断创造繁衍有生命力的产业。但乡村企业遭遇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约束更为突出, 银鹭在每一次危机关头都能够坚持开放创新, 积极引资、引智、引技、引商, 突破发展瓶颈、完善产业配套,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赢得发展机遇。村庄与企业的共赢共荣则依赖于村企一体党委领导下有效的村企融合共建机制, 村庄整合资源支持企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发展, 企业收益反哺村庄建设,以现代理念整体规划、系统配套、统筹经营乡村现代产业园区,实现生态、生活、生产功能协同的‘产村融合’发展。以银鹭为核心支柱, 以园区引驻企业,以企业连成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 以聚集效应拉动环境配套和服务经济,马塘有序塑造了内生发展的产业生态, 走出一条产业化带动乡村就地城镇化的繁荣振兴之路。” 

姜长云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他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表示,马塘村“富美乡村”变形记,实际上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拼搏创新” 的时代精神融合的结晶——马塘精神。马塘村的发展,阐释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生动故事;也展示了发挥农村先进党组织带动作用,完善乡村治理的成功模式。马塘村发展史,也是顺应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地攻坚克难的开放升级史。马塘村和银鹭集团顺应时代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推进开放合作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马塘村和银鹭集团的发展历程还说明了,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府服务,科学处理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 对于扎实稳健地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在马塘村的发展中,不仅得益于地方政府及时排忧解难, 更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曾四赴马塘的关怀指导和切实帮助。

岁月如歌,沧海桑田。三十多年过去了,对于马塘人而言,这是敢想、敢闯、敢为天下先,创造幸福生活的三十多年,也是诠释“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的三十多年。

马塘创始、厦门成长、中国腾飞、世界翱翔的银鹭,正以一种昂扬的姿态,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马塘精神是一棵大树,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马塘精神是一片大海,碧波荡漾,博大精深; 

马塘精神是一座高山,层峦叠嶂,风光无限。

“马塘模式”不可完全复制, 但“马塘精神”一定可以传扬、一定能够传扬、应该代代传扬……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成员:车海刚 杨良敏 蒋志颖

执笔:蒋志颖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