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存量劳动力再就业的实现路径

0

 

耿子恒

10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同志到河北雄安新区(以下简称雄安新区) 调研并召开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现场办公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并指出要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创新考评机制,建立容错机制,大力吸纳各类优秀人才投身雄安新区建设。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 2035年)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以及《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等绘就了河北雄安新区一张蓝图。要实现美好的愿景,离不开当地社会稳定,离不开稳妥解决百姓的社会保障和民生问题,离不开存量劳动力的稳定就业。而解决那些因产业转型或企业停产,或因失地而失去稳定收入来源的群体的再就业问题,是一项迫切而重大的任务。

雄安新区存量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人口概况

截至2017年底,雄安新区所辖容城县、安新县、雄县的年末总人口数分别为27.18万人、46.85万人、39.60万人,合计113.63万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保定市常驻人口1119.44万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9.27万人,其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为6.19%。按照此比例推测雄安新区所辖三个县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约为7.03万人。

(二)劳动力现状及再就业存在的问题

1. 劳动力现状。以容城县为例,该县域劳动力人口12.71万人, 占其总人口数的46.78%。其中,稳定就业者4.69万人,占比36.9%; 另外,临时就业者4.49万人,未就业者2.88万人。大专以上学历7034 人,仅占5.53%。雄安新区所辖三县人口为113.63万人,以容城县劳动力人口占比和稳定就业者占比进行推算, 其劳动力人口约为5 2 . 2 7 万人, 稳定就业者约为18.82万人,临时就业者与未就业者共约33.45万人,依然有一定规模不稳定未就业人群,且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2.产业转型现状。以容城县为例,原有服装制衣业、制鞋业、毛绒玩具生产等产业相关小型作坊式企业,特别是存在生产性污染的企业均已关停。同样,安新县因治理白洋淀水域淘汰部分污染企业、养殖类企业。雄安新区所辖三县所空出的厂房大多在寻求租赁,或出租给餐饮、文化娱乐行业,或提供给在区企业作为办公场所等。在雄安新区成立两年多以来,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消失。并且,在区企业的建设施工工作还没有全面铺开,《总体规划》提出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等产业还未成形。同时,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企事业单位迁移还没有全面展开。建设转型升级后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布局,需要聚集人才等创新要素资源。

3.再就业存在的问题。从普通劳动者就业情况的角度,雄安新区劳动力再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一定规模的不稳定劳动力就业人群和未就业人群及其较低的人力资本素质与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或重点发展产业所要求的较高的人力资本素质之间不匹配的矛盾。因本地个体经营、制衣制鞋、养殖业等手工业工厂工人对劳动者的学历要求不高,导致了原住民的教育观念淡薄,认为只要中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保障生活即可。此外,当地劳动者在失业前,用其低学历和低技能取得了较高收入,导致其具有未来在雄安新区再就业后获取较高薪酬的心理期望。但是,原住民劳动者自身知识、能力、素质和技能根本无法与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相匹配。他们面对现在关停企业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状况因其保留工资较高或新工作未达到其预期薪酬收入而选择待业在家。同时,虽然雄安新区已经转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并且在京津冀的交通一体化、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产业对接协作实现“三个率先突破”,也有大量项目和资金助力河北发展,多家京津高新科技企业到河北落户。但是,雄安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引进和产业集聚还未具规模。即使大规模建设全面铺开或者逐步开始发展重点产业而进行人员招募,当地原住民的知识能力依然不能与其匹配,无法实现原住民的有效就业。最后,雄安新区劳动者未就业的原因比较复杂,工资收入比失业前低、不愿离开本地就业、家庭原因等三项是主要原因。老百姓偏好就近就业,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并期待享受雄安新区的发展成果。

(三)解决再就业问题面临的新困境

按照《雄安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实施方案》《雄安新区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政策,在培训供给方面,雄安新区提供专项资金,并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开展岗前培训、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聚集京津冀多家技校为当地原住民提供服务类技能培训,实施精准培训。但是, 再就业出现了诸如原住民参加就业培训意愿不强烈,再就业培训内容与实际就业所需技能匹配度需要进一步提高,通用类培训和劳动者培训需求不匹配等新问题, 致使再就业面临新困境。就失业原住民参加培训意愿不足的问题而言,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百姓不愿意付出资金成本。百姓不清楚就业补贴等具体政策,下意识地认为参加培训需要交费;另外,因参加培训需要支付交通和食宿费用。并且,失业者认为培训后不一定获得合适的就业岗位, 却要付出资金成本。二是百姓失业前工资收入较高,能够承担暂时性失业期间的生活成本。百姓较高的保留工资,使他们可以从事零工、散工等工作赚取日工资而补贴现有生活。参训耽误非稳定工作时间却不一定能获得收益,也不一定能获得稳定工作。这都降低了个人参加再就业培训的意愿。就精准培训与精准就业而言,一度存在“大水漫灌”现象,出现所提供培训不是失业者所需内容,培训结束后失业者也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用工要求的现象,导致一部分人能够成功上岗, 另一部分人却因自身技能仍然无法胜任工作而没有成功获得自己有意向的工作机会。

