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大考

0

 

杨良敏

这是一个灾难年份,开局不顺。一 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把正常的社会 秩序完全给打乱了,令人猝不及防。 身在其中,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企 业、个人,都面临重大考验。

面对灾难,人们容易思考一个问 题:作为主宰这个世界的高级物种,人 类看上去如此强大,以致无所不能、战 无不胜,为何也会遭遇如此脆弱、渺 小,甚至手足无措的尴尬?因为在这个 复杂的世界里,未知永远大于已知;在 这个庞大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人类只是 其中的一员、整个链条的一个环节而 已,不要试图去过分表现自己而打破历 经沧桑已然形成的平衡。

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取得长 足进步,但仍面临诸多生存威胁。除了 战争等传统安全威胁外,还面临经济安 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 全、资源安全,以及恐怖主义、疾病蔓 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 盗、洗钱等非传统安全挑战。而后者显得 更加紧迫,今天肆虐的新冠疫情给中国 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灾难就是一个典型事 例。要想战胜它,非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不可,而且还须全社会通力合作才行。

政府是社会的守护人。面对灾难, 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经受重大考验, 能否有效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 安全,就是一块试金石。应当说,治理 能力不光体现在经济增长上,顺风顺水 时,靠着良好的基础和运行惯性都能领 跑,而恰恰在逆风逆势之时,处理突发 事件、应对困难局面,更能考验政府的 治理能力和官员的担当作为。这个治理 能力,首先体现在对事物、对形势作出 准确判断,进而迅速采取简洁、有效的方法去应对,由此获得经济社会成本 低、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成效来。

而这次疫情,却暴露出地方政府治 理能力的短板,其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 的缺乏难以对决策形成有力支撑,而且 忽视对过往经验的借鉴,错失利用抗击 非典时的“四早”(早发现、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法宝而赢得主动的机 会窗口,使得形势一度变得十分被动, 许多同胞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教训 十分深刻。

所幸的是,后来中央及时采取果断 措施,有效控制住疫情蔓延势头,并取 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为彻底战胜疫情迎 来曙光,也成为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催化剂。

社会支持是政府治理的重要依托。 在此次疫情中,面对共同的灾难,政府 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得到充分显现, 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为重灾区的湖北和 “震中”武汉提供各种支援,来自19个 省市区和军队尽锐出战,四万多医护人 员分赴湖北各市州,集中力量攻克“堡 垒”;来自各地的生活和医疗物资源源 不断运抵灾区,充分体现“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团结协作精神,大爱无 疆。要知道,这些医护人员中,还有刚 成年的孩子勇挑重担;要知道,这些运 送的物资有来自祖国的边陲,有一分力 出一分力;要知道,在重灾区,还有许 多癌症患者以及特殊病患者,把病床让 给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有些群众患 病无法正常就医……他们牺牲自己的健 康把希望留给别人,是崇高精神的体 现,也是灾难付出重大代价的一部分。 我们要记住这些善行和牺牲,也是人性 的大考。

个人是灾难的亲历者,同样面临多 重考验。困守在重灾区的居民,不仅面 临疫病的威胁,还要经受心理的煎熬。 度过这段黑暗的斗争时日,需要勇气和 担当。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是战胜这场瘟 疫的最大力量。实践证明,面对藏于暗 处的病毒,隔离是控制疫情蔓延最有效 的手段。隔离之后,救治患者、保证居 民生活、疏导居民情绪是不可偏废的重 要课题,也是对医学专业能力、社会系 统组织协调能力、个人承受能力的综合 考验。

企业是社会物质的生产者和供应 者,也是就业的提供者。疫情的蔓延让 大中小企业都经受冲击,不仅供应链、产 业链、需求链都被打乱,生产秩序遭到破 坏,而且就业受到冲击,进而对经济全局 造成影响,其程度大小取决于疫情持续时 间的长短,以及在世界如何蔓延、何时结 束。如何协调好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 之间的矛盾面临重要考验,尽快恢复正 常社会秩序是当务之急。

当然,这场灾难中经受考验的还有 很多方面,比如如何完善重大疫情防控 救治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 理体系,着力补齐短板;如何有效发动 和依靠基层社区在灾难救援中的堡垒作 用、战略物资的储备和有效调动与分 配、生物安全保障等,都是需要破解的 大课题。

灾难面前,大家都是受害者,每个 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不能置身事外,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此刻体现得尤 其具体、生动。我们正共同经历大考。 而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尊重科学、尊 重规律、尊重常识,实事求是,是答好 这道考题的关键。

评论被关闭。