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教育体系。
  • 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成为全球性挑战。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和自动化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机器人手术和智能诊断,正在改变治疗方式。
  • 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正在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为治疗复杂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教育体系。
  •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传统商业模式正面临挑战。
  • 电子竞技的流行正在改变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大数据在商业分析和市场预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5G技术的推广为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正在改变传统的金融交易方式。
  • 随着5G网络的推广,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引领家庭生活向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新常态下的关键战略。
  • 环境可持续性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社交媒体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但过度依赖也需谨慎。
  • 用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和潜力

    用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和潜力

    0

     

    杨良敏

    世界风云变幻,时有魔鬼出没,搅乱发展大局。居其中,不同经济体应对方法不同。而在当前格局下,中国有必要用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以抵御风险挑战。

    我们看到,在国际经济版图中,真正具有影响力的都是大的经济体,而超大规模经济体更是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一般意义上,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印度、巴西、日本等属于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因其分类标准不同,而使得这些经济体的影响力存在较大差别,而中国与众不同。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超大规模经济体。无论是从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总量、市场容量来说,中国都符合超大规模标准的界定,这已是基本常识。而且,同时具备这些标准的,在当今世界是唯一的存在。这一优势,是我们应对国际国内不确定性因素最大的力量来源,也是保持稳定的最好的锚,需要认识它,更需要用好它。

    从国际上说,近年来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不断加大。其主要来源于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在全世界范围内动辄挑起贸易摩擦或者发动贸易战,甚至科技战、金融战,寻求自身利益优先而薅全世界的羊毛,并且打压竞争对手以保持自身的霸主地位。同时,通过破坏多边贸易体系和规则,试图瘫痪世界贸易组织体系的正常运作,使之难以纠正其错误行为,从而维持其保护主义的无约束性。这一系列操作,看似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实际上由此导致世界贸易活动放缓和贸易规模持续萎缩,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打击巨大,并殃及自身。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都反复调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就是对这种破坏行为的直接反映。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相比其他小的经济体来说完全不同,因为抗击风险的能力不同。不管是产业门类的完整性、价值链条的渗透性和连通性,还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度和影响力,都清晰地显示出中国经济的超大规模的巨大威力。一方面,我们判断所谓的“脱钩论”几乎是不可能成立的,除非对方自绝于世界,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就要发挥超大规模的优势,通过不断扩大开放来释放自身超强的磁力,加大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投资合作,“东方不亮西方亮”。目前,中国是全世界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超大市场规模和容量,使得没有一个国家、一个市场主体愿意放弃分享其中的机遇和红利。这从外资不断进入中国,独资工厂开工或投产的消息不断传出,就可见一斑。

    从国内来说,外需的放缓传导过来,直接的反映就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甚至是拖累,从而使经济增长速度相应地下降。这在开放型经济体中是正常现象。但是,我们并不能让这一影响放大,更不能束手就擒,否则就中了破坏者的下怀。此时,需要寻找对冲手段,那就是发掘内需潜力,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立马显现。

    一是如此辽阔的国土空间上,地区发展不均衡蕴藏着巨大机遇。从传统的东中西部之间发展阶段、水平存在差异,到如今南北方发展差距拉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落实,对于市场来说,意味着空间大、需求大。

    二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仅为广大农村带来面貌的变化,而且会增加农民增收的渠道,尤其是搭上“互联网+”的平台后带来质的飞跃,激活乡村消费。今年“双11”创造交易新记录的同时,另一组数据反映出五六线城市和乡村的网络消费首次超过一二线城市,这是一个有意义的现象,打破了通常以为圈层靠外的城乡缺乏收入支撑而消费能力弱的看法,显示出其潜力巨大。由此,还创造出新的增长点,就是改善设施以保持物流运输的通达性,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投资需求。这是庞大的人口规模带来的优势。而在那些国土面积超大但人口稀少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实现也是低效和代价高昂的。

    三是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扩大国内高质量、高品位的供给又可以创造巨大的市场机会,而且这一市场规模会随着中产阶层规模的扩大而持续扩大。同时,随着自由贸易区(港)的不断扩容,关税不断降低,惯常出国购物的消费者留在国内就能买到同样品质和价格的产品,将是新趋势。这对拉动国内旅游消费的增长意义大。

    总之,面对不确定性,中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显而易见,利用“跷跷板效应”和“杠杆效应”可以有效对冲风险,并强力释放内需潜力。这需要我们用好优势,并不断完善机制,打通梗阻修好路。由此,中国这个超大规模经济体就可以持续、稳定向前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