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动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0

 

任贤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了开创性的巨大成就,同时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刻不容缓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5周年。互联网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和世界。25年来,我国互联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取得长足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 亿,中国网民数量全球第一、固定光纤网络覆盖范围全球第一、移动4G网络全球规模第一、电子商务交易额全球第一、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全球第一,互联网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各方面,成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思想、购物消费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特别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5G的大规模商用等,可以预见互联网的发展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回首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没有任何一项科技发明像互联网一样如此广泛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数据资源成为“新生产要素”,信息技术领域成为“新创新高地”,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成为“新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成为“新经济引擎”,信息化成为“新治理手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互联网发展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的变革是前所未有的,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的深刻调整是前所未有的,给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给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产生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看到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和强劲的助推作用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网络世界并非真空和净土,我们不能只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和方便,也应看到互联网带来的诸多风险和挑战。

一是网络犯罪问题。据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 2016年至2018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审结的网络犯罪案件共计4.8万余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7 年案件量同比上升32.58%,2018年同比升幅为50.91%。其中网络犯罪案件被告人年龄20至40周岁的占到76.96%,主要利用的虚拟犯罪工具为微信、QQ、支付宝等,占比分别为42.21%、35.23%和15.28%。从以上数字看,网络犯罪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一些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非法集资案件,给人民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有的甚至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

二是网络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由于互联网开放、隐匿等特点,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网站、移动客户端、论坛贴吧、即时通信工具、直播平台等不时出现淫秽色情、低俗庸俗、暴力血腥、恐怖惊悚、赌博诈骗、网络谣言、封建迷信、谩骂恶搞、威胁恐吓、标题党、仇恨煽动、传播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流行文化等负面有害信息, 且有的网站反复出现,污染了视听,影响了网上舆论生态,给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严重困扰。

三是网络诚信问题。随着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共享经济、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背后,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刷单炒信、买粉丝、买评论、“薅羊毛”、“大数据杀熟”“倒卖泄露个人信息”等失信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前不久,我们组织对55 个电商平台诚信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虽然在支付诚信、物流诚信、广告宣传诚信和员工服务诚信方面整体表现尚可,但由于行业机制不健全、相关监管不到位,在衣、食、住、行等领域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泄露个人信息、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售后服务、“充值刷量”等失信违规问题,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公平有序的网络营商环境,而且给构筑社会信用体系带来风险挑战和潜在危机。

四是数据安全问题。现在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基础是数据,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数据安全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数据丢失、被窃等信息安全风险。二是基础数据真实、准确问题,如果基础数据不准确、不真实,再高级的云计算、量子计算、5G、6G都没用,出来的结果也会被扭曲、被“暗算”。因此,数字经济决不仅仅追求数据的海量泛在和单纯的高速率,还必须特别强调一开始就要把原始数据的基础打得更扎实、更牢靠,同时高度重视数据的安全保密。

可以预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进一步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还会产生更多新的问题,也必将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更加深刻的影响甚至是挑战。因此,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刻不容缓。

我国在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坚持发展与治理两手抓,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自由与秩序、创新与守正等关系,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转变。

一是互联网治理格局由“九龙治水”向“全国一盘棋”转变。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初,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经验落后等原因, 一度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以前, 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文化部、教育部、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中科院、国家保密局等30多个部委分别负责网上信息内容、网络安全、信息化、网络文化、网络视频、网上经营活动等不同方面。由于管理部门众多,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衔接,使得一些工作存在好几个单位管但都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造成“九龙治水”的尴尬局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对互联网的有效管理。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及时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后改名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并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小组统筹党政军各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工作,统筹网上网下,中央网信办具体负责协调和组织国家互联网治理各项工作,标志着网络安全、信息化和网上意识形态等工作从“九龙治水”跨入了“全国一盘棋”的崭新历史时期,国家互联网治理统筹有力、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日渐清朗,进入新常态,迎来新局面。

二是互联网治理思路由以管为主向管用结合转变。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部门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治理思路主要是按照传统管理的方式。比如,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也按照对传统媒体管理的方式,出了问题就处罚总编辑和编辑记者。时间长了发现,这种方式效果不佳,因为传统媒体一般都是事业单位或有上级主管,领导也是由上级任命,但网络媒体特别是商业网站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同,政府既不管钱也不管人,而且网络信息是海量的,随时随地更新,量大面广,用管传统媒体的办法很难奏效。经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以管为主的治理思路具有局限性,开始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开展正能量传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主管部门和网络媒体共同研究设置网上重大宣传报道议题,政府负责协调资源、统筹组织,媒体各展所长进行宣传报道,双方目标同向、协调联动,达到了最佳宣传效果,在此过程中也加深了交流、增进了互信、实现了共赢。

三是互联网治理手段由被动应对向攻防并举转变。在互联网治理手段上,我们也不断进步。以前对攻击和抹黑,主要是被动解释, 把脸擦干净了但身上还有脏水,解释完这个又有案例出现,最终是百口莫辩。“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做好网络空间的治理,仅仅被动应对是不够的,必须增强预见性, 找准目标主动出击,既要有理有据解释说明,更要主动出击开展舆论斗争,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对一些屡禁不止、造谣传谣、故意泄露个人信息和国家机密以及进行网络诈骗和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网站和“网红”,该关闭的关闭,该禁言的禁言,依法依规坚决处置。