当前雄安新区存量劳动力再就业的目标

今年初,雄安新区出台《河北雄安新区就业创业工作推进方案》,明确扶持重点劳动力人群, 继续推进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精准化就业服务,旨在探索新机制,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再就业目标为:2019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下,农村劳动力未转移就业控制在1.5万人以下。新增4万个就业岗位,培育500个创业实体,实现3.5万人就业。其中植树造林提供就业岗位0.6万个,民生就业类项目提供就业岗位0.6万个,容东片区、启动区建设提供就业岗位2.7万个, 开发公益性岗位、扶贫专岗托底安置0.1万个,实现就业3.3万人,创业实体带动0.2万人就业。如果能将这一“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再就业”加“创业培训促进自主创业”的组合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将能有效改善雄安新区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状况。

雄安新区存量劳动力再就业的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政府指导支持的作用和放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以有效改善原住民结构性失业状况,保证雄安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为目标,按照雄安新区就业创业政策,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重点向百姓普及再就业补贴政策,发挥市场在劳动力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重改善作用,精准对接劳动力需求侧,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劳动力需求计划, 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市场在职业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创新创业培训、学历教育培训等长期短期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培训体系建设和培训组织实施的功能,壮大培训师资力量,加强软硬件设施配套建设,推动精准培训落地,增强原住民失业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再就业信心,实现精准再就业。

雄安新区存量劳动力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适时动态调整就业创业政策,并开展持续性宣传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围绕就业创业工作已出台2个实施意见、2个管理办法、2个实施方案和1个工作推进方案。雄安新区所辖容城县、安新县、雄县的就业部门不断地调整就业工作方法,阶段性地开展就业情况调查工作,期望清晰地摸底三县劳动力的就业情况,为就业创业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雄安新区是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会不断遇到新问题,发生新变化,没有可模仿的对象,没有可照搬照抄的解决方案,所以,应该持续动态地分析这些新现象及其深层次原因,修订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以适应就业新情况,解决就业新问题。同时,要广泛地向当地居民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内容,让他们知晓促进就业的补贴额度、补贴方式、技能培训的内容和可学习到的内容、学习后能达到的效果或能够从事什么职业。消除百姓就业付出资金成本的担忧,消除百姓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的疑虑,提高百姓再就业信心,增强培训内容与就业需求的匹配度,提升精准就业水平。

(二)坚持专业遴选优质人才机构,并进行支持性指导

当前,雄安新区教育机构数量不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无法承担多层次多元化培训工作任务。以容城为例,只有1所职业高中,教师150人。为满足提供再就业培训公共服务的需要,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为提供再就业培训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把就业部门从具体实施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将工作重心放在分析就业现象, 研究就业措施,普及就业政策上, 以支持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的模式对其进行宏观工作指导。在遴选提供公共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方面,要坚持高标准、专业化的原则,把机构信誉度、资金实力、服务能力、专业化水平和人才服务业务涵盖范围等指标作为评估标准, 选拔有实力为失业劳动力提供精准培训,并且未来能够对接用工单位促进精准就业的机构。

(三)依照需求对接在区用人单位,并制定精准性规划

雄安新区入住用人单位逐步增长、数量众多,单依靠政府就业部门的力量无法全面覆盖和精准对接。所以,应该根据就业创业目标,在就业指导部门政策和对接支持下,由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承担该部分专业化职能,全面深入雄安新区每家用人单位,逐个进行访谈调研,把用人单位需求作为核心标准,与用人单位一起共同制定人力资源需求规划,明确用人数量、用人岗位、学历要求、技能要求、素质要求、品德要求、从事具体工作内容及其个人应达到的工作标准等任职资格条件,制定精准规划,改善劳动力需求侧状况,为下一步组织既能够适合失业人员又能够匹配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化培训提供依据。

(四)分层分类服务原住失业人员,并组织专业化培训

根据精准细致的人力资源需求规划,结合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具体条件,组织专业化培训。失业人员学历不同、经历不同、具备技能不同、年龄不同,他们的个人工作需求必定不同。根据多种不同情况,在将用人单位需求与培训内容对接并把培训对象分类归入各培训层次或类别时,要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年龄特征。在此,把再就业培训分为专业能力高层次培训、技术能力中层次培训、实操服务低层次培训、创新创业培训四个类别。专业能力高层次培训重点在于雄安新区重点发展产业所需人才、有学历教育诉求的人群以及当前用人单位所需专业能力的岗位人才。技术能力中层次培训重点在于当前雄安新区建设期所需岗位人才、曾经有某些工作技能需要强化的人群以及通过技术培训能够尽快上岗工作或边干边学的技术类培训。实操服务低层次培训重点在于使失地农民、再学习能力较低的人群能够参与到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通过短期培训能够实现操作、服务、种植等简单劳作。创新创业培训的重点在于普及创新创业知识,服务于曾经有经营管理或创业经历且致力于未来创业发展的失业人群。组织分层次分类别的专业化培训,改善劳动力供给侧状况,为实现精准就业提供可靠保障。

(五)全面加快建立劳动就业平台,并提供开放化服务

为使失业人群全面及时掌握用工信息,使用工单位方便快捷发布用工信息,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为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建立信息对称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开放化的免费服务,实现用工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发布和实施招聘全流程工作的功能,实现劳动者查询岗位信息、投递简历并查看应聘进度,接收应聘消息等功能,全面连接劳动力需求侧和供给侧,提供高质量精准就业服务。

由此,将会更加快速而有效地改善雄安新区结构性失业状况,更加有利于雄安新区百姓安居乐业, 更加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也更有利于且更加符合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参考文献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