四是互联网治理模式由线上为主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变。互联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关注网上呈现出来的现象,也要关注这些现象的成因以及网下的动态,了解网上网下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网上的事情都是网下的人干的,只做网上工作就会事倍功半, 网上网下同时做才能事半功倍。有时候在网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效果甚微,不如在网下主动去交朋友,去化解矛盾,效果反而好得多。我们以前只关注线上,以为只要把桌面擦干净就行了,但实际上如果不去管哪些随意扔垃圾的人, 桌面永远擦不干净。线上线下结合,就是既要扫垃圾,又要管理好那些随地扔垃圾的人,最终营造人人爱护网络环境的良好氛围。

五是互联网治理目的由争夺阵地向争取人心转变。对于互联网治理而言,争夺阵地只是手段,终极目的还是要争取人心。如果没有网民的支持,取得阵地将是非常艰难的过程,而且会面临随时失去的风险,有了网民的支持,有人在就会有阵地在,事情会变得简单。实际上,治理互联网也是一种治国理政,成败的关键同样在于是否赢得人心,是否取得共识。习近平总书记讲“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就是这个道理。争取人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同于盖大楼、修铁路,有其特殊规律, 靠行政命令行不通,靠强推硬灌的宣传方式也不行,必须主动适应网民需求,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引导,用网民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管理,潜移默化、久久为功,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六是互联网治理的视野由深耕国内向全球治理转变。过去,我国的互联网治理局限于埋头管好自己的事情,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方面没有什么观点,也没有多少发言权。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在互联网领域的交流交融甚至是交锋不断深化,我们不得不关注国际互联网治理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我们创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一全球互联网治理平台,截至今年已举办六届。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阐释互联网发展治理“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为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提升管网治网水平,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网络空间治理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重大成就。我认为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治网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得以实现目前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良好局面。但是客观地讲,尽管中国在互联网治理方面实现了一些积极的转变,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距离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网络强国的要求还有不少的短板,需要持续努力、不懈奋斗。

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将网络空间治理紧紧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中。网络空间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是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不了解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就无法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既不能把握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也难以规避互联网发展带来的风险。不了解互联网传播规律,就无法有效开展网上宣传引导,再好的内容也说不出、讲不透、传不开。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

其次是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抓好网上内容建设和管理, 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关键所在。虽然这些年我们网上舆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中央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如何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如何有效设置议题引领舆论,如何提升宣传引导的实际效果,实现入脑入心,需要我们加强学习,持续提升。

第三是提高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 微信、微博、直播、短视频等各类信息传播平台影响力不断提升、社会动员能力不断增强,给互联网的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如果不能有效驾驭信息化发展,不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我们将无法控制风险、赢得主动。

第四是提高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要有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维护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安全,防范重大内容安全事件。要高度重视系统安全和技术安全,既要有锋利的“矛”,还要有坚实的“盾”, 下大力提升防御能力,有效应对网络犯罪、数据安全。

二是综合运用法律和道德等多种手段,提升管网治网水平。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网络空间治理离不开法治保障。面对信息化进程加快、互联网迅猛发展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薄弱、网络安全风险加大等带来的风险挑战,我们要站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落实好现有《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加强互联网运行监管,围绕推进网络综合治理,坚持体系化设计,推动形成包括国家法律、地方法规、行业管理办法等多层面的依法治网管网的制度体系;要紧紧扭住现实急需,注重加强网络空间立法统筹, 着力推动网络空间相关立法或制定出台部门规章,进一步织密依法治网的藩篱;要不断加大执法力度, 开展针对各种网络乱象的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互联网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让网络空间生态更清朗,让广大网民更有安全感。

同时,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道德约束来加强互联网治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进行了专门章节的阐述,强调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丰富网上道德实践、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并对如何有效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是加强协同联动,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这是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管网治网的根本之策。要坚持系统性谋划、综合性治理、体系化推进, 逐步建立起涵盖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内容管控、社会协同、网络法治、技术管网等各方面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要坚持多主体参与,充分发挥好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汇聚网络综合治理的强大活力。主管部门要各司其职, 做好宣传引导,加强互联网管理, 坚决打击和惩治违法违规行为。互联网企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严格管理审核,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各级网络社会组织要扎实开展行业自律、网络公益等工作,配合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广大网民要依法上网、文明用网,主动监督和举报扰乱互联网秩序的行为,争做中国好网民。

此外,用创新手段加强技术管网,是构建综合治网格局的重要抓手。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探索网络空间治理的监管手段,提升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测、预警和发现、处置能力,探索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信息监管等方面,着力构建“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风险可控制、责任可追究”的全流程闭环监管, 切实增强预防、发现、处置能力, 坚决维护良好的互联网秩序。

网络社会组织因网而生、因网而兴,要主动参与网络综合治理, 共筑网上网下同心圆,成为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于2018年5月,作为国家网信办主管的全国性、联合性、枢纽型、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我们在参与网络空间治理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我们配合《电子商务法》的颁布实施, 大力开展对网络社会组织特别是会员单位电商平台的普法教育。再比如,我们从2018年开始连续主办了两届中国网络诚信大会,牢牢牵住网络诚信建设这一“牛鼻子”, 推动互联网企业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还有中网联配合中央网信办相关业务局举办的“网络媒体论坛”“点赞中国”等一系列活动,对引领带动网络媒体、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进一步树立诚信理念,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打造诚实守信、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都发挥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有效助力了互联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推进互联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既要有时不我待的冲劲,也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中网联愿与社会各界一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担当作为,为打造网络空间治理新格局、实现网络强国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本文是作者12月15日在国研智库论坛第六届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